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葡萄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葡萄

葡萄深得不少人的欢心,它味甘、性温、色美,酸酸甜甜真是夏天必备佳果。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健脾和胃,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适当多吃葡萄有助开胃。此外,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能帮助人体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花青素能抗氧化,有延缓衰老、抗突变、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预防中暑应喝什么水

①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易中暑,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

。②茶水:钾容易随汗水排出,而茶叶含钾较多。

③陈醋:夏季人们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帮助消化.

④绿豆汤:消暑清热。

⑤苦瓜:夏食苦瓜正相宜。

绿豆汤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消暑、利尿消种、润喉止渴及明目降压之功效,对于中暑、咽喉炎、疮疖等有较好疗效。因此,绿豆常被民间用来当作消暑的食品。但绿豆性寒,低血压患者及正逢经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大家一定要详细的了解一下预防中暑喝什么水呢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多喝一些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专门治疗中暑的一种药物,可以帮助我们尽快的摆脱头疼的问题给我们自身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一定要避免长时间在太阳底下进行工作。

当心小宝宝秋老虎来了中暑

虽然眼下从节气上已经立秋,但是南京却迎来了今夏的第二波高温天气。酷暑下,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发热时的特点是什么,孩子中暑时应该怎样处理,是爸爸妈妈们都应该掌握的卫生常识。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多饮水。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孩子尽快摆脱中暑。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香瓜

香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营养价值可与西瓜媲美。香瓜除了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营养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则明显高于西瓜。多食甜瓜,有利于人体心脏和肝脏以及肠道系统的活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机能。

小儿中暑会有哪些特点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防中暑必不可少的茶饮和食物

1、银菊茶:金银花、菊花、茵陈各3克,生甘草2克,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清热的基础上,适应于咽喉易肿痛、长痘生疖者好。

2、菊参枸杞茶:菊花3克,枸杞子5克,花旗参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在补充水分、益气养阴、防暑解渴的基础上,适应于口干咽干、气短乏力者好。

3、藿香茶:藿香、佩兰各10克,生鱼腥草30克,为二人份,切碎,加红茶10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在补充水分、防暑去湿的基础上,适用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品。

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可预防中暑

大暑养生重在“清”。大暑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养生达人宋先生建议大家,这一节气的养生重在一个“清”字,首先要注重饮食清洁。“清热”,最好喝粥;“清补”首先要祛湿,可以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伤及肠胃道功能,像山药、莲藕等,都是进补的佳品。

此外,值此时节,为防止中暑,除了要保持乐观的心境外,还要注意多吃含钾食物。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大暑时节,为防止中暑,应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而那些高温作业人员,更应适当喝些含钾的饮料。

黄皮果怎么吃 直接食用

黄皮果是可以在洗干净之后直接食用的,新鲜的黄皮果清洗干净后,像吃葡萄一样将皮和果核去掉后,直接吃果肉。也可以将黄皮果的果皮、果肉、果核一起咀嚼食用,是有去火和防中暑的功效的。

什么人一定要严防中暑呢

在夏天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了,而且中暑之后的病人如果不好好的预防,也会产生中暑的很多反应的,那么什么人群需要预防中暑呢,对于中暑的问题一定要好好的关注一下的,下面就对中暑的预防人群进行详细的了解。

1.老年人。由于衰老,老年人循环功能减退,皮肤汗腺萎缩,机体散热不畅。

2.肥胖或超重人群。这些人体内脂肪较多,体内热量更难及时消耗掉。

3.酗酒者。饮酒过量容易导致身体脱水,进而增加中暑危险。

4.心肺肾等疾病患者。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身体虚弱或发烧。

5.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严格的饮食调理。比如,饮食控盐就可能会增加夏日中暑危险。患者在补盐之前应征求医生建议。

6.服用某些药物者。利尿剂、镇静剂、某些心脏药物和降压药都可能导致尿液增多和汗水减少。

7.服用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会造成血管收缩,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更易中暑。

美国衰老研究所还表示,注意生活方式也是预防中暑的关键。比如,房间没有空调、饮水不足、不知道如何应对极端天气、衣服穿得过多、去人多的地方、交通不便等。

研究所专家建议:

1.老年人(尤其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遇到高温潮湿天气时应该呆在室内;空气污染指数超标时,更应避免长时间外出;老人房间应该有空调或电风扇,保证空气流通。

2.外出时,应多去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购物中心和电影院等有空调的公共场所。

3.发现有人疑似中暑,应该立即让其在阴凉通风处躺下休息。如果感觉中暑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用湿布对疑似中暑者的手腕、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进行降温处理,可有效缓解中暑症状。另外,还可以让中暑者喝些水、果汁或蔬菜汁。切忌给这些患者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中暑是很严重的情况,其实也有一些人群需要好好的预防中暑的,而且中暑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有一些人群一定要特别的关注一下,预防中暑发生就应该注意上面的一些人群的,希望大家都应该注意。

诱发中暑背后的原因

原因一、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

原因二、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原因三、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的措施,常易发生中暑。

为此,相信很多人都很关注中暑的预防问题,专家指出,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

急诊科专家已经为我们讲解诱发中暑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以上几种原因下,一定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发生。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橙子

由于橙子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可以预防其他疾病,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对预防中暑非常有效。

小儿中暑发热的特点是什么

小儿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中暑,中暑发热的特点是什么,对小儿中暑应该怎样处理,这是每一位妈妈应该掌握的卫生常识。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预防中暑

首先是防晒,中午不要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活动,戴一个帽子,身上的衣服可以穿一些透气性比较好的、颜色浅一些的。

注意及时补水,预防中暑最好每20分钟喝一次水,即便你处于一个很潮湿的环境,其实也有“隐形脱水”,除了白水以外,淡盐水、牛奶、瓜果、蔬菜也都是有帮助的,但注意远离咖啡因和酒精饮料,也不推荐大家喝碳酸饮料。

三餐也要正常吃,避免低血糖。

假如真的出现了中暑,应当及时阴凉处仰卧,进行物理降温,及时补充淡盐水,严重的话还应当送医。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西瓜

西瓜不仅味道好,而且药用价值颇高,能够消暑、解渴、利尿,在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很够很好地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瓜瓤 中几乎囊括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所以俗话说得好:“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

当心小宝宝秋老虎来了中暑

小儿中暑的突出表现是高热,一般中暑时体温往往达到38℃-39℃,严重的中暑甚至体温可达41℃以上。病初患儿出汗较多,继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脑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调,皮肤反而无汗,干而灼热,面部潮红,无汗时患儿体温往往会进一步迅速升高。

同时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有的患儿又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对小儿中暑应注意预防,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射,多饮水。在炎热季节要做好室内通风。

对体弱儿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药物降温,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孩子尽快摆脱中暑。

相关推荐

中医如何防中暑中暑

中暑 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豆卷10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拉稀等)的人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 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法,药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朴5克、金银花1

夏季如何防止老人中暑

老人更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环境影响,进而造成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中暑的症状。其原因与肥胖及老人心脏病、或者服用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等有很大的关系。不仅造成身体诸多的不适感,而且还容易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所以老人夏季预防中暑很有必要。结合老人特点和身体情况,在中暑预防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老人如何预防中暑行为预防 老人防暑预防要尽量减少外出,拉拢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早晚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舒适凉爽地方休息替代酷热环境。电池供电的小电扇随身携带、凉毛巾擦拭身体。同时也可以用毛巾包好冰块在手腕、面部和

老人防中暑该注意什么

夏日炎炎,老年人由于口渴等感觉变迟钝,往往难以发现自己出现脱水症状,所以更容易进入“隐性脱水”状态,也就更容易中暑。老年人在炎热的夜晚也不爱开空调,加之睡前为避免起夜也常常不敢多喝水,所以中暑的危险更大,有时在室内就出现中暑。 水分这样补充,在1升水中加入40克砂糖、3克盐,就可以制成既补充水分又补充盐分的补液。由于这种糖盐水更容易补充体液,所以即使在睡前饮用,也不会导致老人起夜的次数增加,可以放心饮用。 家中常备解暑药 老人独自在家,需要时刻注意下列信号:体温极度升高(超过39.4摄氏度)、皮肤发红发热

高温天气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1、夏季温度高,人体水分挥发较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再喝,那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被带走,因此适当喝一些盐水。 2、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3、夏天是冷饮的季节,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放置几分钟后再食用,冰凉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少用,以免肠胃系统出现问题。 4、夏天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能够预防中暑的新

中医如何防中暑中暑

中暑:泡中药凉茶当饮料服用,有一定防中暑的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8克、白菊花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豆卷10 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浸泡约1小时,冷后适当饮用,但阳虚之体(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拉稀等)的人少用或不用。出汗多时,注意补充水分和 盐分,一般1000毫升冷开水中加0.9克食盐饮用。 治中暑:轻、中度中暑,中医称为暑湿伤表感冒,以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等为主要症状。可用清暑祛湿解表 法,药用香薷5克、扁豆15克、厚朴5克、金

老人中暑预防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患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被暑热夺去生命。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体温调节中枢神经较弱,加之有些老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组织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也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因此,老人在天气炎热时该高度警惕,以防中暑发生。 高温环境下,老人首先可以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如果上述症状加重,患者的体温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红

夏季多喝绿豆汤能防中暑

专家提醒,小暑后要特别防范中暑的发生,尤其要特别提防热射病这一严重的中暑,饮食上不妨多喝些绿豆汤,在其中加些菊花或金银花,多西瓜,可以起到更好的清热作用。 小暑时天气已经很热,如果强烈的阳光照射过久,红外线会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就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当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同样可能中暑。而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持续的闷热使体内热量不能发散,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 专家提醒,夏天要避

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日中暑预防 如果做好预防工作,中暑是可以避免的。 饮水方面首先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外出方面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

中暑预防

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伴有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夏日中暑预防 如果做好预防工作,中暑是可以避免的。 饮水方面 首先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

户外游戏中中暑急处理

中暑的救护: 1、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安静休息。 2、仅有先兆表现或轻型者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口服人丹、十滴水等。疑有循环衰竭者,酌情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 3、痉挛型者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也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4、循环衰竭者从速补液扩容,纠正循环衰竭。 5、高热型者:迅速降温:用风扇、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至皮肤发红,头、颈、掖下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也可将患者头部外浸在4度的水中,并不断按摩四肢皮肤有抽搐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日射病(中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