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移植的发展史是怎样

心脏移植的发展史是怎样

1967年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心脏移植效果已有了显着提高。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人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至1999年4月为止,全球已经有304个医疗中心完成心脏移植手术48841例,心脏移植后总的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4%、71.9%、65.2%和45.8%。心脏移植已成为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1967年12月,南非开普敦barnar医生成功地进行了世界第1例人的原位心脏移植,虽然移植后患者因肺部感染仅存活了18天,但这次手术的成功却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于心脏移植的重视。他的第2例心脏移植患者存活了20个月。在世界上第1例心脏移植术后几周,经充分准备的shumway和他的同事们也完成了他们的第1例心脏移植手术,尽管如此,其后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移植后器官的排斥和供体、受体选择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使心脏移植工作的发展停滞不前。

直到1981年,由斯坦福大学开始将环孢素(cyelosporme)应用于临床,

1982年开始应用于明尼苏达大学

1984年开始广泛应用于心脏移植,从此心脏移植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500人接受心脏移植,全球至今大约完成5万例左右的心脏移植。在亚洲首例临床心脏移植1968年由和田寿郎完成,但由于传统文化及宗教的影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直到1987年心脏移植数量才有所增加

1987年7月17日至1996年12月整个亚洲完成心脏移植数量为380例,其中台湾完成了178例,泰国完成了95例,韩国1992年至1996年共完成65例,新加坡和印度分别完成了12例。

我国心脏移植手术起步较晚,第1例人体心脏移植手术于1978年由上海瑞金医院张世泽等医师完成,患者活存了109天,在我国心脏移植上开创了先河,近年来我国心脏移植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

关于心脏移植的发展史是怎样也通过上文的介绍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如果用到这个手术的话也能更好的更安心的去做这个手术。每个技术都是有着独特的发展史,并不是很容易就运用到患者身体上的,不论怎样身体健康是第一位。

植发有效果吗

植发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植发历史从二次世界大战发展至今,植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植发肯定有效,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植发,供发区需要有毛囊资源才有办法移植到所需要的部位上,植发是快速改变外表的好办法,建议您可以到医院挂植发专科由专家检诊再来考虑是否要接受这样手术。

植发的原理:取人体后脑部位头发作为发源,经过分离成单株或多株毛囊单位,通过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把毛囊单位移植到需要移植的部位,如头部、眉部、睫毛、胡须、胸部、睫毛、阴部等,让其在新的部位存活、自然生长,从而达到补充毛发数量和修改局部毛发分布形态的目的,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最终道理很简单,吃的擦的药物都对于脱发无帮助时,表示毛囊已经坏死,不管您用的成分在好,也无法帮助您改善脱发问题的,而植发是使用自体毛囊移植技术,将毛囊搬家到您需要的部分上,毛囊稳定后,开始生长,这时您开始擦一些保养产品,给予头皮营养吸收,这样才会是加分的。

心脏移植原因

心脏移植原因多是因为先天性的心脏病如先天性心攻能不全、或是心瓣膜闭合不全或是因为心脏移植术后失败了,或是供体与受体相排斥,或是因其他一些心脏手术失败,或是一些因内科保守治疗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而采用的一种手术方案,或是一有些心脏类疾病不适合做心脏搭桥术的心脏病也是可以做的。

心脏移植的分类

根据供者和受者是否属于同一种属,心脏移植分为同种心脏移植和异种心脏移植。根据心脏被移植到人体的部位,又可分为原位心脏移植和异位心脏移植。其中,原位心脏移植是指病心被切除后,在心脏的原来位置植入另一个心脏。而异位心脏移植则是不切除病心,将另一个心脏植人到人体其他部位,通常为胸腔内。

另外,还可根据受心移植的次数,分为次心脏移植和再次心脏移植。

要做心脏移植的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

如先天性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严重的三尖瓣下移畸形、复杂的单心室伴有主动脉瓣下狭窄等,可以在婴儿期或者儿童期施行心脏移植,其预后比矫正术更好。

冠心病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为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约占心脏移植的40%,国内实施例数很少。本病多因严重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者广泛性心肌梗死引起。临床上以顽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可同时出现心绞痛。这些患者不能施行血管再通术或者伴有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尽管采取了药物治疗及常规心导管或外科手术治疗,病情仍未缓解。

另有一些患者,虽然无心力衰竭症状,但有发生猝死的高危性,可以将这类患者视为心脏移植的候选者。心脏移植是延长此类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

心肌炎

占心脏移植患者的极少部分。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在晚期可以发展为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在心肌炎的急性期不能施行心脏移植,避免手术后再发心肌炎。

心脏瓣膜病

仅占心脏移植的极少部分。心脏瓣膜病在晚期出现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因为多种原因不能进行换瓣术,可以考虑心脏移植。但是由于心脏瓣膜病在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脏移植后易于发生供者心急性右心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此时可以考虑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或者单肺移植与换瓣膜手术。

心肌病

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克山病及限制型心肌病等。前两者在临床上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约占心脏移植的50%。影响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的主要表现如下:

(1)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各种治疗措施不能缓解。

(2)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70mm,室壁运动减弱。

(3)EF<20%。

(4)运动峰耗氧量<14ml·Kg-1·min-1。

(5)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停搏或者心房颤动等。

(6)心内膜活检发现广泛心肌病变,如广泛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变性与坏死等。如果心肌病患者存在上述征象,应当及早进行心脏移植。

心力衰竭换心可以吗

换心的成功率并不算高,主要是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心脏供体,如果排斥基本会死亡,换心脏需要成功,受体和心脏供体需各种体质指标相符合,如血型等,符合的条件越多成功率越高越不容易排斥,存活时间越长.

目前在欧美国家,心脏移植病人手术后1年生存率为80~90%,5年生存率为70%左右,10年生存率为50~60%。

一般说来,实施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疗费用在15万元左右。心脏供体人费用自行商量决定,医生介绍,心脏移植手术主要用于救治5大类严重心脏病患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率失常、先天性心脏病。

当上述心脏病患者出现严重的综合性心力衰竭,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治疗,患者生命期限只有6-12个月时,就适合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专家表示,和肝移植手术一样,制约心脏移植手术广泛开展的瓶颈有两点,一是高昂的医疗费,二是心脏供体来源。

肾脏移植进展

一、组织配型

1、HLA-A,B,DR6位点配合情况仍作为选择移植受者的重要参考,在骨髓移植、肾脏移植中HLA配型仍占有重要地位,再次移植作用更明显。但心脏、肺、肝移植中HLA配型重要性下降。

2、配型技术的改进 血清学分型由于存在着30%左右的错率,尤其对HLA-DR-II类抗原的分型更为如此。HLA基因分型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应用。HLA-DR(PCR-SSP)基因分型应用最为普遍,具有快速、精确,简单的优点,尤其适合尸体肾移植。PRA-STAT检测技术对检测出含预存抗体的高免疫反应倾向的移植受者具有重要的免疫预示作用,较传统的PRA技术又提高了一步。

二、免疫抑制剂应用

肾脏移植外科手术以后,兔疫抑制应用及调控成为至关重要;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及/或不同的免疫调控手段,将可能使肾脏移植受者导致不同的结局。目前仍采用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传统的联合用药方案中,多应用皮质激素,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可导致多种严重副作用,故近来停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的研究正在开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使移植临床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正出现新的格局。主要的一些正在临床应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包括:FK506、RAPA、MMF、DSG、GEN、LFM、FTY-720、CTLA-4lg、单抗及多抗。

三、排斥诊断

1、移值肾内细胞因子,细胞毒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检测,RT-PCR定量分析研究,是目前迅速和高度精确的排斥反应诊断手段,包括:IL2,IL-10,IL-15,CTLA-4,穿孔素颗粒酶B,Fas配体等。无急性排斥反应时,基因转录定量分析低水平;急性排斥反应时,上述指标迅速升高;有效抗排斥治疗后,上述指标迅速下降。CTL-特异性分子是一种潜在的非常迅速和精确的诊断急性排斥的工具,与移植肾排斥相关性很好,敏感且特异性很高。

2、第八因子(FVIII·RAg): ·作为急性血管性排斥指标,血管性排斥明显上升,细胞性排斥升高不明显。

·可作为评判移植肾排斥与严重性手段,尤其在没有活检证实或资料不全面时,有助于诊断血管性排斥,预示预后不佳。

3、抗HLA-I类抗原IgG检测 ·ELISA、PRA-STAT技术·可检测移植前、后具有高免疫反应危险的移植受者,PRA-STAT:>10%和移植后排斥高度相关,排斥反应:26% + 19%,无排斥:7+ 1.0%。

4、RT-pCR半定量测定,MDR-1基因表达*CsA谷值血浓度在治疗窗水平,移植受者仍发生移植肾排斥,对CsA药物的抵抗有关。*经典药物诱导的多种药物耐受基因MDR-1过度表达可合并有免疫抑制治疗的失败,使移植受者易于发生急性排斥利慢性排斥。

5、转录因子AP-1 ·调节IL-2产主,通过AP-1结合活力可调节致敏T细胞。

·测定AP-1DNA结合活力,可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监测免疫抑制状况,并可作为移植肾排斥的可靠指标。

四、慢性排斥问题

现状CsA时代,肾移植后一年开始,每年约10%病人发生不可逆性的移植肾功能丧失,原因包括: 1、免疫因素 2、非免疫因素 3、慢性排斥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体液、细胞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影响 ·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和ICAM-1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单抗ECE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血管腔新生内膜增厚,向心性狭窄。

4、危险因素 <1>急性排斥<2>免疫抑制剂长期相对不足<3>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4>供肾冷缺血时间过长<5>缺血再灌注损伤<6>CMV感染<7>肥胖(体重>80kg<8>供肾年龄过小(<5岁)、过大(>55岁),供——受体肾脏大小不匹配。

5、治疗 (1)控制慢排的对策可能是:改进环氧化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CR动脉硬化向心性狭窄受到抑制。药物0P-2507、0KY-046 (2)调整免疫抑制剂 (3)应用ACEI制剂:如洛订新等,减轻,延缓慢性移植肾衰竭,控制高血压。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应用。一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SOD可有效防治尸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损进而预防,延缓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5)等待第二次移植 总之,慢性排斥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阐明移植肾慢性排斥的确切机制将给根本解决慢性排斥问题提供有效方法。

五、移植免疫耐受

移植免疫耐受仍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耐受诱导在小动物已普遍的成功,大动物仍十分困难,移植临床应用更为有限。目前在移植临床试用的技术和方法主要为抗原输注+单抗或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包括:供体骨髓细胞输注,移植前输血,或供者特异性输血。

目前认为: *根据细胞因子功能多样性和多效性(redundancy,pleiotropy),不能把复杂的免疫反应简单归结受某一种(些)细胞因子控制。

*在移植领域,单纯通过阻断TH1细胞因子功能或增强TH2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不能取得免疫耐受。

*在认识TH作用时,不能孤立分析细胞因子的功能及机械的TH1/TH2分类,同时要考虑到反应体系(宿主〕及反应微环境的差异,应综合分析。

六、活体供肾

尸怖洪肾的短缺,利用活体供肾,尤其是活体非亲属供肾,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美国UCLA terasaki的一组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已有1041例配偶作了肾移植。移植肾存活率:1年92%,3年83%。如此高的移植肾存活率可以和双亲移植给子女的效果相比,冷热缺血时间短是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美国作了250例配删问肾移植,对一些移植受者及其供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受体半数工作能力,婚姻关系,子女关系,性生活等改善。

供体半数婚姻改善·近半数性生活更满意。约98%的供者说服其他人捐献肾脏。配偶供肾正在成为重要的活体供肾来源。

七、异种移植

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促使异种移植研究更深入的开展。将人的补体抑制囚子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猪的体内,阻断补体活化,可抑制异种移植超急徘斥反应,但在移植术后几天内,移植物仍可被“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DXR)所破坏。Bach认为,DXR发生可能因为:(1)活化血管上皮细胞失去一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如thromodulin),以及ATPDase活性的丧失。(2)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基因上调反应,使一些能导致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的蛋白分子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增加。如将一些具有保护作用的基因(protective genes)转入异种器官的血管上皮,能防止凋亡发生和炎症反应。因此,综合应用各种保护性基因,结合现有的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八、肝炎病毒感染问题

在中国以及亚洲,肝炎病毒感染是移植临床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的终未期肾病患者是否适合行肾脏移植仍存在争论。对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目前推荐下列药物: 1.干扰素——治疗HBV,HCV肝炎 2.Gancylovir——治疗HBV炎

小结与展望

器官移植医学是一门新兴医学,涉及到外科技术(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及几乎所有的医学基础理论,尤其是移植免疫学的理论及实践。外科技术的成熟及完善,已使全球范围内几十万终未期肾病患者成功安全的进行了肾脏移植。80年代起强效免疫抑制剂CsA的问世使肾脏移植短期人/肾存活率有了突破性提高。然而,目前移植器官的排斥仍然是影响移植肾脏长期存活的重要障碍。如问研制高度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如何监测及评价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及个体化应用免疫抑制剂?如何解决日益紧缺的供肾问题?异种移植究竟能否最终用于人类的器官移植?移植免疫学家及移植临床医师梦寐以求的免疫耐受能否最终在人类的器官移植中实现?展望这些问题将在21世纪的头10年内得到解决。

心脏移植术的适应症

专家指出心脏移植适应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器:

1、终末期心力衰竭伴或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经系统完善的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使其治愈,预测寿命<1年。

2、其他脏器(肝、肾、肺等)无不可逆性损伤。

3、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与积极配合移植手术治疗。

4、适合心脏移植的常见病症:

①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与限制型心肌病,以及慢性克山病等;

②无法用搭桥手术或激光心肌打孔治疗的严重冠心病;

③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④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者;

⑤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⑥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心脏移植手术:这是属于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之一。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1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

2、再灌注治疗法:再灌注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是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3、药物治疗:这主要是根据冠心病的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治疗又预防的作用,这也是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移植前需要哪些检查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日趋成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越来越多。适合于心脏移植的主要病种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心脏移植术后再移植等。

心脏移植受体常因心脏病变面全身状态低下,但又必须具备足以承受这种手术和耐受术后免疫抑制疗法的条件。长期的反复心衰不可避免地继发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因此,心脏移植术前除了按一般心脏手术的常规项目进行检査外,对肺、肝、肾、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功能要有更精确的测定和评价,以及必要的治疗和矫正,鼻咽部的细菌学检测,巨噬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的检查等也都是必要检查内容。

此外,患者还需要在心脏移植手术前进行移植相关性测定和心功能相容性的测试。其中,移植相关性测定主要包括:

ABO血型测定:是心脏移植手术时组织相容性最主要的检测内容。血型相同而且相容的血型是最佳的首选,不得已时可以选择异型相容的血型,如O-A,据统计不影响术后1年的生存率,但对远期可能有影响。

淋巴细胞毒性筛选试验:采取一定人数(40 ~60)的人体淋巴细胞,分别加入受体的血清,观察淋巴细胞破坏溶解的数量,超过5% (或10% )为阳性,说明受体血中巳存在抗HLA抗体,移植容易发生超急排斥反应。如为阳性应作下一步试验。

淋巴细胞配合试验:以受体血清和供体淋巴细胞作直接试验,淋巴细胞溶解数量超过10%者为阳性,目前一般只做淋巴细胞配合试验。

组织相容性位点抗原(HLA )分型试验:此项试验在器官移植的早期被视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判别组织相容性的试验,由于这项试验,不易求得位点相符的供心,且试验所需时间较长,供心的缺血时间有限。因此,临床上逐渐很少应用。

由于受体的肺动脉高压是心脏移植的一个高危因素,供心的右心室与受体的肺动脉高压不相适应,导致移植后急性右心衰,是移植后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心肺功能相容性测试等检查也是术前重要的检查内容。

温馨提示: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惟一有效办法,临床最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凡是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内科治疗无效者,在心脏和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之前,应尽早考虑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技术日渐成熟,不再是梦。患者有什么心脏疾病,不用担心不用着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慢的会更加成熟。

心脏移植手术怎么做

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心脏被取出,捐赠者的心脏被重新缝合到病人胸腔内。心脏移植手术可延长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的生命。大约80%的病人术后可存活2年。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一样,心脏移植手术的最大问题是移植排斥反应。如果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达10年以上。术后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剂,当病人感觉身体情况好转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但必需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 手术步骤

(一)供体心脏的取出

1.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出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和主动脉。静脉注射肝素2mg/kg。

2.主动脉灌注冷心肌麻痹液。

3.将上腔静脉在右心房以上4cm处切断;下腔静脉于其根部切断,并由此向上剪开右心房。

4.在肺静脉开口处切下左心房后壁,使其成为方形开口。

5.自无名动脉起始部横断主动脉。

6.肺动脉在其分叉处切断。

(二)受体心脏的切除

1.胸骨正中切口。肝素300U/kg静脉注射,建立体外循环。

2.切除左、右心房前壁,保留左、右心房后壁及部分房间隔用于吻合。

3.贴近半月瓣切断主动脉及肺动脉。

(三)供体心脏的植入

1.用3-0 Prolene线连续吻合左心房。

2.用3-0 Prolene线连续吻合右心房。

3.用4-0 Prolene线连续端端吻合主动脉。

4.用4-0 Prolene线连续端端吻合肺动脉。完成植入吻合。

术后处理

1.无菌隔离室特别监护。

2.异丙肾上腺素2.2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4天。

3.选用有效抗生素。

4.每日查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

5.加强营养支持。

6.抗免疫排斥药的应用。环孢素(环孢霉素A)4mg/h,抗人体胸腺免疫球蛋白10~ 25mg/(kg·d),由静脉滴注。

7.于3周后可加用激素。

心肌缺血疾病的治疗要点

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有下面几点:

1、心脏移植术: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20%的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重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心肌缺血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或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

2、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之一,对心肌缺血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心肌缺血患者的LVEF改善程度。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1、心脏移植术:药物对重症晚期心肌缺血,特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20%的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很差,所以,心脏移植便成了重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供心有限,能接受心脏移植的心肌缺血患者,大约仅为需要心脏移植病人总数的38.2%或39.5%左右,约有20.4%~35%受者在等待供心期间死亡。

2、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之一,对心肌缺血进行CABG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足够的存活心肌,即残存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越多,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就越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F)有助于探测出残存的存活心肌。特别是在左室前壁对(18)-F-氟去氧葡萄糖(FDG)摄取率,发现能更客观地评价手术后心肌缺血患者的LVEF改善程度。

不同时期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介绍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完成了冠心病的治疗又起到预防的作用。

2、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3、心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一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

心脏移植的适应症

专家表示,心脏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但是在移植之前需要注意检查受体和供体,还要注意心移植的适应症。

心脏移植手术是心外科手术的一种,是几乎可以用于所有心脏病手术的最终治疗方法。心脏移植手术是对医疗技术和手段的终极挑战之一,包括免疫系统研究,心肺研究,医疗设备和药物研究,人造器官研究等多种高新技术研究的进步,才能使手术成为现实。通常来说,将一个正常可工作的心脏,移植到一个心脏发生病变的受体上的工作,就叫做心脏移植手术,但他远没有我们能形容的那么简单。

哪些疾病适合心脏移植?

①、冠心病

②、心肌病

③、先天性心脏病

④、心肌炎

⑤、心脏瓣膜病

⑥、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⑦、移植后的再移植手术

心移植需要注意以下适应症:

(1)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晚期病人或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换瓣手术者,可进行心移植。

(2)先天性心脏病:心移植有哪些适应症?专家指出,先天性心脏病用常规的外科手术无法矫治者,也可进行心移植。

(3)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专家表示,冠心病用药物治疗、常规心导管及外科手术治疗不能改善其心功能者,也可以进行心移植。

(4)各种终末期心肌病:心移植有哪些适应症?各种终末期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克山病、限制型心肌病、肌营养不良性性心肌病、药物中毒性心肌病、放射性心肌病等等,都可以进行心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的适合病症:

1、无法用搭桥手术或激光心肌打孔治疗的严重冠心病;

2、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3、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心脏移植--挽救心脏病患者生命良法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日趋成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全世界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者已达7万例,存活最长的超过30年。我国1992年开始开展心脏移植手术,存活最长者超过18年。患者5年期存活率可达75%以上,10年期存活率可达50%以上,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惟一有效办法,临床最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凡是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内科治疗无效者,在心脏和其他器官出现问题之前,应尽早考虑心脏移植。

相关推荐

得了高血压性心脏病需要做手术吗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即可控制基本症状及疾病的进展。但如果发展至终末阶段,出现心脏的扩大、心功能衰竭,此时药物难以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此时可以采取进一步手术治疗,包括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心脏功能,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进行心脏移植。 所以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只有到终末阶段,才考虑这些特殊的手术来改善患者症状及延长生命。

哪里植发最好

人体的头发也像人体的其它组织一样可以移植的。头发移植通过特殊器械将头发毛囊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完整切取,脱离头皮原位,然后移植到需要头发又经过一定准备、具备接受该头发条件的位置,称头发移植。由于取人体后脑部位毛囊作为发源,这一部分毛囊具有永不脱落的特性,当毛囊成活后,就能生长出新的毛发,从而达到补充毛发数量和修改局部毛发分布形态的目的。并且植发已经运用到眉部、睫毛、胡须、胸部、睫毛部、阴部等部位的调整,不仅安全并且自然美观。植发方式有: (1)、 FUT—单体毛囊培植再生技术。医生从自身后枕部集中提取毛囊

得了心肌病能治好吗

心肌病也有分很多类型的,心肌病在外科还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心肌病大多数因为冠状动脉出现异常导致的,有的因为弥漫性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现象,所以治疗心肌病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的最好方法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只有通过移植的方法,把坏死的心脏移植,这样才能够治疗心肌病,手术有风险的,所以治疗一定要慎重,患有心肌病的患者心情要保持愉快,这样愉快的心情对病情治疗有帮助的。 扩张性心肌病可以说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因为发病的人多则可以活到二十年以上,少则只能存活一年。会患上这种疾病一个因为遗

植发以后还会脱发吗

很多人在选择头发移植前,对头发移植术后会不会脱发很担心,即使进行了头发移植手术,对这个问题还比较担心,害怕头发移植后头发还会脱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么植发以后还会脱发吗? 植发就将后枕部或两侧的头发移植到脱发区,或者其它缺少毛发的地方,由于后枕和两侧的头发具有天然不掉的特性,所以移植过来的新毛发也永久不掉落。移植后新发保持来源部(两颞侧及后枕部)的特性,移植后的头发可长期存活、生长,不会因为外部因素而引起脱发。由于自体头发移植,故生长密度均匀,外观自然,不受年龄的影响,若自身头发可健康生长,

异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方法

手术步骤: (一)供体心脏的取出 1.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出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和主动脉。静脉注射肝素2mg/kg。 2.主动脉灌注冷心肌麻痹液。 3.将上腔静脉在右心房以上4cm处切断;下腔静脉于其根部切断,并由此向上剪开右心房。 4.在肺静脉开口处切下左心房后壁,使其成为方形开口。 5.自无名动脉起始部横断主动脉。 6.肺动脉在其分叉处切断。 (二)受体心脏的切除 1.胸骨正中切口。肝素300U/kg静脉注射,建立体外循环。 2.切除左、右心房前壁,保留左、右心房后壁及部分房间隔用于吻合。 3.贴近半月瓣

植发手术的优点缺点分析

植发手术的原理 毛发缺损或丢失多由烧伤、感染、各种类型的创伤和秃发症(多见于男性患者)引起,麻风病也可造成毛发缺损。毛发移植片的供区多选自头皮,对于范围不大的眉毛缺损或睫毛缺损,也可以取健侧眉毛或鼻毛来修复。移植的方法包括条状移植、小块移植、打洞移植,以及各种局部皮瓣、皮下蒂皮瓣、岛状皮瓣、游离皮瓣和血管植入有发区预制的岛状皮瓣(二次血管化皮瓣)等。只要在切取和移植时不损伤毛囊,不损伤各类皮瓣蒂部血供,供区血供条件好和掌握正确的整形外科操作,移植一般都会成功。 头发移植可以单株头发、多株头发、条片状头发移

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有什么

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主要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完成了冠心病的治疗又起到预防的作用。 心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

植发有用吗

植发有效果么?植发手术一门新兴的治疗脱发新技术,许多脱发朋友常常询问:植发有用吗。说来他们在治疗脱发的道路上吃了许多亏,先被脱发药品蒙骗,花了许多钱一根头发也没长出来,后被假发蒙骗,越戴假发越容易掉头发。太多的上当让他们从此不再相信任何治疗脱发的新办法,于疑心起来植发手术。 植发有效果么?当然植发有用的。这一点即便抛开植发界,就非植发界的医学专家都一致认为,植发解决脱发危机的唯一有效办法。植发的用性可从植发的原理里解析出来的:植发就从后枕部取出健康毛囊,然后移植到脱发区,由于后枕部的毛囊

心脏移植的突破显示出前景

澳大利亚医生说他们取得了一个可以拯救更多需要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突破。 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外科医生说他们发现了如何使用停止跳动的心脏来进行移植手术,而不依靠来自脑死亡捐赠者的仍跳动中的心脏。 该团队说这个技术代表了器官捐献的一个变革。 来自圣文森特医院和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团队说技术的关键花费了12年时间优化出来的保存溶液。这个溶液减少了心脏停止跳动时对心脏的损害量,使其在重新跳动时弹力更足。 心脏学家彼得·麦唐纳(MD)说研究者发明了在所谓的“盒子里的心脏”机器中使心脏再跳动的技术。 “我们在放进机器之

韩式炸鸡与肯德基的区别

区别不太大,因为韩式炸鸡的发展史"山寨"肯德基。举办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奥运会之前的1984年,炸鸡的始祖“肯德基(KFC)”在韩国落户,很多“山寨肯德基店”只能更换招牌。1982年在大田诞生的“Pelican炸鸡”推出了甜辣味的“调味炸鸡”,以及“混搭(一半原味炸鸡、一半调味炸鸡)”的新炸鸡文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靡韩国的生啤也为“炸鸡热”推波助澜。凉爽的啤酒和油腻的炸鸡成为梦幻组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韩式炸鸡连锁店正式亮相。调味炸鸡、BBQ炸鸡、酱油炸鸡、蒜蓉炸鸡、烧烤味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