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胚胎时期,肠管空泡化不全所引致,属肠管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儿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手术。在准备手术的同时积极纠治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并给予维生素K 和抗生素。手术成功的几率和患儿的一般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20-40%。
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约有2/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一般为1—2小时,有时还要迟一些,在下一次餐前发生。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但也要认识到,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相反可诱发疼痛,如橘汁、酒、酸醋、咖啡等。
十二指肠溃疡除规律性的腹痛外常有嗜杂和反涎现象。这是由于过多的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剑突后烧灼感或嘈杂感。有时也可反流入口腔形成所谓反酸现象。十二指肠溃疡者迷走神经功能常亢进,纠起不自觉的口涎增多,吞咽后可发生反涎嘈杂现象,这与反酸不同,因为不含酸味。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常有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特点,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2—4周,其余短的可只有几天,长的可8—10周。发作间的缓解期也长短不一,有些为1—3个月,有的短些,有些更长。在缓解期,患者可以任意进食而不发生疼痛。有不少病例,这种周期性发作呈季节性,常在秋季和春季时发病,而在夏季和冬季则缓解。
介绍肠梗阻的分类
(一)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例如肠粘连、肠管炎症或肿瘤、肠外肿块压迫、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团堵塞肠腔等均属于此类。
2、动力性肠梗阻主要由于肠壁肌肉活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不是肠腔内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肠壁本身并无解剖上的病变,
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
(1)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因感染中毒、低血钾、脊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
(2)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且为短暂性的,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致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3、缺血性肠梗阻肠管无机械性阻塞而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失去蠕动力,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二)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称为单纯性肠梗阻。多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所致的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多因扭转、肠套叠、嵌顿症、肠粘连所引起者。
(三)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类
1、小肠梗阻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指远端回肠的梗阻。
2、结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为多见。(四)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五)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十二指肠梗阻的几种常见疾病
1,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绝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大多都因并发炎症而发生局部排空障碍。由于炎症后发生局部黏膜炎症水肿,容易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从而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复杂性及复杂化,单凭临床表现难以确诊。多数病例在其他检查或剖腹、尸检时偶然发现。本病确诊主要依靠X线检查及ERCP检查。
2,十二指肠结核 消化道结核多发生于回盲部,很少累及胃及十二指肠。倘若结核侵犯十二指肠,由于肉芽组纵增生,纤维性变,加上周围淋巴结炎性压迫和十二指肠较固定等因素,故易致上消化道狭窄梗阻。本病临床上常无特异性,易与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表现相混淆,一旦发生梗阻,临床上往往想到肿瘤或溃疡,误诊率高。
3,环状胰腺 环状胰腺(annular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患者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一段或第二段,致使肠腔狭窄。本病于1818年由Tiedemann首先在尸检中发现,迄今世界文献中仪有300余例报告。国内丁士海1981年综合文献报道56例,男女之比为2:1。环状胰腺往往是真正的胰腺组织,含有正常的腺泡和胰岛组织,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仅为纤维组织。环状胰腺内的导管可与主胰管不相通而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环状胰腺一般宽1cm左右,包绕在十二指肠第二段。根据包绕程度,可分为完全型环状胰腺和不完全型环状胰腺,以后者较常见,即环状胰腺仅部分包绕十二指肠,约占肠管周径2/3~4/5。临床上常将环状胰腺分为新生儿型和成人型,其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的受压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1)新生儿型多在出生后l周内发病,2周以上发病者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出现顽固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由于频繁的呕吐,可继续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如为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则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及呕吐,可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以上症状可反复出现。此外,环状胰腺还常伴有其他先天惟疾病,如伸舌样痴呆、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梅克尔憩室、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足等。
(2)成人型多见于20—40岁,多表现为十二指肠慢性不全性梗阻的症状,而且症状出现愈早,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也愈严重。患者主要表现有反复上腹痛和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进食后腹痛加重,呕吐后可缓解,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患者除了十二指肠梗阻以外,还可以并发其他病理改变(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及胆道梗阻),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十二指肠梗阻的几种常见疾病,以上就为很多患者,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对于经常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一定要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这几种常见的疾病,通过了解,然后选择一家大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以后,通过正确的方法尽快的解决自己的十二指肠梗阻。
肠梗塞的并发症有3种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肠梗阻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
肠梗阻的并发症之一、肠膨胀
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肠管内压力的增高可使肠壁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肠管内压力继续增高可使肠壁血流阻断使单纯性肠梗阻变为绞窄性肠梗阻。严重的肠膨胀甚至可使横膈抬高,影响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肠梗阻的并发症之二、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
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怀呕吐。高位小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被排出体外。如梗阻位于幽门或十二指肠上段,呕出过多胃酸,则易产生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如梗阻位于十二指肠下段或空肠上段,则重碳酸盐的丢失严重。
低位肠梗阻,呕吐虽远不如高位者少见,但因肠粘膜吸收功能降低而分泌液量增多,梗阻以上肠腔中积留大量液体,有时多达5~10L,内含大量碳酸氢钠。这些液体虽未被排出体外,但封闭在肠腔内不能进入血液,等于体液的丢失。
此外,过度的肠膨胀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在绞窄性肠梗阻时,血和血浆的丢失尤其严重。因此,患者多发生脱水伴少尿、氮质血症和酸中毒。如脱水持续,血液进一步浓缩,则导致低血压和低血容量休克。失钾和不进饮食所致的血钾过低可引起肠麻痹,进而加重肠梗阻的发展。
肠梗阻的并发症之三、感染和毒血症
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阴时,肠内纵有细菌和毒素也不能通过正常的肠粘膜屏障,因而危害不大。若梗阻转变为绞窄性,开始时,静脉血流被阻断,受累的肠壁渗出大量血液和血浆,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继而动脉血流被阻断而加速肠壁的缺血性坏死。
绞窄段肠腔中的液体含大量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血液和坏死组织,细菌的毒素以及血液和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均具有极强的毒性。这种液体通过破损或穿孔的肠壁进入腹腔后,可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和感染,被腹膜吸收后,则引起脓毒血症。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导致肠梗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预防肠梗塞
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功能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小肠梗阻
常见原因是疝的箝闭或粘连,其他少见的是肿瘤,异物堵塞,Meckel憩室或克罗恩病。在美国,蛔虫侵染是罕见的,但在某些热带国家中可见。中肠的扭转是极少见的。在青少年和成人中,肠套叠常由于肿瘤所致。婴儿小肠梗阻常由于胎粪堵塞,旋转不良肠段的扭转,闭锁和肠套叠引起。
2、十二指肠梗阻
常由于原发在十二指肠或胰头的癌肿所引起。在新生儿十二指肠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闭锁,扭转,环,先天性蹼及环状胰腺。在罕见的情况下,先天性蹼能持续到成人,且可导致畸形。
3、大肠梗阻
常由肿瘤,憩室炎,扭转和粪便嵌塞所致。肿瘤包括引起肠腔阻塞的癌肿和罕见的可引起肠套叠的良性病变。梗阻性癌肿最常见于脾曲和乙状结肠曲,憩室炎常引起乙状结肠梗阻,扭转最多见于乙状结肠或盲肠。
病症的引发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及早的找到病症的有效摆脱方法,从而保证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上文的内容介绍就是说的引发肠梗阻的病因有哪些的讲解,你是否对其掌握清楚了呢?专家提示,患上此病,一定要忌食油炸食物。
胃切除术后都有哪些并发症
胃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出血(胃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 残端瘘或吻合口瘘(如十二指肠残端瘘、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胃 空肠吻合口瘘)、梗阻(吻合口梗阻、急性输人襻梗阻)、术后胃排 空障碍、肝胆胰合并症(术后胰腺炎、术后黄疸、胆管和胰管损 伤)等;胃切除后远期并发症有机械性障碍(慢性输人襻梗阻、慢 性输出襻梗阻和毕Ⅱ式胃部分切除后内疝、空肠胃套叠、后期胃十 二指肠梗阻)、病理生理失调(一般生理紊乱导致慢性消化不良、 碱性反流性胃炎、早期倾倒综合征、后期倾倒综合征、...
幽门梗塞的鉴别诊断
1.活动期溃疡所致幽门痉挛和水肿
患者常有溃疡病疼痛症状,梗阻为间歇性,呕吐虽然很剧烈,但胃无扩张现象,呕吐物不含宿食。经内科治疗梗阻和疼痛症状可缓解或减轻。
2.胃癌所致的幽门梗阻
患者病程较短,胃扩张程度较轻,胃蠕动波少见。晚期上腹可触及包块。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窦部充盈缺损,胃镜取活检能确诊。
3.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
如十二指肠肿瘤、环状胰腺、十二指肠淤滞症均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伴呕吐,胃扩张和潴留,但其呕吐物多含有胆汁。X线钡餐或内镜检查可确定梗阻性质和部位。
胆结石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由胆结石引起者占1%~10%,胆石病患者约0.2%~1.5%并发此症;发病年龄13~88岁,多见于50~75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1~12。上述表现与胆石病的发病情况相吻合。
胆石落入肠道有两条途径:经胆肠内瘘和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前者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和胆囊胃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结石进入肠道的最主要途径。胆石是否能经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排出而梗阻肠道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所谓的经乳头通道实际上是经其附近的内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镜检和造影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发生率为0.5%~5.6%,占胆总管结石的14%左右。显然,各种类型的胆肠内瘘是造成胆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内镜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术和胆肠内引流术后胆道排石亦可引起肠梗阻。
落入肠道的胆石可随粪便排出或经口吐出,部分则由于其本身的体积和肠管的痉挛、狭窄、炎症、动力障碍、新生物以及肠内容物粘附导致结石增大等因素而嵌顿于肠道某部。一般认为,结石直径大于2.5cm时可阻塞肠道,但也有报道小于1.5cm者;梗阻于肠道的最大结石直径达10cm;肠内结石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后者占10%~40%,2~12枚不等。胆石可嵌顿于肠道的任何水平面上,但常常发生于窄小、蠕动力弱和有病变的部位,据统计依次为末段回肠54%~74%,空肠14%~27%,十二指肠1%~10%,乙状结肠1.1%~10%。
新生儿吐奶有酸味 新生儿吐奶有血丝怎么办
如果是新生儿咽喉毛细血管受到刺激导致破裂而有血丝,那就不用太担心,因为自己会好,建议妈妈不吃生冷辛辣油腻等危害身体的食物。因为妈妈吃的食物会化为乳汁,乳汁确是新生儿的直接营养来源,以免新生儿吃到不健康的乳汁会更加伤害到咽喉。
如是妈妈的乳头有伤口导致新生儿吐奶有血丝的话,建议妈妈不要在伤口上吐任何药物,因为新生儿会直接含着乳头,如果吸奶时吸入药物,就会对新生儿不利,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先换另外一只没有受伤的乳头喂养。
新生儿吐奶有血丝可能是生病了,轻微的通常是感冒,重一点的还有几种疾病,通常是:肠梗阻、十二指肠出血、脑膜炎,最不好的情况是新生儿可能得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应该随时观察新生儿的实际情况,精神状况、吐奶情况、睡眠情况、体重情况,与粪便。
如若新生儿吐奶血丝不断,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请医生对症治疗。
胎儿十二指肠梗阻怎么办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 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肉眼观察
粘膜染紫红色,向外依次为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环状皱襞.
为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年龄1天至3个月的十二指肠梗阻病例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疗效.57例中早产儿和未成熟儿占14.0%;病种包括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0例次,十二指肠闭锁狭窄16例次,环状胰腺6例次,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次,其中6例(11.5%)有2种原因的梗阻.手术方式按病理改变而定,包括肠旋转不良Ladd手术40例次,隔膜切除、十指肠成形12例次,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菱形吻合2例次,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9例次.有6例术中将鼻胃管插入至空肠作为"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并加作腹壁筋层减张缝合.
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腹壁切口裂开6例,十二指肠梗阻4例(吻合狭窄3例,漏诊隔膜1例),肺炎3例."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加腹壁筋膜层减张缝合术6例术后无并发症.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7.0%(4/57例).提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闭锁狭窄和环状胰腺,部分病例有2种原因.主要手术并发症是腹壁切口裂开和吻合口狭窄."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可避免隔膜被遗漏和吻合口狭窄,腹壁筋膜层减张缝合可避免切口裂开.
看了上文大家应该知道了吧,放心的交给医生来做吧,孩子没问题,肯定妥妥的能要的。让你的私人医生给你做个全面的检查之后,如果不是遗传方面的问题,就放心的交给他们来治疗吧,这种不是什么大病,都很常见的哦。而且治愈率高达百分之百哦。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
致病因素:1、癌性梗阻:为首要病因。
2、结肠扭转:为第二位常见的病因。
3、结肠血吸虫病。
4、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5、盆腔术后粘连致结肠梗阻。
6、结肠外肿瘤压迫或侵犯所致梗阻。
7、胆石梗阻。
治疗方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约有2/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一般为1—2小时,有时还要迟一些,在下一次餐前发生。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但也要认识到,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相反可诱发疼痛,如橘汁、酒、酸醋、咖啡等。 如果严重的话,应该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上述文章是对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做出的简单介绍。希望上述的文章能够对大家带来帮助。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因此在患病的第一时间内,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治疗,以免为以后留下病根子,希望家长们能够引起重视。
如何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
导致十二指肠淤积症的原因有炎症、结核、肿瘤、先天性异常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等,偶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胆道疾患,或因腹部手术后产生功能性十二指肠梗阻等。那么如何进行十二指肠淤积症的治疗呢?
治疗十二指肠淤积症的方法
1、手术治疗
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适用于十二指肠第三段梗阻,手术要求空肠距屈氏韧带10~15cm,与胀大的十二指肠第三段吻合,吻合口至少为5cm,以防肠内容物通过不畅。
②胃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周围粘连多,暴露困难时方可使用,以免发生肠瘘。
2、非手术治疗
休息,抬高床脚,腹部按摩。抽吸冲洗十二指肠,进无渣而富营养的饮食,食后采取左侧卧位、伏卧位或胸膝位。内服阿托品、苯巴比妥等药可暂时收效。
小编寄语:十二指肠淤积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这两种。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您对十二指肠淤积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小儿呕吐之肠梗阻
是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被强制性地经口排出常伴有恶心并有强力的腹肌收缩。引起呕吐的众多病因又可分为梗阻性反应性和中枢性三大类。前者常为外科性原因,后二者多由内科疾病引起
梗阻性呕吐可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某些后天性疾患使消化道梗阻所致。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括管腔内闭锁狭窄或管壁发育不良或管外压迫。在新生儿,这是外科性呕吐的最主要病种消化道自上而下有食物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肥厚性狭窄、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肠无神经节症(巨结肠)、巨结肠炎缘病、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及有时合并的直肠泌尿系瘘直肠阴道瘘、直肠前庭瘘、一穴肛等)及消化道重复畸形等此外,小左结肠综合征、巨膀胱细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少见还有胃壁肌肉发育不良合并胃穿孔、胎粪阻塞综合征、胎粪性腹膜炎临床上不太少见胎粪性肠梗阻在中国各民族均罕见。
小儿呕吐肠梗阻
肠壁外压迫可由先天性十二指肠空回肠前异常纤维膜或索带、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膈疝等病引起。食管裂孔疝也属于畸形病因造成的不全性消化道梗阻而呕吐后天性消化道疾病所致:如肠管或腹腔炎症后遗粘连婴儿常见的急性肠套叠(回盲、回结或回回型等)、胃肠道异物(毛发团胃结石等)及少见的乙状结肠扭转早产婴可见乳凝块肠梗阻。幼儿可因便秘而引起腹痛和呕吐,伴有尿潴留蛔虫性肠梗阻和肠扭转则只是由于大中城市内化肥的普遍应用才变得少见。
由于肠梗阻的病因不同病程不一(急性或慢性)、性质各异(完全性、不完全性或突发性)及病变位置有别(高位中位或低位),所以呕吐发生的时间、性质内容、颜色及量等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病因与年龄的关系紧密反射性呕吐:多由胃肠道受生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有时为多种因素混合造成。
十二指肠腺瘤的诊断方法
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影像学表现
1.充盈缺损:肠腔内可见圆形充盈缺损,轮廓清楚,边缘锐利,少数呈波浪状。带蒂腺瘤可引起梗阻或套叠。
2.胃壁及粘膜皱襞改变:胃壁柔软无浸润,肿瘤区粘膜皱襞撑平消失,周围粘膜皱疑正常。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腺瘤与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鉴别:
(1)十二指肠腺瘤多为单发,而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为多发性病变;
(2)卵石状充盈缺损为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的典型表现,而十二指肠腺瘤则为单发的充盈缺损;
(3)带蒂腺瘤易并发肠梗阻,而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无此表现。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十二指肠腺瘤的诊断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还是要计划好定期的去检查的,这样的话才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