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制乳香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肿生肌

制乳香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肿生肌

制乳香中所含的一些药物有效成分对于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一些患有皮肤炎症以及感染化脓、烧伤烫伤等也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在疾病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制乳香,能够较好地防止伤口出现恶化的情况,并能促进伤口的恢复。

白芷的副作用和禁忌 功效不相同

白芷和白及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白芷具有一定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等作用;而白及具有一定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两者的药用价值都是比较高的。

黄芪可以煮红糖蛋吃吗

可以。

黄芪性微温、味甘,能够补气健脾、利水消肿、退肿生肌。红糖含有维生素和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黄芪、红糖、鸡蛋三者一起食用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相反,还会有更好的食用疗效,所以黄芪可以煮红糖蛋吃。

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

1、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一

材料:炉甘石、乳香、没药、麻油、黄蜡。炉甘石45克,乳香、没药(均去油研粉)各30克,麻油1000毫升,黄蜡100克。

用法:先将麻油用急火炼至无泡沫时,下乳香、没药;再用文火继续煎熬两小时,取出用纱布滤去;然后,下炉甘石,继续用文火熬两小时后下黄蜡,煎半小时即可。用时先清洁创面,直接敷药膏,2—3天换一次。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2、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有鸡蛋黄油膏

材料:鸡蛋。

用法:鸡蛋煮熟去白,将鸡蛋黄放入小铁锅中用文火炒煎至油出,然后挑出蛋黄投入数小块纱布,炒拌均匀即成。清创后根据溃疡的大小选用鸡蛋黄油纱布局部包扎,每日1次。开始亦可用炒焦的蛋黄末适量共敷。20—4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腐生肌。

3、老烂腿的治疗办法

老烂腿的治疗办法有很多,一般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在不同的阶段治疗老烂腿所用的方法会有些差别,治疗方法的主、次会有不同的变化。在众多治疗老烂腿的办法中,很多方法只是一时减轻患者的病症,并不能完全治愈。

治疗老烂腿首先一定要抓住治疗时机,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结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济南皮肤疮疡医院的生肌愈皮膏,是数十年治疗经验和研究的成果,其中富含多种中草药精华,能帮助患者消肿止痛,透过皮肤表层滋养深层组织,清除坏死残留,促进新生组织和肉芽的生长,是治疗老烂腿的最佳药膏。

藿香食用方法

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调敷。

藿香用药禁忌:

1、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藿香。

2、阴虚者禁服藿香。

3、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藿香姜枣饮

功效:本饮具有益脾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呕吐、胸脘痞闷、食欲不佳等病症。

材料:藿香嫩叶25克,姜片5克,红枣5枚,白糖适量。

制法:将藿香叶、姜片、红枣分别洗净;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姜片、红枣煮沸20min,再加藿香煮10min,调入白糖搅匀即可。

藿香二陈汤

功效:治妊娠恶阻。证见胸闷痰多,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脉弦滑,苔薄腻。

组成:藿香梗9克,陈皮、半夏、老苏梗各6克,砂仁3克(冲)。

按语:本方为祖传验方,主要治疗脾虚妊娠恶阻重证。恶阻本属妊娠早期反应,轻者不需治疗,若禀体不足,脾胃虚弱,孕后冲气挟而上逆,呕恶甚者,则需用本方。方中藿香梗醒脾和胃;陈皮、半夏顺气和胃,降逆调冲;砂仁、苏梗顺气安胎;党参、白术、川断、桑寄生健脾滋肾而固胎。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化生气血,滋肾固腰,充养冲任之效。至于妊娠便燥,乃脾肾阴亏,气机失畅所致。治宜略参润养,使精神充沛,腑气自调,切忌苦寒滑泄之品以防伤胎。

黄芪可以和姜一起吃吗

可以。

黄芪性微温、味甘,有利水消肿、退肿生肌、补中益气的功效。生姜性温,是重要的药食兼用蔬菜,有祛风发汗、温中散寒的功效。黄芪和生姜没有配伍禁忌,两者一起食用药效更佳,所以黄芪和生姜可以一起食用。

乳香的功效有哪些

乳香的功效: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效。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西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乳香、尔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处方中写乳香、尔香指生乳香。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木香食用方法

木香通气散

组成:木香 戎盐(炒) 京三棱(炮)各15克 厚朴30克(姜制) 枳实(麸炒) 甘草(炙)各9克 干姜(炮) 蓬茂(炮)各6克

用法:上八味,为末。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生姜汤调下。

主治:寒气结瘕,腹大坚满,痛不可忍。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八。

木香附子汤

组成:附子21克(炮,去皮、脐) 南木香30克(不见火)

用法:上药切片,量病势重,则分作二服,轻则分作四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间服小续命汤一服。如急中,附子不炮。

主治:急中风不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肢体瘫痪。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木香金铃子散

组成:大黄半两,金铃子3钱,木香3钱,轻粉少许,朴消2钱。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3钱或4钱,食后煎柳白皮汤调下。以利为度,喘止即止。

功效:主治暴热,心肺上喘不已。

来源:《保命集》卷中。

山楂木香茶

组成:炒山楂15克,木香10克,食糖、红茶各15克。

制法:按原方剂量,将药打成粗粉,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加入红糖盖闷15分钟后,频频饮服。每日1剂,痢止后停用。

功效:健脾理气,解毒止痢。

主治: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者。

宜忌:湿热痢疾,发热、烦渴、舌红者忌用。

按语:本方为《医钞类编》治痢疾赤白相兼方中加木香,原方用食糖有要求:“红痢蜜拌,白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下。”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炒焦后有止泻作用。《新修本草》载:“汁服主水痢。”《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醒脾气,消肉食……除疳积,止泻痢。”辅以行气、调中、止痛之木香,甘缓和胃之食糖,解毒清热之红茶,共奏行气健脾解毒止痢之效。

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黄连木香汤

组成:枳壳1两(去瓤,生用),黄连1两,木香2钱。

用法:上先隔宿煎枳壳汤停起,次日清晨,用水1大盏,煎黄连、木香,煎至8分,去滓,入冷枳壳汤作半碗,空心就床口服。令药下腹,慢起,如此6服,亦不发。

功效:主治肠风下血。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木香鳖甲汤

组成:木香7.5克 鳖甲(九肋者,去裙襕,酥炙黄)30克 柴胡(去苗)30克 秦艽(去苗、土。)22.5克 黄耆30克 知母(焙)22.5克 白茯苓(去黑皮)22.5克 人参30克 桔梗(炒)90克 白术30克 甘草(炙)30克 防风(去叉)22.5克 肉豆蔻(去壳)7.5克 半夏15克(生姜90克取汁煮令汁尽,焙) 枳壳(去瓤,麸炒) 芍药各22.5克

用法:上十六味,细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加生姜4克,切碎,加大枣3枚,用水4.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早晚各一服。

功效:主治虚劳寒热往来,不思饮食,口舌生疮,四肢,劳倦,五心烦躁,肌肤不泽。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介绍

活血化瘀中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中药作用特点不同,可将中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血竭

味甘、咸,性平,属活血化瘀药。内服有活血散瘀、除血痛的作用,外用有去腐生肌、收疮口的作用。凡一切血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瘀肿等都可选用。例如瘀血心痛,可配瓜蒌、薤白、五灵脂,红花,细辛,桂枝等同用。窃血积滞腹痛,可配当归,红花,亓胡、炮姜等同用。跌伤、骨折、瘀血疼痛,可配苏木,续断,乳香、没药、骨碎补等同用。跌打损伤最常用的成药,如七厘散(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儿茶,麝香、冰片、朱砂)等等。外科多外用,常配入生肌散类药物中使用。用量一股内服一次二分至八分,一日两次,为丸剂或装。胶囊中吞服。外用适量即可。血竭性急不可多用,久用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心经。

功效: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润肤除斑。内服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体虚、血虚头痛、黄褐斑、老年斑等。外用可改善肤质、祛斑除皱。

美容应用:当归内服可活血补血调经,使皮肤光泽红润,最适合女性平时保养。敷脸可活血淡斑,促使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有光泽。

注意:当归有活血作用,敷脸时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丹参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效:活血化瘀、排脓、宁心安神。常用语心脏病。胸闷心悸、失眠多梦、淤血疼痛、黄褐斑等。外用治粉刺痤疮、黑斑等。

美容应用:丹参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脓的作用,外用敷脸可改善黑斑及皮肤色泽暗沉,对青春痘、瘢痕也有作用。

注意:用丹参敷脸时,一般都与其他中药粉混合使用。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常用于月经不畅、痛经、各种淤血肿块、铁打损伤、面部黑斑等。

美容应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肤去皱、收敛毛孔,可用于皮肤干裂、皱纹、黄褐斑、皮肤瘙痒、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常用于月经不畅、痛经、各种淤血肿块、铁打损伤、面部黑斑等。

美容应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肤去皱、收敛毛孔,可用于皮肤干裂、皱纹、黄褐斑、皮肤瘙痒、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心、肝、脾。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用于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经行腹痛等,用于疮疡肿痛或溃后就不收口,外用治疮疡溃破,常与没药同用

没药

性味:苦、平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用于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经行腹痛等,用于疮疡肿痛或溃后就不收口,没药和乳香研末,外敷溃疡,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

姜黄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脾、肝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祛风湿利痹。

应用:用于胸胁疼痛,经闭腹痛,风湿臂痛等又可用于痈疡疮疖。

用桑枝、木瓜、苏木、透骨草、独活、松节、骨碎补、泽兰、乳香、没药各10克熬水外洗泡手,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促进愈合。

以上就是关于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的介绍啦,相信朋友们看了这些介绍,对中药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这只是中药的一点点相关知识,虽然中药治本,但是也要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活血祛瘀药用时切忌必须注意用量哦。

男人附睾炎药品有哪些呢

中药方剂中治疗附睾炎的仙方活命饮,中药治疗的常见方剂之一,对于淤血不散、热毒入侵引起的急性附睾炎效果明显。本附睾炎中药方剂的详细介绍如下。

主要药物组成:金银花,皂角刺,连翘,浙贝母,玄参,土茯苓,生大黄,赤芍,炒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川楝子,生甘草。

食用方法:治疗开始前7d,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待凉后再敷患处,每次20~30min,后7d上药方加三棱,莪术,牡蛎,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药渣热敷患处,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1个疗程观察结果。

治疗效果:解毒散结,化瘀消肿。

急性附睾炎多属于细菌导致,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虽然及时足量应用抗生素,能较快改善症状和体征,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急性期后易形成附睾结节,久不消散。中医学认为本病乃外感湿热毒邪,侵犯肝经,循经下注,结于阴部而成。治疗以解毒散结、化瘀消肿为大法。

本方中金银花、连翘、土茯苓等清热解毒;湿热毒邪内侵,必致气血壅滞,故以赤芍、炒穿山甲、乳香、没药以活血消肿散结止痛,生大黄既可清泻热毒,又可化瘀散结,川楝子既可清热疏肝理气,又可引药归经,诸药并用共奏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相关推荐

治疗滑膜炎的特效药

1: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用100克牛油将其炸黑去渣,兑入陈醋30克熬干,兑入轻粉3克,涂擦患处,每日二次。 2:民间最广为流传的滑膜炎净消膏方:将川穹、麝香、红花、牛膝、冰片、桑寄生、血竭、樟脑、草乌、马钱子、蜈蚣、威灵仙、独活、乳香、没药晒干,以香油煎之,加松香、铅丹熬,成黑膏状,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换,三十日为一疗程。 3:川穹散方: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胶带固定于膝盖,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可以多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

嘴巴里面脱皮是什么原因 创伤引起

如果在说话、吃饭或者其它外力因素导致口腔粘膜受伤,同样会导致嘴巴里面脱皮的现象,当然这种原因引起的嘴巴里面脱皮患者一般都比较清楚,也不用过多解释。 建议:如果创伤面积不大,可以让其自愈,或者涂抹几次消肿生肌的喷剂。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

龟头包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红斑期治法清热泻火,兼以凉血化瘀。方药导赤散加味。方中生地清热凉血;木通、竹叶降心火,利小便,给热邪以出路;生甘草梢泻火而能走达茎中以止痛。若血热之象甚者可加赤芍、丹皮、紫草等清热凉血之品;热邪炽盛者加栀子、芦荟等;局部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以法风解毒止痒。 (二)渗出期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方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以龙胆草泻肝经湿热;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清热凉血止血;柴胡疏肝理气。局部渗液较多者加黄柏、牛膝以加强清利下焦湿热之功;热毒炽盛者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

咯血病人的食物 白芨豆腐汤

食材:白芨30g,麦冬9g,甘草9g,豆腐250g 法:豆腐切块,白芨、麦冬、甘草等装纱布内,与豆腐块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文火炖煮30分钟,去药袋加调料,再煮一沸即成,喝汤吃豆腐。 功效:白芨豆腐汤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咯血、肺结核、肺痈的食疗方。

骨膜炎偏方

滑膜炎偏方: 中药涂抹外敷型 1: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用100克牛油将其炸黑去渣,兑入陈醋30克熬干,兑入轻粉3克,涂擦患处,每日二次。 2:民间最广为流传的滑膜炎净消膏方:将川穹、麝香、红花、牛膝、冰片、桑寄生、血竭、樟脑、草乌、马钱子、蜈蚣、威灵仙、独活、乳香、没药晒干,以香油煎之,加松香、铅丹熬,成黑膏状,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换,三十日为一疗程。 3:川穹散方: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胶带固定于膝盖,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

治疗肩周炎的中药有什么

1、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怀生地、马钱子、乳香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2、风湿寒痛片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4、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

乳香有什么作用

活血止痛 乳香辛苦温,气芳香,辛能发散,苦能破,温能通,芳香走窜,入心肝脾经,则入血分,故能活血止痛。《本草纲昆》曰:“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常用治疗痛经、经闭、风湿痹痛,心腹疼痛,跌打伤痛,痈疽疮疡等证。 解毒消肿 本品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脾主肌肉,而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正入二经,辛香能散一切留结。《本草纲目》载:乳香“消痈疽清毒”。故常用本品,治疗疮疡痈疽等。 生肌止痒 乳香辛苦温,入脾心二经,脾主肌肉,故能生肌;苦能燥湿止痒。《名医别录》曰:乳香“疗风瘾疮痒毒”。

白芨三七止血作用不同 搭配着用

白芨消肿生肌,收敛止血;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三七以散为主,白芨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散一收,相互约,消肿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大为增强。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鼻衄、齿衄、肌衄,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局部出血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出血病症,均是白芨、三七合用的主治范围,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真可谓白芨配三七,止血不能少。 白芨 白芨,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白芨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芨“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本草纲目》

黄芪能加冰糖吗

黄芪能加冰糖。 黄芪性温、味甘,有利水消肿、退肿生肌、扶正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等症状。冰糖性平、味甘,有和胃润肺养阴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中气不气等症状。 黄芪和冰糖两者都无毒性,也没有配伍冲突,且两者一起食用药效更佳,所以黄芪能加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