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肺栓塞需要警惕
为什么肺栓塞需要警惕
过去,肺栓塞被认为是少见病。但近年来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为了让普通大众认识肺栓塞,了解这个藏在我们身边的“沉默杀手”,我们针对目前有关肺栓塞认识和防治上的问题,采访了著名呼吸病专家王辰教授。
坐落在北京朝阳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内设的“北京呼吸病研究所”是我国呼吸疾病诊疗和研究的重点单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之一。该院院长王辰教授是我国有名的呼吸病学与危重病医学专家。谈及多年来普及肺栓塞知识的历程,王辰教授感慨万千。
认识不足,教训惨重
肺栓塞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种急症。过去,全国50家大型医院每年每家医院仅发现3~5例肺栓塞,而近半年来的统计资料却发现,最近2年内,这50家医院共诊断出肺栓塞2000余例,平均每家医院有40例患者,与以前的情况构成显著差别。而且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实际发生数。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肺栓塞发病率增高了吗?
情况并非如此,王教授告诉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使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有的被诊断为肺炎,有的被诊断为胸腔积液,有的被诊断为心绞痛,甚至还有人被当作心肌梗死来治疗,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有一位医学教授,腹部外科手术后3天,起床后突然胸闷、憋气,继之发生晕厥和休克,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救其生命,尸解后发现致死的原因是主肺动脉大块栓塞。还有一位50岁左右的男士,因“肺部阴影”辗转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肺炎、结核、肿瘤,拖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被确诊肺部阴影实际上为肺栓塞引起的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5万人,死于肺栓塞者达24万人。英国统计每年发生非致命肺栓塞4万人,因肺栓塞致死的住院患者2万人左右。有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有报道称髂股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30%。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且费用较高,故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以下情况可考虑安置滤器: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量的调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照医嘱,出院后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物(如拜阿司匹林100mg(/次·天))3个月至半年,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一般很少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对于已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若有瓣膜关闭不全的可采用瓣膜修补术,手术时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静脉。术中用脉冲电极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缩促进回流,术后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均取得满意疗效。
上肢浅静脉血栓有什么表现
上肢静脉血栓的表现:
1. 疼痛、压痛。主要为胀痛,因血栓刺激、堵塞静脉所致;
2.肿胀。肢体肿胀沉重,轻者抬高患肢可部分缓解,加重后则持续肿胀;
3.皮肤颜色。临床肤色以潮红色居多,严重者甚至呈青紫色、白色;
4.皮肤温度升高。
5.浅静脉曲张。常见下肢皮肤发情,平时看不到的小静脉也清晰可见。
6.长期静脉淤血症状。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瘀血性溃疡等。
上肢静脉血栓临床并发症较多,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肺栓塞,严重可致死。大面积的肺栓塞,可致患者猝死。一旦确诊患有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就应警惕并预防肺栓塞。
2、患肢缺血坏死,需截肢。深静脉血栓严重压迫动脉,则表现下肢肿胀、冰凉、苍白、麻木,诊断或治疗不及时会致截肢或死亡的严重后果。
3、易出血。不规范溶栓治疗易出血,特别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
肺栓塞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肺栓塞的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对于轻症患者,由于肺动脉主干没有完全堵塞,治疗的重点是防止深静脉血栓进一步形成,加重肺栓塞。所以抗凝治疗是肺栓塞治疗的基石。抗凝的目的是降低血栓的复发率。
住院期间可选用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逐渐过渡到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由于华法林影响凝血功能,需定期到医院化验凝血功能,警惕大出血。抗凝疗程一般半年,如找不到危险因素或危险因素难以去除,需延长抗凝治疗,甚至终身抗凝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肺动脉主干如果完全堵塞,可造成低血压、休克,那就要可考虑溶栓治疗(打通堵塞河道的淤泥)。值得一提的是溶栓治疗有风险。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出血,发生率约 5%,其中致死性出血(脑出血)发生率约 1%。
用药后警惕出血的发生,患者和家属需要观察尿液、痰液的颜色是否变红,大便是否出现黑便或血便,身体是否出现出血不容易止,等等异常征象,当然患者的神志或者手脚力量出现明显变差,更应该及时报告医生护士。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并发疾病
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5万人,死于肺栓塞者达24万人。英国统计每年发生非致命肺栓塞4万人,因肺栓塞致死的住院患者2万人左右。有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有报道称髂股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30%。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临床上预防肺栓塞多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装置放入下腔静脉,以拦截血流中较大血栓,避免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造成致死性肺栓塞。但安置滤器可发生滤器移位、阻塞、出血等并发症,且费用较高,故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以下情况可考虑安置滤器:①DVT禁忌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有严重出血并发症。②抗凝治疗仍有肺栓塞者。③动脉血栓摘除术或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④首次肺栓塞后残留DVT。⑤广泛大面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途径应选择健侧,若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则应选择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量的调整通常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在正常值的2~2.5倍为宜。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在血栓的机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照医嘱,出院后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物(如拜阿司匹林100mg(/次·天))3个月至半年,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一般很少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对于已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若有瓣膜关闭不全的可采用瓣膜修补术,手术时操作应轻巧,避免损伤静脉。术中用脉冲电极刺激小腿肌肉增加收缩促进回流,术后鼓励病人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均取得满意疗效
重新认识围术期急性肺栓塞
围术期急性肺栓塞
一、 概念
肺栓塞(PE)是指血栓性或者其它性质的栓子(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绝大多数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将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高金贵
不可将肺栓塞称为肺梗塞或者肺梗死,因为肺梗死是肺组织因缺血发生坏死的结果。肺组织存在双重血液供应,除肺动脉外,还有支气管动脉供血,如果病人原来不存在心、肺疾病,单纯肺栓塞很少发生肺梗死。
二、 肺栓塞的发病率
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美国每年新发生肺栓塞 65万人。占心血管疾病第三位,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国内尚缺少这方面的资料,过去一直认为我国PE少见,这种观点长期束缚着我国PE的防治和研究,但愈来愈多的资料显示PE在我国并不少见,可以肯定的是其患病情况远远高于目前的诊断水平。国内尸检资料表明,PE占尸检总数的4%-11%。北京阜外医院的资料显示,我国肺栓塞的发病率同样很高。
三、 误诊率
据Moser 1992年报告PE的误诊率为70%,美国报告的材料显示误诊率为67%~73%,国内阜外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报告分别为79%和82.9%。
四、 误诊病种
主要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转移瘤
五、 病死率
国外报告为20%,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死因排序第三位。美国报告为32%。但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者病死率则大大降低。死亡多突然发生,即发病后1小时内,或尚未作出诊断时即死亡(11%),占医院死亡总数 10%~20%,占术后死亡总例数15%。
六、 基础疾病与诱因
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下肢、骨盆部位的DVT(74.3%),北大医院麻醉科术后3~8天用加压超声方法调查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及神经外科高危术后DVT发生率40%~50%左右。 病人术后DVT发生PE的机率高达44.7% ~62.9%,致死性肺栓塞0.2%。故可以认为DVT是发生PE的高危因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髓、膝部矫形术后PE发生率可达5%~10%。创伤(骨折)、慢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突然起床、口服避孕药、肥胖、高脂血血、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妊娠,特别是分娩、剖腹产后等均是主要诱因。
七、 肺栓塞的危险和结局
肺栓塞通过栓子直接阻塞肺动脉和神经体液因素导致的血管痉挛,导致肺血管床面积减小,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严重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甚至休克、死亡。如短期内大面积肺栓塞可以导致病人猝死,有11%死亡发生在1小时以内。一次肺栓塞,如果病人存活,则很少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这是因为肺血管床面积非常大,肺组织的纤溶系统非常活跃,这些栓子将最终被清除和机化。只有反复发生肺栓塞才会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八、 肺栓塞的诊断
要想诊断肺栓塞,首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警惕性,如果不能想到肺栓塞,则诊断和治疗无从谈起。
1. 肺栓塞的诊断体检远不如临床表现和病史重要。肺栓塞多发生在外伤、手术、长期卧床、妊娠与分娩、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心力衰竭基础上。
肺栓塞最重要最先出现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或同时伴循环不稳定,或原来呼吸困难的患者突然不明原因加重、或者在心功能稳定的病人,突然心功能不全加重”。
2. 超声心动图:床旁经胸壁,最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肺动脉内血栓(PE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PE的间接征象)。
3. 肺灌注-通气扫描:需要分别在两个工作日完成,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4.肺动脉造影只适合溶栓禁忌症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介入治疗的患者
九、 肺栓塞治疗
麻醉医师在诊断及治疗PE时,需具备多学科知识、技能及配合,例如心内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放射科呼吸科等,并需要这些学科之间密切协作。另外对于有PE诱因及高危的手术病人应加强预防。
(1) 一般治疗
PE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收入监护病房,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血栓脱落再栓塞。胸痛严重者对症给予镇痛药物。
(2) 呼吸及循环支持
对于高度怀疑大块肺栓塞史在进行积极呼吸支持同时,即使暂时血压正常也应备好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在第一时间防止猝死。如果需要机械通气,由于巨大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可使大块肺栓塞患者静脉回流减少、右心衰恶化,应用肌松剂可减少循环影响。对容量不足患者积极扩容,以每小时300ml/h维持。
(3) 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的指征 如果没有绝对禁忌证,所有大块肺栓塞的患者都应接受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时间窗为症状发作后2周内,2周以上者也可能有效。国内常用的溶栓方案 尿激酶2万IU/kg,2h静脉滴入。
(4)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可防止肺栓塞发展和再发,靠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存在血栓。如果手术部位仍有出血,肝素治疗应延迟。
(5) 经导管介入治疗
用导管破碎血栓或抽吸取栓,也可同时在肺动脉局部实施溶栓。适用于溶栓及抗凝有禁忌证者。
(6)外科肺动脉取栓
适用于大块肺栓塞患者经溶栓治疗失败,或对溶栓治疗有禁忌者。在行肺动脉取栓术前,应进行肺动脉造影。以证实肺动脉堵塞的部位和范围,确保诊断正确。急性期手术风险高,死亡率接近40%。
(7)下腔静脉滤器
反复肺栓塞与下肢DVT有密切联系并对有抗凝禁忌。
总之对围术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或同时伴有低血压休克患者”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联合应用、气管内插管、防止猝死,如无禁忌症应积极溶栓或抗凝治疗。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25-30%,合理治疗能使病死率降至2%-8%。因此,PE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加强PE意识,提高PE的诊断水平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警惕肺栓塞别让生命就此窒息
认识不足,教训惨重
肺栓塞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人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种急症。过去,全国50家大型医院每年每家医院仅发现3~5例肺栓塞,而近半年来的统计资料却发现,最近2年内,这50家医院共诊断出肺栓塞2000余例,平均每家医院有40例患者,与以前的情况构成显著差别。而且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实际发生数。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肺栓塞发病率增高了吗?
情况并非如此,王教授告诉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对肺栓塞的认识不足,使很多肺栓塞患者被误诊,有的被诊断为肺炎,有的被诊断为胸腔积液,有的被诊断为心绞痛,甚至还有人被当作心肌梗死来治疗,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有一位医学教授,腹部外科手术后3天,起床后突然胸闷、憋气,继之发生晕厥和休克,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救其生命,尸解后发现致死的原因是主肺动脉大块栓塞。还有一位50岁左右的男士,因“肺部阴影”辗转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肺炎、结核、肿瘤,拖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被确诊肺部阴影实际上为肺栓塞引起的肺梗死。
“这些教训都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宣传肺栓塞知识,势在必行。”
认识肺栓塞,从预防开始
肺栓塞是一个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但也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目前公认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所以,要想预防肺栓塞,首先要在生活中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参见本刊第6期《静脉血栓 坐出来的疾病》——编者注),尤其是易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高危人群:
急性腹部或胸部的大型手术后及髋或膝关节置换术后,有髋部骨折、严重创伤和急性脊柱损伤等的患者
晚上睡觉脚痛是怎么回事呢
缺钙
如果老年人经常出现腿抽筋的情况,可能是缺钙。因为老年人对钙质吸收能力减弱,容易出现钙质流失而导致骨质疏松、腿抽筋等情况。
间歇性跛行
如果在走路或是爬山的时候,出现腿抽筋的现象,很可能是间歇性跛行。这是脂肪块聚集在腿部的动脉中,使流向腿部的富含氧气的血液减少而导致的,属于外周动脉病,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老年人经常出现腿抽筋的情况,要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川芎等药物,以便改善循环,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深静脉栓塞
如果是一条腿抽筋,同时突然感觉到肌肉压痛、深部肌肉疼痛或肿胀、皮肤变色等征象,要警惕深静脉栓塞,这种病可能会危及生命。深静脉栓塞是大静脉的血栓,如果血栓脱落被血流推动到心脏和肺部,就会导致死亡。
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即静脉中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血栓随着血流回到右心,堵塞在肺动脉。现在肺栓塞常常被漏诊,因为脱落血栓的大小堵塞肺动脉程度的不同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轻者则表现极其不典型。
心电图检查多会有心动过速或者类似冠心病的表现,急性期心肌酶谱也会增高,甚至有心力衰竭的表现。医生体检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
当出现下列五种常见征兆时需要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1、久坐呼吸困难
卧床或者久坐后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静息后可以缓解,日常活动或者轻微活动后明显加重。
2、单侧腿变粗
不明原因的双下肢或者单侧肢体明显粗于另一侧下肢并且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短时间的失去记忆
不明原因出现一时性意识丧失,持续数秒钟后自行缓解,并且对方才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记忆。
4、莫名的心慌
不明原因的心慌,尤其是与活动有关系。
5、肺动脉高压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有肺动脉高压,尤其是新近出现的肺动脉高压。
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预防肺栓塞形成,就要做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避免久坐、久卧等;适当饮水,适当增加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淤血及血栓的发生,如果有肺血栓的话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找到好的医院尽快治疗就可以康复,当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