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注意五大平衡
养生注意五大平衡
万物都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身体也是如此,如过失衡,那么身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中医养生也是非常讲究“平衡”的,养生要注意哪些平衡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常识,大家在养生的时候要注意五大平衡哦。
1、环境平衡
一切健康长寿的生命,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要保护适宜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人与环境失衡,便会生病,甚至不能生存。
2、营养平衡
要调和五味,不偏食。营养平衡,才能使人均衡发育生长。
3、动静平衡
《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4、心理平衡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精神崩溃会导致身体崩溃。生气和忧郁可以使人生病。
5、阴阳平衡
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一旦阴阳失调,人就生病。《黄帝内经》说:阴性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
可以说:“生命在于平衡”,如果身体失衡,健康就会受损,也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出现,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冬季养生要注意的五个平衡,希望大家要多多注意。
养生根本在于平衡
其一.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静止?爱动的,爱静的,都有长寿的。那么,究竟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怎么样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中医历来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阴阳平衡。
其二.《吕氏春秋》中说:“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就是说凡是要追求养生延寿的人,都必须熟知养生的根本措施和方法,那么疾病就不会侵犯身体了。中医认为,养生就是要平衡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精、气、神的协调。
其三《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古人认为,人的生活、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人体随着大自然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变化,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天地的气化是人所无法取代的,四时寒热的更替和运行,任何人也不能违背。养生就是要力求做到保持经络的通畅运行、气血的从容和顺、脏腑功能的协调统一;使虚损不足者恢复正常,最后变得和正常人的体质功能一样。
综上所诉养生的最高境界为动静结合,谨慎守护人体阴阳的平衡,如此形体才充实。
秋分养生“平”字当先
基于人体和大自然的这一规律,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而秋分时节的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平出健康。
平调阴阳,身体放松。从“长夏”到“秋收”,人体代谢由快速转变为缓慢,秋分时昼夜平分,养生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做到阴气内守。中医讲,“阳入于阴为之寐,阳出于阴为之寤,寤寐之间阴阳相养”,意思是说人体阴阳之气不断地升降出入变化,形成人的醒寤和睡眠,所以,健康合理的睡眠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第一要法。
另一方面,秋高气爽之际正是体育锻炼的好时机,但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体阳气为收敛、闭藏的状态,运动养生要顺应这个状态,切忌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比较适宜的运动有太极拳、散步、爬山等,不过膝关节不好的人,要减少爬山、爬楼梯。
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要适当给身体减压,不妨试试“肌肉松紧法”,简便易行,适合长期坚持:闭上眼睛,用意念从头顶开始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后放松,同时,拳头握紧后再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平衡人体阴阳。
平衡营养多吃花生
在对全球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中,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人类营养学家Jeya Henry教授认为花生可以为其提供机遇与挑战。他认为,花生既能提供足够能量,又不会引起体重的增长,在应对超重和肥胖以及营养不良中具有重要作用。
能量平衡=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能量为正平衡,能量正平衡将导致肥胖的发生。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体育锻炼、食物热效应和生长。维持体重的理想措施是摄入能够限制能量摄入或增加能量消耗的食物。花生能增加食物热效应和静息代谢率,延长饱腹感的时间,因此可以防止食物的过度摄入,是维持体重的理想食物。虽然花生的能量非常高,但是花生能显著影响食物热效应和静息代谢率,因而能增加能量消耗而调节能量平衡。
目前全球有四大营养缺陷:
a)蛋白质—能量营养失衡(PEM),全球4个儿童中有一个蛋白质—能量营养失衡。
b)维生素A缺乏(VAD),全球大约有1亿—1.4亿儿童有维生素A缺乏。
c)铁缺乏,全球大约有40—50亿人铁缺乏。
d)碘缺乏,全球大约有22亿人碘缺乏。
营养充足并且营养平衡的膳食对营养失衡具有重要作用。花生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含微量营养素,包括叶酸10%、维生素E25%、烟酸19%、维生素 B18%、维生素B64%、维生素B22%、镁12%、铜10%、磷10%、钾10%、锌6%、铁4%、钙2%。花生在治疗儿童营养失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微生物与生物医学院科学会理事Peter Howe教授,经过对基督教徒健康研究(31200人)和护士健康研究(86000人)发现,肥胖和坚果(包括花生)的消费量呈负相关,对自由膳食人群,食用花生坚果人群后,体重呈现下降趋势。坚果能增加多余能量的消耗,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在15个受试者膳食补充花生,19周后,多余的能量消耗增加 11%。坚果同样能增加饱腹感,是纤维和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在讲到花生营养结构对人体的作用时,专家们特别谈到:花生本身是高能、高蛋白和高脂类的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而且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物质,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更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花生中的优质蛋白质对人体的营养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花生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由90%的球蛋白和10%的清蛋白组成,可消化率很高,达到90%,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在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最重要的赖氨酸含量比小米、小麦面粉、玉米高3—8倍,有效利用率高达98.94%,比大豆的利用率还高21.05%。据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赖氨酸对儿童生长发育、智力的提高很有功效,对防止人的过早衰老也有作用。
另外,花生蛋白还有一定量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儿茶素,有补脑、促进脑细胞发育和增强记忆力等功效。因此,专家建议人们: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花生、花生油或花生制品,不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饱和脂肪酸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大促进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叶酸、钾、镁、锌、钙等这些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从而改善膳食的结构和品质。
营养专家对花生油、花生及其制品的特殊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发现,给花生食品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随着各国对花生的进一步研究开发,花生油势将成为健康食用油的未来,花生油的营养价值也将更充分的被挖掘出来。花生油,这种平衡膳食的新方法在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将日益走进更多百姓的厨房。
阴道生态平衡很重要
大千世界,盘根错节。不论是自然界、生物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人的身体也是如此,不仅身体表面存在着一层微生物,就连口腔、胃肠道、泌尿道或呼吸系统,也都是一个很大的贮藏微生物的仓库。据研究,肠道内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100-500种。在生态平衡时,它们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但在生态平衡失调时,则有害,有时竟能致病.
阴道当然也不例外。阴道经上端与子宫、输卵管相连直通腹腔,下端则与外界直接相通;它的开口处前方是尿道口,后方是肛门,很容易遭受污染。其中,既有常驻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又可因性接触,而临时带入多种病原体。
过去,有人对280名孕妇进行研究,从阴道内共查出19种(属)微生物,如棒状杆菌、乳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常驻菌,甚至还有被认为是致病性强的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于检验技术的进步,现今发现的更多)。但是,为什么有些不太讲究个人卫生的妇女不发病,而那些十分讲究个人卫生的妇女,有时却会发生严重的外阴、阴道或盆腔炎症,而且还久治不愈呢?这就和生态平衡与否有关了。
原来,妇女的生殖器官,在解刮和生理上都有其独特的防御结构和功能。妇女外阴两侧的小阴唇经常合拢关闭,阴道前后壁又紧贴在一起,形成了自然的防御屏障,更重要的是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影响下,能够发生周期性变化并脱落,由于含有不同程度的糖原,在阴道杆菌的作用下,将糖原转化成乳酸,使阴道酸碱度保持在PH4~4.5之间,这样,适应在碱性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便不能在此生长繁殖。这种自然产生的防御功能,也叫做"自净作用"。
平衡板能减肥吗 站平衡板的好处
平衡板锻炼你的平衡与整体协调。
可用于平衡能力锻炼,平衡协调恢复训练等多种运动用途。拥有良好平衡能力在生活中帮助你稳定站立,避免摔倒;在跑步等运动中,避免崴脚,同时也能增强你的各类运动表现。
孕期营养要讲究平衡二字
现在到门诊检查的孕妇已经很少会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存在,不过营养问题却一点也没有少,因为,取而代之的是营养过剩问题增加了。
阿英上周产下一不到5斤重的BB,从老家来帮忙的婆婆埋怨她怀孕时怎么不多吃点,让宝宝在肚子里长大点。阿英满腹委屈,怀孕时她拼命往肚子里塞东西,别人说什么有营养就吃什么,她足足胖了50多斤,是典型的“肥妈不肥仔”。
别看关于孕期保健的信息随处可见,但吃什么、吃多少合适,很多准妈妈都是凭感觉或道听途说来做,由于“不会吃”,除了阿英这种“肥妈不肥仔”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大城市也居高不下。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经济发达的广州,竟有不少“营养不良”的妈妈,妊娠期贫血发病率相当高。而缺钙导致“抽筋”,盐分过量导致水肿高血压的更是常见。
如何掌握孕期营养均衡的方法?陈沁建议准妈妈不妨求助专业人士,可针对孕妇个体情况制定简单易行的饮食指导方案,既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又能不摄入过多能量。
平衡是这个世界的重要规则,孕期的营养补充其实也是最讲究平衡。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一样危害着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不容小视。
夏日养生需注意五个平衡
天气持续高温,力求清凉的同时,要严防风寒,避免空调病、冷饮病,应维持冷热平衡;夏练三伏,可以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但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夏夜过热,容易难眠,养成早睡早起非常重要,适当的午睡可补眠。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夏季养生五平衡。
中医认为,夏季保健,重在养阳而贵在平衡。尤其是以下五个平衡要把握好。
一、精神平衡——松而不懈。松,这里指松静,是一种安泰宁静的心绪。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所以,放松而安静的心境是夏季保健的前提条件。但是,松静不是懈怠。因为任何时候,精神上的不振作都有害于健康,人们仍应当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二、饮食平衡——清而不淡。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坚持以“清”为主,但亦必须重视摄入奶类、蛋类和肉类食物,以求荤素相配、酸咸相宜。
解渴应多饮开水,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补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
三、环境平衡——凉而不寒。夏天的致病因素固然首先来自“暑”,但在不少场合下也来自“寒”。前者往往反应为“中暑”,后者往往反应为“受凉”。因此,夏天一方面要力求清凉,促成冷热平衡;另一方面要严防风寒,切实避免冷饮病、电扇病、空调病的发生。
四、锻炼平衡——减而不断。夏练三伏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但夏季炎热,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太阳落山时为好。
五、睡眠平衡——缺而不少。夏夜难眠,客观上造成“缺觉”。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即早睡早起,按时入睡;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以“夜损日补”,实现睡眠的昼夜平衡。
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活动,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