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4.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脱位是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的情况,多是人在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或是在后伸时,肘部或手掌着地造成的。在肩关节脱位后我们应当怎样进行自我调理和训练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方法。
其实,针对于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首先要进行的是伸指和握拳训练。将手掌用力张开保持两秒,随后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握紧拳头,同样保持两秒,在放松后再进行反复训练,每小时训练五到十分钟即可。
其次是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主要针对患肢,可以在健肢的协助保护下进行,每天进行三到四组,每组三十次。肩关节脱位第三种康复训练方法是耸肩练习,患者耸肩一直到自己可以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两秒后放松,之后再重复,每天做三到四组,每组三十次。
最后还有一种方法是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的活动腕关节,可以先进行前后方向,在基本没有痛苦适应后再增加左右侧向的,之后再进行绕环动作,也就是画圈,慢慢增加绕环范围。但注意不要超过九十度,每个方向都做二十到三十次,每天做一到两组,练习结束后立刻进行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冰敷,将会更利于肩关节脱位的恢复。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按照上述方法活动自己的肩关节,注意动作规范,防止肌肉拉伤,帮助病情更好更快的恢复。温馨提醒一下,肩关节脱位患者还可选用复方氯唑沙宗片来用于治疗上。
什么造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习惯性关节脱位是指在无暴力的情况下,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造成的关节脱位。最多见的是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这种脱位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病人,往往在公共汽车上向上扶住把手时,甚至穿衣伸袖、展臂擦背、举臂挂衣等日常生活的动作,都可引起肩关节的脱位。这些病人有的来医院整复,有些病人由于多次脱位关节囊已很松,可以自行复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可由先天性肩关节发育不良,或关节本身或周围结构薄弱所引起的关节脱位,常常是对称的。还有损伤性脱位时,治疗处理不当,肩关节脱位后,未及时送医院复位,或有的肩关节脱位合并有关节其它部位的损伤撕裂,因治疗不当导致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增加了肩关节的不稳定性,造成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更多见的是许多病人和医生认为复位后便万事大吉,无适当的外固定,回去后照样从事各种肩关节的活动而可引起再脱位。
肩关节脱位时,关节囊已破,虽说肩关节已复位,但关节囊及周围损伤的软组织的愈合尚需约3周时间。因此关节复位后,必须将肩关节固定3周。方法是用三角巾或绷带将肘关节屈曲90度,把前臂悬挂固定,同时鼓励手腕和手指活动,严禁上臂外旋。三周后才能去掉固定,自主锻炼。一般在复位后2-3个月,肩关节可恢复正常机能。伤后一个月可开始做不举高患肢的轻工作,2-3个月后才能恢复原来工作。否则肩关节很容易再脱位,造成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脱位反复发生,除了上述撕脱伤外,还会造成相关软骨何骨性结构的破坏,使治疗更加困难。而反复脱位又会明显加剧患肩的退行性变,使肩关节老化提前。
因而,国际运动医学界正在全球范围内呼吁,对于在25岁以前因创伤发生肩关节脱位的,应尽早手术修复撕脱的肩关节囊韧带,从而有效预防“习惯性脱位”的发生。
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和新兴的“关节镜手术”。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相关器械的飞速发展,关节镜下应用缝线锚钉技术缝合撕脱的肩关节囊韧带组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肩关节镜下手术重建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传统手术10公分左右的伤口被3个1公分的小切口所代替,外表美观。
当然不是所有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都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来治疗,对于损伤严重的开放手术更加合适。
因此,对于因运动损伤、车祸伤等各种创伤导致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该及早到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处接受诊治,尽快得到专业治疗,防止出现“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不让这种坏习惯发生,或尽早改正它。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
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后脱位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一般是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包住关节的关节囊损伤,虽经复位,但如果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破损处就很难愈合,并很可能使原来破损处越来越大,最后伤及肱骨头关节面,肩关节脱位就越来越容易复发,成为“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造成相关软骨和骨性结构的破坏,使肩关节骨关节炎提前出现,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治疗更加困难。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宜尽早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得到满意的恢复。因运动损伤、车祸伤等各种创伤导致的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及早到专业的骨科关节镜医生处接受诊治。
肩关节脱位为何会成习惯
能彻底摆脱“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吗?
患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病人是否只能接受这种“坏习惯”呢?医生除了在关节脱位时帮助复位,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这种“坏习惯”的困扰,从而使“肩关节脱位”得到根本治疗呢?骨科王卫明教授介绍,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创伤引起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脱位时肩关节囊韧带和关节盂唇撕裂造成的,由于这种撕裂很难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愈合,因而脱位反复发生,最终成为“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脱位反复发生,除了上述撕脱伤外,还会造成相关软骨和骨性结构的破坏,使治疗更加困难。而反复脱位又会明显加剧患肩的退行性变,使肩关节骨关节炎提前出现。因而,国际运动医学界和肩关节专科学会大声呼吁,对于在25岁以前因创伤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建议尽早手术修复撕裂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从而有效预防“习惯性脱位”的发生。
关节镜手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记者了解到,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有“传统开放手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关节镜下应用缝线锚钉技术缝合撕脱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组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王卫明教授带领的治疗组,已经对十余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了成功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关节镜下手术修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传统手术10厘米左右的伤口被三个0.5厘米的小切口代替,外表美观,创伤小。当然不是所有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都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来治疗,对于有骨性盂唇损伤的患者,开放手术可能更合适。所以,对于因运动损伤、车祸等各种创伤导致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该及早到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处接受诊治,尽快得到专业的治疗,防止出现“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尽早摆脱这种“坏习惯”。
肩关节脱位治疗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这样的方法会比较容易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成功,不要用力过多,以防止肱骨的颈部过大,对逆力和骨折。
脱臼的发病原因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肩关节脱位方法
肩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病,除了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外,也可采用中医推拿治疗。中医推拿治疗肩关节脱位常用手法:按揉、捏拿、拔伸、摇法等。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肩关节是全身大关节中运动范围最广而结构又最不稳定的一个关节,外伤时很容易引起脱位,在全身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中,肩关节居第二位,它可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种,常见的是前脱位。
中医推拿治疗肩关节脱位
治则治法:活血祛瘀,理筋整复。
常用手法:按揉、捏拿、拔伸、摇法等。
推拿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术者坐于患侧床边,按揉肩髃、臂脯、手三里、曲池等穴,再拿肩井及肩部诸软组织,使痉挛缓解。
(2)用手牵足蹬复位法:医者两手握住患肢腕上,用一脚伸入患肩腋下(膝关节伸直),两手用力,沿患肢的纵轴方向,使患肢在外展,稍外旋位拔伸,继而徐徐内旋、内收,同时足蹬,利用足跟为支点,将肱骨头挤放关节盂内,当听到“咯噔”一声时,即表示复位已经成功。
(3)再按揉肩关节周围及曲池、手三里等处。
(4)固定:上臂贴于胸壁,腋下垫一棉垫,将上臂用绷带固定于胸壁,前臂屈肘90°,使上臂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1~2周。
治疗肩关节脱位的几种手法
1.仰卧位拔伸足蹬整复肩关节脱位:(1)患者仰卧位,以右肩为例,术者立于病者患肢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右膝伸直用足蹬于患者腋下,顺势用力牵引患肢,持续1~3分钟,先外展、外旋,后内收、内旋,伤处有滑动感,即表明复位成功。(2)患者仰卧,以左肩脱位为例,助手位于患者左膝侧,用左足后跟蹬着患者的左腋下,用绷带一端缚患者左手腕上,另一端系于助手的腰部,助手扶平病人肘,身体向前倾,然后徐徐拔伸患上肢,术者用拇指按肩,以四指端托肱骨头使之入臼。
2.侧卧位拔伸足蹬整复肩关节脱位:患者侧卧,用凳子一条靠紧患者背固定,助手弯腰坐于椅子上,用绷带缚住病者的前臂,而另一端系于助手的肩上,用足蹬患者腋下,同时挺腰带动病者前臂,徐徐用力牵引患肢,术者用手按捺脱出的肱骨头使之归臼。
3.仰卧位牵引过顶足踏整复肩关节前脱位:在复位前肌注地西泮或哌替啶。患者平卧位,在适度牵引下将患肢由胸前牵引到外展位,再至过顶位,牵引过程中尽量使患肢外旋位。然后,术者用另一侧足弓抵住患者脱位的肩峰处,患肢外旋位拔伸,可以感觉到肱骨头入臼的滑动感,在适度牵引下将患肢再由过顶位牵引到胸前。撕脱性骨折大多也能同样复位。
4.拔伸足蹬法结合牵抖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一侧,患侧腋窝垫毛巾保护,术者立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手腕,术者同侧足抵于患者腋窝,先在外展外旋位持续缓缓用力牵引,视患者粗壮程度持续约3~10分钟,维持牵引下再缓缓内收内旋,以术者足跟为支点,把肱骨头顶入肩关节。对整复未成功者,结合牵抖手法,维持牵引下牵抖患肢数次,使其复位。
5.足蹬皮带牵引整复肩关节脱位:以右肩关节脱位为例,患者端坐凳上,身后有人扶持,以保持稳定。术者面对患者,将准备好约2米长的皮带对叠、打结。将打好结的皮带一头牵扎于患肢腕部,使患臂处旋位,另一端套术者的右足上,术者双手拇指置于患肩峰处,两手余4指扣在脱位的肱骨头上,右足缓缓向身后伸开牵引患肢,力量逐渐加大;同时两手拇指向下按压肩峰,余4指向上外提托肱骨头,即可听到肱骨头入臼的声音。
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
关节脱位临床上可分损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病理性脱位等几种情形。关节脱位后,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有损伤,另外关节周围肿胀,可有血肿,若不及时复位,血肿机化,关节粘连,使关节不同程度丧失功能。本文主要阐述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
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可以动吗 肩关节脱位向哪个方向
肩关节脱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肩关节的前脱位,大约占肩关节脱位中的98%左右,还有一种是后脱位,最后有一种是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肩关节的前脱位有喙突下、盂下以及锁骨下三种类型,喙突下是最常见的脱位类型。后脱位比较少见,而习惯性脱位,是由于盂唇的损伤,造成肩关节的不稳,出现肩关节脱位。
不同类型关节脱位的原因
肘关节脱位(40%):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肩关节脱位(25%):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髋关节脱位(25%):
本病是一种严重损伤,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
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后脱位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一般是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包住关节的关节囊损伤,虽经复位,但如果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破损处就很难愈合,并很可能使原来破损处越来越大,最后伤及肱骨头关节面,肩关节脱位就越来越容易复发,成为“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造成相关软骨和骨性结构的破坏,使肩关节骨关节炎提前出现,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治疗更加困难。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宜尽早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得到满意的恢复。因运动损伤、车祸伤等各种创伤导致的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及早到专业的骨科关节镜医生处接受诊治。
通过以上介绍后,大家对这个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想要彻底的改善自己这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症状话,那么及时手术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而在生活中还要避免有人来拉扯自己的胳膊,如果是小孩子的话,那么最好是用抱的形式来带孩子,而不要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