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和妈妈体质有关
"胎动"和妈妈体质有关
宝宝的胎动就和开口说话一样有早有迟,一般来说胎儿在五六周时就开始有心跳了,但此时胎儿还太小,再加上羊水的缓冲,准妈妈还无法感觉到胎儿的活动。一般来说,到了怀孕16-20周时,准妈妈就可以感受到宝宝的首次胎动。
那么影响准妈妈胎动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妈妈腹壁的薄厚。腹壁厚的人感觉稍稍迟钝一些,腹壁薄的准妈妈到妊娠后期,在宝宝胎动的时候,都有可能从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个小包。第二,羊水多少。羊水多的准妈妈,对宝宝胎动的感觉会迟钝一些。第三,妈妈的敏感度。每个人的感觉灵敏度不同,因此,开始的时候,宝宝的胎动还很微弱,有人会比较敏感,有人就会感觉不到。
宝贝胎动频率有自己的“生物钟”
宝贝的胎动不仅仅是和母亲“交流”的方式,还是他们在母亲体内的“健康反馈”。
而且,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大多数胎儿是在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妈妈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
准妈妈运动胎儿也跟着动
近来的研究证明,只要体育锻炼的方法得当,孕妇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机能水平,还可以减少分娩时的痛苦。科学家利用5年的时间,长期、大量观察孕妇们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强度为本人有氧能力的60%~70%,平均每周锻炼三次,每次30分钟。结果发现,她们的有氧代谢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心理状态稳定、不舒适感觉少。特别是她们在分娩时的心跳频率较低,血压相对稳定,分娩较未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顺利。这种良好的机能状态可一直保持到分娩后的6个星期。
有趣的是孕妇参加体育锻炼时,胎儿也随着“运动”。胎儿的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据分析,这是胎儿对运动的适性反应,不仅对胎儿和母亲没有任何危险,而且可以增进胎儿的健康,使他们出生时的体重超过一般新生儿。
但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孕妇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尚在探讨之中。即使是健康孕妇参加锻炼也应特别慎重,尤其应禁止从事跳跃、旋转和突然转动等幅度大的运动。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宜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以防体温过分升高,失水过多。还要注意运动时的心率不能超过安静时的1。7倍,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宝宝第一次胎动妈妈该怎么做
宝宝第一次胎动妈妈该怎么做?
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看、会听、会用肌肤感觉很多事物。胎动一般从孕16周左右开始,最晚到孕20周。这一时期,将胎动和胎教结合起来,可以刺激胎宝宝的发育。
数胎动也是胎教。孕妈妈每天坚持自数胎动,既是一种很好的直接胎教,又是行之有效的对胎儿进行监护的办法。数胎动时,孕妈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想象和感受胎儿此刻的动作和形态,并在脑海中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能够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比如,“这是宝宝一脚蹬在了妈妈的肚皮上的小脚印”,“宝宝翻身啦”等等。
语言胎教拉近母子情感。怀孕到第17~20周时,胎儿就有了听觉的发展,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孕妈妈的说话声可以传递给胎儿。因此,孕妈妈要特别注意自己说话的音调、语气和用词,以便给胎儿一个良好的刺激印记。建议准爸爸也参与到对话胎教中,因为男性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更容易被宝宝听到。
准妈妈如何数胎动
胎动(Fetal movement),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
正常胎动是胎儿向母亲报平安的一封特殊“家书”,也是胎儿情况良好的一种表现。而胎动异常,则预示胎儿目前遇到了困难或危险。所以,准妈妈要学会观察胎动。在宝宝出生之前,当妈妈的都是靠着感知宝宝各种各样的胎动来和了解宝宝的生活规律、健康状况的,而肚子里的宝宝也是通过这样的“拳打脚踢”来和妈妈“聊天”的。
不要试图与别的准妈妈去比较胎动。每个胎儿就像新生儿一样,有自己的发展和活动的模式。有些比较活跃,有些比较安静。有些胎儿的胎动象定时器一样准时,而有些根本就找不出任何规律。只要胎动没有急剧减少或中止,任何变化和差异都是正常的。
胎儿约自第8周起即会开始运动,此时脊柱亦开始进行细微的小动作。在这个时候的胎动母亲还无法察知,追自16周结束起,完全发育的四肢会开始活跃的运动,通常母亲在这个时候可以感觉到胎动,但有些人可能还是不知道这是甚么感觉。胎儿的拳打脚踢、转身等动作,不仅能感觉得到也能看得到。随着胎儿渐长,胎动于28及32周间最显着。自32周之后,胎儿逐渐占据子宫的空间,其运动明显的受到限制。虽然受到限制,胎儿偶尔还是会发出用力的一击。当胎儿的头部撞在骨盆底的肌肉时,您会突然觉得被重重一击。更换位置和情绪反应胎儿除了为锻炼及协调成长中的肌肉而运动外,还会因其他原因而产生胎动现象。例如,胎儿可能正在变换姿势,或因您的坐姿或站姿令她感到不适而移动。也许她只是想换个位置以方便自己快乐的吸吮手指头呢 。
宝宝的胎动有四种模式
1. 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2. 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3.下肢运动:也就是我们常常感觉到的宝宝的踢腿运动。这种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4. 胸壁运动:比较短而弱,一般母亲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胎动的时间
1 夜晚睡觉前
一般,宝宝在晚上是动得最多的,一方面比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妈咪通常在这个时间能静下心来感受宝宝的胎动,所以会觉得动得特别多。
2 吃饭以后
吃饭以后,孕妈咪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所以胎动会变得比饭前要较频繁一些。
3 洗澡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在洗澡时孕妈咪会觉得比较放松,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宝宝,TA就比较有精神。
4 对着肚子说话的时候
准爸和准妈们都表示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宝宝会有回应,用胎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
5 听音乐的时候
受到音乐的刺激,胎宝宝会变得喜欢动,这也是传达情绪的一种方法。
胎动的规律:
1、生物睡眠周期(活动-静息周期):妊娠5~6个月62.3min(清醒平均39.5min,睡眠平均27.8min)。
每个胎儿的周期不同,醒来和睡着的时间也不一定,一般而言,胎儿的睡眠时间约20~75分钟不等,而后醒来动一动,可能又陷入睡眠,胎儿的睡眠时间长,但都属切割式的片段睡眠。
2、昼夜变化规律:上午8:00~12:00,频繁;渐减少,下午2:00~3:00时间减至最少;晚8:00~11:00又增至最高。
若连续胎动或在同一时刻感到多处胎动,只能算做一次,得等胎动完全停止后,再接着计数。若胎儿长时间持续胎动,也应该警惕。
自数胎动方案:可接受较实际的3个方案:要求:孕妇取侧卧位。时间:从妊娠28周开始,每周记录一次;32~36周,每周记录两次;妊娠36周以后每天三次。
1、选择上午8:00~9;00,下午2:00~3:00;晚上8:00~9:00 均餐后。
胎动判断标准:正常:≥3次/h;≥30次/12h。正常值的最低界限:10次。
2、在2h内,感觉到不连续的胎动10次,可以判断胎儿宫内状态良好,一旦出现10次以上的胎动,即使不到2h,也不需要继续数下去了
3、每周数三次,每次1h,若胎儿次数等于或超过以前的基数,则认为胎儿宫内状态良好。
通常胎儿静止不动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75分钟(小孩子睡午觉也不睡太久吧)。所以,如果觉得胎儿不动超过一个半小时以上,应该吃一些小点心,摸摸肚皮,甚至拍打肚皮,或是推一下小宝宝,拿随身听放在肚皮上给他听音乐。如果发现胎动次数突然减少甚至胎动停止,就预示着胎儿健康情况不好或出现了异常问题,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若在12小时内胎动次数小于20次,或1小时内胎动少于3次,往往是因为胎儿缺氧,小生命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胎儿危险先兆",孕妇决不能掉以轻心。胎儿从胎动消失至胎儿死亡,这一过程一般需12小时至2天左右的时间,而多数24小时左右。
当然,胎动还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还可以受到孕妇对胎动的敏感度、羊水量的多少、腹壁的厚度、服用镇静剂或硫酸镁等药物的影响。故在判断胎动这个信息的准确与否时,应排除这些因素。胎儿的胎动计数,只能做为反映胎儿安危的一个标志。至于胎儿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和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结合其它医疗仪器等检查方法,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孕妇如能注意观测胎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诊治。这对于将要出生的小天使,肯定是有裨益的。
什么时候胎动与准妈体制有关吗
什么是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胎动是胎儿在妈妈子宫内的活动。
一般来说胎儿在五六周时就开始有心跳了,但此时胎儿还太小,再加上羊水的缓冲,准妈妈还无法感觉到胎儿的活动。一般来说,到了怀孕16—20周时,准妈妈就可以感受到宝宝的首次胎动。但对于不少第一胎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如何辨别宝宝的“一举一动”是否属于“准胎动”就成了难题。医学上鉴定胎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区分:第一,胎儿的主动性动作,包括伸手、踢腿、翻滚、呼吸、张嘴等都属于胎动。第二、胎儿在受到外在刺激,如孕妇打喷嚏、咳嗽、呼吸、动脉撼动时所被动产生的活动,不能算是胎动。
怀孕期间什么时候开始胎动?一般而言,较瘦的准妈妈通常能较早地感觉到胎动。如果准妈妈较晚感觉到胎动,那也不必太担心,只要每次产检时听到胎儿的心跳正常就好。那么影响准妈妈胎动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妈妈腹壁的薄厚。腹壁厚的人感觉稍稍迟钝一些,腹壁薄的准妈妈到妊娠后期,在宝宝胎动的时候,都有可能从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个小包。第二、羊水多少。羊水多的准妈妈,对宝宝胎动的感觉会迟钝一些。
宝贝的胎动不仅仅是和母亲“交流”的方式,还是他们在母亲体内的“健康反馈”。胎动的强度、频率及形态与胎儿的成熟度有关。胎动不仅仅是胎儿的活动,它与胎儿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胎动反映了胎儿在妈妈子宫内的安危状态。如果胎动出现异常,则很可能是出现胎儿宫内缺氧。
怀孕3个月不能吃什么 不宜多吃西瓜
很多人认为西瓜香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老少皆宜,是难得的果中佳品。殊不知西瓜是孕妈妈不可多吃的食品之一。西瓜性凉且利尿,孕妈妈体质虚弱,吃太多容易过寒而损伤脾胃,或利尿造成水分流失。饭后吃一两块就够 了,胎动不安和有先兆流产的孕妈妈要忌吃。
胎动怎么时有时无 孕妈妈孕期胎动
孕8-12周左右开始胎动,胎儿能在子宫里活动自如,开始慢慢感触外界的刺激,做出自己的反应,但准妈妈还无法察知胎动。
孕18-20周左右,孕妈妈能初次感觉到胎动,刚开始的运动很轻微,准妈妈会有一种被电到的感觉,渐渐地胎儿的活动会有力起来。
孕28周,孕妈妈能感到胎动,且在孕妈妈的腹壁上可以见到胎动,用手也能触摸到。
孕29-38周时,胎动频率达到高峰,此后胎动稍微减弱直至分娩,若孕妈妈怀孕过期,胎动也会明显减弱。
怀孕七个月胎动的特点是什么
怀孕七个月属于孕中晚期了,胎动对比于孕早期来说厉害很多,那么怀孕七个月胎动妈妈们会有什么感觉呢?怀孕七个月胎动都有以下的特点:
怀孕七个月大约是孕20—35周;
运动量:大、动作最激烈;
妈妈的感觉:非常明显;
位置:靠近胃部,向两侧扩大;
这个时候的宝宝正处于活泼的时期,而且因为长得还不是很大,子宫内可供活动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这是宝宝胎动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孕妈咪可以感觉到宝宝拳打脚踢、翻滚等各种大动作,甚至还可以看到肚皮上突出小手小脚。此时胎儿位置升高,在靠近胃的地方了。如果你感觉到胎儿胎动的幅度变小,是因为随着宝宝长大,你子宫里的空间变得狭窄了,胎儿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孕妈妈应关注孕期胎动的变化
胎动的类型有三种:1、怀孕前3个月时的缓慢扭动或蠕动。2、6个月左右开始的剧烈冲撞或脚踢。3、痉挛式的猛烈胎动。胎儿的胎动证明了胎儿对某种刺激有动作反应。如在母亲腹都附近敲铃,铃声也会引起胎儿活动。胎儿听到拍打木板的声音,也随之转动。母亲是音乐老师的,听音乐时,胎动增加,闹得母亲心神不安,影响工作情绪。同孕妇一起谈论这个话题时,就会说出许多生动有趣的事。
胎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胎动的测定时间,妊娠月份,母亲的羊水多少以及孕妇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都有密切的关系。怀孕28~38周时,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临产前又由于胎头下降至骨盆,所以胎动次数就常常减少。
人们常把胎动称为胎儿安危的标志。胎动了正常活跃就说明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良好,但是如果胎动减少甚至停止,就说明胎儿出现问题了。所以若12个小时内胎儿的胎动少于20次,或者1小时少于3次,很可能是胎儿在宫内缺氧,孕妇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不可掉以轻心。若孕妇在胎动减少或停止的情况下出现怕冷、口臭、食欲缺乏、倦怠或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时,可以判定为胎儿已死。但是胎儿从胎动消失到死亡需要12小时到2天的时间,若孕妇发现胎动不正常后在这个时间内尽快去医院,就可避免悲剧的发生,使胎儿转危为安。
"胎动"和妈妈体质有关
对于准妈妈们来说,宝宝在腹中的“拳打脚踢”既是和妈妈互动“聊天”的一种方式,也是妈妈了解宝宝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的“信息源”。
宝贝何时“动”和妈妈体质有关
宝宝的胎动就和开口说话一样有早有迟,一般来说胎儿在五六周时就开始有心跳了,但此时胎儿还太小,再加上羊水的缓冲,准妈妈还无法感觉到胎儿的活动。一般来说,到了怀孕16-20周时,准妈妈就可以感受到宝宝的首次胎动。
那么影响准妈妈胎动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妈妈腹壁的薄厚。腹壁厚的人感觉稍稍迟钝一些,腹壁薄的准妈妈到妊娠后期,在宝宝胎动的时候,都有可能从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个小包。第二,羊水多少。羊水多的准妈妈,对宝宝胎动的感觉会迟钝一些。第三,妈妈的敏感度。每个人的感觉灵敏度不同,因此,开始的时候,宝宝的胎动还很微弱,有人会比较敏感,有人就会感觉不到。
宝贝胎动频率有自己的“生物钟”
宝贝的胎动不仅仅是和母亲“交流”的方式,还是他们在母亲体内的“健康反馈”。
而且,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大多数胎儿是在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妈妈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
准妈妈如何数胎动
1、生物睡眠周期(活动-静息周期):妊娠5~6个月62.3min(清醒平均39.5min,睡眠平均27.8min)。
每个胎儿的周期不同,醒来和睡着的时间也不一定,一般而言,胎儿的睡眠时间约20~75分钟不等,而后醒来动一动,可能又陷入睡眠,胎儿的睡眠时间长,但都属切割式的片段睡眠。
2、昼夜变化规律:上午8:00~12:00,频繁;渐减少,下午2:00~3:00时间减至最少;晚8:00~11:00又增至最高。
若连续胎动或在同一时刻感到多处胎动,只能算做一次,得等胎动完全停止后,再接着计数。若胎儿长时间持续胎动,也应该警惕。
自数胎动方案:可接受较实际的3个方案:要求:孕妇取侧卧位。时间:从妊娠28周开始,每周记录一次;32~36周,每周记录两次;妊娠36周以后每天三次。
1、选择上午8:00~9;00,下午2:00~3:00;晚上8:00~9:00 均餐后。
胎动判断标准:正常:≥3次/h;≥30次/12h。正常值的最低界限:10次。
2、在2h内,感觉到不连续的胎动10次,可以判断胎儿宫内状态良好,一旦出现10次以上的胎动,即使不到2h,也不需要继续数下去了
3、每周数三次,每次1h,若胎儿次数等于或超过以前的基数,则认为胎儿宫内状态良好。
通常胎儿静止不动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75分钟(小孩子睡午觉也不睡太久吧)。所以,如果觉得胎儿不动超过一个半小时以上,应该吃一些小点心,摸摸肚皮,甚至拍打肚皮,或是推一下小宝宝,拿随身听放在肚皮上给他听音乐。如果发现胎动次数突然减少甚至胎动停止,就预示着胎儿健康情况不好或出现了异常问题,应尽快到医院检查。若在12小时内胎动次数小于20次,或1小时内胎动少于3次,往往是因为胎儿缺氧,小生命可能受到严重威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胎儿危险先兆",孕妇决不能掉以轻心。胎儿从胎动消失至胎儿死亡,这一过程一般需12小时至2天左右的时间,而多数24小时左右。
当然,胎动还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还可以受到孕妇对胎动的敏感度、羊水量的多少、腹壁的厚度、服用镇静剂或硫酸镁等药物的影响。故在判断胎动这个信息的准确与否时,应排除这些因素。胎儿的胎动计数,只能做为反映胎儿安危的一个标志。至于胎儿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和其他异常情况。则需要结合其它医疗仪器等检查方法,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孕妇如能注意观测胎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诊治。这对于将要出生的小天使,肯定是有裨益的。
宝宝胎动是否与准妈妈体质有关
宝贝何时“动”和妈妈体质有关
宝宝的胎动就和开口说话一样有早有迟,一般来说胎儿在五六周时就开始有心跳了,但此时胎儿还太小,再加上羊水的缓冲,准妈妈还无法感觉到胎儿的活动。一般来说,到了怀孕16-20周时,准妈妈就可以感受到宝宝的首次胎动。
那么影响准妈妈胎动感受不同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妈妈腹壁的薄厚。腹壁厚的人感觉稍稍迟钝一些,腹壁薄的准妈妈到妊娠后期,在宝宝胎动的时候,都有可能从肚子外面看到鼓了一个小包。第二,羊水多少。羊水多的准妈妈,对宝宝胎动的感觉会迟钝一些。第三,妈妈的敏感度。每个人的感觉灵敏度不同,因此,开始的时候,宝宝的胎动还很微弱,有人会比较敏感,有人就会感觉不到。
宝贝胎动频率有自己的“生物钟”
宝贝的胎动不仅仅是和母亲“交流”的方式,还是他们在母亲体内的“健康反馈”。
而且,每个胎儿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晚6点至10点胎动活跃。大多数胎儿是在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因为那时妈妈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于是就开始伸展拳脚了。
而当准妈妈饿了的时候,体内血糖含量下降,宝宝没劲了,也就比较老实,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胎动频繁的时间
夜晚睡觉前:一般,宝宝在晚上是动得最多的,一方面比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妈咪通常在这个时间能静下心来感受宝宝的胎动,所以会觉得动得特别多。
吃饭以后:饭后,孕妈咪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所以胎动会变得比饭前要较频繁一些。
洗澡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在洗澡时孕妈咪会觉得比较放松,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宝宝,他就比较有精神。
对着肚子说话的时候:准爸准妈们都表示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宝宝会有回应,用胎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
听音乐的时候:受到音乐的刺激,胎宝宝会变得喜欢动,这也是母婴传达情绪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