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好 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五类宝宝
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好 需要补充维生素的五类宝宝
1、长期膳食不规律
饮食习惯不固定,是几乎每个儿童都会有的毛病。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日常食物,如果日常食物提供不了身体所必须的足够维生素,这样他身体的健康势必受到影响。
2、经常感冒生病的宝宝
如果您的孩子身体抵抗能力很明显得比其他孩子要弱,导致这个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他身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了。如果他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抵抗细菌入侵的蛋白质供应不上来,病毒就更容易入侵。
3、有偏食习惯的宝宝
维生素其中一个特点是外源性,人体自身不可合成(维生素D人体可以少量合成,但是由于较重要,仍被作为必需维生素),需要通过食物补充。如果您的宝宝偏食,不如就给宝宝有目的的补充维生素吧。
4、喜欢吃煎炸食物的宝宝
烹调过度、反复加热、摆放过久等,都会导致食物内的维生素大量流失,令儿童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C就是这样一种。
5、接受日晒不足的宝宝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基本元素。人们常说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是因为它具有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作用,可以预防佝偻病软骨病的发生。皮肤能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合成维生素D。因此,接受阳光不足的宝宝也必须适当补充维生素D。
很多妈咪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错误的方法。这样做不仅不能为宝宝全面地补充维生素,有时候反而还会伤害宝宝的身体哦!靓妈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别再做无用功!
宝宝要补充维生素d吗 宝宝补充维生素d到多大
我国儿保规定,孩子从出生15天到2岁,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2岁后,看孩子情况再咨询医生,需不需要继续补。如果宝宝偏食、夜惊,身高偏矮,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给孩子补维生素D是个长远的事,当他们五六岁开始出现生长痛、学龄期和青春前期骨矿积累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体重低,或者相反,长得速度特别快,都可能是缺钙和维生素D的征兆,应带孩子去查骨密度,决定是否需要补。
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好 宝宝补维生素六大误区
1、空腹吃维生素最合适
由于维生素的分子小、吸收快,如果在空腹时吃,其血液浓度升高很快,水溶性维生素便很容易经过肾脏从小便中排出。所以,选择餐后服用水溶性维生素,不仅不会影响其吸收率,还可以避免从体内流失。
2、凡是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只有柑橘类水果如柠檬、橙、橘、柑橘、山楂、鲜枣、柚子和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平时常吃的苹果、梨、香蕉、桃、西瓜所含的维生素C并不多,每100克中大多在10毫克以下,远低于苜蓿(102)、香蕉(93)、荠菜(68)、辣椒(50)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
3、经常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就不会缺少维生素
新鲜的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数量的β-胡罗卜素,后者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但是蔬菜和水果中缺少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因此单吃蔬菜和水果是远远不够的。要注意让宝宝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能保证维生素的全面吸收。
4、宝宝不肯吃蔬菜,多吃一些水果就行了
蔬菜含有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成分,如葱里的辣椒素、姜里的姜油酮、大蒜里的蒜素、萝卜里的淀粉酶等等,水果则含有较多的果糖、有机酸以及可溶性纤维如果胶等,所以水果和蔬菜不能相互代替。
5、以用果汁来代替新鲜水果
果汁饮用方便、口味诱人而且久藏不坏,所以很受欢迎,但其所含的营养素与新鲜水果相比则相去甚远。因为果汁中只有少部分真正来自于天然水果,其余大部分是由糖分、香精和色素所组成的,即使添加了少量的维生素C,也因为溶解在水里而极易被氧化破坏,因此果汁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6、维生素是补品,多吃一点没有关系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每日仅数十微克到数十毫克。摄入过量的维生素,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如维生素A过多可引起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因此维生素也不能吃得太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医生的指示服用。
宝宝补充维生素的禁忌
1.服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
服用维生素C时为何要忌吃动物肝脏呢?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又称“抗坏血酸”。多年来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增强免疫力,增加毛细血管弹性,促进创口和手术切口愈合,防治感冒,促进生长发育,防治慢性汞、铅等金属性中毒,防止衰老,预防肿瘤等。所以,除治病外,目前有意识地服用维生素C的人也较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喜欢经常或长期服用。
2.儿童补充维生素D忌重复
鱼肝油可以补充维生素D,但是家长要注意,孩子吃鱼肝油的量应因人而异,切忌重复,否则会造成维生素D积淀过多而中毒。
此外,其他相关维生素服用时也有一些饮食禁忌。
3.服用维生素A需忌酒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4.服用维生素AD需忌粥汤
粥汤又称米汤,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AD和维生素D流失。
5.服用维生素B1忌食鱼类、蛤蜊
蛤蜊和鱼类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类物质,因此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种营养素,它虽不供给能量,需要量又极少,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维生素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过量则会引起中毒。一般情况下维生素来源于食物,比如维生素A、B、C 、叶酸等;只有维生素D和烟酸可在体内合成。可合成又受一些条件制约,以至于合成量不足仍需适当补充。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 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是出生前妈妈帮他贮备好的,一般情况下,前两个月不需要额外补充。
可也有一些情况比较特殊,可能导致孩子不到两个月就出现维生素缺乏。 (1)母孕期不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给婴儿的贮备不足。 (2)孩子早产,该贮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还来不及贮备充足。 (3)孩子出生后乳母偏食,奶中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原有贮备很快消耗殆尽,不及时补充维生素必然会缺乏。所以,在补不补维生素和补多少的问题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生儿期孩子很少晒太阳,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这就是孩子出生两周后(15天)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的理由。 较新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母亲在孕期注意补充钙,孕后期没有腿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哺乳期注意膳食平衡,那么在前4~6个月纯母乳喂养阶段就不用给孩子补钙。因为母乳中的钙和磷比例恰当,钙吸收率高,额外添加钙剂有可能干扰孩子自身钙代谢过程。
而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问题我们还不好说完全不补。一方面我们用的是A+D制剂,这里还有补充维生素A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否补维生素D要看孩子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的多少。夏、秋季每日能晒太阳(并非暴晒,指在树阴下活动)两小时者,不必补充维生素D;到冬季再补充,完全来得及。当然已患佝偻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好 宝宝补充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维生素A:
服用维生素A时需忌酒。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
维生素D:
服用维生素D时忌粥。粥又称米汤,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D流失。
B族维生素:
1.蛤蜊和鱼类中含有一种能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类物质,因此服用维生素B1时应忌食鱼类和蛤蜊;
2.高纤维类食物可增加肠蠕动,并加快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从而降低维生素B2的吸收率;
3.服用维生素B6时应忌食含硼食物,食物中的硼元素与人体内的消化液相遇后,若再与维生素B6结合,就会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维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一般含硼丰富的食物有黄瓜、胡萝卜、茄子等。
宝宝出生14天补充什么 补充维生素ad
宝宝出生14天补充维生素ad可以预防和治疗新生宝宝佝偻病、夜盲症、小儿手足抽搐症等维生素AD缺乏症。
1、母乳喂养: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家长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是服用鱼肝油还是单一的维生素D剂。
2、奶粉喂养:如果配方奶粉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不足,则需要另外补充。
3、混合喂养:在妈妈母乳少或是断母乳期间,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ad。
一般每天一滴,但最多不超过5滴,最好是饭后吃。若是早产儿、双胎儿以及患消化道疾病的新生儿,则应遵照医生的嘱咐,一般会提前添加,每天最多不超过5—7滴,一个月后改为每天3—5滴。
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好 宝宝补维生素吃什么好
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
鱼肝油、动物肝脏、蛋类、奶制品、胡萝卜、番瓜、黄色水果、黄绿蔬菜等。
含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
牛奶、沙丁鱼、鲑鱼、鲔鱼、小鱼干、蛋黄、香菇等。
含丰富维生素E的食物:
植物油(尤其是豆油)、蛋、谷物、胡萝卜、鲜莴苣等。
含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
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物:
粮谷、豆类、酵母、干果、动物内脏。
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
柠檬、柑橘类、花椰菜、西红柿、菠菜、草莓、绿叶蔬菜等。
怎样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
很多妈妈都想知道自己的宝宝补鱼油和补钙需要补到什么时候呢,有的妈妈到了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不给孩子补这些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大正确的。药师冀连梅说,国内儿科医生推荐给宝宝们常规补充的其实是鱼肝油而不是鱼油。鱼油是指DHA之类的补充剂,而鱼肝油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合剂。欧美儿科专家推荐宝宝们常规补充是维生素D,他们不推荐补充维生素A,因为他们认为维生素A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肝损伤的风险。而且国外儿科医生也不推荐婴幼儿补钙,因为婴幼儿的母乳等乳制品含钙已经足够。所以在推荐幼儿补充维生素D是国内外儿科医生一致认同的。那么为什么维生素D对人体这么重要呢?不同的人需要多少维生素量呢?宝宝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呢?
维生素D是维持身体钙质和磷质的主要因素,如果小儿血液中钙质不够,可使骨骼组织变软而患软骨病,尤其是儿童在发育期,如果骨骼不能充分钙化,加上自身的负担,骨骼就会变形。给小儿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钙进入血液,加强骨骼的钙化,使骨骼变硬,所以能够防治软骨病。如果缺少维生素D,即使吃了含钙食物,身体也无法吸收利用。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除了从食物中和鱼肝油中获得维生素D以外,人体皮肤里有一种称为1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阳光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故多晒太阳也可以预防软骨病。
新生儿满月后,应当到户外适当晒太阳,并且给予服用维生素D制剂,每日400-800单位,并适当服用钙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次15万单位,可以供给4个月的需要,每隔4-6个月再注射1次。口服与注射均有防治软骨病的作用。
两岁以后的小儿已能吃多种食物,而且户外活动较多,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D,可以停用维生素D制剂。
根据美国研究所的数据,人体每日能忍受的维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龄而不同:0-6月的婴儿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1000IU,6-12月的婴儿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1500iu,1-3岁儿童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2500IU,4-8岁儿童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3000IU,9岁以后儿童每日能耐受的最大量是4000IU。有记载成人维生素D中毒的量是每日服用6万IU,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营养补充剂,不太容易过量中毒。
药师冀连梅说,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随餐服用,食物中的油脂能存进它的吸收。目前国内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剂多位软胶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挤到小勺里,然后用勺一点点喂给孩子吃。有的说明书可能会建议直接挤进婴儿嘴里,我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万一家长没拿稳,胶囊壳很容易掉进孩子嘴里,玩万一堵在气道里会引起窒息。也有的家长图省事,直接把胶囊的维生素D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这种做法我也不推荐,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孩子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