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
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
然谷穴——降血糖
然谷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鱼际穴——缓解烦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掐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
内庭穴——控制食欲
内庭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可清胃泻火、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关元穴——缓解尿多
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关元可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即四横指处。
如何治疗糖尿病
一饮食治疗: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都应该长期的坚持饮食治疗。
二运动治疗: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这也是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
三情绪缓解: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
四药物配合: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光靠运动,饮食可能无法控制病情。这时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像淘气的孩子一样顽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数不胜数,那么哪种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好呢?中医同西药治疗不同,中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古代用草药熬制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现在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中医,看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小偏方
糖尿病小偏方1、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猪骨打碎,加水煎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1日1剂,分2次服。
糖尿病小偏方2、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糖尿病小偏方3、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
糖尿病小偏方4、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肾阴亏虚症。
糖尿病小偏方5、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用于糖尿病肺热津少症。
糖尿病小偏方6、糯稻杆10克。将其切碎炒煲,沸水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糖尿病口渴。
糖尿病小偏方7、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l具。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l剂,3次分服。适用于糖尿病多饮、多食。
糖尿病小偏方8、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糖尿病小偏方9、 山药60克、猪胰1条、食盐少许。前两味洗净切片,共炖熟,食盐调味。1日1剂,饮汤食猪胰、山药。
糖尿病小偏方10、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水煎服。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症。
糖尿病小偏方11、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糖尿病小偏方12、生白茅根60-9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
糖尿病小偏方13、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青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 车钱子2-3克。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 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拍手治疗糖尿病
拍手运动治好了我的糖尿病我原来是个糖尿病患者,06年12月份血糖化验的指数是23.1,采用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钱都不起作用。拍手治疗糖尿病:后来我从网上看到拍手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从2008年年初开始我照此方法进行练习,一个月后化验就降到了18.9,三.四月份又分别降到了10.6和8.7,五月份化验竟神奇般地降到了7.2,距正常值(3.9---6.8)只差一步之遥了。而且手.脚指发麻.浑身骚痒.(这两种是最难以忍受的,整夜整夜不能眠)便秘.散光(我原来上网是要戴300度的花镜的,从两个月前就开始不戴了),肾功能衰弱等并发症全部消失了,''''''''三多一少''''''''的现象也见鬼去了。这期间我除了前期(一.二月份)吃一点治疗神经末稍炎(维生素B1)和治疗骚痒(仙利特)的药以外,其它的药全停了,只是平时非常注意饮食质量的控制。
拍手治疗糖尿病:此外,患糖尿病的人一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即:腰腿酸痛,四肢无力,总有一种疲劳感。平时不爱动,走路不能快,长期靠服用“六味地黄丸”来缓解。即苦恼又受罪,还增加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刚开始锻练时,每次往家走的时侯,两条腿连步都迈不动,回到家以后,混身瘫软的就向一滩泥,坐下就不想再起来了。
拍手治疗糖尿病:我的锻练方法是:早餐前去公园在有卵石子的路径上,边走边拍手,每天早上大概走2500步,拍手3000下左右,一天就练一次。
撰写此贴的目的是想让那些能看到此贴的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及有其他漫性病的朋友不仿一试。还是那句话:不花钱,不受罪就能治好病,何乐不为呢?
怎么治疗水泡
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水泡?糖尿病人足部出现水泡是发生糖尿病足溃烂的预兆,及时正确治疗很重要。
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水泡?糖尿病人足部出现水泡是发生糖尿病足溃烂的预兆,水泡常常出现在四肢末端及循环不良的部位。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水泡比较常见,水泡大小不一,若糖尿病足出现的水泡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合并感染。
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水泡?治疗糖尿病水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糖尿病足出现水泡后要到专业医院进行积极的专业治疗之外,切不可自行处理。
保持水泡部清洁,对紧张性水泡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取渗液,预防继发感染。
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泡干枯后形成的痂皮,利用其保护作用可预防感染,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
对于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水泡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采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足,避免水泡发生。
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水泡?糖尿病足主要是神经细胞、血管细胞受损,同时并发感染导致。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足,是将干细胞输入到患者侧下肢动脉内,让干细胞发挥再生与修复的功效,逐渐形成新生血管,以取代原来病变的小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供血,再经过3-6个月的恢复期后,新生血管便可长成,达到治疗糖尿病足的理想效果,减少糖尿病足伤害。
如何治疗糖尿病
如何治疗糖尿病,我们可以先去看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发生之后,身体上的症状都是“三多一少的表现”:比如,身体上多尿,自然也就是包括了人们身体上的尿量大范围的增多,以及身体上的排尿次数慢慢的增多,每天身体上的总尿量能够达到三道五升,高的话可以达到了十升之所。所以多饮,多尿会导致身体之内大量水分确实让患者的身体上也变得体力虚弱。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最重要和首选的一种康复疗法,其原则为:主食宜精,不宜细;品种宜杂,不宜单;副食宜素,不宜荤;肉蛋宜少,不宜多;蔬菜宜多,不宜少;口味宜淡,不宜咸;吃饭宜慢,不宜急;嚼食宜细,不宜粗;吞咽宜慢,不宜快;饭量宜少,不宜多;喝水宜多,不宜少。
气功。气功对糖尿病有较满意的康复作用,尤其对老年糖尿病效果更好。多种*对内分泌系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尿糖均有一定作用。
另外,如何治疗糖尿病,也可以试一试娱乐疗法。所谓的娱乐疗法,就是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上病情,以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特长,去进行选择一种比较合适的娱乐疗法,这些可以看看比如一些音乐、弈棋、垂钓等等措施的都不错。
糖尿病的拔罐疗法
方法一:治疗糖尿病
(l)拔罐部位:选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2)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前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瘀点为止,隔日1次。
方法二:治疗糖尿病拔罐疗法有哪些,
(l)取穴:①膀胱经:三焦俞、肾俞。②任脉:石门。③经外奇穴:华信夹脊。④脾经:三阴交。
(2)治疗方法:①留罐法:以上穴位于拔罐后各留罐10-20分钟。②排罐法:于腰椎两旁行密排罐法并留罐。③针罐法:先用毫针针刺上穴得气后再行留罐。
药物治疗糖尿病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头戏, 但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要点。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药物治疗糖尿病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治疗糖尿病的九大偏方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一
.木耳、扁豆各60克。将黑木耳,扁豆共研成细面粉,每服9克,1日2--3次。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二
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三
灰兜巴 (又名闭口袋)是一种山蜘蛛寄生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峨眉山老茶树头部生长出来的菌科植物。 适用于T型E型糖尿病,当血糖下降到正常值时,应健康饮食,坚持运动,使其控制血糖稳定,不需依赖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四
猪胰1条,淡菜45--80克。先将淡菜(干品)洗净后用清水浸泡约20分钟,然后放入煲汤,待煮开10分钟后加入猪胰同煲。熟透后调味进服,亦可佐餐。本方为糖尿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五
菠菜梗100克,玉米须扣克。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常服。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六
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七
将半斤绿豆或豌豆等豆类煮八成熟,再加入1250克玉米面或荞麦面和两杯半生水,做成30个等大的窝头,蒸20分钟。每日分5次,共食4~5个。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八
冷毛巾包脚解除糖尿病口渴用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即可解除口渴。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九
饭前饭后散步,每日三餐六次散步,120步、500步和1000步各占三分之一。
中医治疗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一:饮食的控制
饮食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也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要点之一。糖尿病是一直富贵病,所以糖尿病患者朋友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哦。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二:需对症下药
研究证明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就不适于中医治疗,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能代替胰岛素。这也是糖尿病中医治疗的要点。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三:轻松柔和的运动
适当的进行运动,也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以不疲劳为度”,可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尤其是太极拳,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四: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情绪的控制对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十分的重要。如果长期一直情绪不稳定,急躁等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和消渴病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节喜怒”、“减思虑”,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这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要点之一。
按摩降血糖手法图解 按摩降血糖的原理
糖尿病人按摩选用足少阴,足太阴脾经,及腹部,背俞穴进行基础治疗,并根据症状做相应的穴位治疗,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人体糖分代谢,改善微循环,降低人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达到降糖效果。
对于有糖尿病征兆的人,按摩能有效控制病情;已经患病的人,按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容易引发的并发症,如下肢麻木,通过按摩可以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