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区别
苦参素(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区别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现已分离出的生物碱多达20余种,合称苦参总碱。目前认为具有药理活性的5种主要生物碱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及槐定碱。
苦参总碱主要用在抗痢疾杆菌、皮肤真菌、阿米巴原虫、滴虫等感染方面。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根本区别是氧化苦参碱在N位上存在一个氧离子,而苦参碱没有。
苦参素与苦参碱结构相似,药理作用也相似。
苦参素因具有特殊的氧结构,从而改变了药物分子的极性,也因此具有了比苦参碱更独特的作用机理及疗效。具体表现为:
①苦参素的分布更集中于肝脏,血药浓度比苦参碱高。
苦参素的氧化结构使分子的极性发生了改变,药代动力学也随之改变。苦参素进入人体后主
要分布于肝脏组织中,血液中清除快,半衰期短,血浓度相对较高。
②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苦参素进入肝细胞时,因为其氧离子结构与因为肝炎病毒入侵而改变了膜结构和膜电位的肝
细胞能特异性结合,同时借助于氧化键断裂释放的能量进入肝细胞内,此过程不增加肝脏负
担,同时在通过肝细胞膜的过程中能够使磷脂恢复序贯排列,从而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
流性,因而更具靶向性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③ 苦参素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的特点。苦参素对病毒DNA模板的作用:苦参素进入受病毒侵染的肝细胞后,能迅速封闭乙肝病毒 cccDNA的遗传信息,暴露的离子键激活核酸内切酶对病毒DNA的复制模版进行杀灭,同时苦参素能够改变肝细胞浆的生化特性,使潜伏期的病毒失去必需的生存环境而死亡,不会造成病毒变异。因此,苦参素更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的特点。这也是
苦参素治疗乙肝较苦参碱更具优势的根本原因。
④苦参素较苦参碱更安全。
苦参总碱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为147.2±14.8mg/kg;苦参碱小鼠肌肉注射的为 74.15±6.14mg/kg;氧化苦参碱小鼠肌注LD50为256.74±57.36mg/kg,由此表明苦参素较苦参 碱更安全。
⑤苦参碱无升高白细胞的药理作用,而苦参素有。
苦参的营养价值 增加白细胞数量
苦参总碱及氧化苦参碱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环磷酰胺、X射线与钴射线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正确治疗丙肝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治疗丙肝: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及保肝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急性丙肝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如果经一般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血清转氨酶(ALT)或血清丙肝病毒反复升高,也可以选择抗干扰素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丙肝:
真菌多糖类:最早上市的多糖类抗肝炎药物为香菇多糖。猪苓多糖也是一只很好的抗肝炎药物。研究人员认为,在多糖类物质中以香菇多糖和猪苓多糖对肝炎病毒复制的阻滞作用最强,此外还有保肝护肝、降酶、增强免疫力、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多重功效,因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可以长期使用。
核苷类药:核苷类药物的代表品种为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和更昔洛韦等。其中,利巴韦林作为核苷类老产品对丙肝病毒具有较强阻断复制作用。尤其是将利巴韦林与α-2b干扰素配伍使用的疗效比单用干扰素可提高1倍多的新发现,使得利巴韦林的销量激增。
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制剂的价格仅为进口干扰素制剂的十分之一。更令人振奋的是,氧化苦参碱还有抗肝癌作用,比干扰素要更胜一筹。据悉,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生产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虽然上市时间不久,但由于其出色的临床疗效,该产品在国内医院用量直线上升,现已成为国内抗丙肝的一线药物。
饮食治疗丙肝:日常生活中,丙肝患者的饮食应注意清淡,多吃一些缓解病情的食物,像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都是对丙肝患者有帮助的。对于饮食的禁忌,丙肝患者应少吃一些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严禁烟酒,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
氧化苦参碱的简介
氧化苦参碱又名苦参素.
植物来源:本品系从豆科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或平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
英文名称:Oxymatrine
CAS NO: 16837-52-8
熔点及溶解度:mp.162℃~163℃(水合物),207℃(无水物),溶于水,氯仿,乙醇,难溶于乙醚,甲醚,石油醚。
分子式及分子量:分子式C15H24N2O2;264.36
分子结构:[2]
有效成份:Matridin-15-one,l-oxide.(1β)-;C15H24N2O2
应用剂型:胶囊 针剂
规格含量:98%
检测方法:HPLC
产品形状:透明颗粒结晶
物理性质:熔点207℃-208℃,易溶于水、甲醇、氯仿、苯,难溶于乙醚
生产工艺:主要由水提、萃取、结晶等工序完成
保存方法: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
保 质 期:2年(暂定)
苦参的功效和作用
其实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苦参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很多人在发炎的时候也都会利用苦参来抗炎,那就很好的证明了苦参具有抗炎的功效。
苦参的功效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脾胃虚寒者忌服。胃弱者慎用。 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药理作用
1.美容护肤作用: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2.抗菌作用:苦参醚提物及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苦参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苦参碱在体内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4.升白作用:苦参总碱及氧化苦参碱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环磷酰胺、X射线与钴射线照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5.抗炎作用:苦参碱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大鼠角叉菜胶性足垫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6.抗心律不齐作用:苦参碱能对抗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猫室性纤颤;也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及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性纤颤.对氯仿吸入所致的小鼠心室纤颤、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兔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苦参总黄酮并能对抗心肌细胞团自发及哇巴因诱发的搏动节律失常.此外,苦参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苦参生物碱尚有安定、平喘、免疫抑制作用。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抗过敏
苦参中含有苦参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1/5LD50剂量下对小鼠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兔、大鼠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150mg/kg或100mg/kg对被动或主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兔血清IgE抗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200mg/kg·d,共21天,对小鼠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死亡有保护作用。
由此可知苦参对自身免疫系统的过大免疫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一定的一直作用,能用来防治过敏。
苦参的营养价值 苦参的营养成分
苦参含有多种生物碱及黄酮类化合物,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氧化槐根碱、槐定碱、右旋别苦参碱、左旋槐根碱及苦参新醇、苦参查耳酮、苦参查耳酮醇、苦参醇、新苦参醇等等。
苦豆子的营养价值 苦豆子的营养成分
苦豆子种子中粗蛋白22.35%,粗脂肪5.30%。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黄酮类、色素和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槐定碱、苦豆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等15种以上生物碱。
浅谈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相互转化及其在中药质控中的意义
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豆科植物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的主要成分,属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二者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镇痛、抗心率失常、镇咳、杀菌等作用。其中氧化苦参碱氮原子以配位键与氧结合(结构见Fig.1)。研究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存在相互转化,氧化苦参碱在某些条件下氮氧键裂开转化为苦参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苦参项下为测定苦参碱(C15H24N2O)和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的总量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本文从二者相互转化的关系出发,浅谈二种成分的相互转化对于中药及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义。
一、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相互转化
1、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天然存在情况
2、复方制剂中的转化情况 含苦参药材的复方(止痛散、苦参汤)水煮后苦参碱含量高于氧化苦参碱,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加大。
3、体内转化情况 王明雷[ 王明雷,周秋丽,王本祥. 氧化苦参碱肠内菌代谢及吸收入血活性成分的研究.
二、质量控制
1、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对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报道较多,HPLC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扫描法、荧光猝灭法均可用于药材及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同时测定。灵敏度较高的LC-MS法可用于血浆中微量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同时测定。
2、国家标准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情况 中国药典2000年版药典苦参项下的含量测定为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不得少于0.08%。2005年版将苦参项下的含量测定修订为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量不得低于1.2%。国家局标准苦参总碱(WS-10001(HD-1106)-2002)的质量标准中采用容量法测定苦参总生物碱的方法。国家局标准苦豆子总碱(WS-10001(HD- 1391)-2003)的质量标准中未采用测定苦参碱或氧化苦参碱的方法,为HPLC测定槐定碱(C15H24N2O)的方法。
3、目前中药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状况 目前对于处方中含苦参或山豆根的制剂,以及以苦参总碱投料制成的制剂,已有的国家标准中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以测定苦参碱的含量为多。
山豆根的营养价值 抑制肿瘤相伴免疫(TCI)和抗体生成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均能抑制肿瘤相伴免疫(TCI)和抗体生成,以苦参碱的免疫抑制功效最强。苦参碱有明显的升白作用。对X射线和60钴射线所致的家兔白细胞降低具有明显的促进上升作用。
治疗丙肝的五大常规用药
1、核苷类药
核苷类药物的代表品种为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和更昔洛韦等。其中,利巴韦林作为核苷类老产品对丙肝病毒具有较强阻断复制作用。尤其是将利巴韦林与α-2b干扰素配伍使用的疗效比单用干扰素可提高1倍多的新发现,使得利巴韦林的销量激增。
2、水飞蓟素
中药也是当今治疗丙肝的主要药物,其中不少药材已开发成为复方抗肝炎药物制剂。临床研究证实,水飞蓟素对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译】: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患者有较好的保肝护肝作用,即使病人肝脏中2/3的肝细胞已被肝炎病毒破坏,只要坚持服用水飞蓟素仍能保证其余1/3肝细胞可发挥正常肝功能。
3、真菌多糖类
最早上市的多糖类抗肝炎药物为香菇多糖。猪苓多糖也是一只很好的抗肝炎药物。研究人员认为,在多糖类物质中以香菇多糖和猪苓多糖对肝炎病毒复制的阻滞作用最强,此外还有保肝护肝、降酶、增强免疫力、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多重功效,因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可以长期使用。
4、氧化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制剂的价格仅为进口干扰素制剂的十分之一。更令人振奋的是,氧化苦参碱还有抗肝癌作用,比干扰素要更胜一筹。据悉,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在生产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虽然上市时间不久,但由于其出色的临床疗效,该产品在国内医院用量直线上升,现已成为国内抗丙肝的一线药物。
5、溪黄草类
溪黄草是我国民间的习用抗肝炎草药,现国内已开发出10多种溪黄草制剂,国内已有企业利用溪黄草与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等加工成复方成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或丙肝。据报道,溪黄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对肝炎病毒有显著抑制复制作用,临床效果高达84%,甚至优于干扰素与利巴韦林合剂。
苦参有什么作用 缓解心率失常
食盐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静脉注射液对乌头碱和氯仿-肾上腺素、冠脉前降支和冠脉阻塞-再灌流等引起的心率失常具有抵抗抑制作用,并且还能缩短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