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分期放疗有哪些
前列腺癌分期放疗有哪些
1).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对于低危(T1a~T2a、Gleason评分≦6和PSA <10ng/ml)前列腺癌的疗效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似;中危(T2b或Gleason评分=7或PSA 10~20ng/ml)患者提高照射剂量可提高无生化复发生存率 。高危(T2c或Gleason评分>7分或PSA >20ng/ml)患者提高照射剂量的同时应用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疗效 。
2).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放疗(T3-4 N0 M0,T1-4 N1 M0,pT3N0M0)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放疗常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多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辅助内分泌治疗。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根治性术后切缘阳性者辅助体外放疗,局部肿瘤控制率可达到90~100%。
3). 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放疗
前列腺癌盆腔扩散或淋巴结转移可导致盆腔疼痛、便秘、下肢肿胀、输尿管堵塞或肾积水等。进行姑息性放疗,能显著改善症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姑息性放疗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脊髓压迫。
放疗可能出现泌尿系统和肠道系统副作用及性功能障碍。放疗引起的副反应因单次剂量和总剂量、放疗方案和照射体积的不同而异。
前列腺癌治疗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10ng/ml;②Gleason评分为2~6;③临床分期为T1~T2a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PSA<10~20ng/ml;②Gleason评分≤7;③临床分期T1~T2c;④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根治性放疗适合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技术。
此外,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或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对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的疗效基本相同。
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应持续保持去势状态,同时采用以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为基础的化疗。对于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体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放疗可以根治前列腺癌吗
目前,已有多项权威研究证实,通过放疗,可以对前列腺癌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目前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前列腺的放疗主要分两种:①外放射治疗;②近距离照射治疗。本节,我们将主要介绍前列腺癌的外放射治疗。
1、概述:
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是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
外放射治疗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①根治性放射治疗:是局限期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可达到根治目的;②术后放疗:1)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8-10者;2)术后挽救性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PSA未降至测不出的水平,或生化复发(备注:
连续2次血清PSA水平≥0.4 ng/ml定义为前列腺癌术后生化复发)③姑息性放射治疗:缓解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与放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与侵犯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无远处转移(M分期)。应结合这些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外放射治疗照射技术:
外放射治疗的外照射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等。
(1)常规放疗:
常规放射治疗可引起直肠、膀胱等周围器官副损伤,照射剂量一般不能超过70Gy。(备注:Gy戈瑞是放疗剂量单位)
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常规照射技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
(2)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可增加前列腺患者肿瘤局部的照射剂量及靶区的照射总量,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同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如直肠、膀胱等照射剂量,降低并发症。目前,3D-CRT 及IMRT是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最主流技术,临床已经广泛应用。
①照射范围的界定: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绘出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几何模型并建立数字重建图,经CT模拟机模拟,由医师进行3D放射剂量分析,使外照射的剂量达到很高的适形程度,靶区边缘也可达到标准照射剂量。T1a期前列腺癌患者只需照射前列腺区而不需包括精囊,而T1b~3期患者照射靶体积应包括前列腺、精囊及周围25px范围内的组织。
②照射剂量:3D-CRT和IMRT技术的照射剂量可最高达81~86.4Gy,对直肠及膀胱的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③剂量分割方式:分割照射剂量可以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即每日照射剂量1.8~2.0Gy,每周5次,每天照射四野;或采用高剂量分割照射,每日照射剂量2.5~3Gy/次。总照射剂量根据临床分期和预后因素决定,一般总量为70~80Gy,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应给予较高的照射剂量。如果做全盆腔照射,照射剂量为45~50Gy/5周,然后缩野照射前列腺,补量25~30Gy。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3D-CRT或IMRT照射时,提高分次照射剂量可缩短疗程,取得与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而正常组织远期并发症未增加。
3、不同分期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
(1)局限性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T1~2cN0M0):
根据患者TNM分期、PSA和Gleason评分及年龄等预后指标不同,将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三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原则建议: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外放射治疗首选3D-CRT和IMRT(因放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1)低危组(T1~T2a、Gleason评分≤6和PSA<10ngm1)(老年患者建议首选放疗)
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外放射治疗的疗效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似,。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低危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推荐的照射剂量至少要达到(≧)74Gy以上,最好达到75.6~79Gy,此类患者不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或内分泌治疗。
2)中危组(T2b或Gleason评分=7或PSA l0~20ng/m1)(老年患者建议首选放疗)
提高外照射剂量(76~81Gy) 能明显提高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此类患者可考虑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治疗,并进行4~6个月的新辅助/同步/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备注:新辅助表示在放疗前进行内分泌治疗,同步表示同时进行内分泌治疗,辅助表示在放疗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3)高危组(T2c或Gleason评分>7分或PSA>20ng/m1) (放疗是首选治疗)
提高外照射剂量(78~80 Gy),并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治疗,同时行长程新辅助/同步/辅助性内分泌治疗(2-3年)。
(2)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T3~4N0M0):(放疗是首选方法,若前列腺无固定,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长程内分泌治疗(2-3年),可显著提高患者肿瘤控制率和总生存率,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内分泌治疗可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同步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联合应用。内分泌治疗可降低诊断时已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降低放疗后未凋亡肿瘤细胞或复发病灶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
(3) 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对于高风险的(T1~4NlM0)前列腺癌,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采用盆腔放射治疗联合长程新辅助/同步/辅助内分泌治疗(2-3年)。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放疗,则单纯进行内分泌治疗即可。
(4)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放疗:(远处转移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盆腔扩散或淋巴结转移可导致盆腔疼痛、便秘、下肢肿胀、输尿管梗阻或肾积水等。姑息性放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术后放疗:
①辅助放疗: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8-10者;术后行外放疗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使患者复发延迟。一般在术后症状如尿失禁缓解后开始,原则上距手术时间不超过1年。
②挽救放疗:适用于术后PSA未降至测不出的水平,或生化复发;挽救放疗要求尽早开始,原则上在PSA<1ng/ml且PSA倍增时间短的时候开始。
4、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并发症
放疗引起的副反应与单次剂量、总剂量、放疗方案和照射体积有关。并发症多发生在常规放疗,适形放疗或调强适形放疗发生率很低。
外放疗的急性期常见毒副作用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血尿、腹泻、下坠感、里急后重、便血、肛周皮肤糜烂等,一般放疗结束数周后上述症状疾病消失,是可逆的。晚期毒副作用最明显的是:直肠出血,但严重影响生活、需要外科治疗的便血发生率不足1%;其它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性膀胱炎也会发生,但经过保守治疗可得到改善。
放疗也有二次致癌的风险;最新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前列腺癌放疗能增加患者患直肠癌和膀胱癌的风险,与根治术相比,直肠癌发病风险提高1.7倍;与健康人相比膀胱癌患病风险提高2.34倍。
但与手术相比,放疗很少会引起尿失禁、尿道狭窄,对性功能的影响也要小于手术治疗。
前列腺癌如何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是每个前列腺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很多时候,治疗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而更痛的过程,就是我们治疗没有好的效果,治疗到最后得不偿失。那么,前列腺癌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临床分期、细胞分级、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综合考虑。
一前列腺癌的基本治疗原则
1. 对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为T1a~T2bN0M0的患者,可选择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对偶发前列腺癌的T1a期患者可考虑观察等待或延期治疗,对Tlb期患者可在前列腺术后2周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2. 局部进展的T3及T4期前列腺癌通常选用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单纯内分泌治疗。
3. 对转移性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或化疗为主,可辅以放疗或核素治疗。
二外科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
1. 患者一般情况好,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
2. 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或TUR-P及前列腺摘除术后病理为前列腺癌,推断临床分期为T1b、T2a、T2b期及年龄
3. 临床无骨及脏器转移,盆腔淋巴结阴性,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麻醉后先经腹腔镜行盆腔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淋巴结阴性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三放疗
1. 放疗适用于前列腺癌的T1b~T4NXM0各期患者。
2. 辅助性放疗: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包膜或精囊受侵、术后PSA持续升高、术后复发的患者应考虑术后放疗。
3. 姑息性放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盆腔扩散或淋巴结转移引起的疼痛、血尿、输尿管梗阻、下肢水肿及前列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可考虑对病灶的姑息性放疗。
三内科治疗:
对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应考虑全身化疗。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是指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刘教授介绍血清睾酮处于去势水平以下,患者PSA持续升高、出现新转移灶或原发病灶增大。又分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AIPC指肿瘤在去势水平下进展,改用二线内分泌治疗有效。HRPC是对所有的内分泌治疗均不敏感。晚期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将由激素依赖性进展成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大型临床研究证明,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联合强的松或雌二醇氮芥可延长这类病人的生存时间,因此,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已成为该类病人的标准治疗。米托蒽醌联合强的松方案可缓解某些骨转移疼痛病人的症状,但未证明能延长病人的生存。
以上这些,在我们治疗的时候,是可以用得到的,因此我们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死。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好的治疗方法,都能够将前列腺癌治好,都能够把我们平时的痛苦给清除,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前列腺癌如何治疗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10ng/ml;②Gleason评分为2~6;③临床分期为T1~T2a期。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PSA<10~20ng/ml;②Gleason评分≤7;③临床分期T1~T2c;④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
根治性放疗适合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技术。此外,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或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
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如何治疗癌症好
手术治疗癌症
手术是一种最古老的癌症治疗方法。治疗和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判定癌症扩散和严重性的分期来决定。
放射治疗癌症
放疗在治愈很多癌症方面起关键作用,包括霍奇金病、早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精原细胞瘤(一种睾丸癌)、前列腺癌、早期乳腺癌、早期肺小细胞肺癌和神经管细胞瘤(一种大脑或脊髓肿瘤)。对早期喉癌和前列腺癌,用放疗与手术治愈率基本一致。
当治愈不可能时放疗可减轻症状,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晚期肺癌、食管癌、头颈癌、胃癌。放疗也可缓解因转移至骨或大脑引起的症状。
化学治疗癌症
虽然理想的抗癌药应破坏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但这样的药不存在。尽管利弊间的界限很窄,但是,很多癌症病人能用抗癌药治疗(化疗)且一些能被治愈。现在化疗的副作用能被减少。
综合治疗癌症
对于一些癌症,最好的治疗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或放疗治疗局限的癌症,而化疗杀伤已逃离局部区域的癌细胞。有时放疗或化疗在手术前运用来缩小肿块,或术后破坏残存癌细胞。化疗综合手术提高已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患者的生存机会,如结肠癌、乳腺癌或膀胱癌。手术和化疗有的能治愈晚期卵巢癌。
前列腺癌的手术切除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A期、B期前列腺癌,对于C期或D期前列腺癌可通过去势或放疗缩小瘤体后再做根治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肿瘤局限在前列腺以内,没有精囊和淋巴结侵犯者,经根治手术后获长期生存。以前常用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近年普遍采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睾丸切除术
男性95%雄激素来自于睾丸,大多数前列腺癌生长依赖于雄激素,因此睾丸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老年人或不能耐受根治术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主要用于解除膀胱颈部梗阻的前列腺癌,此手术证实有癌组织残留或分化不良时,应补做根治术或体外放疗。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做前列腺癌根治术时应常规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的在于准确分期及清除盆腔病灶,有利于术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分期
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差异很大,各期前列腺癌的发展并不一定按第一期(A)至第四期(D)顺序进行。那既然有分期的类别,前列腺癌分期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A1期:老年人可不作处理。发生远处转移的机会为8%,,其中2%在5-10年内死于癌。
A2期:30%发生远处转移,20%在5-10年内死于癌。
B1期:30%在5年内,发生转移,20%死于前列腺癌。
B2期:80%在5-10年内发生转移,70%死于前列腺癌。
C1期:50%在5年内远处转移,75%在10年内死于前列腺癌。
D1期:85%在5年内远处转移,绝大多数在3年内死于癌。
D2期:50%在3年内死于前列腺癌,80%在5年内死于癌,90%在10年内死于癌。
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前列腺根治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分期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下:
1、A1期治前列腺增生时偶然发现的癌症,病变局限,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发展缓慢,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症。由于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立即行前列腺根治手术或放射、内分泌治疗。可定期随访,行直肠指检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可配合中医药治疗以控制其发展。
A1期不作治疗者可能有35%的患者肿瘤出现进展,因此应该考虑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或放射治疗。
2、B1期肿瘤多数分化较好,但在手术时发现有5%-20%的患者已出现淋巴转移,故应行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达50%-70%。
B2期约有50%的患者肿瘤已侵犯精囊,同时有25%-3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故应行前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及组织内放疗等。B2期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为25%。
3、C期治疗尚无统一意见,因此时治疗比较困难,多数盆腔淋巴结已有转移。一般采用下列几种方法治疗:
(1)对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适合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疗。
(2)内分泌治疗(包括双睾丸切除术),经降级处理后,进行扩大范围体外放疗以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联合应用。
(3)组织内放疗及体外放疗,适用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且全身情况较好者。
4、D期以内分泌、化疗及免疫治疗为主,对D0、D1期可争取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应用内分泌治疗可延长有肿瘤存活时间,5年生存率30%左右。
放疗可以根治前列腺癌吗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取得了两个重要进展:①直线加速器的出现和适形技术的应用,使大剂量放射线到达盆腔的同时,又减少了对直肠前壁、前列腺尿道部、股骨头和膀胱颈等正常组织的损伤;②在前列腺内植入放射性物质的过程中,应用图像引导技术,克服了原先植入技术的盲目性,最大限度的在提高了前列腺放疗剂量的同时又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这两个方面,都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又降低了放疗的副作用。
目前,已有多项权威研究证实,通过放疗,可以对前列腺癌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目前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前列腺的放疗主要分两种:①外放射治疗;②近距离照射治疗。本节,我们将主要介绍前列腺癌的外放射治疗。
1、概述:
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是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
外放射治疗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①根治性放射治疗:是局限期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可达到根治目的;②术后放疗:1)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8-10者;2)术后挽救性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PSA未降至测不出的水平,或生化复发(备注:
连续2次血清PSA水平≥0.4 ng/ml定义为前列腺癌术后生化复发)③姑息性放射治疗:缓解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与放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与侵犯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无远处转移(M分期)。应结合这些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外放射治疗照射技术:
外放射治疗的外照射技术主要包括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等。
(1)常规放疗:
常规放射治疗可引起直肠、膀胱等周围器官副损伤,照射剂量一般不能超过70Gy。(备注:Gy戈瑞是放疗剂量单位)
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常规照射技术治疗前列腺癌患者。
(2)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可增加前列腺患者肿瘤局部的照射剂量及靶区的照射总量,提高前列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同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如直肠、膀胱等照射剂量,降低并发症。目前,3D-CRT 及IMRT是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最主流技术,临床已经广泛应用。
①照射范围的界定: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绘出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几何模型并建立数字重建图,经CT模拟机模拟,由医师进行3D放射剂量分析,使外照射的剂量达到很高的适形程度,靶区边缘也可达到标准照射剂量。T1a期前列腺癌患者只需照射前列腺区而不需包括精囊,而T1b~3期患者照射靶体积应包括前列腺、精囊及周围25px范围内的组织。
②照射剂量:3D-CRT和IMRT技术的照射剂量可最高达81~86.4Gy,对直肠及膀胱的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③剂量分割方式:分割照射剂量可以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即每日照射剂量1.8~2.0Gy,每周5次,每天照射四野;或采用高剂量分割照射,每日照射剂量2.5~3Gy/次。总照射剂量根据临床分期和预后因素决定,一般总量为70~80Gy,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应给予较高的照射剂量。如果做全盆腔照射,照射剂量为45~50Gy/5周,然后缩野照射前列腺,补量25~30Gy。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3D-CRT或IMRT照射时,提高分次照射剂量可缩短疗程,取得与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而正常组织远期并发症未增加。
3、不同分期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
(1)局限性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T1~2cN0M0):
根据患者TNM分期、PSA和Gleason评分及年龄等预后指标不同,将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三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原则建议: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外放射治疗首选3D-CRT和IMRT(因放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1)低危组(T1~T2a、Gleason评分≤6和PSA<10ngm1)(老年患者建议首选放疗)
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外放射治疗的疗效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似,。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低危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推荐的照射剂量至少要达到(≧)74Gy以上,最好达到75.6~79Gy,此类患者不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或内分泌治疗。
2)中危组(T2b或Gleason评分=7或PSA l0~20ng/m1)(老年患者建议首选放疗)
提高外照射剂量(76~81Gy) 能明显提高中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无病生存率。此类患者可考虑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治疗,并进行4~6个月的新辅助/同步/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备注:新辅助表示在放疗前进行内分泌治疗,同步表示同时进行内分泌治疗,辅助表示在放疗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3)高危组(T2c或Gleason评分>7分或PSA>20ng/m1) (放疗是首选治疗)
提高外照射剂量(78~80 Gy),并行盆腔淋巴结照射治疗,同时行长程新辅助/同步/辅助性内分泌治疗(2-3年)。
(2)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T3~4N0M0):(放疗是首选方法,若前列腺无固定,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长程内分泌治疗(2-3年),可显著提高患者肿瘤控制率和总生存率,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内分泌治疗可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同步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联合应用。内分泌治疗可降低诊断时已经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降低放疗后未凋亡肿瘤细胞或复发病灶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
(3) 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对于高风险的(T1~4NlM0)前列腺癌,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采用盆腔放射治疗联合长程新辅助/同步/辅助内分泌治疗(2-3年)。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放疗,则单纯进行内分泌治疗即可。
(4)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放疗:(远处转移的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盆腔扩散或淋巴结转移可导致盆腔疼痛、便秘、下肢肿胀、输尿管梗阻或肾积水等。姑息性放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上述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术后放疗:
①辅助放疗: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8-10者;术后行外放疗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使患者复发延迟。一般在术后症状如尿失禁缓解后开始,原则上距手术时间不超过1年。
②挽救放疗:适用于术后PSA未降至测不出的水平,或生化复发;挽救放疗要求尽早开始,原则上在PSA<1ng/ml且PSA倍增时间短的时候开始。
4、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并发症
放疗引起的副反应与单次剂量、总剂量、放疗方案和照射体积有关。并发症多发生在常规放疗,适形放疗或调强适形放疗发生率很低。
外放疗的急性期常见毒副作用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血尿、腹泻、下坠感、里急后重、便血、肛周皮肤糜烂等,一般放疗结束数周后上述症状疾病消失,是可逆的。晚期毒副作用最明显的是:直肠出血,但严重影响生活、需要外科治疗的便血发生率不足1%;其它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性膀胱炎也会发生,但经过保守治疗可得到改善。
放疗也有二次致癌的风险;最新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前列腺癌放疗能增加患者患直肠癌和膀胱癌的风险,与根治术相比,直肠癌发病风险提高1.7倍;与健康人相比膀胱癌患病风险提高2.34倍。
但与手术相比,放疗很少会引起尿失禁、尿道狭窄,对性功能的影响也要小于手术治疗。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内分泌疗法
前列腺癌大多具有典型的激素依赖性,在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可以使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体积明显缩小,梗阻症状显著缓解,但对患者总的生存期却无明显延长。
二、化学疗法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化疗的作用是作为晚期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已行手术或放疗、局部肿瘤已消除的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消除潜在的、目前尚无法探测的小病灶;或用于晚期前列腺癌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
三、放射疗法
放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放疗常常可以使前列腺肿瘤明显缩小,早期患者应用放疗有根治的可能。
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但由于我国前列腺癌多发现较晚,往往错过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