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恶露的保健
产褥期恶露的保健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祛除秽浊之气,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若血热证者,衣服不宜过暖。
2.恶露减少,身体趋向恢复时,可鼓励产妇适当起床活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和胞宫余浊的排出。
3.产后未满50天绝对禁止房事。
4.加强营养,饮食总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为免温热食物助邪,可多吃新鲜蔬菜。若气虚者,可予鸡汤、桂圆汤等。若血热者可食梨、橘子、西瓜等水果但宜温服。
5.属血热、血瘀、肝郁化热的病人,应加强饮料服食,如藕汁、梨汁、橘子汁、西瓜汁,以清热化淤。
6.脾虚气弱的病人,遇寒冷季节可增加羊肉、狗肉等温补食品。肝肾阳虚的病人,可增加滋阴食物,如甲鱼、龟肉等。
产褥期恶露多久结束 恶露时间延长
如果在此期间,产妇子宫复旧不完全,或者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者发生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且可闻到臭味。
产后保健不当易导致恶露异常
胎儿出生后,胎盘也随之娩出。之后,阴道会排出一些棕红色的液体,其中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细菌及黏液等,医学上称之为“恶露”。
产后3—4天为血性恶露,量多,颜色棕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坏死的蜕膜组织。4—6天为浆液性恶露,其色转淡,内含血液越来越少。
7—10天之后为白色恶露,内含大量白血球、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一月左右恶露基本停止。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不臭。如有臭味,或红色恶露、白色恶露过多及持续时间过长,反反复复,那就说明恶露异常。
恶露异常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以产褥期出血和感染最为常见。胎盘娩出后,子宫内壁的胎盘创面有大量的开放血管,产后均有出血,一般出血量为150—300毫升左右,24小时内超过4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子宫收缩无力、胎盘滞留或残留、宫颈及阴道撕裂、孕妇患有贫血等,都可引起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后果严重,决不可麻痹大意。
据调查,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褥感染在医疗卫生差的地区较为常见。分娩时器械消毒不严或产时进行过多不必要的阴道检查,产后不清洁,都可引起产褥感染。
此外,病菌可在产前从房事或坐浴时进入阴道,或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在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妊娠中毒症、产时产后出血过多、胎盘组织残留等情况下降低了产妇抵抗力,破坏了阴道内的生态平衡,原寄生在阴道里的不致病细菌,此时可活跃起来引起自体感染。除恶露异常外,多有发烧、腹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形成腹膜炎,甚至败血症、中毒性休克。
其次,产褥期保健不当也是引起恶露异常的重要原因。产后24小时后应下床活动,可帮助子宫复原及有利于恶露排出。然而有些产妇长期不下床活动,暑热天气也关门闭户。一些无知的丈夫还在产褥期强迫与妻子行房事,造成阴道黏膜破裂、子宫内膜感染,造成恶露异常。
产后红色恶露反反复复或者越来越多,不时混有新鲜血块,除有胎盘息肉的可能性外,还应警惕绒毛膜上皮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癌肿,多发生于葡萄胎后,也有20%左右的病例继发于足月妊娠或与妊娠同时存在。此类癌症并不少见,正常妊娠分娩后数日,尿或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转为阴性,如果仍为阳性并伴反复的血性恶露,就应当高度警惕。
产褥期常见疾病
1、并发病症
产褥期并发症有贫血、乳汁不足、乳腺炎、子宫炎、筋骨疼痛、腰酸、腹泻、头痛、便秘等。
2、产褥热
一些产妇生完孩子会出现发烧的情况,临床上把这种发生在产后1-10天的发烧就称为产褥热。产褥热感染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妇健康,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子宫脱垂
产后出现小腹下坠或腰疼也是常见的情况,这是因为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后变松弛,导致子宫位置发生改变,子宫沿阴道方向往下移动,造成了子宫脱垂。
4、产褥期恶露不尽
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从阴道排出的现象,产褥期是恶露的主要发生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还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1)血性恶露:阴道排出大量血液,伴随小血块,也有少数胎膜和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大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少量血液并且带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恶露不尽最要注意,也是最易发生的是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在产褥期出现恶露不尽的话最好到医院做B超、血常规等检查。
剖腹产后恶露不尽怎么办
虽然,产后恶露是妈妈们的必经阶段,但如果顺产后恶露持续两周以上、剖腹产后恶露持续四周以上,且仍然量多、鲜红,就是产后恶露不绝的现象,是需要治疗的。那么,剖腹产后恶露不尽怎么办?
1、女性在产褥期的抵抗力比来月经时还要低,分娩后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防发生病菌感染导致产褥热。
2、产后恶露期中的妈妈们每4至6小时要更换一次卫生垫,每天用清洁的水洗澡,但不需要特别冲洗阴道。
3、分娩后子宫内膜修复的42天内应该避免性生活,因为这段时间内子宫颈仍然非常脆弱,容易会造成宫内感染、出血。
4、新妈妈所在的房间要注意空气流通。因为在这个时候,女性体内血液循环比正常水平上升了40%,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多汗。如果一味捂着不通风,容易引起感冒。
5、恶露现象如果超过42天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治疗。一般来讲,只要通过检查找准了恶露的原因,及时治疗会很快痊愈。
相反,如果恶露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或治疗不及时,再加上产褥期女性身体抵抗力较差,有时可能会引发产褥期严重感染或慢性盆腔炎等问题。
产褥期护理注意事项
1、及时清洁恶露
产褥期面临的一大麻烦就是恶露,恶露还藏有细菌,稍不注意就容易受感染。产褥期就要注意勤换洗衣物,清洗外阴部位。此外,清洗时一定要从前往后,因为肛门附件藏有各种细菌,如果从前往后洗的话就有可能感染到私密处。
2、不宜过早同房
产褥期的女性要排出恶露和恢复身体,不建议过早同房,否则对身体的伤害难以估量。
3、与宝宝休息同步
宝宝的睡眠时间短,并且需要多次睡眠。这和大人有所差别,所以在产褥期产妇最好和婴儿休息时间同步。这样既能够得到休息,又能够保证婴儿及时获得母乳。
4、产后检查别忽略
产褥期56天左右最好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便于知悉身体恢复状态及健康指数。如果在这之前感到身体异样,也不必一定等到56天,可以提前就医。
5、保持心情愉悦
产褥期产妇心情愉悦的话可以促进母乳的分泌,有助于母乳喂养。不过产后尔蒙浓度会发生变化,导致产妇情绪比较低落,这种情况偶然发生的话不必担心,要是长时间如此就要去看医生,防止抑郁症。
产褥期护理垫是什么
产褥期护理垫是产妇产后专用医学级的贴身护理用品。100%纯棉,呵护局部敏感肌肤;添加国家保密配方,去瘀生新、预防产后感染;十万级的杀菌标准和药械级制造工艺,安全抑菌。产褥期护理垫能有效预防产褥期可能会出现的临床问题。产褥期护理垫是孕妇产后必备的贴身用品,前半个月会有大量的恶露每天流出,一般卫生巾不卫生且太小满足不了,此时就需要使用专业的产褥期护理垫了。
产后恶露有异味怎么办
1、及时检查
产后恶露有异味,应及时复查,到医院做下血常规和B超检查,明确是否宫内有残留物及是否白细胞增高,有宫腔感染情况,确诊后再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输液抗感染和促进子宫收缩的治疗。
2、保持外阴清洁
女性在产褥期,恶露有异味时,除了及时就诊治疗外,在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棉(建议每2小时换一片),保持清爽,穿纯棉内裤,减少感染发生。
3、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油腻、不易消化食物,以免寒热食物助邪,加重症状,可多吃新鲜蔬菜。下列食疗也可按需采用:
山楂红糖水
材料:山楂30克,红糖30克。
做法:山楂倒入锅中,加清水煮至烂熟,再加入红糖,稍微煮一下出锅,每天饮用2次。
功效:散淤血,有助于产妇尽快化淤排净恶露。
产褥期是怎么回事
产褥期≠坐月子
在我国“坐月子”的习俗已经流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协助产妇顺利的度过产后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但是传统中的坐月子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此传统中的坐月子仅仅相当于产褥期的前30天的时间,是不能够替代整个产褥期的。很多人误以为坐月子就是指产褥期,其实这种人为是不够全面的产褥期的身体变化。
产褥期≠卧床一个月
有人说产褥期就是要卧床一个月,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并且有利于子宫的回复和恶露的排出,从而可减少各种感染的机会,还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以及痔疮的发生。一般健康的产妇在6-8小时左右就可以做起来,12小时自己可以到厕所大、小便,一般第二天即可随意活动;对于剖腹产产妇,在卧床6小时候可翻身,术后24小时可以做起来,具体下床时间可根据产妇个人情况而定。
产褥期的身体改变
产褥期母亲的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以生殖系统变化最大,其次是乳房,以及循环、泌尿和内分泌等系统的变化。在产褥期子宫肌层的缩复和子宫内膜进行再生;产后恶露的排出;乳房也开始分泌乳汁;产妇的消化以及内分泌系统也会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体;还会在在产褥早期出现尿量增多、体温升高等变化等。
小贴士
产褥期产妇的身体恢复需要一定的过程和适宜的环境,要达到身体的恢复,心理的变迁,身份的转变,生活的适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宜。这短时间产妇自身身心的调整、家人的悉心照顾,都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婴儿的成长。因此在这段时间进行科学的修养调整避免过早的进行紧张的脑力、体力劳动,避免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产褥期护理及卫生保健
刚刚生下婴儿后,母体需要更好的休养和护理。一般来说,产妇全身的器官要经过6―8周的休养和护理,才能逐渐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这6―8周医学上就叫做产褥期。产褥期大部分时间多是在家里渡过的,所以一定要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这对产妇身体的恢复和今后的健康关系很大。产褥期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恶露的处置:何谓恶露?当胎儿娩出后的3―4周内,子宫腔内的组织物、粘液和创面排出的血液混合在一起,从阴道内排出,俗称恶露。开始几天的恶露为血性恶露,颜色鲜红,3-4天后逐渐变淡,呈褐色、淡黄色或白色。有时恶露排出不顺利,如子宫收缩不良等血性恶露或褐色恶露会持续不断、气味难闻,要找医生治疗。恶露的处置应加以重视,如不注意清洁,会引起阴道、子宫感染发炎相当麻烦。恶露处置应先洗手,大小便后也应立即洗手,同时要用消毒纸或药棉,由阴道向肛门方向擦拭消毒,同一张纸或药棉不可使用二次,务必每次使用过后就换新的。药棉可用医院配制的。阴道或会阴有伤口,应特别注意避免从伤口处擦拭,要勤换卫生巾和内衣内裤,按医生医嘱服用子宫收缩剂和坐盆等,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产褥期恶露多久结束 血性恶露时间
血性恶露因其含有大量血液而得名,在产后的最初几天内产妇恶露排出量比较多,颜色鲜红,其中除了血液以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质、胎毛以及苔粪等,血性恶露一般可持续3-4日,然后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性恶露。
产褥期妈妈护理要注意什么
产褥期妈妈如何护理之观察恶露
产褥期妈妈要注意观察恶露是否正常,一般产后恶露持续的时间3周左右。
正常情况下的恶露颜色会随着是从红白,但是如果发生血性恶露持续时间2周以上,并且量多,有臭味的话,那么这时候就要及时就诊,以免发生危险。
产褥期妈妈如何护理之私处护理
对于产褥期的妈妈们来说,私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女性在分娩之后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病菌的能力会有所下降,所以私处的清洁是不可忽视的。
不过,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产后私处清洁呢?没有必要天天进行,一般来说一周进行两次就可以了。选择护理液的时候也要注意,要注意安全性,最好是选择使用植物中药配方的洗液,这样对于防止阴道感染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产褥期妈妈如何护理之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产褥期进行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而且还有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所以如果可以母乳喂养的话,小编建议妈妈们最好还是要母乳喂养哦!
产褥期妈妈如果奶水不足的话,可以适当的增加宝宝吸允的次数,宝宝吸允的越多,奶水就会分泌的越多。
如果想要食疗方法来增加奶水,小编建议你们在产后第三天再开始喝催乳汤,因为过早的和催乳汤是会适得其反的。
剖腹产后恶露不尽怎么办
1、女性在产褥期的抵抗力比来月经时还要低,分娩后新妈妈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防发生病菌感染导致产褥热。
2、产后恶露期中的妈妈们每4至6小时要更换一次卫生垫,每天用清洁的水洗澡,但不需要特别冲洗阴道。
3、分娩后子宫内膜修复的42天内应该避免性生活,因为这段时间内子宫颈仍然非常脆弱,容易会造成宫内感染、出血。
4、新妈妈所在的房间要注意空气流通。因为在这个时候,女性体内血液循环比正常水平上升了40%,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明显的标志就是多汗。如果一味捂着不通风,容易引起感冒。
5、恶露现象如果超过42天一定要及早到医院治疗。一般来讲,只要通过检查找准了恶露的原因,及时治疗会很快痊愈。
相反,如果恶露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或治疗不及时,再加上产褥期女性身体抵抗力较差,有时可能会引发产褥期严重感染或慢性盆腔炎等问题。
产妇垫注意事项
产褥期护理垫就是产妇卫生巾,因为妈妈分娩后,恶露一下子排不尽,需要垫。
在关系到产妇切身利益的产后高度敏感期,建议产妇选择高品质的产褥期护理垫品牌。产褥期护理垫的种类很多,有棉面、网面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棉面卫生巾吸收速度快,网面防回渗性能好,适当的药物卫生巾有保健功能等。但由于每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对卫生巾的感受也会有所区别,如有的人觉得网面干爽,有的人则会觉得网面与皮肤接触不舒服,有的人对药物卫生巾还会产生过敏等。所以要根据自己使用的实际感受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种类。
恶露有异味怎么办 保持外阴清洁
女性在产褥期,恶露有异味时,除了及时就诊治疗外,在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棉(建议每2小时换一片),保持清爽,穿纯棉内裤,减少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