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尿糖推测血糖水平
如何用尿糖推测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常用尿糖“+”号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然而由于每个病人的肾糖阈值不同,尿糖与血糖的相关对应值就不一样。比如,同是尿糖一个“+”,而血糖有的是10.0mmol/L,有的是13.0mmol/L,有的则是8.0mmol/L。因而在治疗前,病人应测定一下自己的肾糖阈是正常、增高、还是减低,使尿糖检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起到正确判定病情,指导治疗的目的。在当前血糖监测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即便是城市能用血糖仪监测血糖的患者也不足10%,更不要说贫穷边远地区,能正确运用尿糖监测,不失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正常人尿中仅有微量葡萄糖,每100毫升约20毫克,此时尿糖检查为阴性。当血糖超过一定浓度时,血液里的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尿糖),当尿糖呈阳性时所对应的血糖值,就是肾糖阈,一般为8.9~10.0mmol/L。肾糖阈正常时,尿糖随血糖升高而增多,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病友可以通过尿糖血糖折算法测定肾糖阈。笔者曾用此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104例,并与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测定),通过实际应用,笔者发现此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肾糖阈正常时,尿糖与血糖有如下对应关系:
一般说来,血糖10.0~12.8mmol/L时,尿糖“+”;血糖12.8~15.5mmol/L时,尿糖“++”;血糖15.5~17.8mmol/L时,尿糖“+++”;血糖》17.8mmol/L时,尿糖“++++”。
测定方法:先将尿排空,半小时后再同时检测血糖、尿糖,将两者结果与上述对应值比较:血糖与尿糖对应值一致为肾糖阈正常,血糖值》尿糖对应值为肾糖阈增高,血糖值《尿糖对应值为肾糖阈减低。如尿糖“+”,血糖13.8mmol/L为肾糖阈增高,即血糖值高于尿糖加号,表明肾脏排泄糖的功能下降,重者可引发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常见于久病和老年人。此时尿糖就不能正确反映血糖水平了,病人常常误认为自己的尿糖正常了,病情好转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如甲病人经常尿糖一个“+”,而血糖高达15.5mmol/L,表明肾糖阈高,多见于久病的病人,此时若以尿糖指导治疗,常会出现服用药量过小、治疗不达标等现象。又如乙病人尿糖“+”,而血糖7.0mmol/L,表明肾糖阈降低,见于初患病人,此时若以尿糖指导用药,就会服药过量,引发低血糖反应。
用尿糖血糖对照法测定肾糖阈应注意:①尿糖阳性时方可做此试验,排尿与抽血间隔越短越好。试验前膀胱的尿一定要排空,有尿遗留的病人不做此试验。②若用电脑法“++”约相当于试纸法“+”。③肾糖阈对尿糖有明显影响。④严格操作程序,要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肾糖阈,因餐后血糖升高快,尿糖升高慢,两者对应值可有微小变化。④遇有不易判定的结果,应以血糖值为准。
出现哪些情况必须检测血糖
突然感到饥饿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有胰岛素抵抗,在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可突然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一般来说,该病患者的血糖值越高,饥饿感就会越强烈。此外,糖尿病患者若服用了过量的降糖药,也可因血糖水平下降而突然感到饥饿。因此,患者在突然感到饥饿时一定要检测血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感到口渴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较高时,经常会感到十分口渴,此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弄清楚口渴的原因是血糖升高还是体内缺水。
感到疲劳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水平发生波动时可出现明显的疲劳感和全身乏力的症状,此时,应立即测一下血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脾气变大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若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情绪往往会变得很糟糕。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也可出现易怒、焦虑、心慌等症状。因此专家指出,如果情绪突然变得很差,糖尿病患者就要及时检测一下血糖,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工作忙碌时。忙碌的工作会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而且还可能让其忘记测血糖。因此,患者在工作忙碌时应使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生活压力骤增时。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家庭变故或工作压力骤增时,其血糖水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此类患者若无法在短期内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就需频繁地检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值来指导临床用药。
开车出行之前。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时开车是很危险的。因此,此类患者在开车前应先测血糖,如果测出来的血糖过低,应先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并在15分钟后再次检测血糖,确认血糖正常后再上路,如果测出来的血糖过高,最好不要开车。
查尿糖和血糖哪个更重要
糖尿病人不检测血糖是不行的,因为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血糖高,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一般显着的血糖增高,尿糖会呈阳性,化验尿就出现“+”号。血糖越高,尿糖的“+”号也越多,可以达到4个“+”号。
因此检查尿糖,发现“+”,可以提供一个血糖可能升高的线索。实际上尿糖和血糖的关系很复杂,个体差异很大,这与每个人的肾糖阀有关。
一般的糖尿病人血糖轻度升高时,尿糖可以是阴 性,即“一”,完全同正常人,当血糖很高的时候,尿糖 最多也只有4个“+”号。而有的人血糖很高,尿糖却 是阴性,没有“+”号,这时如果以尿糖为指标,就会误 导患者不去积极控制血糖。
也有的人尿糖很高,甚至 4个“+”号,但血糖并不高,这时如果用降糖药物,就会出现低血糖,严重者会致人昏迷和死亡。现在许多患者都有可快速检查血糖的电子血糖监测仪,快速自 我监测血糖很方便,尿糖试纸也就不很重要了。所以,无论是诊断糖尿病,还是判断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检查血糖比查尿糖更重要。
但是,检查尿糖毕竟是无创伤性的,方便又经济,尿糖试纸也很便宜,几分钱就可查一次尿糖,而且尿糖有无“+”号,确实也能为血糖是否升高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对于大多数经济较困难的患者来说,花几百甚至上千元钱买个血糖仪自己监测血糖还是奢望。但花几元钱买盒尿糖试纸,自己检查尿糖,也是一个对控制糖尿病有利的选择,但还是至少1个月要到医院检查一次血糖(最好查早饭后2 小时的血糖),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作主张,随便增减或停用降糖药物。
尿糖检测能不能代替血糖检测呢
一般不能等同。尿糖检测只能大致反映血糖水平,且与葡萄糖的肾阈相 关,所以尿糖不能与血糖等同,但它比血糖检测损伤小且经济。在患儿难以 接受多次血糖检测时或经济状况等因素不能按时检测血糖时,应该坚持尿糖 检测或血糖、尿糖结合检测,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胰岛素剂量。
尿糖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静脉血糖葡萄糖水平,血糖是靠得住的诊断指标。如果单看典型“三多一少”症状,那患者病程多已不是早期。早期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外,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所以,单靠症状去发现糖尿病为时太晚。大家千万不要等到身体有了不适时再监测血糖。
新生儿高血糖症治疗方法
1.医源性高血糖症 治疗措施包括降低葡萄糖溶液输注的速率同时将浓度从10%改为5%,或减慢静脉输注速度,通过静脉输注改善由于渗透性利尿导致的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在低速如每分钟4mg/kg输注葡萄糖时而持续有高血糖症,提示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耐受。
可在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人胰岛素,按正规速度0.01~0.1u/kg.h输注,直至血糖水平正常。胰岛素可加入另外的10%葡萄糖溶液中,然后与维持输注的10%葡萄糖溶液一起使用,这样就可调节输注速率而不改变总体静脉输液的速率。
对胰岛素治疗的反应无法预计,故监测血糖水平和仔细调节胰岛素的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小儿高血糖
对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需要细心维持葡萄糖内环境和液体的稳定,直至高血糖症自行消失,通常需要数周。
2.重症高血糖症 伴有明显脱水表现时,应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以迅速纠正血浆电解质紊乱状况,并降低血糖浓度和减少糖尿。
3.胰岛素 对空腹血糖浓度>14mmol/L250mg/dl伴尿糖阳性或高血糖,且持续不见好转者,可试用胰岛素0.1~0.3U/kg,6~12h一次,密切监测血糖和尿糖改变,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纠正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持续,尿酮体阳性,应作血气监测,并及时纠正酮症酸中毒。
5.去除病因 治疗原发病,如停用激素、纠正缺氧、恢复体温、控制感染、抗休克等。
一般病症预后好,但血糖增高显著或持续时间长的病儿,发生严重高渗血症时,可因颅内出血而影响预后。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尿糖: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8点以后空着肚子抽血,殊不知此时的血糖已经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在早上六七点钟测的空腹血糖,是相对最准确的。大家可先在家里测好后将结果带给医生参考。
通常情况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空腹血糖6.1mmol/L就为空腹血糖升高;若有糖尿病症状又查出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血糖峰值>11.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就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由于空腹血糖决定着全天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千万要注重空腹血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