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返流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胃食管返流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术后、食管肠吻合术后。GERD患者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食管炎症表现,有食管炎症者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轻者引起不适、呕吐,重者则可致食管炎及肺部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
1.烧心和反酸 是GER最常见的症状。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口腔统称为反胃,反流物中偶含少量食物,多呈酸性或带苦味,此时称为反酸。反酸常伴有烧心。烧心指胸骨后烧灼感或不适,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常在餐后1h出现,尤其在饱餐后。平卧、弯腰俯拾姿势或用力屏气时加重,可于熟睡时扰醒。
2.咽下疼痛与咽下困难 炎症加重或并发食管溃疡时,可出现咽下疼痛,多在摄入酸性或过烫食物时发生。部分患者有咽下困难,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每发生在开始进餐时,呈胸骨后梗塞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少部分患者发生食管狭窄时则呈持续性咽下困难,进行性加重,对干食尤为明显。
3.胸骨后痛 常有位于胸骨后的烧灼样不适或疼痛,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向剑突下、肩胛区、颈部、耳部及臂部放散,酷似心绞痛。多数患者由烧心发展而来,但仍有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无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尤应注意鉴别。
4.其他 有的患者表现为咽部不适有堵塞感,但无真正的吞咽困难,称为癔球症,是由于酸反流引起上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的缘故。重症反流性食管炎因反流物吸入,可导致慢性咽炎、声带炎嘶哑、哮喘发作或吸入性肺炎。
婴儿吐奶需警惕胃食管反流出现
一、胃食管反流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下端括约肌由环状肌组成,通过神经肌肉作用保持一定张力,静息时有一定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当此肌肉减少或功能缺陷时,则发生胃食管返流。
2、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时,食管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将食物送入胃中,其功能障碍时,反流的胃内容物继续上溢。
3、食管及胃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
4、激素的影响:前列腺素、高血糖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约压力。
二、胃食管返流时由于酸性胃液反流,食管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可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也可引起窒息、猝死综合征。
三、患儿常表现为呕吐,90%以上的患儿发生,生后一周即可出现。还可有体重不增、食管炎、食管靡烂或溃疡:表现不安、激惹、拒食,重者呕血或便血,导致缺铁性贫血。
四、返流物吸入后可有吸入症状:肺部合并症,呛咳、窒息、呼吸暂停、吸入肺炎。并伴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五、诊断可通过食管钡剂造影,如5分钟有3次以上反流可诊断。还可食管内窥镜检查及粘膜活检、食管pH测定、食管压力测定等。B超:检出阳性率90%,可见食管下端充盈。胃与食管间有液体来回流动。
六、治疗主要是体位治疗,轻者:食后1小时保持直立位;重者:30度角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50度角仰卧。饮食疗法:少量多餐,喂以稠厚乳汁。药物治疗: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外科疗法:保守6周无效,有严重并发症、严重食管炎或缩窄形成.
幼儿胃食管返流的症状
婴儿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状,即吐奶、体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状,其中以吐奶最常见。据统计,几乎有2/3的病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呕吐,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展到后来,甚至每次喂奶后都呕吐。呕吐多不费力,非喷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为喷射性呕吐,平卧位和嗳气时更容易发生。有的孩子不喂奶时也常吐奶。
反复吐奶,会引起营养不量,体重不增或下降。由于胃食管返流,胃酸等腐蚀食管黏膜,还可造成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黏膜血管破损、出血。此外,胃食管返流时,若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反复感染,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根据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希望父母们在照顾宝宝的过程当中,能够注意观察了解宝宝,是否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因为这都是为谁管反流的症状表现,所以我们就需要注意引起重视,及时的通过正确的方法,帮助宝宝预防和解决为食管反流,快速的治疗。
当心打嗝有可能是患食道癌
原因:在吃饭、交谈或者边吃饭边说话的时候,容易吞进过多空气。打嗝也是胃食管返流症的一种表现。胃食管返流往往是因为吃得过多或者胃压力过大(50%的孕妇都深受其害)造成的,胃酸返流到食道,可能导致胃灼热、打嗝、胸口疼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臭等,返流严重的话,就会有潺潺的噪音。
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所以也不必要看医生。
连续性或顽固性的呃逆,常因脑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还有许多严重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嗝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病情危重的人出现顽固性嗝逆,常常提示预后不良。
如何杜绝打嗝:听妈妈的话吧,别在吃饭的时候,塞满一嘴食物还不停地说话。为了避免胃食管返流,应该少食多餐;抛弃让症状恶化的食物,比如含咖啡因的饮料、巧克力、大蒜等;还要改掉餐后马上睡觉的习惯。
这时快看医生:如果胃食管返流的症状一周出现一次以上,特别是出现在晚上,就该去看医生了。医生可能会让你做内窥镜检查,以排除食道癌的可能。
烧心的检查方法一般都有哪些
烧心常伴反酸、 易饱、餐后腹部不适及胀气等,一般在进餐后或卧位时发生,亦可由过度弯腰引起。近来研究表明,烧心主要是由于胃酸反流到食管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上烧心一般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确诊。
诊断烧心主要依据患者对症状的描述,有时也需采用一些辅助检查措施。可以借助胃镜——一根经口插人的细长并可弯曲的管,或X线检查观察食道。如果症状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可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协助诊断。
另外,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者,可通过食管腔内pH测定、食管腔内测压,以及胃-食管闪烁显像,以确定有无胃食管返流。应用食管滴酸试验,则可确定症状是否由胃食管返流所致。必要时可作食管内镜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内镜可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并可评估其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级。同时可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如食管癌、胃癌等。
胃食管返流哮喘的治疗是什么
胃食管返流病乔装成哮喘后,主要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饮酒、高脂饮食都可能会加重哮喘发作。
如果患者弯腰或平卧时也可能会加重病情。 其次,胃食管返流病乔装成哮喘后,可能会伴有返酸、烧心等胃食管返流症状,患者存在明确的食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
综上所述,有些患者出现哮喘症状可能是胃食管返流病在捣鬼,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两种疾病,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揭开伪装的哮喘,对哮喘的治疗和预防由一定的帮助,早日帮助哮喘患者走出疾病的困扰。
但是据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哮喘患者与胃食管返流病有一定的关系。而由于有些医生对胃食管返流病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哮喘患者只重视哮喘的症状,往往忽略了此病,因此使得由于胃食管返流病引起的哮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治疗。 的相关内容,胃食道返流和哮喘病的区别就是以上的内容,哮喘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种疾病。
哮喘与胃食管返流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胃食管返流病是指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以及食管以外部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分为三类,即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典型症状是烧心、返酸、返食;非典型症状为胸痛、上腹痛、腹胀、嗳气和恶心等;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哮喘、咽异物感、声嘶、喉部发紧、打鼾、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牙侵蚀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等。一旦出现食管外症状,患者往往首先就会想到去呼吸科、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阴差阳错进行治疗。由于国内医学界对胃食管返流病缺乏足够的认识,非消化科的医生往往忽视了患者存在的胃食管返流的症状,更不能作出正确诊断,使这些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老年人患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率明显比年轻人要高,大约有5%~7%的老年人每天都会出现与胃食管返流病相关的烧心或返酸症状,这是因为食管肌群的萎缩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低下,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降低,抗返流防御能力下降;或因食管蠕动异常而使食管清除能力降低。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唾液中和返流入食管内的胃酸能力下降。还有一点,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纪,尤其是60岁以上,心肺功能都随之下降,哮喘、咳嗽、呼吸困难比较多见,而这种情况,医生根据惯性临床经验,一般都会把50%的患者误认为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来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症状有可能还是胃食管返流病导致。
老年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咳嗽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除了常见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急性咳嗽外, 也常见咳嗽>8 周以上的慢性咳嗽。由于咳嗽时间长,咳嗽原因复杂,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老年人常见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如下:
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原因除了鼻部疾病外,还与咽喉部的疾病有关,如咽炎、喉炎、咽喉部新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
②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喘息、气促。
③嗜酸细胞增多性支气管炎: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④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减弱,加上经常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返流性咳嗽也较为多见。
⑤药物诱发的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可以引起咳嗽,是该类药物的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在 10%~30%。停用此类药物后咳嗽缓解可以确诊。通常停药4周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
⑥其他慢性咳嗽:包括变应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新生儿呕吐严重可能是胃食管返流
多数学者认为,胃食管返流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下端括约肌由环状肌组成,通过神经肌肉作用保持一定张力,静息时有一定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当此肌肉减少或功能缺陷时,则发生胃食管返流。2、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时,食管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将食物送入胃中,其功能障碍时,返流的胃内容物继续上溢。3、食管及胃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4、激素的影响:前列腺素、高血糖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约肌压力。
胃食管返流时由于酸性胃流反流,食管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可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也可引起窒息、猝死综合征。这种病患儿常表现为呕吐,多数的患儿发生在生后一周。有的病人可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体重下降、食管炎、食管糜烂或溃疡;小病人表现烦躁不安、易激惹、拒食,严重的病人可出现呕血或便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返流物吸入后可有吸入症状:如肺部合并症、呛咳、窒息、呼吸暂停、有的病人可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因此,新生儿的呕吐必须引起重视,若应用体位疗法还是不能缓解症状时,最好请儿科医生检查,以便能及时治疗。
通常治疗本病主要是体位疗法,轻者:进食后1小时保持直立位;严重者:可用30度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50度角仰卧。饮食以少量多餐为主,喂稠厚乳汁防止呕吐。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H2受体拮抗剂来抑制胃酸分泌。一般1—2周可缓解症状,若是保守治疗6周无效的患儿,有严重并发症、严重食管炎或缩窄形成的,可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