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的饮食
天疱疮的饮食
饮食适宜:
1.宜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3.宜吃含锌高的食物。
牡蛎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锌元素以及蛋白质,有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 每次5-6个,蒜蓉清蒸以后食用。
腌酱菜纤维素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具有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100-200g,鸡蛋炒食。
西红柿维生素含量高,味酸甜,特别是里面的维生素C,对天疱疮有促进组织恢复的作用。
饮食禁忌:
1.忌吃热燥性的食物;2.忌吃酒精类的食物。
酒精性饮料具有刺激性,造成皮疹的充血,不利于皮疹的恢复。
辛辣、刺激,不利于组织的修复。且具有增加天疱疮的可能。
天疱疮如何处理
一、皮质激素为目前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要早期应用,足量控制、正确减量,继用最小维持量。维生素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二、严重病例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与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有继发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
三、应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四、局部对症治疗,皮疹较少时,糜烂面外搽氧化锌油,皮疹较广泛而结痂较多时,可用药浴疗法清除痂皮,去除恶臭,减少疼痛。
以上就是天疱疮的治疗要点的介绍,只要你记住治疗的要点,对症治疗,希望对您治疗天疱疮有帮助!
天疱疮中医治疗怎么治疗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由于病程慢长,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治疗天疱疮最好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皮肤科医生.您好,天胞疮一般很少播散全身,预后良好,不累及粘膜,全身症状轻微。本症最后可以发展为落叶型天疱疮。治法:泻火,除湿,养阴益气。茵陈15萆解15白藓皮15苍术9薏苡仁18麦冬12玄参12石斛12生地15太子参15丹参12黄柏12扁豆15金银花15。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且严重的皮肤病.临床较少见,多在30~50岁左右发病.天疱疮可以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四种.有人亦将增殖型天疱疮归为寻常型的异型;将红斑型归为落叶型的异型.其中以寻常型天疱疮危害性最大.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由于病程慢长,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治疗天疱疮最好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皮肤科医生.
天疱疮治疗
1.支持疗法甚为重要,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进食困难者应由静脉补充,全身衰竭者需少量多次输血。应注意清洁卫生并防止褥疮。
2.皮质类固醇激素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有泼尼松(强的松)、泼尼龙等。开始的剂量需大,以期尽快控制病情,一般先给予泼尼松,对皮损面积小于体表10%的轻症患者给以30一40mg/d,对皮损面积占体表30%左右的中症患者给以60mg/d;对皮损面积占体表50 %以上的重症患者给以80mg/d,给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3一5天后,仍有新水疱出现,应酌情加量。直至能控制新的水疱出现,且原有皮疹消退,维持此剂量10天一2周,然后减量。开始减量可稍快,如每周减总量的10%,减至30mg/d后要慎重。在减药过程中,若有新水疱出现应暂停减量。至病情稳定后,逐渐调整至维持量,并长期服用。减药太快或骤然停药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3.免疫抑制剂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的用量,避免或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可选用雷公藤多甙30一60mg/d,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1一2mg/kg·d口服。或甲氢蝶呤10一25mg,肌内注射,每周一次。
4.对病情严重、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仍不能控制皮疹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血浆置换疗法。
5.局部治疗对有大面积糜烂者,应按二度烧伤的方式处理,换药时注意消毒及隔离措施。注意室内温度,避免着凉。清洁刨面,去除脓痂,糜烂面可用1 :8000高锰酸钾浸浴或l:2000黄连素溶液清洗,或根据细菌培养选用适当抗菌素外用。口腔糜烂除用清洁及消毒含漱剂外,外涂2.5%金霉素甘油涂剂,可减轻疼痛。
6.注意事项由于激素用量较大,时间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副作用。严重的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肺感染、糖尿病、肺结核活动、高血压、精神症状等,一旦出现,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发感染时应作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适当抗生素。并发念珠菌感染时可用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氟康唑等。对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定期检查血像及肝、肾功能。
外阴天疱疮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竹叶通草绿豆粥
原料: 淡竹叶10克,通草诬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 早晚分食。
2、霜打荷花
原料:原料鲜白荷花10 朵,白糖150 克,淀粉、精白面粉、桂花各少许,花生油100 克(耗油50 克)。
制作:先将白糖50 克,桂花少许,淀粉、精白粉一起调成稀糊。将初开的白荷花稍微掰开一点,放入稀糊中粘上糊备用,锅置于火上,加入花生油,油热后把粘上糊的荷花放入油中炸熟,待稍呈金黄色捞出摆盘,撒上白糖即成。
功效:清暑法湿、止血。适宜于呕血、天疱疮及湿疹等症。
用法: 早晚分食。
二、适宜食物
1、多吃蔬菜、水果。
2、多饮茶水或清淡饮料。
3、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三、不适宜食物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可影响机体内分泌,从而造成皮肤刺痒,影响治疗。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葱、生蒜、白酒等。
(2)忌食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主要是指油脂类。这类食物摄入过多会促进皮脂腺的分泌,使 病情加重。同时,还要注意少吃甜食和咸食,以利于皮肤的康复。
(3)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天疱疮临床表现
天疱疮可分为四型:寻常性、增殖性、落叶性和红斑性。近年来在中国报告较多的疱疹样天疱疮很可能也是天疱疮的一个亚型。
(一)寻常性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是最重及常见的一型。大部分病人在皮肤损害发生之前4一6个月先有口腔粕膜的水疱或糜烂。皮肤损害为大小下一的浆液性大疱,疱壁较薄、松弛易破,成为糜烂面,且很少自行愈合。疱常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发生,若以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肮,亦可使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出现水疱,称棘刺松解征或尼氏征(Nikolsky sign)。
本病开始可仅有少数水疱,常见于胸、背部,以后水疱逐渐增多,可渐遍发全身。由于疱壁薄,很易破裂而成为大片的潮红糜烂面。若继发感染,则有脓疱及脓痂,分泌物有一股难闻的臭昧。若不及时治疗,水疱及糜烂面不断向周围扩大,大量体液丢失,体质日渐衰弱,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因肺感染、败血症及恶液质而死亡。
(二)增殖性天疱疮(pemphigus vegetans)是寻常性天疱疮的良性型,很少见。患者一般是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皮损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门周围、鼻唇沟等皱折部位。损害最初为薄壁的水疱,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面积逐渐扩大。皱折部位温暖潮湿,易继发细菌及念珠菌感染,且有一股臭味。陈旧的损害表面略干燥,呈乳头瘤状。病程慢性,预后较好。
(三〕落叶性天疱疮(pemphigus foliapeas)初起常在头、面、上胸或背部红斑基础上出现少数松弛性水疱,棘刺松解征阳性。疱壁较寻常性更薄,疱很易破裂成为糜烂面,上有黄褐色痂屑。口腔粘膜较少受累。本病皮损缓慢发展,渐波及全身,体表的大部分均为片状污秽痂屑,如落叶状。由于痂屑下分泌物被细菌等分解常产生臭味。病程慢性,患者可因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四)红斑性天疱疮(pemphigus erythematosus )是落叶性天疱疮的良性型,患者健康情况一般良好。病损主要发生在头、面及胸、背上部,一般无粘膜损害。早期常在面部出现红斑,可有轻度渗出,有鳞屑及轻度结痂,痂下可见表浅糜烂。头皮及胸背部的损害呈散在直径为0.5一2.0cm大小的红斑水疱,上附痂屑。患者的原发损害是表浅续多年,偶可发展至全身而转化为落叶性或寻常性天疱疮。
(五)疱疹样天疱疮(pemphigus herpetiformis)基本损害为绿豆或更大的水疱。虽然也是表皮内疱,但疱壁较紧张,棘刺松解征不明显。损害常排列呈环状或多环状。好发于胸、背、腹部。患者多为中、老年、自觉程度不等的瘙痒。病程慢性,预后好。少数病例可发展成红斑性天疱疮。
天疱疮诊断检查
天疱疮的诊断方法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1、从临床表现诊断:
(1)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皮肤松弛大疱,覆有结痂,或难治的糜烂面。
(2)粘膜特别是口腔粘膜往往是寻型天疱疮的早期症状。
(3)Nikolsky氏征阳性。
2、从皮损的组织病理检查诊断
特点是棘细胞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及水疱形成。棘细胞的棘突变性萎缩,出现松解棘细胞间失去联系,产生裂隙,形成大疱单个或成群的棘细胞游离于疱腔之中,疱底部有绒毛形成,真皮轻度炎性细胞浸润。即所谓“棘层松解细胞(Tzandk细胞)”,这也是Nikolsky氏征的病理基础。
寻常性天疱疮的表皮内大疱位于基底细胞上方,增殖性天疱疮的组织病理与寻常性者基本相同,此外尚见表皮增生呈现假上皮瘤样改变,表皮内有多数嗜酸细胞小脓肿形成。落叶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棘融解性水疱发生在表皮浅层(角层下或颗粒层内)。
3、从实验室检查诊断
(1)刮取新鲜水疱基底组织液涂片 用姬姆萨染色,可见单个或成群的松解游离的棘细胞,胞核大而染色均匀 核周有一透明带,周边的细胞浓染,棘突消失 此即棘突松解细胞,对天疱疮有诊断意义。
(2)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取水疱或其周围皮肤作冰冻切片 可见棘细胞间有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沉积。此外大约25-30%患者可见有IgA和IgM。非病损部约60%有IgG和C3沉着。
(3)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在患者血清中,大约100%有天疱疮抗体。抗体效价和病情大致是平行的。
(4)出现血浆总蛋白降低和不同程度贫血 初起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嗜中性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血沉常不同程度加速
(5)红斑性天疱疮除上述所见外,尚有抗核抗体阳性,表皮与真皮接合部有IgG和C3 沉着,类似红斑狼疮所见。
天疱疮的症状有哪些
基本病理变化为表皮棘细胞的棘刺松解,形成表皮内裂隙和大疱。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这种细胞胞体大,呈球形,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均匀嗜碱性。
不同型棘刺松解的部位不同。寻常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基底层上方,因此水疱在基底层上。增殖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与寻常性相同,但有明显的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表皮内脓肿。落叶性、红斑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形成的疱最为浅表。瘤疹样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棘层中部,疱内有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
1.临床表现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松弛性薄壁大疱及糜烂面,且不易愈合,棘刺松解征阳性。寻常性天疱疮常先有口腔粘膜损害。
2.组织病理取新出水疱作组织病理检查均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内疱。
3.免疫荧光取水疱周围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棘细胞间荧光,系IgG和(或)C3沉积所致。取病情活动患者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检出天疱疮抗体。
天疱疮是怎么发病的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在病人的血清中有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的特异抗体,即天疱疮抗体,主要是igg。血清中天疱疮抗体滴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天疱疮抗体的反应部位在病理组织学上是天疱疮的发病部位。
天疱疮抗原存在于角朊细胞的连接蛋自桥粒 为糖蛋白,寻常性天疱疮的抗原分子量为210000u(道尔顿);红斑性天疱疮抗原为桥粒芯糖蛋白,分子量为160000u 由于天疱疮患者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g),与角质形成细胞表面的天疱病抗原结合,从而影响了表皮细胞间的粘连功能,导致棘刺松解,从而形成天疱疮。
祖国医学认为,天疱疮多因心火妄动,脾虚失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心火脾湿交蒸,兼以风热、暑湿之邪外袭,侵入肺经,不得疏泄,熏蒸不解,外越肌肤而发。湿热邪毒蕴久也可伤阴,而致血燥津耗。
天疱疮有什么症状
(一)寻常性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是最重及常见的一型。大部分病人在皮肤损害发生之前4一6个月先有口腔粕膜的水疱或糜烂。皮肤损害为大小下一的浆液性大疱,疱壁较薄、松弛易破,成为糜烂面,且很少自行愈合。疱常在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发生,若以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肮,亦可使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出现水疱,称棘刺松解征或尼氏征(Nikolsky sign)。
本病开始可仅有少数水疱,常见于胸、背部,以后水疱逐渐增多,可渐遍发全身。由于疱壁薄,很易破裂而成为大片的潮红糜烂面。若继发感染,则有脓疱及脓痂,分泌物有一股难闻的臭昧。若不及时治疗,水疱及糜烂面不断向周围扩大,大量体液丢失,体质日渐衰弱,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因肺感染、败血症及恶液质而死亡。
(二)增殖性天疱疮(pemphigus vegetans)是寻常性天疱疮的良性型,很少见。患者一般是免疫力较强的年轻人。皮损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外阴、肛门周围、鼻唇沟等皱折部位。损害最初为薄壁的水疱,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面积逐渐扩大。皱折部位温暖潮湿,易继发细菌及念珠菌感染,且有一股臭味。陈旧的损害表面略干燥,呈乳头瘤状。病程慢性,预后较好。
(三〕落叶性天疱疮(pemphigus foliapeas)初起常在头、面、上胸或背部红斑基础上出现少数松弛性水疱,棘刺松解征阳性。疱壁较寻常性更薄,疱很易破裂成为糜烂面,上有黄褐色痂屑。口腔粘膜较少受累。本病皮损缓慢发展,渐波及全身,体表的大部分均为片状污秽痂屑,如落叶状。由于痂屑下分泌物被细菌等分解常产生臭味。病程慢性,患者可因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四)红斑性天疱疮(pemphigus erythematosus )是落叶性天疱疮的良性型,患者健康情况一般良好。病损主要发生在头、面及胸、背上部,一般无粘膜损害。早期常在面部出现红斑,可有轻度渗出,有鳞屑及轻度结痂,痂下可见表浅糜烂。头皮及胸背部的损害呈散在直径为0.5一2.0cm大小的红斑水疱,上附痂屑。患者的原发损害是表浅续多年,偶可发展至全身而转化为落叶性或寻常性天疱疮。
(五)疱疹样天疱疮(pemphigus herpetiformis)基本损害为绿豆或更大的水疱。虽然也是表皮内疱,但疱壁较紧张,棘刺松解征不明显。损害常排列呈环状或多环状。好发于胸、背、腹部。患者多为中、老年、自觉程度不等的瘙痒。病程慢性,预后好。少数病例可发展成红斑性天疱疮。
基本病理变化为表皮棘细胞的棘刺松解,形成表皮内裂隙和大疱。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这种细胞胞体大,呈球形,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均匀嗜碱性。
不同型棘刺松解的部位不同。寻常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基底层上方,因此水疱在基底层上。增殖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与寻常性相同,但有明显的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表皮内脓肿。落叶性、红斑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形成的疱最为浅表。瘤疹样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棘层中部,疱内有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
1.临床表现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松弛性薄壁大疱及糜烂面,且不易愈合,棘刺松解征阳性。寻常性天疱疮常先有口腔粘膜损害。
2.组织病理取新出水疱作组织病理检查均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内疱。
3.免疫荧光取水疱周围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棘细胞间荧光,系IgG和(或)C3沉积所致。取病情活动患者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检出天疱疮抗体。
天疱疮会不会遗传呢
1、根据临床记录发现,很多天疱疮患者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这主要是因为应用激素治疗造成的。所以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天疱疮死亡原因主要为本病引起的皮肤感染和电解质紊乱,而激素应用之后,则死亡原因主要为激素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肺栓塞、糖尿病和消化道溃疡。
2、天疱疮患者应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损害身体,增加治疗难度。在治疗期间,患者还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特别是饮食上,应依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慎重选择辛辣油腻食品。一些患者受天疱疮侵害,心情低落,还有患者对治疗缺乏认识给治疗增加了难度,这些不利于天疱疮的康复。在患者治疗时期,患者应保持一个积极开朗的心情,也可多做运动舒缓心情,对患者来说可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于天疱疮的危害,除了需要注意其对口腔粘膜、皮肤粘膜、生殖器的影响,还要重视其引发的并发症,由于皮肤大面积糜烂,大量体液外渗,蛋白质、电解质及体液丢失过多,造成身体衰弱,很容易合并败血症、肺炎等激发感染。而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天疱疮还可能引起肾病、股骨头坏死、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并发症。
4、中医对天疱疮的认识有着悠久的治疗,近代受到西医学影响,渐有退出大众舞台的趋势。近些年来,西医在治疗天疱疮上,常采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对患者副作用大,不适合过多使用。中医治疗天疱疮的方法,正逐渐被认可,那么,天疱疮在中医治疗中有没有最好的疗法。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