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增生怎么治疗呢
内膜增生怎么治疗呢
一、子宫内膜增生中医治疗
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2、活血化瘀方: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桃仁,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二、中药
1、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2、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3、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三、复发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经保守治疗内膜可以转化甚至妊娠,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而妊娠的8例中6例分别在产后2~13年复发,占妊娠人数的75%,这种复发的倾向可能与机体内的一些使雌激素长期持续高水平的因素未能彻底纠正有关。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考虑:
①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②围绝经或已绝经妇女,要警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合并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应多考虑子宫切除,注意不要过分保守,在没有排除癌存在的可能时,不要仅作内膜切割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切除子宫时,应在手术台上将切下的子宫检查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癌,并注意有无癌肌层浸润的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
(2)不同的内膜增生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①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A.年轻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
B.生殖期:一般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C.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D.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
②内膜不典型增生:
A.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B.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2.药物治疗
(1)促排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次/d,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天。
(2)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
①通过下丘脑及垂体而抑制排卵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清E2水平下降相当于早滤泡期。
②减少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核受体水平。
③抑制子宫内膜DNA合成。
④增加雌二醇脱氢酶及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增加雌二醇向雌酮等活性较弱的雌激素转化。
常用的孕激素有黄体酮,己酸羟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和醋甲孕酮,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根据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30mg肌注,周期第18天或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以后彻退出血行经时,使增生的内膜脱落,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不取周期性用药方法,而连续性应用,各作者所报道的激素用量不一致,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剂量小者仅有10~30mg/d,剂量大者为200~800mg/d,醋甲孕酮40~160mg/d,己酸羟孕酮125mg/隔天1次,必须坚持持续用药,断断续续的间隔用药将极大的影响效果。
(3)达那唑是一种乙炔基睾丸酮(ethinyl-testosterone)的衍生物,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以200mg/d的剂量治疗3个月,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明显效果。
(4)棉酚是我国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卵巢,而且对子宫内膜也有特异的抑制作用,治疗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北京协和医院用棉酚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已观察到初步效果,有1例不典型增生,用舒经酚后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用棉酚治疗8个月,内膜萎缩,以后很快受孕,顺产一男孩。
(5)GnRH促效剂先导致血液促性腺激素水平大幅度升高,继之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库存衰竭,而抑制垂体,使雌二醇水平降至绝经后水平,故也可用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以上诸药,均以三个月为一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或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量增减,治疗期限不一致,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不等,平均9个月,其区别与发病的潜在病因的轻重有关,可根据定期内膜活检的结果指导药物的剂量及用药的期限。
3.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测
在药物治疗时,必须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对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监测。
(1)病情的监测可指导用药方案:有些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其不排卵或黄体不足等现象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某些环节有所欠缺或不平衡,这种情况多延续很长时间,北京协和医院有些病例,病程长达8年,10年及15年不等,经过治疗后,排卵功能及增生的内膜,虽然会有所好转,甚至有些不育的病例得以受孕生育,但停药后,又复不正常,经屡次刮宫,内膜均有不典型增生表现,需要阶段性或经年累月的长期不断的治疗,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尚有预防癌变的作用,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药物剂量及用药期限的选择,必须有所遵循,一般用药3个月为一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监测药物反应,作为用药的根据,如果用药效果好,内膜腺体将表现分泌期或萎缩性改变,间质细胞蜕膜样变以及鳞状上皮化生,内膜既已转化正常,即可停用孕激素类药物,对于不育患者,立刻换用促排卵药物增加受孕机会,如果内膜对药物反应不好,需加大药物剂量,继续治疗,忽略了对药物反应的监测,有可能治疗过分或治疗不足。
(2)病情的监测可协助鉴别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内膜不典型增生虽然在组织病理形态上各有其特点,但重度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鉴别,单凭刮宫所取内膜的病检结果,有时很难做出正确判断,而这两种情况对药物治疗反应会有所不同,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3)病情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顽固性病例并注意癌变: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虽然仅仅10%~15%左右,但对于长期不愈的顽固型病例,更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4.药物疗效
Lindahl(1990)报道89例子宫内膜增生,经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后,96.7%内膜恢复正常,药物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及高分化腺癌的病变消失率见表4,孕激素治疗后内膜病变的消失率以孕激素治疗不典型增生的反应较好,病变消失率可达70%~94%,高分化癌的反应较差;但其病变消失率亦可达60%~75%。
5.孕激素治疗后的妊娠
孕激素治疗后,当内膜有好转而停用孕激素后,应及时考虑促排卵或其他医疗技术助孕,防止内膜增生或高分化癌再度复发,据表4所示的6组病例,治疗后均有受孕分娩的报道,Kimmig(1995)与Keike曾各报道以孕激素治疗内膜高分化癌后,行试管婴儿或配子种植助孕而成功受孕,其中1例并为三胎分娩,Kurman组(1985)40岁以下患者经治疗后,25%有足月分娩,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有8例妊娠,占保留子宫的30%,内膜增生的严重程度对受孕率有一定的影响,复合增生者受孕成功率高,轻度不典型增生次之,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受孕率较低。
子宫内膜增生中医治疗
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2、活血化瘀方: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桃仁,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中药
1、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2、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3、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预后
1、癌变率及癌变时间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癌在组织发生上有密切的关系,不典型增生可能是内膜癌的癌前变化,但是,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内膜癌的几率不容易确定,因为许多患者,特别是年龄已近绝经或已绝经的妇女,一经诊断为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刻进行子宫切除,无法观察其自然发展规律,故很难得知有关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真正确切的癌变率,Kurman(1985)分析170例子宫内膜增生长期随诊的结果,其中48例不典型增生者中,有23%于1~11年(平均4.1年)后发展为癌,北京协和医院41例40岁以下的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为9.7%。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如果发展为癌,常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的4例中,有3例超过了5年,最长2例为10年及15年,最短的1例为3年半,其他各作者所报道的时间,也都在长达8~15年者。
2、癌变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例,经过较长时期的追随观察,仅仅少数病例发展为内膜腺癌,但常常由于慎重安全起见而预防性地作子宫切除,为了避免这种过度治疗,寻找一些可以预测癌变的因素是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已有不少作者进行了有关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为癌的高危因素的探讨,以便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
(1)年龄:绝经前或绝经后的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癌变率有较大的差别,前者3%,后者25%,所以年龄是一个癌变的重要高危因素。
(2)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理分级:不典型增生发展为腺癌与增生的分级有关,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为15%,24%,45%,北京协和医院41例中,发展为腺癌的4例有3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3)是否接受孕激素治疗及对孕激素治疗的反应:如果内膜对孕激素反应不良,应警惕发展为癌的可能,遇有对长期较大量持续性孕酮治疗反应不好者,或虽有短暂反应,但停药即很快复发,要考虑癌变倾向,或甚至已发展为癌,协和医院的发展为癌的4例也有类似的对孕激素反应较差的情况,多未坚持长期治疗,也忽略了定期随诊,其中3例已停止治疗3~9年。
(4)组织内甾体激素受体及流式细胞计数仪所测得的DNA含量:不少作者对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甾体激素受体和D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都认为它们的含量与预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两个指标是否对于预测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癌变方面有参考价值,Lindahl(1987,1990)进行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初步结果发现DNA的核型分析有一定的意义,核型为异倍体者其癌变几率多于二倍体患者。
(5)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形态计量学测定:Ausems(1985)对高度不典型增生的内膜组织进行细胞核形态计量学研究,认为其结果对于预测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最后结局有参考意义。
3、复发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经保守治疗内膜可以转化甚至妊娠,但仍有复发的可能,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而妊娠的8例中6例分别在产后2~13年复发,占妊娠人数的75%,这种复发的倾向可能与机体内的一些使雌激素长期持续高水平的因素未能彻底纠正有关。
4、存活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促排卵药物或孕激素积极治疗,大多数内膜反应好,预后好,在严密随诊过程中,如发现少数疗效不好者及时进行子宫切除,尚可避免发展为癌,即或仍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时间间隔都比较长,只要坚持长期定期随诊,万一有癌变,如及早发现及早手术,预后还是很好的,Kuman(1985)组4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随诊1~25年(平均11.4年)无一例死亡,北京协和医院41例中有一例死亡,该病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经短期黄体酮治疗效果不好,未坚持再继续治疗,也未随诊,9年以后发展为浸润癌做子宫切除,手术后半年死于肺转移,因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虽然大多数预后很好,但仍有个别病例忽略随诊,经较长的时间间隔(8~10年)以后,仍有发展晚期癌而死亡的可能。
老年人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
子宫内膜增厚即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也称为癌前病变,它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子宫内膜增生有可逆性病变,可能发展为癌。绝大多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有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子宫内膜增生有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及不典型增生3种类型。
如果卵巢激素紊乱,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即子宫内膜增值症,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
中内膜增厚的治疗,要根据不同原因,对症治疗。查看是否存在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然后做针对性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有正常的和异常的,前者指女性排卵期时,后者则是由于受大量雌激素刺激。老年人子宫内膜增厚就是异常的,而且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比较大。针对不同程度的增生,治疗也是不同的。老龄患者可选择刮宫或手术。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护理
一、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考虑:
(1)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2)围绝经或已绝经妇女,要警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合并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应多考虑子宫切除。注意不要过分保守,在没有排除癌存在的可能时,不要仅作内膜切割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切除子宫时,应在手术台上将切下的子宫检查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癌,并注意有无癌肌层浸润的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
2、不同的内膜增生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1)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A、年轻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
B、生殖期:一般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 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C、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 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D、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
(2)内膜不典型增生:
A、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B、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二、药物治疗
1、促排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 次/d,周期第5~9 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 天。
2、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
(1)通过下丘脑及垂体而抑制排卵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清E2 水平下降相当于早滤泡期。
(2)减少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核受体水平。
(3)抑制子宫内膜DNA 合成。
(4)增加雌二醇脱氢酶及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增加雌二醇向雌酮等活性较弱的雌激素转化。
常用的孕激素有黄体酮、己酸羟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和醋甲孕酮。
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根据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30mg 肌注,周期第18 天或20 天开始,共用药5~7 天,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以后彻退出血行经时,使增生的内膜脱落。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不取周期性用药方法,而连续性应用。各作者所报道的激素用量不一致,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剂量小者仅有10~30mg/d,剂量大者为200~800mg/d。醋甲孕酮40~160mg/d、己酸羟孕酮125mg/隔天1 次。必须坚持持续用药,断断续续的间隔用药将极大的影响效果。
3、达那唑是一种乙炔基睾丸酮(ethinyl-testosterone)的衍生物,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以200mg/d 的剂量治疗3 个月,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明显效果。
4、棉酚是我国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卵巢,而且对子宫内膜也有特异的抑制作用。治疗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北京协和医院用棉酚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已观察到初步效果。有1 例不典型增生,用舒经酚后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用棉酚治疗8 个月,内膜萎缩,以后很快受孕,顺产一男孩。
5、GnRH 促效剂先导致血液促性腺激素水平大幅度升高,继之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库存衰竭,而抑制垂体,使雌二醇水平降至绝经后水平。故也可用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上诸药,均以三个月为一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或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量增减。治疗期限不一致。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不等,平均9 个月。其区别与发病的潜在病因的轻重有关。可根据定期内膜活检的结果指导药物的剂量及用药的期限。
三、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测在药物治疗时,必须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对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监测。
1、病情的监测可指导用药方案:有些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其不排卵或黄体不足等现象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某些环节有所欠缺或不平衡。这种情况多延续很长时间,北京协和医院有些病例,病程长达8 年、10 年及15 年不等。经过治疗后,排卵功能及增生的内膜,虽然会有所好转,甚至有些不育的病例得以受孕生育,但停药后,又复不正常,经屡次刮宫,内膜均有不典型增生表现,需要阶段性或经年累月的长期不断的治疗。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尚有预防癌变的作用。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药物剂量及用药期限的选择,必须有所遵循。一般用药3 个月为一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监测药物反应,作为用药的根据。如果用药效果好,内膜腺体将表现分泌期或萎缩性改变,间质细胞蜕膜样变以及鳞状上皮化生。内膜既已转化正常,即可停用孕激素类药物。对于不育患者,立刻换用促排卵药物增加受孕机会。如果内膜对药物反应不好,需加大药物剂量,继续治疗。忽略了对药物反应的监测,有可能治疗过分或治疗不足。
2、病情的监测可协助鉴别诊断内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内膜不典型增生虽然在组织病理形态上各有其特点,但重度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鉴别,单凭刮宫所取内膜的病检结果,有时很难做出正确判断。而这两种情况对药物治疗反应会有所不同,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
3、病情的监测可以及早发现顽固性病例并注意癌变: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虽然仅仅10%~15%左右,但对于长期不愈的顽固型病例,更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四、药物疗效 Lindahl(1990)报道89 例子宫内膜增生,经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后,96.7%内膜恢复正常。药物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及高分化腺癌的病变消失率见表4。孕激素治疗后内膜病变的消失率以孕激素治疗不典型增生的反应较好,病变消失率可达70%~94%。高分化癌的反应较差;但其病变消失率亦可达60%~75%。
五、孕激素治疗后的妊娠孕激素治疗后,当内膜有好转而停用孕激素后,应及时考虑促排卵或其他医疗技术助孕,防止内膜增生或高分化癌再度复发。据表4 所示的6 组病例,治疗后均有受孕分娩的报道。Kimmig(1995)与Keike 曾各报道以孕激素治疗内膜高分化癌后,行试管婴儿或配子种植助孕而成功受孕,其中1 例并为三胎分娩。Kurman 组(1985)40 岁以下患者经治疗后,25%有足月分娩。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有8 例妊娠,占保留子宫的30%。内膜增生的严重程度对受孕率有一定的影响。复合增生者受孕成功率高,轻度不典型增生次之,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受孕率较低。
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1、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开朗、乐观,一般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在阳台上、花园里做做操、散步,也可做一些轻微的家务(注意不要坐在高椅子上)。在手术后二月内,不要坐小板凳,以防腹压增加,引起阴道切口残端肠线脱而引起阴道出血。不能手提重物,避免下蹲动作。
2、注意营养,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为了促进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可进食火腿鸡汤、鱼汤、肉汤
3、鸽子汤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因大便干结,解便困难而引起腹压过高导致的阴道残端出血。
4、术后二个月内如有少量暗褐色的阴道出血,是由于肠线吸收不全面而引起的,不需要来院检查,如有大量鲜红色的阴道出血,及时来院就诊。
5、术后二个月到门诊复查。
子宫内膜增生的检查方法
1、宫腔镜检:利用宫腔镜观察宫内膜的外观看到内膜情况,且可在直视下进行刮宫术或负压吸引。
2、血清激素测定:b超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了解有无多囊卵巢。
3、x线或ct检查:垂体蝶鞍及眼底视野的检查,以便除外脑垂体瘤。
4、基础体温测定:可以了解有无排卵、根据体温上升的弧度以及上升后维持时间的长短了解黄体的功能是否健全。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方法有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目前有三种方法:激素替代疗法、子宫切除术、中医辨证施治。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子宫内膜增生除了传统的西药治疗外,中医治疗疗效也很好。而且,西药的副作用一般很大,虽然见效快,但是想到巨大的副作用,并且长期服用还会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也让患者却步。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中医认为是淤血内阻,离经之血外溢。中药配合祛瘀止血药达到调节月经,止血的神奇疗效!中医治疗的疗程虽然长但是可以弥补西药的副作用和赖药性。因此,采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是很好的选择。
怎样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疾病见效又好又快
一、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活血化瘀方: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桃仁,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
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增生症之实证者。
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每次1丸,日2次,口服。
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促排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次/d,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天。
棉酚:棉酚是我国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卵巢,而且对子宫内膜也有特异的抑制作用,治疗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北京协和医院用棉酚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已观察到初步效果,有1例不典型增生,用舒经酚后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用棉酚治疗8个月,内膜萎缩,以后很快受孕,顺产一男孩。
达那唑:达那唑是一种乙炔基睾丸酮的衍生物,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以200mg/d的剂量治疗3个月,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明显效果。
中西医是怎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
第一、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1、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每次1丸,日2次,口服。
2、化瘀方:三棱,莪术,生蒲黄,五灵脂,桃仁,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
3、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增生症之实证者。
4、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第二、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1、达那唑:达那唑是一种乙炔基睾丸酮的衍生物,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常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以200mg/d的剂量治疗3个月,对子宫内膜增生有明显效果。
2、卵药物: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50~100mg,1次/d,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也可延长2~3天。
3、用棉酚:棉酚是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卵巢,而且对子宫内膜也有特异的抑制作用,治疗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用棉酚治疗内膜不典型增生已观察到初步效果,有1例不典型增生,用舒经酚后内膜不典型增生有所好转,但仍有反复,用棉酚治疗8个月,内膜萎缩,以后很快受孕。
子宫内膜增生能自愈吗
子宫内膜增生指的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出现了问。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女性的月经会出现问题。子宫内膜增生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子宫内膜增生其实是可以自愈的,不用采取任何的治疗措施。那么子宫内膜增生能自愈吗?
正常女性子宫内膜厚度约为2—10mm,当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2mm的时候称为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的子宫出血,会出现月经的不规则、经期的延长以及经量的增多,其发生可与内源性的或外源性的雌激素增多有关,青春期育龄女性及更年期妇女都可发病。
子宫内膜增厚是无法自愈的,一经确诊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我们首先要确定疾病的诊断,查清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的原因,患者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垂体瘤或其他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若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增生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而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则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
子宫内膜的厚度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而改变的,尤其是雌激素。如果患者子宫内膜过度增厚,不仅仅影响到月经的周期及月经量,还会影响到卵巢的正常排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在临床上易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可在月经干净三天后做阴道B超,了解自己的子宫内膜厚度,如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应及早去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知道子宫内膜增生是取法自愈的,一旦出现了子宫内膜增生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查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子宫内膜增厚,之后积极采取措施来进行治疗才行,不然的话子宫内膜持续性增生就会导致女性身体出现很多问题。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症状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是怎么回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多指女性子宫内膜出现过度生长的病变症状,一般可分为简单型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过长和不典型增生过长。其中,一部分病变属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大多是以更年期妇女最为常见。
其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净,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出血。流血期间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会引发女性贫血,急剧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等。因此,更年期女性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月经紊乱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当做更年期正常现象而不予治疗甚至胡乱吃药止血。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通常使用B超就可以检测出来,子宫内膜厚度小于7毫米为正常,大于7毫米为异常。但是,其类型只能通过刮宫诊断才能确定。因此,有异常B超表现,又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症状的更年期女性一定要进行诊断性刮宫以确诊病情。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女性因为对刮宫手术的错误认识或者害怕疼痛而拒绝刮宫,这是错误的选择。因为诊断性刮宫可以确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类型及病情,而治疗性刮宫则可以快速地缓解病情,迅速止血。因此,更年期女性患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之后切不可逃避刮宫,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是怎么回事
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可能会影响生育!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是子宫内膜的病变!会导致月经不调等.可能会影响生育!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育龄妇女中。造成子宫内膜增生的原因主要与长期的雌激素刺激有关。组织学上将子宫内膜增生分类为单纯增生、复合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按其病变程度又分为轻、中、重三度,子宫内膜增生常见于35 岁以上中年妇女。月经失调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闭经或闭经一段后出血不止。一般称之为无排卵功血。生殖期无排卵功血患者除阴道流血以外,不育亦为其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子宫内膜厚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促排卵药物 促排卵药物有舒经酚及绒促性素。一般多用于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氯米酚用量。
(2)孕激素类药物 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其作用机制:①通过下丘脑及垂体而抑制排卵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清E2水平下降相当于早滤泡期。②减少子宫内膜的雌激素核受体水平。③抑制子宫内膜DNA合成。④增加雌二醇脱氢酶及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增加雌二醇向雌酮等活性较弱的雌激素转化。常用的孕激素有黄体酮、己酸羟孕酮、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和醋甲孕酮。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根据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30mg肌注,周期第18天或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以后彻退出血行经时,使增生的内膜脱落。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不取周期性用药方法,而连续性应用。
(3)达那唑是一种乙炔基睾丸酮的衍生物 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内膜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
(4)棉酚 是我国用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卵巢,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治疗后,内膜病理形态呈高度萎缩,超微结构有明显退性变。
(5)GnRH促效剂 可提高血液促性腺激素水平,使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库存衰竭从而抑制垂体,使雌二醇水平降至绝经后水平。
以上诸药,均以三个月为一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或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量增减。治疗期限不一致。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不等,平均9个月。其区别与发病的潜在病因的轻重有关。可根据定期内膜活检的结果指导药物的剂量及用药的期限。
治疗子宫内膜增生
(一)治疗
1.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不典型增生的原因,是否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上述任何情况者应作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可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年龄,内膜增生的类型,对生育的要求等而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1)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考虑:
①年轻切盼生育者,要防止过分诊断,过分处理,内膜增生这一组病变的过分诊断为腺癌以至过分处理并非罕见,诊断未能肯定即切除其子宫将是非常错误的,在临床实践中,这种错误却不乏其例,如果病理医师并不知道患者有生育要求,临床医师也未加强调,则误诊误治的情况可能在所难免,所以,对于年轻未育妇女内膜活检的诊断,如发现有可疑,应有多位专家会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明确内膜增生或内膜腺癌的鉴别诊断。
②围绝经或已绝经妇女,要警惕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合并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应多考虑子宫切除,注意不要过分保守,在没有排除癌存在的可能时,不要仅作内膜切割术而造成不良后果,因内膜不典型增生而切除子宫时,应在手术台上将切下的子宫检查是否有同时存在的癌,并注意有无癌肌层浸润的情况而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
(2)不同的内膜增生的类型,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①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杂增生:
A.年轻患者:多为不排卵性功血,应测基础体温,确为单相不排卵者,可采用促排卵治疗。
B.生殖期:一般刮宫一次即可控制出血,如刮宫后仍有出血,应行宫腔镜检及B超以除外黏膜下肌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生殖期也可能有不育并临床表现为不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者,则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C.绝经过渡期:常属不排卵功血,若刮宫止血后月经稀发且血量多或流血时间长,则每两个月周期性孕酮治疗,共3个周期后随诊观察。
D.绝经后期:应询问是否用单纯雌激素替代疗法,刮宫后可暂停替代疗法或加用孕激素。
②内膜不典型增生:
A.绝经过渡期或绝经后期:子宫切除,既然年龄是内膜增生恶变的主要高危因素,对于这一组年龄患者以切除子宫为宜。
B.年轻或生殖期盼生育者:药物治疗,不典型增生是潜在恶性的癌前病变,如果不治疗,20%将发展癌,但癌发生在年轻患者较为少见,而且,对年轻及生殖期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故可选择药物治疗,以保留生育机能。
子宫内膜厚度增厚就是子宫内膜癌吗
一、有可能是复杂性增生或非典型增生。假如女性朋友出现这种状况,那就要高度重视。因为复杂性增生存在演变成子宫内膜癌的几率。而非典型增生,也有机会发展成子宫内膜癌。两者相比较,后者转变为子宫内膜癌的几率较大。此时,病人一定要密切配合医生治疗。一般来说,对于年轻病人,可用孕激素进行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就要及时手术切除子宫。
二、有可能是增生期内膜或单纯性增生。若病理结果如此,大可不必紧张,这说明子宫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功能性子宫出血而已。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使用性激素治疗效果较好,既可单独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雄激素,也可联合应用进行治疗。当然,这些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温馨提示:由此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可大可小。假如是正常现象就皆大欢喜,一旦是恶性表现,患者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接受治疗。另外,医生表示,当阴道出现异常流血、月经紊乱等现象时,女性朋友最好到医院接受诊断,这也有可能与子宫内膜的情况有关。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身体。
子宫内膜增生会一直腹痛吗
子宫内膜增生会一直腹痛吗
如果子宫内膜增厚导致肚子痛的话,那就可能是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需要做个宫腔镜的探查术,在直视的状态下取点内膜组织做病理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异常的增生或是癌变等,检查清楚积极的做调整。 子宫内膜增厚的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会发展成子宫内膜增生症,一般是由于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的。
子宫内膜增厚在初期的时候分泌物会比较多,有血性白带、或者阴道有液体排出,还好引起发烧、腹痛,这个时候的白细胞会增多,而白细胞是“精子杀手”,会导致患者难以怀孕。子宫出血也是主要的症状,患者有可能是在非经期或者是绝经之后出现,是没有规律的。这个症状很容易会被误会成是月经失调、月经出血较少,值得注意。月经的前后患者在大便的时候会感觉到肛门坠胀。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
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的来潮有着规律性的变化,但是有些子宫内膜增厚是病理性的症状,会影响我们健康,值得我们注意。
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并出现逐渐增厚现象即增生期内膜,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多与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如果卵巢激素紊乱,大量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的卵泡发育及成熟会分泌雌激素并发生作用,使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现象,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厚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
子宫内膜增生会一直腹痛吗
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
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不可轻视,方法一般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要视病情而定哪种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增生的癌变率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比较高,所以这些患者不能仅靠药物治疗,要用手术切除子宫才行。治疗的前提是明确病因。如果子宫内膜增生还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症状,就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年轻的患者则可以先考虑药物治疗。一般药物有两种,促排卵药物氯米芬和孕激素类药物。药物的使用、疗程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注意对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
子宫内膜增生会一直腹痛吗
子宫内膜增厚有什么危害
子宫内膜增厚会影响女性怀孕。因为卵巢周期中产生卵子分泌雌孕激素导致子宫内膜的血运增强,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增生期内膜,有可能影响到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严重的话,子宫内膜增厚还会使女性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因为子宫内膜增厚的最常见症状就是阴道出血,但是每个人的出血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出血过量将会使女性休克或者导致失血性贫血。子宫内膜增厚还会让女性会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到女性的皮肤容颜。子宫内膜的增厚和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关,子宫内膜增厚说明女性内分泌失调,会导致女性脸上长斑以及脸色会暗沉。
子宫内膜增生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确定。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年轻而盼望生育者,更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后约30%患者仍有可能受孕并足月分娩。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故多直接采取子宫切除。
1.药物治疗原则为规范用药、长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助孕。用药种类:①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每天一次,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可延长2-3天。②孕激素类药物:根据内膜不典型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肌注,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连续性应用甲羟孕酮,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选择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情增减。亦可宫腔内放环。
2.手术治疗刮宫吸宫术不仅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之一。因为局部病灶通过刮宫亦有被清除的可能。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一经诊断即可行子宫切除。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高龄而对于手术耐受力差者,也可考虑在严密随诊检测下先试用药物治疗。年轻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内膜持续增生或加重或怀疑已发展为癌,或阴道出血不能为刮宫及药物治疗所控制及产后复发者,均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