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饮食上面经常犯的错
老人在饮食上面经常犯的错
1、吃的菜煮太烂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欢先将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长时间煮,做成菠菜汤,白菜汤什么的。其实这就将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维生素都给煮没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点纤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所以,老人们最好别用“烂菜汤”式做法。“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凉拌,品种多样,颜色选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诀。
2、长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齿缺损者常见,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长年吃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用吃药粥作为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如果吃粥的量过多,难以很快排空,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人体的生理需要,难免入不敷出。
3、吃饭越清淡越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也患上了富贵病,因此也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饮食清淡,这样的想法虽然没有错,但是也不能太过极端,吃素也不能一点荤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适当的吃一些荤菜的,营养专家提醒老年朋友,饮食应荤素搭配,不偏重于荤也不偏向于素。样样都吃一点,这才是人体收支平衡的最佳状态。
4、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5、经常吃不加热、或热不透的剩饭剩菜
饭菜里的各种营养素都会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逐渐损失,时间越长,损失越多。相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而言,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损失相对少些,但长时间存放的饭菜,还是要防止蛋白质发生变质,脂肪发生酸败,碳水化合物发生霉变。
另外,剩饭菜产生亚硝胺几率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果吃时再不热透,还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发胃肠疾病。柳鹏提醒,老年人肠胃功能比较脆弱,尽量不吃剩饭菜。
老年人普遍生活节俭,剩吃简用的,往往前一天吃不完的剩饭会放到第二天继续吃,然而剩饭菜对维持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另外,老年人牙口不好,所以习惯吃煮得很烂的菜,以及喝粥,对此也有专家提出,老年人不要经常喝粥,也不要吃太烂的菜,避免维生素流失。
6、吃肉会摄入更多的脂肪和胆固醇,不吃肉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肉是人体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蛋白质与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样,都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从肉的种类上说,鱼肉和牛肉所含脂肪量最少,其次是鸡肉、鸭肉和鹅肉,猪肉脂肪含量最高。为减少吃肉带来的负担,老年人在注意选择肉的种类同时,吃肉时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饮食中做到有荤有素,少肉多菜。
7、菜里放盐多,吃偏咸的菜才有滋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均属代谢综合征,虽然不同疾病都有针对性的饮食原则,但这几类患者应遵守的共同饮食原则是低钠。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过多摄入钠,人易出现浮肿,这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高血压又能间接引发高血脂、冠心病、肾病等疾病。
8、麻花、蛋糕等高油高糖点心当零食
麻花、蛋糕等高油高糖点心除含有脂肪外,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机体能量,但营养价值微乎其微。经常当作零食,不仅容易影响正餐,还易导致机体摄入的总能量过剩,过剩的能量如果没有消耗掉,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这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肥胖和超重人群尤其不利。特别想吃这些食物时,可以作为正餐少量食用,相应减少正餐中米饭、馒头等主食量,确保摄入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变,同时在搭配的炒菜里相应少放些油。
9、喝骨头汤补钙
骨头汤含一定量钙,但吸收率较低,又是高脂肪类食物,因此,喝骨头汤补钙绝不是好的补钙方法,而且还容易摄入沉积在骨头上的铅、汞等重金属元素。
10、糖尿病患者吃主食越少越好
糖尿病人的饮食首要原则是食物总能量不超标。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过多摄入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食物,即使不吃主食,也不符合病人的饮食标准。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参与,如果少吃或不吃主食,脂肪的代谢就要受到影响,在体内产生酮体,严重时可引起酸中毒等一系列问题。
11、糖尿病人多吃粗粮好
粗粮和细粮都是粮食,如果不控制总量,一味多吃粗粮同样会造成能量过剩,血糖超标。细粮里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含量比粗粮少,但是易消化吸收;粗粮中的微量营养素虽然损失少,但由于其所含有的膳食纤维会影响吸收。所以,我们强调吃粗粮要适量,粗细搭配,而不是一味强调只吃粗粮,放弃细粮。
12、口感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低
一般来讲,吃起来口感甜的水果,要比口感不甜的含糖量高。水果含糖量的高低,需通过专业方法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樱桃、猕猴桃、苹果、梨含糖量要比香蕉、荔枝、菠萝等水果低。
13、痛风病人不能吃鸡蛋,喝牛奶
为控制病情,痛风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首先一个大原则是控制摄入食物总能量,熟悉各类食物的嘌呤含量,少吃或不吃高嘌呤食物。蛋类、奶类是仅有的嘌呤含量低的动物性食物,此外,五谷杂粮、多数蔬菜和水果也属于低嘌呤食物,在保持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适量选择以上食物,缓解期可以适当放宽一点。但不要忽略蔬菜中的高嘌呤食物,如香菇、芦笋、豆苗、紫菜、西兰花等。
14、担心体重超标或肥胖
老年人中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其原因与其他年龄段一样,摄入热量超过需求热量,多余热量便会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肥胖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危险。
如果没有体重问题,那么可以想吃啥就吃啥。美国糖尿病协会前会长南希·威尔曼博士表示,即使你身材苗条,糟糕饮食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病危险。比如,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
15、没胃口时,一顿不吃也没关系
老人经常不吃饭危害很大,容易导致暴饮暴食、血糖波动和抑制食欲等问题。早晨食欲最强,早餐一定要吃好,即使不太饿,午餐和晚餐也一定要吃点东西。
16、口渴时喝水,就不会脱水
由于生理变化的缘故,老年人即使出现脱水,也不会感到口渴。建议老人每天保持恰当的饮水量,尽量选择白开水或矿泉水。
老人补钙容易犯的错误
1、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是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尿毒症老人饮食
1、多吃豆制品
因为豆类的食品含胆固醇较低,其蛋白质的含量较多,另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可及时的补充女性丢失的雌激素。而老年人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如菠菜、豆苗、芦笋等,及时的补充膳食纤维,减缓便秘的症状。另外,也要适当的吃些水产品,海鱼的总脂肪低,而脂肪酸及其精氨酸等含量较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2、多喝奶
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人体的需求,但很多人是不喜欢喝牛奶的也可喝酸奶。另外,切记不能空腹喝奶。
应该注意均衡营养
3、食物尽量的多样丰富
并且在平时的膳食中做到低脂和少盐,特别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其他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吃得清淡。但是,这里的清淡并不是“吃素”的意思,而是要保证营养的同时,要少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4、控制水、盐的摄入
尿毒症饮食时病人必须控制水、盐的摄入量:限盐主要是限钠,血液中的钠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离子,钠多了,水份会从血管周围的组织中移向渗透压高的血管内,引起血管内水份过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在水肿、尿少、高血压和透析超滤不足等情况需严格限制钠和水的进食。每天不超过3克盐。
5、吃低磷食物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落,磷元素排泄减少,处在高磷血病症态,同时因尿毒症病人肠道对钙的吸收降落招致了高磷低钾状态,如长期服用含磷高的饮食势必会加重钙、磷比例失调,对肾形成更大的伤害,故应防止含磷高的摄入。
二、尿毒症老人食谱
下面小编再给大家推荐几个尿毒症老人的三餐食谱。
1、食谱一:
早餐:甜牛奶(牛奶250克,白糖10克),麦淀粉饼干(麦淀粉50克,白糖10克)。
午餐:麦淀粉蒸饺(瘦肉25克,芹菜100克,麦淀粉50克),西红柿汤(西红柿50克,粉丝10克 )。
加餐:苹果200克。
晚餐:煎鸡蛋(鸡蛋50克),烙麦淀粉糖饼(麦淀粉100克,白糖15克),拌黄瓜(黄瓜150克)。
2、食谱二:
早餐:牛奶1袋(250克),白糖15克,糖包(玉米淀粉50克,白糖30克)。
加餐:苹果1个(100克)。
午餐:蒸饺(玉米淀粉100克,大白菜150克,瘦猪肉25克)。
加餐:橘子1个(100克),甜藕粉(藕粉25克,白糖10克)。
晚餐:米饭(大米75克),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200克,鸡蛋50克)。
加餐:苹果1个(100克)。
3、食谱三
早餐:甜牛奶(牛奶200克,白糖10克),麦淀粉蒸糕(麦淀粉50克,白糖10克)。
午餐: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100克,鸡蛋1个),炒油菜(油菜100克),蒸饭(大米100克),麦 淀粉葱花饼(麦淀粉50克)。
加餐:鸭梨250克。
晚餐:烙麦淀粉馅饼(瘦肉25克,小白菜150克,麦淀粉50克),氽小萝卜片汤(小萝卜100克 ,粉丝10克)。
老人秋冬养生 饮食要遵循10个原则
1、老人饮食—蔬果宜鲜
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2、老人饮食—数量宜少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老人饮食—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4、老人饮食—食物宜杂
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5、老人饮食—质地宜软
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6、老人饮食—味道宜淡
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7、老人饮食—饭菜宜香
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8、老人饮食—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9、老人饮食—饮水宜多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10、老人饮食—温度宜热
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产后饮食别犯这几种错误
1.剖腹产术前吃高级补品
很多产妇只要一听说自己可能需要做剖腹产手术来进行分娩,就会开始在手术之前进行大吃特吃一些比较高级的滋补品,例如高丽参、洋参以及一些高级鱼类食品等等,她们认为这样就会使身体恢复的比以前更快一些,以避免伤了元气。
但参类补品中含有的人参甙成分,具有强心及兴奋作用,如果在手术前滥用,手术时很难与医生配合,刀口也较容易发生渗血,不仅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还会影响产后休息。
鱼类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物质EPA,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不利于术后止血与创口愈合。
纠错法
剖腹产手术只是一个小手术,它本身不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很多的损伤,因此是没有必要去滥用高级的滋补品,过量的食用滋补品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剖腹产术后吃胀气食物
有些产妇刚做完剖腹手术,家人便开始给大量提供牛奶、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等食物。这些食物食用后会促使肠道产气,使产妇发生腹胀。剖腹产手术会使肠肌受到刺激,导致肠道功能受抑,肠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容易在术后产生腹胀。所以,术后过多食用这些食物会更加重腹胀,也不利于伤口愈合。
纠错法
不要给产妇进食这些胀气食物,6小时后适宜食用一些排气类食物,如萝卜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待24小时胃肠功能恢复后,进食流食1 天,如蛋汤、米汤等。
当产妇排气后,饮食可由流食改为半流食,适宜进食富有营养并易消化的食物,如蛋汤、烂粥、面条、馄饨等,然后依产妇体质把饮食逐渐恢复到正常。
尿毒症老人饮食
一、尿毒症老人注意事项
尿毒症老人饮食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1、多吃豆制品
因为豆类的食品含胆固醇较低,其蛋白质的含量较多,另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可及时的补充女性丢失的雌激素。而老年人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如菠菜、豆苗、芦笋等,及时的补充膳食纤维,减缓便秘的症状。另外,也要适当的吃些水产品,海鱼的总脂肪低,而脂肪酸及其精氨酸等含量较高,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2、多喝奶
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人体的需求,但很多人是不喜欢喝牛奶的也可喝酸奶。另外,切记不能空腹喝奶。
应该注意均衡营养
3、食物尽量的多样丰富
并且在平时的膳食中做到低脂和少盐,特别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其他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吃得清淡。但是,这里的清淡并不是“吃素”的意思,而是要保证营养的同时,要少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4、控制水、盐的摄入
尿毒症饮食时病人必须控制水、盐的摄入量:限盐主要是限钠,血液中的钠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离子,钠多了,水份会从血管周围的组织中移向渗透压高的血管内,引起血管内水份过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在水肿、尿少、高血压和透析超滤不足等情况需严格限制钠和水的进食。每天不超过3克盐。
5、吃低磷食物
尿毒症病人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落,磷元素排泄减少,处在高磷血病症态,同时因尿毒症病人肠道对钙的吸收降落招致了高磷低钾状态,如长期服用含磷高的饮食势必会加重钙、磷比例失调,对肾形成更大的伤害,故应防止含磷高的摄入。
二、尿毒症老人食谱
下面小编再给大家推荐几个尿毒症老人的三餐食谱。
1、食谱一:
早餐:甜牛奶(牛奶250克,白糖10克),麦淀粉饼干(麦淀粉50克,白糖10克)。
午餐:麦淀粉蒸饺(瘦肉25克,芹菜100克,麦淀粉50克),西红柿汤(西红柿50克,粉丝10克 )。
加餐:苹果200克。
晚餐:煎鸡蛋(鸡蛋50克),烙麦淀粉糖饼(麦淀粉100克,白糖15克),拌黄瓜(黄瓜150克)。
2、食谱二:
早餐:牛奶1袋(250克),白糖15克,糖包(玉米淀粉50克,白糖30克)。
加餐:苹果1个(100克)。
午餐:蒸饺(玉米淀粉100克,大白菜150克,瘦猪肉25克)。
加餐:橘子1个(100克),甜藕粉(藕粉25克,白糖10克)。
晚餐:米饭(大米75克),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200克,鸡蛋50克)。
加餐:苹果1个(100克)。
3、食谱三
早餐:甜牛奶(牛奶200克,白糖10克),麦淀粉蒸糕(麦淀粉50克,白糖10克)。
午餐: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100克,鸡蛋1个),炒油菜(油菜100克),蒸饭(大米100克),麦 淀粉葱花饼(麦淀粉50克)。
加餐:鸭梨250克。
晚餐:烙麦淀粉馅饼(瘦肉25克,小白菜150克,麦淀粉50克),氽小萝卜片汤(小萝卜100克 ,粉丝10克)。
无牙老人饮食
缺牙或无牙的老年人,因咀嚼功能的降低,使许多食物摄取受到限制,极易造成老人的营养不良。根据老年人的口腔特点,家人要更注意好其缺牙后的饮食保健。
在饮食上要多做一些容易咀嚼、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炖汤、乳制品、豆制品、粥类等。而且,在烧菜时要多烧一会,这样便于牙齿咀嚼及营养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基础代谢比青壮年时期降低了10%~15%,需适当减少饮食热量,以免身体超重、给心脏造成负担。脂肪高的食物热量也高,体重50公斤以下的老人,每天的脂肪食用量不能超过50克,且须尽量食用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而高糖食物也要少碰为妙,尤其是富含果糖的食品,果糖在体内容易转变为甘油三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老人饮食的误区
1、完全拒绝吃肉和海鲜。老年人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特别需要优质蛋白来来弥补因为分解代谢丢失的蛋白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但是老人会担心血脂异常和痛风而不吃肉和海鲜。
2、吃主食的两个极端。有的老人一天三顿饭都是精白米面,只顾口味和喜好,而有的老人热衷于各种养生咨询,三顿都是粗粮杂粮薯类。这两种极端都对身体没有好处,健康的粗粮吃多了也容易肠胃不适,严重时甚至发生肠梗阻。
3、排斥喝奶和吃鸡蛋。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让很多老人对奶制品望而生畏。鸡蛋是全营养食品,担心胆固醇。
4、重口味的烹饪习惯。年纪大了味觉会逐渐退化,而且从那个物质匮乏、饭多菜少的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习惯于做一些重口味的下饭菜,否则,总不能让一家人吃光米饭。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观念、口味和习惯却很难相应地改过来。
老人饮食贵在变
老年人在摄入营养时应侧重一个“变”字。
三餐求变
一日三餐,每餐的进食时间不同,而人体的生理过程也在变化,故食谱的重点应作相应调整。
早餐:坚持低糖低脂的原则。优选瘦猪肉、禽蛋、蔬菜、果汁、低脂奶等,配以谷物、面食。
午餐: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分解出酪氨酸,进入脑后转化为使人振奋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
晚餐:与上述两餐相反,应以高糖、低蛋白食物为主。这是因为糖类会增加血清素分泌,可防止失眠。
四季求变
春季突出温补,如葱、蒜、韭菜等蔬菜,大虾、瘦肉、禽蛋、鱼、豆类等均是佳品。
夏季首先要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等无机盐,含氮物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蔬菜每天不少于500克,豆腐不少于300克,鸡蛋1个,少量瘦肉。
秋季气候干燥,饮食要点是养阴润肺,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之类为度秋佳品。多喝开水、淡茶或牛奶、豆浆等饮料,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品。
冬季天气寒冷,进食的要点是“保阴潜阳”,即多吃点敛阳护阴的食物,如胡麻仁、藕、木耳等。狗肉、羊肉等高热量食物也不可冷落。另外,应多吃些新鲜蔬菜,以免维生素缺乏。
清晨老人不应吃的三类食物
忌空腹吃香蕉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钾,还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的含镁量骤然升高,而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忌空腹吃菠萝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菠萝里含有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其营养成分必须在吃完饭后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
此外,清晨也不要空腹喝醋或吃蒜。空腹喝醋会导致胃酸过多而伤胃;而蒜素会对胃粘膜、肠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痉挛。
老人饮食误区
1、60岁后,新陈代谢减速,需要营养更少。
老人对热量的需求比年轻人更少,但是对钙、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营养的需求却更多。建议老人应该多吃富含这类营养的食物。
2、老年人无需担心体重超标或肥胖。
老年人中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其原因与其他年龄段一样,摄入热量超过需求热量,多余热量便会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肥胖会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危险。
3、如果没有体重问题,那么可以想吃啥就吃啥。
即使你身材苗条,糟糕饮食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病危险。比如,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
4、没胃口时,一顿不吃也没关系。
老人经常不吃饭危害很大,容易导致暴饮暴食、血糖波动和抑制食欲等问题。早晨食欲最强,早餐一定要吃好,即使不太饿,午餐和晚餐也一定要吃点东西。
5、口渴时喝水,就不会脱水。
由于生理变化的缘故,老年人即使出现脱水,也不会感到口渴。建议老人每天保持恰当的饮水量,尽量选择白开水或矿泉水。
6、一餐饭吃一半留一半,省钱又省时。
剩饭剩菜容易导致关键营养缺乏,食物也容易变质。由于老年人嗅觉减退,有时难以闻出变质食物气味,因而容易食物中毒。建议剩余饭菜最好放入冰箱。食用前应彻底烧熟。
7、65岁之后再开始健康生活方式已经晚了。
饮食或生活方式的健康变化从来就不会太晚。多项研究表明,心脏病发作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可大大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的危险。
老人饮食原则
1、老人饮食要淡
吃淡食可延长血管的“青春期”,推迟硬化。从生理角度讲,每餐吃1克食盐就够了,每天三餐吃盐量限6克以下。无数事实证明少食盐添寿。
2、老人饮食要少
古人常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就是说每餐饭留那么一两口,给肚子两分的空间。《黄帝内经》也提倡“饮食有节”。澳大利亚研究发现,如果人类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由此可见,老人饮食原则一定要遵循少吃多餐。
3、老人饮食要暖
中医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胃喜燥恶寒,所以要避免冰的凉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于烫食,经常吃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
4、老人饮食要软
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软不吃硬“,所谓”硬食“,除了指坚硬的果实类物品外,还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腻一类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5、老人饮食要缓
这个缓,一来是说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二来是想强调要把吃饭当成一件惬意的事情,别吃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