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免疫组化的目的是什么
做免疫组化的目的是什么
做免疫组化是用来判断疾病的情况的。一般医生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判断疾病的治疗情况,所以还是有必要的。
乳腺癌免疫组化为你介绍权威知识
一、C-erbB2癌基因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Cerb-B2同时也是Her-2基因表达过程中作用通道,若Cerb-B2检测为(-)或(+),则Her-2基因为无扩增,Cerb-B2(++)则Her-2基因可疑阳性;Cerb-B2(3+)则Her-2基因为扩增状态。
二、P53基因
免疫组化中P53为野生型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三、COX-2(cyclooxygenase-2)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四、Ki-67
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五、E-cadherin
黏附分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六、PS2
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七、p63
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乳房天使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八、Calponin
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九、SMA(smoothmuscleactin)
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ME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十、CyclinD1
Cyclin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
最终的诊断依赖于术后的病理,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结果。
生化检查
将近9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血液或尿液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的浓度较正常人群有显著升高。
影像检查
另外一个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是间位腆代苄胍扫描。该检查的分子机理为,间位腆代苄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类似物(analog),并可被交感神经元所摄取。当间位腆代苄胍与放射性物质如碘-131或者是碘-123耦联后,即可作为放射性药物而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碘-123的半衰期为13小时,常作为检测的优选手段;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在大剂量使用时,可作为治疗复发以及顽固性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学检查
显微镜下,神经母细胞瘤呈现为蓝染的小圆形细胞,菊花形排列。肿瘤细胞围绕神经毡呈菊花形排列,与其他的肿瘤(如视神经母细胞瘤)围绕血管呈菊花形排列有所不同。其他还有一些神经母细胞瘤所特异的免疫组化染色,用以与其他肿瘤(尤因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涎腺区域发现肿瘤,提示转移可能性大,可能来源哪里
这个区域的大多数转移性肿瘤主要集中在腮腺内或颌下腺的淋巴结内。随着肿瘤的生长,其转移灶与涎腺的原发肿瘤极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颌下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颌下淋巴结的转移癌,而不是原发的涎腺肿瘤。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为鱗状细胞癌(来自上呼吸消化道或皮肤)和恶性黑色素瘤(包括促结缔组织增生型)。远处转移至这个区域的肿瘤常常来自于肺、肾和乳腺,其他部位还包括前列腺和大肠。具体需要加做免疫组化进一步辅助诊断。
急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疾病诊断检查 肝功能检查中提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升高和或胆红素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肝脏超声多提示肝脏有炎症表现。
(二)病原分型检查 目前多用免疫学、酶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作病原检测。肝组织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有助于病原分型。
1.甲型肝炎:①急性期血清抗-HAVIgM阳性。②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总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③急性早期的粪便免疫电镜查到HAV颗粒。④急性早期粪便中查到HAAg。具有以上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⑤血清或粪便中检出HAVRNA。
2.急性乙型肝炎:具有以下动态指标中之一项者即可诊断。①HBsAg滴度由高到低,消失后抗-HBs阳转。②急性期血清抗-HBc-IgM呈高滴度,而抗-HbcIgG(一)或低滴度。
3.丙型肝炎
可作血清抗体(抗-HCV)、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CV抗原为较特异的方法。
4.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
(1)血清中抗-HD-IgM阳性,或抗-HD阳性,或HDAg阳性。
(2)血清中HDV RNA阳性。
(3)肝组织内HDAg阳性。
5.戊型肝炎 特异性诊断:急性期血清抗-HEV-IgM阳性,或急性期粪便免疫电镜找到HEV颗粒,或急性期抗-HEV阴性而恢复期阳转者。
为什么有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要做免疫组化染色
当组织学形态典型时,病理医生可直接给予诊断。当组织学形态不典型时,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辅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呈细胞角蛋白(CK)、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化因子-1(TTF-1)免疫阳性。CK-19被广泛地应用于乳头状癌的标记。此外,galectin-3、HBME-1在乳头状癌中高比例表达,但对这种肿瘤并不呈特异性。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乳腺癌主要有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现代中药治疗等手段,临床必须根据病期早晚,选择不同方法联合应用,选择合理时,比单一方法疗效好。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最佳含量百分之十六点二%)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是人参皂苷中的最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对多种肿瘤有效,也为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
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就是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雌孕激素通过与乳腺癌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免疫组化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但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百分之五十到八十,PR阳性率约为百分之五十。ER及PR阳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性高,有效率达百分之五十五到六十,受体阴性者有效率百分之五到八。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是由激素依赖细胞分泌的,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是预测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另一项重要指标。通常ER阳性乳腺癌细胞,PS2也呈现高水平表达。PS2在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在百分之四十三到五十八之间。PS2与ER表达的正相关性,在绝经前的妇女(50岁以下)表现更为明显。PS2(+)ER(+)病例大约占百分之八十三,很少ER(-)和PR(-),而PS2(+)(约4%)。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预测指标,PS2可能优于ER、PR,若三者结合则可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预后指标PS2
PS2作为预后指标,对无淋巴结转移者的意义尤为重要。No(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采取单纯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患者会复发。有研究发现,PS2阳性与阴性两组在N0患者复发率相差百分之三十一,死亡率相差百分之十三。因此PS2成为确定N0组患者属于危险组或非危险组的参考指标之一。PS2检测对淋巴结阳性(N+)患者也同样可分成危险组和非危险组,两组预后差别非常明显。乳腺癌ER(-)、PR(-)、PS2(-)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失败率为百分之八十五,5年存活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五。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Ki67
Ki67是一种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其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少的,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Ki67的监测多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也用于探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方式、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CKI)来进行调控的。不同时相(G1、S、G2、M)间存在关键的调控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与特定的CDK结合构成复合体,可在G1/S交界处将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周期调控联系起来,完成各个时期的转换。其过度表达可缩短G1期,并减少对生长因子的依赖性。该点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yclinD1在许多肿瘤中发现有扩增,尤其在乳腺癌中,扩增可达百分之十五,过表达可达百分之四十五,是目前公认的潜在癌基因。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P53蛋白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被称为p53蛋白。p53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在肺癌,乳腺癌等检查是常见指标。P53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之分。P5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53的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53的检测有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erbB-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这个指标原来也表示为C-erbB2,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HER2受体,HER2在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HER2原癌基因的扩增导致HER2受体在细胞表面过度表达,HER2阳性预示乳腺癌病人预后不佳,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缩短、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增加,对内分泌治疗和CMF方案可能耐药,蒽环类和紫杉醇药物对HRE2阳性的病人相对有效。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乳腺癌病人HER2呈过度表达/扩增,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法(IHC),IHC0/1+为正常表达,IHC3+的病人为HER2过度表达。IHC2+需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证实HER2基因的扩增,阴性(3个拷贝数/细胞核)为正常,阳性(>10个拷贝数/细胞核)为异常。研究发现IHC(3+)和FISH(+)者应用Herceptin治疗有效率可分别达百分之三十五和百分之三十四。
三阴乳腺癌(ER-/PR-/HER2)
三阴乳腺癌(ER-/PR-/HER2或ER-/PR-/C-erbB-2),该类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差,治疗上只可选择化疗,对于化疗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和病理缓解率,但易产生继发性耐药,易发生脑、肺及肝等重要脏器的转移,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百分之十四。
乳腺癌免疫组化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具体是通过乳腺全切术,加上腋下清扫,保留胸肌。在这种治疗过程中,如果病人身体虚弱,可按每天服用一定量的人参皂苷Rh2,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和耐受力。
2放射治疗是这种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一般是用来根治性放射治疗、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以及姑息性放射治疗。以放疗治疗为主,加上范围较小的手术,比如肿瘤切除,其初步效果是非常好的。
3化学药物治疗,是用抗癌药物来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乳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早期乳腺癌在手术后进行化疗,能提高治愈率;它对晚期病例也有缓解病情和延长存活期的作用。
腺性淋巴瘤的诊断
本病需与肌上皮涎腺炎、恶性混合瘤、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未分化癌等区别。
特别是黏膜相关性淋巴瘤与肌上皮涎腺炎的区别较困难,后者常被误诊为“假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对区别二者是有帮助的,大多数恶性淋巴瘤可显示异常的免疫表型和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分子遗传学分析可显示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为单克隆性。
乳腺淋巴瘤的如何鉴别
由于乳腺淋巴瘤不常见,且临床表现与乳腺癌难以区分,所以开始活检时常被忽视,乳腺淋巴瘤较乳腺癌体积偏大,但这并不能区分两者,如果患者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对恶性淋巴瘤有提示作用,而乳腺癌的一些常见症状,如皮肤退缩,红斑,橘皮样外观,乳头分泌物排出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不常见。
与乳腺低度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包括MALT型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淋巴细胞性乳腺病和全身性淋巴瘤的继发侵犯,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套细胞型淋巴瘤(MCL),MALT型与淋巴细胞性乳腺病鉴别主要通过组织学背景,MALT型浸润主要以滤泡外细胞成分为主,伴有不规则核仁和大量细胞浆,可以淋巴上皮病变为主,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术或分子遗传学分析证实克隆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滤泡性淋巴瘤,可见大量滤泡,其中以小裂细胞为主;进行bcl-2蛋白染色可能在区分良恶性上有帮助。
发生于乳腺的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或套细胞淋巴瘤均可发生广泛播散,免疫组化可能会有帮助,CLL与MCL均为CD5 ,套细胞性淋巴瘤cyclinD1阳性,而MALT和滤泡性淋巴瘤CD5和cyclin D1,均为阴性,乳腺的大细胞性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必须进行鉴别,同时也应与非淋巴系统肿瘤,如与常见的低分化乳腺癌进行鉴别,也应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或白血病浸润进行鉴别,任何一个无典型特征的乳腺癌应当做免疫组化以排除造血系统恶性病变。
因为很多的疾病,其实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将两种疾病进行混淆,而又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那么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威胁,自然就会更加的严重,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关注这些常识,进行科学正确的判断。
乳腺癌免疫组化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Cerb-B2同时也是Her-2基因表达过程中作用通道,若Cerb-B2检测为(-)或(+),则 Her-2基因为无扩增,Cerb-B2(++)则Her-2基因可疑阳性;Cerb-B2(3+)则Her-2基因为扩增状态。
P53基因
免疫组化中P53为野生型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COX-2(cyclooxygenase-2)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
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
黏附分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PS2
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p63
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乳房天使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Calponin
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SMA(smooth muscle actin)
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ME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Cyclin D1
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子宫间质肉瘤需要与哪几种疾病鉴别
1.子宫内膜息肉常为多发,有蒂,且较细,体积较小。2.子宫黏膜下肌瘤可由宫腔脱出至阴道,生长快,血流信号丰富,有低阻频谱,部分患者血清CA125可升高。3.差分化子宫内腺癌癌细胞呈梭形、网形,呈巢状或片状。网状纤维染色可见网状纤维围绕癌巢。免疫组化:角蛋白Keratin(+),EMA(+),癌胚抗原CEA(+),波形蛋白Vimentin(-)。4.平滑肌肉瘤瘤细胞形态大小可多样性,排列紊乱,浸润性生长。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大于10个/10HPF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entin(+),SMA(+),Desllin(+),角蛋白Keratin(-)。Masson三色瘤细胞呈红色,MaI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可见胞浆中有纵行肌丝。
不同方法检测肺腺癌中AKL基因易位的优缺点是什么
目前检测肺腺癌中AKL基因易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FISH法、Ventana免疫组化法及PCR法。目前我国专家组已达成共识,认为上述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的肺腺癌,作为肺腺癌的一个分子亚型,均可从抑制剂治疗中获益。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三种方法,因为它们各有其优缺点。FISH法仍是目前检测基因相关易位的金标准,以往的临床试验研究也多是基于FISH法检测结果。FISH法检测肺腺癌中基因相关易位阳性的判断标准是:≥15%肿瘤细胞内可见红绿分离信号或绿色缺失信号。该法较敏感且特异,但价格较高且要求肿瘤细胞不少于50个,而且对于部分穿刺细胞块中混有大量淋巴细胞时,荧光镜下不易区分肿瘤细胞。Ventana免疫组化法是近来比较流行且实用的方法,该法与普通免疫组化检测相比,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大幅提高,而且其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结果判读容易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其检测结果与FISH法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符合率约99%)。但有时会存在一些非特异性染色,不应将其误诊为阳性。PCR法较上述两种方法更为敏感,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仅可检测到...
腺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病理改变:
(一)大体形态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无包膜,但不完整。质地为中等硬度,切面呈灰白色。
(二)镜检 :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结构不一。有的呈实性团块或小条索状排列,有的可见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状或腺样结构。一般认为具有腺腔样结构者,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较低。小条索及小团块之间的结缔组织多少不定,多者与硬癌相似,间质少而癌细胞多者可称软癌。
(三)生物学特点 腺癌具有高度浸润和破坏性生长特征。腺癌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现较多的血行及淋巴转移。
肉眼所见:
腺癌多位于肺周边部,界限清楚。还可以见到相关的纤维化和胸膜的皱缩。肿瘤可以穿过胸膜达胸壁。肿瘤是否穿透胸膜在临床分期很重要,可能需要弹力纤维染色来证实。肿瘤灰白色,可见出血和坏死。如果肿瘤产生一定量的黏液,切面可见发亮区或黏液样区。这些位于外周的肿瘤常与支气管无关,但常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由于这个原因痰检标本中腺癌明显少于鳞状细胞癌。
镜下所见:
常见的支气管腺癌形成腺腔结构,肿瘤可以由分化好和分化差的成分混合存在。细胞内黏液需要通过特殊染色黏液卡红染色或PAS染色来证实。另外乳头状或小管状结构也可以见到,腺癌还可以有不常见结构:透明细胞、印戒细胞和梭形细胞。病理上腺癌必须与间皮瘤相鉴别。这一点对于细胞学标本来说很困难,而且需要其他辅助的方法帮助才能准确分型。
腺癌细胞与鳞状细胞癌或大细胞癌相比,更加相对一致。细胞较大,核较大,核浆比值较高,有明显的嗜酸性核仁。胞浆内可见空泡,说明有黏液产生。与鳞状细胞癌不同,细胞的界限不清楚。组织学分级有分化好、中等分化或分化差三个级别,大多数为中等分化。腺癌一般不需要做免疫组化就能确诊,但在区分原发、转移或间皮瘤时需要做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