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闭经的穴位
治疗闭经的穴位
1、治疗闭经的穴位
关元穴——关元属任脉要穴,可调节冲任二脉的功能。冲任二脉和谐通达,气血才能下注胞宫,妇科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三阴交和肾俞穴——主要调节脾肝肾三脏功能。此三脏为气血生化的源头。脾统血、肝藏血、肾气旺则经血自充。
天枢穴——可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对调节闭经、经期延后都有重要意义。
合谷穴——合谷穴为身体里气血的“维修工人”,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故而能调理全身气血。
2、闭经是怎么回事
关于女性闭经的原因,首先闭经的原因有子宫原因、垂体原因、卵巢原因和中枢神经系统原因,大致可将导致闭经的原因可以分为功能性及器质性两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闭经为功能性闭经;器质性因素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肿瘤、创伤、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按解剖部位不同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脑垂体及下丘脑性闭经。另外其他疾病,如肥胖,生殖无能,营养不良症;闭经泌乳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等均可成为导致闭经的原因。
怎么辩证选择食疗方治疗闭经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治疗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确定病因,闭经也不例外。实际上,有些原因导致的闭经是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进行调理的。比如避孕药引发的闭经就可以通过饮食进行治疗。下面就对通过饮食治疗闭经进行介绍:
女性治疗闭经的常见饮食之一、鸽肉葱姜粥
鸽肉150克,葱姜末2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胡椒末1克,料酒10克,麻油、食盐、味精各适量。将鸽肉去净骨刺切块,放入碗内,加猪肉、葱姜末、料酒及盐,拌匀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水1000毫升,烧开后放进鸽肉等,共煮成粥时调入麻油、味精及胡椒粉即可。具有滋肾补气、祛风解毒、和血悦色功效。适用于血虚闭经之用。
女性治疗闭经的常见饮食之二、猪鳖肉
鳖甲鱼1只,猪瘦肉500克,黄酒适量。将活甲鱼宰杀去头、足、血,洗净放入沙锅内,加入猪瘦肉,再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至烂熟。分多次吃完,须连吃数只鳖方可有效。补气血,养冲任。适用于冲任子宫发育不良、气血不足之闭经。
女性治疗闭经的常见饮食之三、墨鱼香菇冬笋粥
干墨鱼1只,水发香菇、冬笋各50克,猪瘦肉、粳米各100克,胡椒粉1克,料酒1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干墨鱼去骨,用温水浸泡发胀,洗净,切成丝状;猪肉、香菇、冬笋也分别切成丝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下锅,加入肉丝、墨鱼、香菇、冬笋、料酒熬至熟烂,最后调入盐、味精及胡椒粉即可。有补益精气、通调月经、收敛止血、美肤驻颜功效。适用于闭经、白带增多、面色无华等症。
以上就是在饮食方面女性治疗闭经的一些通用食谱。这些饮食治疗针对的只是那些由特定病因引发的闭经,除去这些特定病因以外的因素引发的闭经就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不过饮食还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式来进行的。
停经怎么办
1、膏药外贴治疗闭经
有些医院具有中药独特秘方制成膏药,对治疗闭经效果明显。一般患者在使用时当先以生姜擦拭相应贴敷部位皮肤,然后取一贴膏药直接贴于神阙穴(肚脐处)即可,可隔天换一次。膏贴穴位,透皮传药效至血液,以滋肾益气、养血调经、活血化瘀通脉为主,全面调理女性机能,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进而使月经恢复正常。
2、针灸治疗治疗闭经
针灸在治疗闭经等妇科疾病方面可有良好成效,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患者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此疗法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完成。
艾灸过度导致的闭经该怎么办
艾灸又被称为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艾灸是不会导致停经的,反而是可以治疗闭经,要是生活中艾灸之后出现了艾灸停经的情况,建议去医院,配合内分泌情况检查查找闭经原因。
如何治疗闭经
1、刮痧治疗:刮痧治疗是用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或边缘光滑的汤勺、铜币或硬币在施治部位上顺序刮动的治疗方法。临床刮痧方法在闭经治疗中也有较好的疗效。
刮痧部位:1.背部背俞、脾俞、肝俞、命门、腰阳关;2.腹部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归来。3.下肢部血海、三阴交。
注意事项:1.刮痧时注意室内保暖,避免寒冷和吹风;2.刮痧除痧后,30分钟内禁忌洗凉水澡;3.全身枯瘦者或皮肤失去弹性者、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2、艾灸治疗:艾灸治疗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柱、艾卷直接点燃,或加以不同的间隔物,在相应穴位施行熏蒸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其取材简单,方法简便,临床应用广泛,在闭经的治疗中也起着较好的作用。
(1)取穴:中极、关元、归来。施术:将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cm、厚约0.2cm的薄片,用针扎数孔,分别置于所选穴位,然后将艾条置于姜上,再点燃艾条顶端,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当局部感觉烧烫时,换另一艾条,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2)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脾胃虚弱加胃俞、中脘;肝肾不足加命门、阴谷、腰夹脊。施术:将鲜生姜切成直径月2cm的薄片,用针扎数孔,分别置于所选穴位,然后将艾条放在姜片上,再点燃艾条顶端,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当局部感觉烧烫时,换另一艾条,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为1疗程。
(3)取穴: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潮热盗汗者加膏肓俞;心悸怔忪者加内关、神门。施术:将生姜切成直径月2cm、厚约0.2cm的薄片,用针扎数孔,分别置于所选穴位,然后将艾条置于姜上,再点燃艾条顶端,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当局部感觉烧烫时,换另一艾条,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1.实热证、阴虚发热,一般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2.施灸时注意安全用火,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3.临床施灸前要明确灸治方法及疗程。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应避免艾火烧灼皮肤。
3、耳针治疗:使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经络、肢节发生病变,都会通过经络的传到作用,从耳廓是上的所属点反应出来,因此可通过压痛点压耳穴或耳穴埋针等,也对闭经的治疗起到较好的作用。
取穴:子宫、卵巢、皮质下、内分泌、神门、交感等。
施术:先用探棒或火柴棍寻找到穴位压痛点,用酒精局部消毒,再将王不留行籽或绿豆半粒置于胶布上,然后贴与穴位压痛点,以拇指、示指按压穴位共10分钟。也可将手洗净,用拇指或示指的指腹相对,按揉所选穴位,每穴各1-2分钟。每周2-3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1.按压耳穴应有一定的刺激量才能取效,在不损伤皮肤的前提下用力要适量,两耳交替轮流按压。穴区皮肤损害者禁用此法。2.每次贴压耳穴选取穴位3-5个则可,不宜过多。3.帖压期间避免耳廓被水浸湿,以防胶布脱落,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本法。
4、拔罐治疗:拔罐治疗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使罐吸附在穴位或其他部位的皮肤上而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1)取穴:关元、归来、气海、中极。施术:可针刺后拔罐或用单纯拔罐,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2)取穴: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命门、腰阳关。施术:采用单纯拔罐,以闪罐法分别拔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3)取穴:血海、三阴交。施术:采用单纯拔罐,以闪火法分别拔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或针刺后拔罐。隔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全身枯瘦者或皮肤失去弹性者、剧烈抽搐、烦躁不安者忌用;2.重度贫血、有出血倾向者、妊娠妇女的下腹部与腰骶部及妇女月经期禁用。
闭经疾病的治疗费用
一、治疗方法不同费用不同
专家介绍:治疗闭经针对不同原因,其治疗费用也是不同的。根据女性患者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治疗费用也是不同的。
二、病情不同费用不同
专家指出:近年来不少医院采用个性化治疗方式,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自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法,一方面需要采取从根源上治疗,另一方面需要配合中医方法调理,患者自身状况不同,其治疗费用也是不同的。
三、不同地区费用不同
现在治疗闭经的费用已经成为广大患者急切知道的事情,这都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的,地区的不同,治疗的费用也就有所不同,正规妇科医院在治疗闭经时的收费都是按当地物价局统一规定的标准进行,收费很规范很透明。让患者治疗的放心,花的安心。
中药治疗闭经和其他方法对比
一、去除闭经诱因:
如消除紧张因素,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增强营养,纠正体重过轻;哺乳过久者停止哺乳;治疗各种全身慢性病;停用避孕药及其它可能引起闭经的药物。
二、中药治疗闭经:
闭经从中医看来是由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造成的,故治疗闭经中医主张以益气生血、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健脾化痰为主。
三、激素治疗:
现代医学常用治疗方案,适量性激素药物具有促进垂体功能的作用,有效调节内分泌功能,使生理周期恢复正常。但美中不足的是,临床较多出现病情反复及副作用的问题
四、闭经的手术疗法:
对垂体瘤、卵巢肿瘤、肾上腺肿瘤等作手术切除,生殖道有畸形者作矫正术,去除导致闭经的原发疾病和原因。
穴位推拿治疗闭经
(1)气血虚弱
分析;气血虚弱,冲任失调而停经,血虚不能上奉,故头晕。气血虚弱,心脉空虚,故
动则气短。均为虚征。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脾俞、膈俞、肾俞,以活血化瘀,补益虚损,调气营血,补益脾气,促生化之源,补益肾气;施用搓髂点强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气海、中脘以健脾和胃,通调入行脉,温固下元。调气滞,补肾虚;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三阴交,以滋阴潜阳,以行气血,共达滋阴养血,填补冲任之效。
(2)气滞血瘀
分析:七情内伤,久滞血瘀,故易怒胁胀。胸脉闭阻,故腹胀痛拒按,按之尤甚。均属肝气郁结,经脉闭阻之征。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肝俞、膈俞,以疏调气滞,活血化瘀。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中极、归来以宣通下焦气机,通调冲任;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血海、三阴交、行间,共达活嫩通络,疏经活络,理气活血,疏肝补肾,疏通肝气之功。气符则滞化,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化瘀。
(3)肝肾亏损
分析:肝肾亏损,冲任不盛,血不能上承,故面色晦暗。耳鸣。肾为腰之府,肾亏损,腰不顾,故腰酸痛,神疲。
按摩推拿手法: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肾俞、肝俞,以补益肾气,疏肝利胆。肾阴虚者,点按膈俞、肝俞,以补益气血,滋阴养血;横搓命门,以温补肾阴,滋阴潜阳。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关元、气海、中极,以通调冲任,补益肾阳,培固元阳;肾阴虚者,施用提拿足三阴法,点按公孙,以调理脾胃,通调冲任。
(4)寒湿凝滞
分析:血为寒湿所凝.壅滞不通而停经,寒邪偏盛,故小腹冷痛。湿邪为重,故胸闷恶心,便溏,白带多。均为湿寒下注之征。
按摩推拿手法:偏寒者:患者坐位。医者以拇指点按脾俞、肾俞,以调补肾气及调脾气、和营血。嘱患者俯卧位,施用推按腰背法,以理气和血,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嘱患者仰卧位,施用运运颤颤法,点按中极,以补益下元,通调冲任,温经散寒。
偏湿者:患者坐位,医者施用点按风门、脾俞,以疏风调气,调理脾气,养血和营,祛除水湿。嘱患者仰卧位,施用提拿足三阳法,点按阳陵泉、关元,以培肾固本,补益下元,除湿散寒,燥湿化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