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常见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肥胖症的常见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病人及其家属对肥胖症及其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地长期坚持是肥胖症治疗首位及最重要的措施。
2.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轻度肥胖者,控制进食总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使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g而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不必用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然后继续维持。但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仍有待探讨,用药可能产生药物副作用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衡量可能得到的益处和潜在的危险(利弊得失),以作出决定。
4.外科治疗
空回肠短路手术、胆管胰腺短路手术、胃短路手术、胃成形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及胃气囊术等,可供选择。手术有效(指体重降低>20%)率可达95%,死亡率<1%,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术前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或治愈。但手术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管道狭窄等,有一定的危险性,仅用于重度肥胖、减肥失败又有严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有可能通过体重减轻而改善者。术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作出充分估计,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肺功能等,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处理。
肥胖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肥胖”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肥胖症的发病也以“流行病”的趋势扩散开来。最近,专家门诊接待了许多体重超标病人,因蛋白尿就诊,检查结果是“代谢综合征”。
1、多食、贪食、食欲亢进;
2、体质和遗传因素;
3、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使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
4、运动减少。
单纯性肥胖症常见并发症有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肿瘤等,而这些疾病的发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有研究证实,当肥胖症患者减少原体重的5%~10%以上时,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均可显著改善甚至逆转。
什么是小儿肥胖
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
肥胖症患者减肥治疗中最常见的错误认识
人体体重中不仅包括了体内的脂肪量,还包括有其他各种物质如蛋白质、水分和无机盐等的重量,尤其是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在肥胖者开始减肥治疗的前一阶段,体重的减轻主要是因为体内水分的丢失和其他一些因素所引起的,与机体脂肪量的消耗关系不大。当进入到减肥治疗的中期阶段,患者体重的减轻才真正是以体内脂肪的消耗为主。
因此肥胖者在减肥治疗的初期阶段,发现自己体重有所减轻(有时甚至可能是快速、大幅下降)时不必过分欢喜,在减肥治疗的中、后期阶段也不必为体重下降与初期阶段相比缓慢而过度忧心,因为这样的变化过程是减肥治疗中的正常表现。
小儿肥胖的常见症状
1、体重/体脂超过参照人群值的界值点,体格生长发育迅速,但骨骼正常或超过同年龄小孩,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孩的人均值20%以上,或体重超过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M2SD);或体重指数大于23者。
2、食欲极佳,小儿食欲极佳,食欲旺盛、食量过大远远超过其同龄小孩,且喜食淀粉类、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性发育,性发育一般较早或正常。男孩由于大腿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掩藏在脂肪组织中,而显得很小,实际上属正常范围。
3、常有家族肥胖史,智力佳,皮下脂肪丰满,分布比较均匀,身体脂肪积聚以乳部、腹部、臀部及肩部为显著,腹部皮肤出现白纹、粉红色或紫纹,四肢肥胖,尤以上臂和臀部明显。无内分泌紊乱和代谢障碍性疾病;常有疲劳感,活动时气短或腿痛,行动笨拙,膝外翻或扁平足。
莫名肥胖可能患上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的产生可能与很多原因有关,其中与内分泌紊乱可能会有一定的关系。内分泌紊乱会导致肥胖,莫名肥胖就可能患上脑垂体瘤。
垂体瘤可能与内分泌异常有关系:有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分泌激素亢进,造成患者一些激素的增高,从而引起月经失调、泌乳、易流产、不孕、性功能减退、肥胖、面形丑陋、巨人症、手脚增大、毛发增多、皮肤粗糙等;垂体功能减低者则表现为乏力、怕冷等。
莫名肥胖可能患上脑垂体瘤。贾主任介绍:体重突然莫名增加,经过多次减肥治疗效果差或没有效果,并出现“满月脸”、“水牛背”以及经期不规律等的现象,可能患上脑垂体瘤。这种由于腺垂体某种激素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肥胖称为垂体性肥胖症,常见于垂体瘤引起的Cushing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垂体瘤是促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根本原因。因此说,莫名肥胖可能患上脑垂体瘤。如果出现了这类现象,请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多的危害。
肥胖症常用减肥药物有哪些
⑴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①作用于5-羟色胺旁路的药物:芬氟拉明及右旋芬氟拉明曾一度是较为有效的减肥药物。但由于其可能导致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心瓣膜肥大的不良反应,现在已被一些国家禁用,但尚有不同的观点,中国还在使用。氟西汀是一种作用于5-ht旁路的抗抑郁药物,它对服用者有轻微影响食欲及体重的作用,可替代厌食剂用于伴有抑郁症的肥胖患者。
②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旁路的药物:除了生热效应,麻黄素和咖啡因还有引起厌食的作用。应注意两药有对交感神经兴奋的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
③同时作用于5-ht和去甲肾上腺素旁路的药物:西布曲明通过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增加饱腹感和动物安静状态下的代谢率。另外,其还可通过生热效应而消耗更多的能量。该药在引起体重减低的同时还伴随着腰臀围比的下降及有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但亦有引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失眠和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⑵非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物:
①二甲双呱适用于伴有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糖耐量异常的肥胖症患者。亦可单独应用于肥胖症。但由于其可引致乳酸血症的危险,故对心功能不全、老年人或并发肝脏疾病的肥胖患者慎用。其减肥的机制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减少肝糖原合成和输出,增强葡萄糖利用、抑制葡萄糖吸收有关。
②奥利司他(赛尼可)是一种胰脂肪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脂肪吸收来达到减肥目的。这种效应是剂量依赖性的,有明显的减肥作用。该药作用在肠腔内,可引起的油性大便,基本上不进入体内循环。奥利司他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良或严重油性大便,因此,服药期间应进食以谷类、水果及蔬菜为主的饮食,同时不宜用含脂肪量极高的饮食。
厨师腰肌劳损能治愈吗
对于保持保持一个姿势或者腰部劳累过多的工作一族来讲,往往会有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也就是所谓的腰肌劳损疾病,该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常见治疗方法有:
小针刀疗法:通过使用特制的小针刀,在腰部特定部位将小针刀刺入深部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剥离等不同的刺激,最终达到缓解病痛、治愈腰肌劳损的效果。
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是通经活络的常见治疗方法,运用特定手法直接将金属针刺于人体特定穴位、经络,通过不同强度的刺激,来通经活络、祛湿散寒、平衡阴阳、扶正驱邪、消肿止痛、调和气血、调理脏腑、逐风驱寒,进而达到缓解病痛、治愈腰肌劳损的效果。
运动减肥先查胆固醇
在一般人印象中,成人肥胖症患者血液中胆固醇会很高,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美国医学研究发现,人若在50岁以后体重大幅度减轻,到65岁以后的死亡率会大幅度增加。另有调查结果显示,肥胖成人有三成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正常或偏低。
低HDL-胆固醇血症常见于肥胖成人,其危害性在于患者血管的脆性明显增高,容易破裂出血,特别是在有高血压情况下更易发生脑出血性中风。
因此,50岁以上的中老年肥胖症,考虑减肥前一定要做血中胆固醇浓度链接:
检测,了解体内血液中胆固醇是高还是低。如为高胆固醇血症或高脂血症,可考虑通过增加运动量来减肥;若存在低胆固醇血症则没有必要通过各项措施来减肥。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滑肉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艾灸作用:滑肉门穴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胃痛,呕吐,慢性肠胃炎等症,常见坚持能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小腹肥胖。
中脘穴
定位:脐上4寸。
艾灸作用:有健脾安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长期坚持艾灸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还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
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症。
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作用:艾灸丰隆穴有除痰湿,清经络的功效,能治疗足太阴脾经的病症,如肥胖症,长期坚持艾灸可以使身段变得苗条,啤酒肚消失。
尿崩症常见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各种类型症状严重的尿崩症患者,都应该及时纠正高钠血症, 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教育患者必要时应该调节药量,避免一些潜在危险的发生。
每种疾病在治疗时都有必须遵守的原则,尿崩症也不例外,其治疗原则如下:
1. 维持水代谢平衡
幸运的是,多数尿崩症患者的口渴中枢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监测患者对水的需要。而个别患者若口渴中枢受累,就应该密切监测水的摄入和排出之间的平衡以及抗利尿激素治疗之间的关系。
2.水
饮水是尿崩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足够的饮水可以纠正和预防尿崩症导致的许多水代谢的紊乱。 其他的药物治疗目的是保证必要适当的水的摄入,防止夜尿和影响夜间睡眠。对儿童减少夜尿保证睡眠还能够减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患上尿崩症也不要太过担忧,只要坚持治疗,严格执行医师的医嘱,相信一定能早日治好疾病,恢复健康。
(一)水剂加压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接近静脉输液的病人发生水中毒。
(二)粉剂尿崩症 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使用一次可产生4~6小时抗利尿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时,鼻腔粘膜水肿,对此类药物吸收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和意识丧失的尿崩症病人,应皮下注射脱氨加压素。
(三)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 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如不能根治者也可按上述药物治疗。
1.中枢性尿崩症
(1)病因治疗:针对各种不同的病因积极治疗有关疾病,以改善继发于此类疾病的尿崩症病情。
(2)药物治疗:轻度尿崩症患者仅需多饮水,如长期多尿,每天尿量大于4000ml时因可能造成肾脏损害而致肾性尿崩症而需要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治疗:以补肾、滋阴、生津益气为主,佐以固肾,可用生脉散、知柏地黄丸或汤剂、缩泉丸(散)、桑螵蛸、熟地、黄芪、菟丝子、龙骨、牡蛎、萸肉、山药、杞子和甘草等。
(2)病因治疗:如手术切除脑瘤,治疗全身性疾病等。
(3)饮食方面应限制钠盐、咖啡、茶类,并适当补充糖、蛋白质与多种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