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了抑郁症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应该注意什么
1、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朋友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所以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家属应该密切注意老人平常的言谈和行为等,凡是可以作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我们都应该妥善的保管。
2、转移注意:家属在进行老年人抑郁症护理的时候,应该尽量鼓励他们做一些平常感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样心情就会逐渐的开朗起来。
3、饮食禁忌:人们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最好准备一些他们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大家也要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密切观察抑郁症患者朋友的食物以及水分的摄取,要记录他们的排便情况。
4、生活照顾:生活照顾是老年人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了,应该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另外我们也可以请人来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该离开人。
5、坚持服药:这是护理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为老年人抑郁症服药,不可随意的增减药物,如果有其他情况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不能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
哪些老人易患抑郁症
在身边经常会看到很多老人在树荫下棋盘旁对弈,小区活动广场也每每能见到很多老人翩翩起舞,同样也能看到迈着沉重的步子、形单影只、长吁短叹的老人,也有闭门不出、郁郁寡欢甚至患上抑郁症的老人,那么,哪些老年人容易得抑郁症呢?
(1)刚退休特别是城镇中的老年人,退休之后社会活动圈子缩小,常常觉得无事可做,或做什么事都觉得不适应,容易产生孤独感、无用感。
(2)退休前为领导干部的老年人,退休之前习惯了众人簇拥的感觉,退休后总是处在一种“人在茶凉”的感慨中,难免会产生失落、空虚和困惑感。
(3)性格内向、朋友少的老年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不愿找人倾诉,也无适当倾诉的对象,情绪得不到宣泄。
(4)无兴趣爱好的老年人
(5)丧偶的老年人
(6)躯体疾病多的老年人,一方面要面对疾病本身的折磨,另一方面因增加家人的负担,往往容易产生感觉自己无用、自卑、成了家人的累赘的心理。
(7)家庭社会支持少的老年人
(8)家庭矛盾明显: 夫妻不睦、子女不孝,处在这种环境下的老年人往往会觉得生活无望,对未来产生绝望感。
(9)文化层次低、对抑郁症没有任何认知的老年人在疾病的初期不懂及时的调理、干预,任病情进展,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人作为我们社会的特殊群体,老年抑郁症愈加突出,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该给予老人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防患抑郁症,让老人能安享晚年。
抑郁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991 年1 月4 日,一条新闻震惊了海内外的华人,著名作家三毛以离奇方式自杀身亡。1996 年12 月13 日凌晨,著名作家、诗人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高干病房六楼坠亡。两位著名的作家,都因患有精神抑郁症而以特殊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1993 年10 月25 日,香港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主持人陈百强,用酒送服了大量安眠药,陷入深度昏迷,抢救治疗17 个月后离世,时年35 岁。从他生前和友人、家人谈话的内容来看,他长期患有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 年,它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这提醒我们,抑郁症早已成了一种常见病,甚至与感冒一样常见。
抑郁症究竟有哪些表现?在什么情况下会得抑郁症?为什么当代社会抑郁症高发?抑郁症究竟是心理问题还是身体问题?得了抑郁症或者有了抑郁情绪时,我们又应当怎么面对?
临床调研,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一倍,经期前后、产后、更年期等内分泌发生变化的特殊时期,患抑郁症的几率增加。经前抑郁、经后抑郁、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的人,或者有手术、外伤经历的人,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患抑郁症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这都说明,抑郁症和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有不少抑郁症病人有精神创伤、亲人亡故、事业挫折、婚姻变故等等诱因,但也都是在身体健康失调的基础上发病的。可见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失调,才导致了精神情绪的异常。
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
1、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亲友的离世,特别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对老年人形成较大的精神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有人曾对4489名55岁以上的丧妻者进行为期9年的调查,发现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人高40%。此外,周围的老年朋友的逝世也会引起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2、老年人退休后对于角色转变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如职业生涯的结束、生活节奏放慢、经济收入减少等,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导致情绪低落。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情感支持,也是导致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
3、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与个人的人格因素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素来性格比较开朗、直爽、热情的人,患病率较低,而性格过于内向、或平时过于好强的人易患抑郁症。这些老年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会变得心情沉闷,或害怕绝症、或恐惧死亡,或担心成为家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压力,引起抑郁。
4、老人得抑郁症的原因还包括身体原因,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还有许多患慢性病的老人,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易引起抑郁症。
导致抑郁症的N种原因
一: 自卑的人容易抑郁
引发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的因素,遗传的因素,以及个性的因素等等。首先,对于都市人来说,有三个社会因素直接导致了抑郁症增加的趋势:
1、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给每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们更多的自我思考与期求;
3、物质社会给人带来的负担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承受。
其次,某些患者有遗传的原因。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抑郁症,那么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2-3倍。这个人得病的时间越早,其亲属患病的危险就越大。不过有家庭病史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抑郁症。
二:是个性因素。消极、自卑、完美主义、不能表达愤怒的人容易感觉抑郁。
冬季更容易抑郁 ;美国马里兰州贝赛斯达国家卫生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还研究了季节变化对抑郁的影响。这个研究中心从贝赛斯达地区总人口中随机抽出200人进行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约有4%的人患有季节性情绪紊乱,即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更容易表现出抑郁。在瑞典,医生们认为,在850万瑞典人中,20%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季节性情绪混乱的影响。
更有大量患者出现抑郁症是由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已发现急性心脏病和中风发作之后,以及癌症患者,都有发生重度抑郁症的可能。童年时期受到过虐待的人,也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有充分的理由显示,儿童期受到虐待和忽视,导致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性升高,从而使其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成倍增高。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一、作息不正常的工作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等工作,容易影响生理时钟,造成内在失调,相对的危险性也会增高许多。
二、缺乏同侪伙伴的工作环境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压力及责任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事,只能独自承受,压力难以排解。
三、具有时间压迫性及人际竞争性的工作,如业务工作及定期有业绩会报工作者容易得抑郁症。
四、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也易导致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满足心理上需求,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五、在抑郁的深处徘徊的人容易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中枢”和健康人的存在巨大差异,他们越想修复,却越痛苦。健康人使用认知能力调节不良情绪时,“情绪中枢”的活动强度降低了。但是抑郁症患者越是努力地想调解,情绪中枢杏仁核的活动反倒越强。
六、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这类人也容易得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好方法
老年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得抑郁症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
一、是预防意外。老年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轻生的念头,因此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家属应密切注意老人平时的言谈、行为,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病人自伤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二、是转移注意。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是什么?家属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护理时,应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三、是饮食禁忌。老年抑郁症护理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以老人喜好为主。但要注意多饮水、忌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情况。
四、是生活照顾。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的基础工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护理,总之24小时都不应离人,护理注重劳逸结合。
五、是坚持服药。这是老年抑郁症护理高招最重要的部分。家属应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为老人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六、是心灵沟通。老年抑郁症护理不单是对老人生活上的照顾,还应包括对老人心理上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家属平时应多与患者沟通,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并进行鼓励和开解,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人久坐、久立、久卧。
哪些因素会引起失眠抑郁
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会造成抑郁症状。
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其中1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自卑、自责、悲观等,都较易患上抑郁症。如学习不好,工作能力不行,自卑心理,对什么事都不积极的人。
由于现在的社会节奏加快,很多人饮食规律不当,并且现在由于快餐行业的发达,但是由于快餐长期食用,并不能保证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尤其是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起忧郁症状。
老人如何判断抑郁性失眠
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55或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狭义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龄在55或60岁之上的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诸多老年期的特点。在临床上常见为轻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等严重后果。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会和遗传三个方面”,谭善勇表示,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开始退化,大脑内的三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下降,容易引发抑郁症。
在社会因素方面,老人退休后没了工作,收入减少,社会交往也减少,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与父母交流不够。如果配偶去世,老人则变得更加孤独。此外,如果老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焦虑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那么老人患老年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郁症”,谭善勇表示,老年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可达到2∶1甚至3∶1,“此外,一些个性相对内向、要强、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也较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
“目前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心理和药物治疗两大措施,但这种疾病关键还在于早期识别、诊断”,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症状和两大躯体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没有好转,应考虑前往心理门诊就诊。
心理症状:
1.核心症状:闷闷不乐,老是高兴不起来,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时间都是这样。
2.兴趣索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家人给买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或是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3.疲乏无力,无精打采。
4.思考问题困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跟往常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有时甚至一个人发呆。
5.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尤其是身患疾病的老人,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
6.莫名心烦,老是担心家人的安危,经常坐立不安。
7.悲观厌世,出现轻生想法。
躯体症状:
1.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或便秘。
2.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难。
孩子得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基因。如果孩子父母中有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那么其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为25%,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此病,孩子的几率则增加到50%甚至更高。
神经物质失衡。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也就是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和多巴芬,它们在控制情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抑郁症的孩子可能是由于这些神经物质分泌不足导致的。
创伤。有一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儿童和成年人,他们都曾经经历过一些重大的、使生活发生巨变的事件。比如,失去至爱,搬到新的城市、或者是一次事故中的直接受害者。而孩子们通常没有处理这些重大创伤的能力,于是便在心里产生了阴影。艾欣7岁便得了抑郁症,那年她妈妈遇到一次严重事故并且受了重伤。从那以后,艾欣便关闭了自己的情感大门,但专家们认为其实她也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只是用了另一种方式:她恐吓别的小孩,画一些恐怖的画,比如受伤的人或被杀的人,当她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她抓破自己的脸。
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学龄前孩子也会得抑郁症,不过更多诊断有抑郁症的儿童是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荷尔蒙发生变化的时期,男孩与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大致相当,但是在十几岁和进入成人期时,女孩得抑郁症的比例提高,是男孩的两倍。变化的荷尔蒙以及社会的期望是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
老年人群更容易得抑郁症原因
老年人抑郁表现有哪些,老年人的大脑逐渐衰退,认知功能容易出现问题,老来变得固执,接受能力差,容易情绪低落。老年人的生理逐渐衰老,患上各种慢性病,甚至罹患不治之症,如果他们的经济状况较差,没钱治病,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容易陷入抑郁。在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高于城市的老年人,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特别是子女出外打工留下的“空巢老人”,生活孤独没人照顾,在寂寞中会老得更快,影响智能加快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者甚至连门都出不了,失去了过去做人的尊严,就可能想到“死了算了”。
老年人在情绪低落时不喜欢见人,也不爱说话。抑郁的老年人特别之处是不想见到熟人,因为见了生人没话说是正常的,但熟人知道自己过去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例如过去很爱说话的人现在不爱说话,反差很大,还给人没礼貌的感觉——其实,他们是没话可说,还搞得自己很紧张。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全面衰退,既不关心家庭和社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追求,整天不想动。
人们常常以为这是老来淡泊人生、看破红尘——那是老年人不再不惜代价追求难度过高的目标,权衡利弊后有选择地放弃,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抑郁症并非如此,而是令老人彻底失去所有兴趣,什么都不去想、不想做,全方位放弃一切。为了及时发现抑郁症等精神问题,老年人的常规体检应该增加心理评估。
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问题是,很多老年人本来就有很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可能是害怕吃药太多,或者担心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应,不少老年人限制自己吃抗抑郁药物,导致抑郁症治疗率很低。
那些人容易患有抑郁症
1.过于内向、孤僻的人易得抑郁症。性格过于内向和孤僻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自己,将很多想法和情绪都压抑在心里。大量的负面情绪长期压抑,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绝望、焦虑、狂躁等严重的表现症状。
2.过于认真、固执的人易得抑郁症。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往往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完美主义。无论是自己做事还是对他人,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在现实达不到预期高度时,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心理和负面情绪。过多的心理压力,极大的促成了抑郁症的发生。
3.过于敏感、多疑的人易得抑郁症。此类人群无论男女都属于心思细腻,做事也细腻的类型。过度敏感的后果即是常常对于旁人的言语行为想得过多,每天都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多变的情绪状态。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抑郁症很容易就发生在其身上。
4.女性相比男性更易得抑郁症。女性在一生中需要面对更多的生理过程,比如月经、怀孕和生育等等,这些和激素有关的生理过程也会潜在影响人的情绪变化。另外目前社会上很多女性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促成已婚女性抑郁症多发的最主要原因。
5.老年人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易得抑郁症。老年人作为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之一,心理健康不容忽视。身体衰弱、病痛增多、亲人逝世等,会给老年人脆弱的身心带来严重的打击,如果不能及时的疏导,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概率极高。
抑郁症的分类有什么
现在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的人得抑郁症。抑郁是一种心理行为,通常表现为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内源性抑郁症:即有懒、呆、变、忧、虑“五征”(大脑生物胺引对或绝对不足);
二、隐匿性抑郁症: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并不明显,常常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四、青少年抑郁症: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五、继发性抑郁症:如有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导致情绪持续忧郁、消沉;
六、产后抑郁症:其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七、白领抑郁症:患有抑郁症的青年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正常的生理周期也被打乱,症状多种多样,除了精神压抑、情绪低落、无所事事、爱生闷气、思虑过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等主要的精神症状外,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吸收功能失调症状,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妇科症状也不少见。
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性心理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人一生中遭遇的概率至少有15%。
老年人群更容易得抑郁症原因
老年人的大脑逐渐衰退,认知功能容易出现问题,老来变得固执,接受能力差,容易情绪低落。老年人的生理逐渐衰老,患上各种慢性病,甚至罹患不治之症,如果他们的经济状况较差,没钱治病,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容易陷入抑郁。在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高于城市的老年人,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特别是子女出外打工留下的“空巢老人”,生活孤独没人照顾,在寂寞中会老得更快,影响智能加快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者甚至连门都出不了,失去了过去做人的尊严,就可能想到“死了算了”。
老年人在情绪低落时不喜欢见人,也不爱说话。抑郁的老年人特别之处是不想见到熟人,因为见了生人没话说是正常的,但熟人知道自己过去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例如过去很爱说话的人现在不爱说话,反差很大,还给人没礼貌的感觉——其实,他们是没话可说,还搞得自己很紧张。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全面衰退,既不关心家庭和社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追求,整天不想动。
人们常常以为这是老来淡泊人生、看破红尘——那是老年人不再不惜代价追求难度过高的目标,权衡利弊后有选择地放弃,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抑郁症并非如此,而是令老人彻底失去所有兴趣,什么都不去想、不想做,全方位放弃一切。为了及时发现抑郁症等精神问题,老年人的常规体检应该增加心理评估。
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问题是,很多老年人本来就有很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可能是害怕吃药太多,或者担心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应,不少老年人限制自己吃抗抑郁药物,导致抑郁症治疗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