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营养不良的治疗
婴儿营养不良的治疗
1、消化能力差的患儿可给予各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有水肿者服人参健脾丸。
2、还可根据病情给予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D、A及复合维生素等。
3、患儿增加食欲有困难,可口服水解蛋白,一次10-20克,溶于温开水或果汁、糖水内服下,一日2-4次。
4、迅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不足者应增加辅食。注重辅食的质量,需有蛋白质并易于消化。婴幼儿可给予鸡蛋羹食,有条件者还可加以各种奶制品,如酸奶、奶粉、奶酪等。较大儿童可直接进食各种食物。
5、按摩按压疗法对治疗小儿营养不良也有很好效果。
婴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一、提倡母乳喂养
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最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最合婴儿营养。
早产婴儿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
二、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对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纠正合并症。此外,可采用中药、针刺、捏积、推拿、口服助消化药品,千方百计地提高病儿的消化能,增进食欲。
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
三、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小儿吃饱为度。
中、重度营养不良遵循序渐进的方法,热能由低度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
增加食量以患儿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进食顺利者热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40千卡。营养不良治疗后其热量再调整到正常需要量。
一度营养不良患儿可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热能120千卡,蛋白质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三种营养素的重量比为1:0.6:7.6。可采用的食物:半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乳、豆浆、米汤、稀米粥、代藕粉、鱼泥汤等。
二度患儿要从热能61千卡,蛋白质2.0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1克开始,其重量比为1:0.5:5.5,可食食物:脱脂乳、蒸发乳、配方代乳粉、豆浆、鱼汤、米汤、稀面糊等。约5~7天渐进到第三步。
如此缓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热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质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开始恢复健康,进入第六步巩固治疗。
三度患儿递加食物进度应更缓慢。从第一步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35千卡,蛋白质1.3克、脂肪0.4克、碳水化物6.5克、其重量比1:0.3:5开始。
按部就班,逐步充实。总之,营养素的供给与增加,要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切忌贪多求快求全而出现反复。具体措施应视患儿食欲及消化情况而定,不宜统一硬性规定。
营养不良最好预防措施有哪些
1、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最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最合婴儿营养。早产婴儿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
2、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小儿吃饱为度。中、重度营养不良遵循序渐进的方法,热能由低度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儿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进食顺利者热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40千卡。营养不良治疗后其热量再调整到正常需要量。对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纠正合并症。此外,可采用中药、针刺、捏积、推拿、口服助消化药品,千方百计地提高病儿的消化能,增进食欲。
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积极防治疾病,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重视体格锻炼,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
婴儿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小儿长期哺育不足,如母乳不够又没有增加辅食,或人工喂养食物质量较差、较少。儿童偏食、挑食,早餐过分简单等等。
2、某些婴儿是由于产伤,先天畸形等原因,致使喂养困难、消化吸收障碍。
3、小儿曾患某些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造成小儿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差,吸收不良,或小儿长期腹泻、呕吐导致营养流失等等。
4、小儿先天不足,如双胞胎、多胞胎、早产等等。
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教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婴儿营养不良的时候,常会出现如下症状:
婴儿一度营养不良
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婴儿二度营养不良
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婴儿三度营养不良
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消瘦型营养不良
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水肿型营养不良
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一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二度营养不良: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三度营养不良: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消失。易腹泻,呕吐合并感染。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判断方法
婴儿的营养不良,首先体重的增长很慢。不过,有的宝宝吃得不少,摄取了很多营养,仍长得很瘦。但这种宝宝虽长得瘦,却健康活泼。因此,判断营养好坏的第二个依据是宝宝健康与否、精神好不好。如营养不良,则肤色灰暗无光泽,捏起来缺乏弹性,肌肉松弛,人呆呆的没有一点精神等。大便也是腹泻居多营养不良性腹泻,同时还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婴儿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1、红枣泥
食谱原料:红枣100克。
制作方法:
(1)将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煮15-20分钟,至烂熟。
(2)去掉红枣皮、核,调匀即可喂食。
适用人群:10—12个月宝宝
健康提示: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被誉为“百果之王”。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等人体必须的种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矿物质,其中维生素 C(抗坏血酸)的含量竟高达葡萄、苹果的70-80倍,路于(维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这两种维生素对防癌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
2、枣杏煲鸡汤
食谱原料:
主料:鸡500克,栗子(鲜)200克,杏仁5克,枣(鲜)150克,核桃100克。调料:姜3克,盐3克。
制作方法
(1)杏仁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取起去衣洗净,栗子肉放入滚水中煮5-10分钟,取起去衣洗净,未煲前,仍浸于清水中。
(2)核桃肉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捞起用清水洗一洗。红枣洗去核。
(3)鸡切去脚洗净,放入滚水中煮十分钟,取起洗净。
(4)水12杯或适量放入煲内滚,放入鸡,红枣,南杏仁,姜煲滚,慢火煲2小时,加入核桃肉,栗子煲滚,再煲一小时,下盐调味。
适用人群:适合读幼儿园的小朋友食用。
健康提示:益肾,强筋骨,增高;杏仁:杏仁不可与板栗、猪肉、小米同食;枣(鲜):枣忌与海鲜同食;核桃:核桃不能与野鸡肉一起食用。
3、海龙蒸鸡
食谱原料:海龙1个,鸡一只,白酒、姜、葱、盐、料酒、酱油、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海龙用酒浸泡2小时,鸡宰杀后,去毛栓、内脏及爪,姜切粒,葱切花备用。
(2)将鸡放入蒸盆内,抹上盐、味精、料酒、酱油、姜、葱,腌渍1小时。
(3)将海马放在鸡身上,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50分钟即可。
要点:此菜要保证用调料将鸡腌制确保1小时,以使鸡入味。
适用人群:婴幼儿食用
如何预防宝宝营养不良
1、预防婴儿时期的消瘦,妥当的办法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合婴儿营养。早产婴儿由于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营养的需要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如无母乳,可用牛奶等替代品,还要按时增加辅食。
2、患胃肠疾病时,必须给相当营养,补充代谢的损失。患兔唇、腭裂及幽门痉挛时,也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患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时,同样要注意营养,使抵抗力增加,疾病得以早日康复,才不致因久病产生营养不良。
3、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小儿吃饱为度。中、重度营养不良遵循序渐进的方法,热能由低度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食物种类也逐渐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儿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进食顺利者热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40千卡。营养不良治疗后其热量再调整到正常需要量。
4、对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及时纠正合并症。此外,可采用中药、针刺、捏积、推拿、口服助消化药品,千方百计地提高病儿的消化能,增进食欲。
婴儿营养不良食谱推荐
蒸鱼泥豆腐
原料:豆腐1/10块,鱼泥1/2勺,葱末少许,盐少许
制法:将豆腐碾碎;加入鱼泥,葱末,盐拌匀;倒入小碗蒸15分钟。
胡萝卜肉末
原料:胡萝卜20g,牛肉10g,鸡蛋半个,姜葱少许,植物油、细盐少许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成丝,在锅内放入植物油烧热后将胡萝卜丝炒熟,盛出后用刀剁成泥状。将牛肉洗净剁成肉末,盛入碗内并加入少许植物油、葱姜水、细盐及鸡蛋,然后加入胡萝卜泥和淀粉浆搅拌均匀,用蒸笼蒸熟后即可。
肝末蛋羹
原料:猪肝20g,鸡蛋半个,细盐少许,香油少许
制法:将猪肝洗净切成片,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后去筋、去包膜后剁成泥,放入碗中。将鸡蛋磕入肝泥碗中,加入少量水调匀,放一点细盐,用蒸锅蒸熟,再加几滴香油即可。
婴儿营养不良病因有哪些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
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
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
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
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
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
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