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风大手脚为何易皲裂
天冷风大手脚为何易皲裂
手足裂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内因主要是手掌、足底这些部位角质层厚,没有毛囊和皮脂腺,缺乏皮脂的保护,易发生皲裂。
外因主要有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局部摩擦刺激、外伤、手足经常浸泡于水中等;其次,手足部经常接触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可使局部皮脂溶解;另外,手足部位的原有皮肤病,如脚气、皮炎湿疹等,可使皮肤粗糙,失去原有的保护能力,更易皲裂。
手足皲裂的治疗有口服维生素E,外搽10%尿素霜、水杨酸乳酸软膏、0.05%维甲酸软膏、凡士林等,亦可外贴愈裂贴膏、肤疾宁。
为了防止复发,要少用碱性肥皂洗涤,劳动后要洗净手足,擦干,外涂油脂保护,并注意保暖。对手足部位的原发皮肤病,要及时彻底治疗。
中耳炎会引起面瘫吗 中耳炎出现面瘫怎么办
面瘫越早治疗越好,为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最好是发现后一周内就诊,这样有利于病情恢复。通常治疗期是10-20天,也有些人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冬季天冷风大的时候,外出要围上围巾,戴上口罩,避免受寒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下降,这样不利于病情恢复。
用拇指、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面部瘫肌1分钟。然后用手掌紧贴瘫肌顺时针按摩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中耳炎患者有禁烟酒,烟酒会刺激炎症加重,对病情不利。此外,饮食要清淡营养。
来大姨妈可以洗头吗
经期洗头的中西医辩证
1、西医认为经期不可洗头是没有医学根据的。
2、中医认为头为六阳之首,子宫为任脉的起点,生理期间,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差,洗头会造让血液集中至头部,影响子宫血液循环,使子宫内的血液无法顺利排除干净,容易造成经血量的减少或经痛。
另一方面,由于发根上的毛孔张开,这时如果受了风寒,就容易导致头痛的难题,尤其在夜晚或睡前洗头,由于夜晚为阴,头为六阳之首,阴阳相背的情况下,头痛的情形会更严重,若是头发未完全干就马上就寝,在身体抵抗力及代谢力低的情况下,各种毛病绝对找上你。
经期洗头要注意3个细节
1、不能用冷水;
2、洗完头之后要及时用电吹风吹干而不是阴干;
3、洗完之后不要接触冷风,尽量不要急着外出,尤其是天冷、风大的时候。现在,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健康的谎言,大家要注意甄别。
谣言传得神,可能是因为提到妇科肿瘤,很多人会担心害怕。那么如何预防妇科肿瘤呢?妇科医师提醒,如果病因是明确的,那么从病因预防。比如子宫颈癌,病因明确了是病毒感染,现在有疫苗可以预防。而绝大部分恶性肿瘤病因是不明确的,就要“早发现”:有一些病是没有症状的,但是可以通过体检发现问题;有一些是出现症状了,那么不要忽视它,及时看病,可以早期发现,早诊早治。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
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冬天手冷脚冷吃什么好
下面的这个是我冬天最最喜欢的热饮,因为好做、好喝、好滋补、养颜又养生。
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
(2-3人份量)
1、枣子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细细丝。桂圆去壳。
2、除红糖外,所有原料放小煮壶里,加水至壶4/5处,煮15分钟后关火。
3、红糖放在自己饮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枣茶,不需搅拌即可饮用。这样头几口就能喝出枣子、桂圆、枸杞本来的淡淡甜味。杯中的红糖慢慢化开,每一口都比上一口更甜,感觉多好。
1、“滩枣”煮出来的汤最好喝。如果用哈密大枣,皮煮出来有不易察觉的微苦。金丝小枣还是留做点心吧。当然蜜枣也不行。
2、用搪瓷锅、不绣钢锅煮都可以,但绝对不能用铁锅。
3、生姜大枣茶,具有很好的驱寒暖身的作用,并不是随便冲泡一下就可以起到作用的。制作姜枣茶,选枣也是个关键,只有用大枣才能起到暖身驱寒的作用,而且大枣要切碎,用水煮才可以把里面的营养煮出来,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煮的时候姜和枣要冷水下锅,这样才可以把姜的味道挥发出去,喝的时候喝不出姜的味道,即使不喜欢吃姜的人,也可以喝姜枣茶的。严寒冬季,经常喝一些,手脚都是暖的。
常饮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姜枣利胆、镇痛、解热、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此方可长期饮用,美容养生。
请尽量在早上、中午之前喝姜枣茶,晚上不要喝,晚上身体要收敛,而姜是升阳之物,因此早上喝是最好的。
天冷风湿痛关节要保暖
1.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克,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
2.艾叶、红花各9克,透骨草30克,花椒6克,水煎,每日1~2次。
食疗:多吃蔬果远离辛辣
其次,食疗对风湿病人也大有裨益。辨证配膳是食疗的基本原则,即根据风湿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食疗方法——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而忌生冷;湿痹者宜用茯苓、薏米等药品;热痹者一般是湿热之邪交织,药膳宜用黄豆芽、绿豆芽、丝瓜、冬瓜,而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管哪种风湿病的类型,都要多吃鲜牛奶、大豆、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吸烟、饮酒及进食辛辣之品,痛风患者忌食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
专家还提到,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缓解病痛。如做保健体操、练气功、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
风湿病食谱:木瓜烧猪蹄筋
配料:木瓜30克,猪蹄筋300克,青菜头100克,料酒、姜、葱、盐各适量。
制作:猪蹄筋用清水漂洗干净,切段;青菜头洗净,切小块;姜切片,葱切段。将木瓜、猪蹄筋、青菜头、料酒、姜、葱、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炖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适用于筋脉拘急、风湿痛、关节不利等症。
睡前怎么做有助于入睡 妙招五: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冬天手冷脚冷怎么办
1、运动
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上下班快走,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2、按时吃饭
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面包,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
3、饮食
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适当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4、服用中药
中医有固定的处方来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理中汤等。这些中药通常较适合虚寒体质的人。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吃中药调和,最好还是请中医师开药比较好。
5、精油泡澡
在热水中加入生姜或甘菊、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辣椒入浴剂等,皆可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 最近阿森大木桶推出的太极藏药火龙浴通过加了藏药的木桶浴、藏药浸泡的火龙经络条进行背部经络火龙浴、芳香精油经络排毒、耳烛颅脑减压等方式,两个半小时的操作提升阳气,祛病延年。
面瘫后怎么办
尽早诊治面瘫越早治疗越好,为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最好是发现后一周内就诊,这样有利于病情恢复。通常治疗期是10-20天,也有些人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避风寒
冬季天冷风大的时候,外出要围上围巾,戴上口罩,避免受寒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下降,这样不利于病情恢复。
揉按瘫痪部位用拇指、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面部瘫肌1分钟。然后用手掌紧贴瘫肌顺时针按摩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小孩冬天手冷脚冷怎么办
1、适当穿衣
冬天,孩子穿的贴身内衣以吸湿、透气、保暖的棉织品为佳,外衣稍宽大一点,利于气血流通,四肢温暖舒畅。孩子出门时要穿好大衣、戴上手套、帽子,脚上穿厚袜和防滑保暖鞋,但不能穿得太多、太紧,以免束手束脚影响宝宝活动,温度太高也容易给孩子捂出病来。冬季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深色衣服能使身体多获得一些热量,有利于手脚暖和。
2、取暖器取暖
适当使用取暖器,使小手变得暖和。但要注意,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更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3、饮食调养
在宝宝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红薯、牛奶、肉、鱼、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胡萝卜、青菜等。此外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钙D,能帮助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和骨骼发育。营养好了,孩子自然能抵御寒冷的侵袭,手脚也会温暖起来。
4、勤洗晒被褥
被褥经过日晒后,被褥内的空气含量增加,变得蓬松,提高了保暖性。另外保持干净的被褥也能减少细菌对孩子的伤害。让孩子盖着晒过的被子,身子和手脚会觉得暖和舒畅。
手脚冰冷食谱大全
1、当归红枣汤
当归5克、枸杞10克、去核红枣12颗、猪骨500克、葱姜适量、食盐少许。把枸杞,红枣、当归用清水洗干净,放入炖锅中,然后将猪骨放入煮滚的水中焯一次,再放入炖锅中。接着往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就开大火煮,带水煮滚后再调成中火。一般煮到猪骨肉软烂后、调入适量葱姜和少许食盐即可食用。
2、小米红枣汤
去核红枣15个、小米200克、红糖适量。把小米用清水洗干净浸泡15分钟。接着再以适量清水把红枣洗净。然后把小米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大火煮至水沸腾后,再改用文火熬煮1个小时。最后调入适量红糖,即可食用。
3、冬虫夏草炖甲鱼
甲鱼,冬虫夏草少许、盐、味精。甲鱼宰杀洗净后,将甲鱼的四肢剖开,用沸水焯一下。沙锅中放适量水,下入甲鱼和冬虫夏草,小火炖2小时左右。最后用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4、苓归乌鸡盅
乌鸡1只、茯苓、当归、盐、味精、鸡精。乌鸡洗净切块,用沸水焯一下待用。锅内加适量水、盐、味精、鸡精,下入乌鸡块、茯苓、当归,小火煲3小时左右即成。
5、红糖姜茶
一块老姜、50克枸杞、50克红糖、500克水,将老姜枸杞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内中火煮约15分钟即可。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姜(姜母),味道辛辣,可以补血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