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包括哪些
女人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包括哪些
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是很多人关注的,女性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健康,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宵熬夜,就容易受到月经失调的危害,同时女性疾病也容易造成月经失调,对于月经失调女性要提高重视,及早进行治疗。接下来我们重点了解一番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
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
1、染色体检查以及B超检查:看一下卵巢有没有发生多囊性改变。
2、全身体格检查:需要了解有否引起月经失调的全身性疾病存在。
3、盆腔检查:检查的目的了解是否有生殖器官畸形、肿瘤或炎症的情况发生。
4、垂体功能检查:测定血LH、FSH水平及PRL水平以及垂体兴奋试验,蝶鞍CT检查看一下有没有垂体腺瘤。
5、卵巢功能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宫颈黏液结晶检查,血清E2、P测定,子宫内膜活检,基础体温测定。
6、腹腔镜检查:知道性腺状态,有没有发育不良、多囊卵巢、卵巢早衰等一系列的改变,磁共振检查主要是排除垂体腺瘤。
上述是对诊断月经失调的方法做出的分析,女性朋友发现月经失调发生,不要麻痹大意不引起重视处理,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尽早解决月经失调的危害,切勿盲目治疗,一定要在确诊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月经失调检查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
4、辅助检查:
(1)月经不调检查有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2)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
(3)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4)月经不调检查有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5)月经不调检查有X线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6)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
(7)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
更年期还要不要调经
一般来说,围绝经期从40岁开始直至55岁结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条件改善,绝经年龄现在有延后趋势,所以围绝经期也可能延到6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妇女因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排卵次数减少以至停止,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此期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为绝经,而围绕着绝经前后,有些人会出现月经紊乱:多数由稀发而逐渐绝经,少数人由月经不规律而渐绝经。
对于围绝经期月经失调的处理应该因人而异。围绝经期月经失调与青春期、生育期不同,它不需要恢复排卵,也不必考虑生育,目的主要是使患者顺利度过从无排卵出血期到绝经期。
围绝经期月经失调由稀发而逐渐绝经者,如无特殊情况,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候其自然绝经。有些人则是在规则的月经后突然停经,在排除意外妊娠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后,也不必做任何处理。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女性认识到,绝经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必然经历,坦然面对这一生理变化,身心愉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需要明确诊断而进一步治疗的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先有几星期至几个月的停经,然后发生不规则出血,量往往较多,持续时间长,可导致贫血;也有的只表现为经期延长,出血量并不多而周期可能是正常的。围绝经期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期,其中不少患者的外在表现就是阴道出血,由于这个阶段的妇女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这些出血认为是围绝经期的正常现象,未加小心而不检查治疗,等到出现其他症状时,肿瘤已属晚期,治疗效果极差。临床工作中,笔者碰到多例围绝经期妇女因“月经失调”就诊的病例,结果查出是子宫体癌瘤、宫颈癌、卵巢癌等等。另外,许多良性的器质性疾病也可表现为类似月经失调的症状,比如子宫肌瘤、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因此,当出现上述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症状,应该找妇科医生检查,最好先进行诊断性刮宫。这既可使患者迅速止血,刮出的子宫内膜也可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根据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围绝经期月经失调,经检查排除肿瘤和其他器质性病变后,在处理上以调整周期、减少出血为原则,不必考虑促进排卵。上述诊断性刮宫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另一种较常用的方法称为药物性刮宫,主要使用孕激素,即于月经后半期服用孕激素,连续3个周期为一疗程。因为围绝经期的月经失调绝大多数是无排卵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只有雌激素刺激,由于无排卵而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在月经前半期的增生状态不能正常转为分泌状态,所以,补充孕激素可使增生状态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使内膜脱落,出现比较彻底的撤药性出血。当出血停止后还需要调整以后的周期。个别疗效不佳的可适当配用雌激素或雄激素。
总之,围绝经期是妇女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可能出现较多的病理性情况,如果出现月经失调,最好还是找妇科医生诊治,以求安全、舒适地度过这段时期。
“月经不调”为哪般
年龄是判断月经紊乱的重要参考因素
青少年:初潮不久的青少年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月经不准很常见,规律性比较差。青少年的月经紊乱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可以自动转为规律的月经。
育龄期妇女:生育年龄的妇女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很多流产的表现,就是“月经量多”、“月经期延长”以及“月经周期紊乱”。在排除妊娠以后,内分泌功能失调、排卵异常、肿瘤、口服药物尤其是避孕药也是该年龄段发生“月经失调”的原因。
围绝经期妇女:这个年龄段的月经出血多和卵巢不能排卵、卵子耗竭有关,称作“无排卵性功血”。另外,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内膜癌)也可能引起阴道的异常出血。
绝经后:按说绝经了应该没有月经才对。但是有些绝经后的女性会发现自己突然“又来月经”了。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并不说明“返老还童”。绝经后阴道出血常见原因是老年性阴道炎和肿瘤。
月经失调检查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
4、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2)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
(3)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4)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5)X线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6)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
(7)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
月经不调者如何理解“调经”
“调经”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有不少的患者对调经的内涵不能科学和正确地理解。这里有必要作一简单的解释。
有的患者看病时,希望医生能立即开出一些“调经药”,带回家用一段时间后,月经即转为正常。实际上,许多病人的情况往往不这么简单。首先,医生必须搞清楚你患的是否为月经病,是哪一种类型的月经失调,这就要求患者准确而详细地提供与月经失调有关的病史。其次,医生需通过妇科检查、化验、B超检查、X线检查等分析判断月经紊乱的病因,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有时还需让患者作些特殊检查,如测基础体温(BBT)、刮宫、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等,往往需花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诊断未明确前,如果没有紧急情况,往往开不出处方,这点希望患者理解。
还有的患者希望通过医生的治疗,自己的月经能完全变为正常,不需依赖药物的调控。实际上,许多病人的情况也往往没有这么理想。这是因为对于许多月经病的发生原因,包括脑内及卵巢内的原因,医学尚未能完全搞清,也缺乏根治的办法。目前医生治疗月经病的对策除了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及性质,还需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生育要求等。一些促生育的药物往往只对本月经周期有效。有些月经病患者在完成生育任务后,仍需依靠药物调整月经。
简言之,月经失调病人对病情的好转与恢复,要寄希望于大夫的诊治,但又不可治病心情过于急切,希图毕其功于一役,将积年的月经失调,在旦夕之间即收全功。不知此旨,易蒙其害!
吃了百香果没有月经了怎么回事
与百香果没有关系。
若是吃了百香果月经没有来的话,其两者是没有关系的,百香果并不会影响到月经的延迟,其有可能是自身怀孕或者是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
月经对于女性而言是关乎到自身身体健康的生理现象,若是月经不正常了的话,可以首先考虑到是自身的作息习惯不规律相关,例如经常熬夜就会导致月经不调。
但是若是长期的月经不规律的话,建议是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诊断治疗下判断月经推迟的原因,从而可以掌握身体情况,更好的调理。
女性来月经前的注意事项
1.不适宜吃太咸,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在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2.多喝水,多喝温开水可以调节体液,改善水肿情况,并且使得经期的皮肤不那么干燥,滋润富有弹性。要注意的是不要贪凉喝冰水,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引起痛经等问题。
3.少吃生冷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等。 丹凤专家推荐:性激素检查是诊断月经失调的最佳方法 合肥丹凤朝阳妇科医院专家提示说,出现月经失调之后一定要及早到正规专业的妇科医院做性妇科检查、b超或者性激素检查,不要因为存在侥幸心理,盲目拖延就诊时间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引起严重后果,如:不孕、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无排卵等情况。另外,我院专家在针对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方面造诣很高,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早日摆脱月经不调的困扰。
性激素六项的检查时间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后的第3-5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这个时间就默认为月经前的时间,其结果也就参照黄体期的检查结果。
基础体温测定检查不孕不育
在月经后基础体温比较低(36. 6℃以下),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一直持续到经前1~2天或月经第1天,体温又降到原来水平。排卵后体温上升是由于卵巢排卵后有黄体形成,产生孕酮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致热作用而使体温升高。将月经周期每日基础体温画成连线则呈双相曲线;若无排卵则基础体温无上升改变而呈单相曲线。正常排卵的妇女,体温升高应持续12~16天,若短于11天,则表示黄体发育不健全。
测定方法:
每晚临睡前将体温表水银柱甩至35℃以下,并将其放在伸手即能取到的地方。次日清晨睡醒后,不要活动,不要起床,不要说话,立即将体温表放于舌下,测口腔温度5分钟,每日测量时间最好固定。夜班工作者应在睡眠休息6~8小时后,按上述方法测定体温。将每日测得体温记录在基础体温单上,最后画成曲线。同时,将生活中有关情况随时记录在基础体温单上以便作参考。基础体温需 连续测,或至少连续测3个月经周期。
临床意义:
测量基础体温以了解卵巢功能,有无排卵以及黄体功能,指导避孕与受孕,协助诊断月经失调及有否妊娠。
女人为什么会月经失调
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
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
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
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女人月经失调的原因有什么
月经失调的主要症状为月经提前或推后、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过多或者过少、痛经、血块等,当女性朋友出现上述症状时,很可能就是月经失调了,需要及时去看医生来调理月经。那么,女人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导致月经失调的四大原因。
女人月经失调的原因
1、情绪
情绪会影响月经,当女性朋友的情绪出现异常情况时,就会影响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月经。所以,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悲观、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之中。
2、着凉
经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在经期不注重保暖,甚至导致腹部着凉的话,会导致经血凝滞,从而引起痛经、月经量减少等情况,长此以往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闭经。
3、节食
很多女性朋友都想拥有苗条的身材,所以过度节食,这就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出现雌激素低下的情况,雌激素低的话,对月经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4、喜好烟酒
喜欢烟酒的女性朋友,更容易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尤其是过量抽烟喝酒的女性,得月经失调的几率会更高。因此,想要将月经调整过来的话,建议不要喝酒抽烟。
女人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哪些呢?导致女人月经失调的原因还是蛮多的,上面介绍了导致女人月经失调的四个原因,都是有据可循的,为了能改善月经失调的症状,建议女性朋友们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改掉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将月经调整过来。
女人月经失调的症状
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血热内扰:月经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渴,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气不摄血:月经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质淡,脉弱。
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血寒凝滞: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2)肝血亏虚:月经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3)肝气郁滞:月经量少,色暗红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1)肝气郁滞: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肾气不足:月经量少,色淡暗,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
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
(1)气不摄血:经来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或小腹空坠,舌淡,脉细。
(2)血热内扰: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心烦口渴,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滞胞宫:经来量多,或多时不净,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5、月经过少:经期虽准,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
(1)肝血亏虚: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无块,或伴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肾阳亏虚:月经量少,色淡红或暗红,质稀,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质淡,脉弱或沉迟。
(3)瘀滞胞宫: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4)痰湿阻滞: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稠,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白带多粘稠,苔白腻,脉滑。
月经失调有哪些误区
月经失调有哪些误区?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是卵巢内分泌紊乱的一种表现。调经,要调整这种病理情况,或是对生殖道发育异常、炎症、肿瘤等疾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在妇科门诊发现,有不少月经失调的病例,往往只是“单纯”的调经,与建立在月经生理基础上的现代妇科理论和调经方法相悖。结果造成生理机能更为紊乱,延误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如月经过多时,单纯用一般非妇科出血的止血药来治疗,治表后随着下一周期月经的来临,有病理原因的月经失调仍会重现,反复的出血使贫血加剧。有人甚至用阴道塞使下身干爽、舒适,结果阴道内潜在的致病菌扩散,造成内膜炎、附件炎。有的造成经血倒流,子宫内膜通过输卵管在腹腔种植,出现有痛经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都使原有的月经失调更难治愈。
当月经失调较难治愈时,有的病人长期用性激素治疗。用替代卵巢功能或抑制排卵方法,对要求生育的妇女则失去了当母亲的机会。有的月经失调原因是肿瘤或癌前期病变引起,特别对不孕、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高危人群,不通过明确的诊断来排除肿瘤,失去了早期治疗肿瘤的机会,甚至丧失生命。
少女初潮,说明子宫内膜对性激素有了反应性出血,从初潮到卵巢规则的周期性排卵,即规则的月经,大约要2年左右。期间只要不出现病理情况(如先天畸形、大量出血造成贫血),则不必治疗。要生育的妇女月经周期偏长,只要排卵正常;育龄妇女偶尔一次月经失常,往往会自愈。这些都不必马上“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