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淋巴瘤临床症状包括哪些

淋巴瘤临床症状包括哪些

(1)全身症状:约10%的患者可以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乏力和贫血。一般随着病情的进展,全身症状可以加重。这类患者中可有淋巴细胞减少。纵隔和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伴有发热、皮痒的较多。

(2)皮肤病变: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发生率约13%~53%。常见的为糙皮病样丘疹、带状疱疹、全身性疱疹样皮炎、色素沉着、鱼鳞癣及剥脱性皮炎。也可发生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皮肌炎、黑棘皮症、色素性荨麻疹等。至于由于皮痒而引起的抓痕和皮肤感染则更为常见。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状况低下,皮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3)贫血:恶性淋巴瘤患者约10%~20%在就诊时即有贫血,甚至可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前几个月。晚期患者更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增快是临床上判断恶性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4)神经系统表现: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等。病变性质可为:①变性;②脱髓;③感染性;④坏死性或混合存在。

(5)免疫功能低下:由于hd患者,特别是晚期病人,免疫状况低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等;也可发生血源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恶性淋巴瘤侵犯脑实质可伴发脑出血。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

1.局部表现在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大多首先侵犯表浅和(或)纵隔、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少数可原发于结外器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1958~1994年收治的5101例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中,首发部位。从中可以看出,首先为表浅淋巴结受侵的占69.6%,如果对本病有相当认识诊断并不困难。

(1)淋巴结肿大:较多的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无痛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亦陆续发现。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丰满。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期和中期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互相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有的患者从起病即有多处淋巴结肿大,很难确定何处为首发部位。

(2)纵隔:纵隔也是好发部位之一。多数患者在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受侵的纵隔淋巴结,可以是单个的淋巴结增大;也可以是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巨块;外缘呈波浪状,侵犯一侧或双侧纵隔,以后者较多见。晚期可出现压迫症状。

(3)肝与脾: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少见,文献仅有个例报道。继发侵犯肝脏的并不少见。有肝受侵的预后不佳,比有全身症状的还差。

(4)结外器官:一般发生于NHL,在罕见的情况下HD亦可有结外器官如骨、咽淋巴环、皮肤、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等。

2.全身表现

(1)全身症状:约10%的患者可以发热、皮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有乏力和贫血。一般随着病情的进展,全身症状可以加重。这类患者中可有淋巴细胞减少。纵隔和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伴有发热、皮痒的较多。

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等可能标志着疾病进展,机体免疫功能的衰竭,因之预后不佳。但也有的患者单有皮痒、发热而不伴有巨大肿块,经治疗后迅速好转者,预后反而较好。

(2)皮肤病变: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发生率约13%~53%。常见的为糙皮病样丘疹、带状疱疹、全身性疱疹样皮炎、色素沉着、鱼鳞癣及剥脱性皮炎。也可发生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皮肌炎、黑棘皮症、色素性荨麻疹等。至于由于皮痒而引起的抓痕和皮肤感染则更为常见。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免疫状况低下,皮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3)贫血:恶性淋巴瘤患者约10%~20%在就诊时即有贫血,甚至可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前几个月。晚期患者更常出现贫血。进行性贫血和血沉增快是临床上判断恶性淋巴瘤发展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4)神经系统表现:恶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等。病变性质可为:①变性;②脱髓;③感染性;④坏死性或混合存在。

(5)免疫功能低下:由于HD患者,特别是晚期病人,免疫状况低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等;也可发生血源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恶性淋巴瘤侵犯脑实质可伴发脑出血。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但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确诊和分型,病理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诊断性治疗,在临床上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患者因长期消瘦、乏力或不明原因的低热;或个别情况下有的人淋巴结肿大,因顾虑取活检造成播散,而进行诊断性放疗。但相当多的患者后来证实不是恶性淋巴瘤。

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淋巴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区别。如果淋巴瘤是恶性的,我们称它为淋巴癌。淋巴癌对人体的的危害很大。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有些类似,因此有些人无法分辨。如果把良性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癌,那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都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临床症状。相对良性淋巴瘤来说,淋巴癌的症状更多。淋巴癌患者会出现其他器官的症状。淋巴癌患者会出现贫血。此外淋巴癌患者也会出现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如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危害性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相对来说危害较小,而且不致命。良性淋巴瘤通过手术切除即可。而淋巴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它的危害极大。淋巴癌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出现类似症状,患者自己无法判断的话,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通过血常规及血涂片,骨髓涂片及活检,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检测手段能确定淋巴瘤的良性与恶性。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淋巴瘤,都需要及时的治疗。

淋巴瘤四大临床表现是什么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此乃淋巴瘤经典表现。霍奇金淋巴瘤多见颈部等浅表位置的淋巴结肿大,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浅表、深部淋巴结肿大,当深部尤其是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时会造成腹痛、背痛等症状。当您摸到颈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一个或者多个无痛性肿块(肿大的淋巴结)时请及时就医,除外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少见淋巴结以外部位侵犯,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侵犯较常见,结外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胃肠道,其次为鼻咽部,少见的骨、骨髓、皮肤、肺、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平常见到不少病人因为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行胃镜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等。

淋巴瘤患者常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发热:体温常常超过38摄氏度;盗汗:全身湿透性出汗症;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所以,遇到莫名其妙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中青年同志需要小心淋巴瘤了!

恶性淋巴瘤诊断时大约1/5可有贫血,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变化,个别患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或者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的情况。

淋巴瘤的病理分型直接决定疾病的预后,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并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治疗。

脑膜淋巴瘤如何治疗?

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故治疗上也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虽然可以有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临床上怀疑淋巴瘤时,可以做淋巴结或其他受累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切片检查(活检)以确诊。

1.放射治疗

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

2.化学药物治疗

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淋巴瘤的长生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骨髓移植

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1.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是浅表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表面光滑,质地较韧,触之如乒乓球感,或像鼻尖的硬度。以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常见,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次之。也有患者以深部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如纵隔、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起病较隐匿,发现时淋巴结肿大往往已比较明显。

2.进行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影响或压迫,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纵隔巨大淋巴结可压迫上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表现为面颈部肿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盆腔和腹腔巨大淋巴结可压迫胃肠道、输尿管或胆管等,造成肠梗阻、肾盂积水或黄疸,并引起腹痛、腹胀。

3.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表现为相应器官的受侵、破坏、压迫或梗阻。如胃肠道淋巴瘤的表现如同胃癌和肠癌,可出现腹痛、胃肠道溃疡、出血、梗阻、压迫等症状;皮肤淋巴瘤常被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皮炎等;侵及颅脑,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言语障碍、意识不清、性格改变、部分躯体和肢体的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侵及骨骼,可致骨痛、骨折;侵及鼻咽部,可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类似于鼻咽癌的表现。

4.淋巴瘤是全身性疾病,约半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 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皮疹、瘙痒、贫血等全身症状。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浅表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有可能会提醒我们早发现,深部病灶往往长到比 较大的时候才有症状,因此很难早诊断。好在淋巴瘤的分期并不像其他恶性肿瘤那样重要,分期只是决定预后的多个因素之一,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细胞对化疗方案是否敏感更加重要,因此,不必因为病情发现较晚就感到绝望和懊恼。

淋巴瘤具有遗传性没

淋巴瘤病因不清,一般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合并自身免疫病等有关。大量医疗实践发现,淋巴瘤与遗传有关联,淋巴癌的遗传是指发生肿瘤的素质,某些人身体素质在致癌物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癌变,或对异常细胞免疫力低,导致肿瘤发生。

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病理学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瘤为瘤组织内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细胞,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

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27.4%,结节硬化及混合细胞型在两者之间。

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虽然可以有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临床上怀疑淋巴瘤时,可以做淋巴结或其他受累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切片检查(活检)以确诊。

淋巴癌能彻底治愈吗

淋巴瘤,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类型,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大类。

淋巴瘤能彻底治愈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9.9岁,低于所有恶性肿瘤平均病死年龄58.2岁。

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主要肿瘤,且发病率年轻化和城市化的趋势日益加重。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推动淋巴瘤规范化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刻不容缓。

淋巴瘤的病因

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症状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须的。某些情况下,取材不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淋巴瘤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

相关推荐

恶性淋巴瘤能活多长时间

恶性淋巴瘤能活多长时间?目前常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那恶性淋巴瘤能活多长时间?恶性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恶性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特征。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是首发表现,尤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其次为腋下,首发于腹股沟或滑车上的较少。霍奇金病首发于颈淋巴结者占60%一70%,左多于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病灶已有播散,右侧来自纵隔或两肺,左侧常来自腹膜后。 临床上,晚期恶性淋巴瘤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皮肤瘙痒:这是霍奇金病较特异的表现。局

淋巴瘤患者别拒绝“活检”

“活检”:最可靠的确诊办法 据介绍,淋巴瘤分类复杂,主要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再细分下去可以分成七八十种亚型。 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80%以上, 根据世卫组织的病理分类原则,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细分为30多种亚型,有的病情进展比较慢,有的则来势凶猛。因为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都不相同,所以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细分亚型、准确临床分期、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李文瑜指出,活检是对高度怀疑出现恶性病变的淋巴瘤进行全部或部分切除,并用显微镜观

恶性淋巴瘤的形成原因 恶性淋巴瘤需要化疗吗

淋巴瘤的治疗多数都是以化疗为主, 但也要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来选择它的治疗。因为淋巴瘤大体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这两类下面又有很多具体的病例分型。大多数的淋巴瘤是以全身的化疗治疗为主,有的是可以联合放疗。 但是像有一些特殊的病例类型,比如说鼻腔的NKT淋巴瘤,这一种类型的淋巴瘤治疗是以放疗为主。还有一些惰性的淋巴瘤,在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可以选择观察等待,所以得要看具体的一个病例分型和患者的一个分期等来决定。

淋巴瘤生长速度多快

非霍奇金淋巴瘤此组淋巴瘤临床症状、病理、扩散方式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不同于霍奇金病,多为分化极差的瘤细胞,在诊断时早期常已广泛扩散。而且原发性纵隔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50%。与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是纵隔肿块巨大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积液和气道阻塞。所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扩散速度也是很快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有赖于病人年龄及是否存在淋巴瘤和白血病。在儿童,以化疗为主常使用LSA2-L2方案。但此方案只能治愈一半的患儿。 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扩散能活多久首先在于病人自身,如晚期患者的心理素质、病

淋巴肿瘤的临床诊断

淋巴肿瘤在国内并不少见。我国淋巴肿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位数的第11~13位。本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大小城市高于农村。据近5年统计,经标化后淋巴肿瘤的总发病率男性为1.39/10万,女性为0.84/10万,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及日本。据国内大系列病例报道,发病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2岁,以20~40岁为多见,约占50%左右。在本病两大类型中,据全国淋巴肿瘤协作组近万例统计,HD仅占所有淋巴肿瘤的8%~11%,与国外HD占25%有显然不同。 确诊 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

外阴淋巴癌的临床症状

外阴淋巴癌的相关检查 可行血液学检查如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胸部X线检查,腹部和盆腔CT或MRI,骨骼扫描,骨髓活检等。 外阴淋巴癌的诊断 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患上外阴淋巴癌的?外阴淋巴癌的致病原因其实有很多种,但是患者自身是属于哪一种还需要进行科学的治疗才行。 外阴淋巴癌的发病原因 外阴淋巴癌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感染有关。某些细菌感染如胃幽门螺杆菌(HP)及环境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均可导致该病发生。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哪些表现

1.浅表淋巴结肿大或形成结节、肿块 为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60%~70%,尤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49.3%),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各占12.9%,12.7%)。淋巴结肿块大小不等、常不对称、质实有弹性、多无压痛。低度恶性淋巴瘤时,淋巴结肿大多为分散、无粘连,易活动的多个淋巴结,而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淋巴瘤,进展迅速者,淋巴结往往融合成团,有时与基底及皮肤粘连,并可能有局部软组织浸润、压迫、水肿的表现。 2.体内深部淋巴结肿块 可因其发生在不同的部位而引起相应的浸润、压迫、梗阻或组织

临床上淋巴癌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呢

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 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局部表现 包括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扪之质韧、饱满、均匀,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形成溃疡;咽淋巴环病变口咽、舌根、扁桃体和鼻咽部的黏膜和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组

恶性淋巴瘤的症状是什么

恶性淋巴瘤以全身多处一个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的症状。有些患者会伴有发热,出汗以及体重下降。还有根据具体的发生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是会有区别的。 发生于鼻腔的NKT淋巴瘤,会出现类似于鼻咽癌的一些症状,比如说鼻塞,流鼻涕,甚至鼻血症状。 发生于胃的那种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比如说胃胀、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所以恶性淋巴瘤主要是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长年鼻塞竟然变成了淋巴癌

由于鼻腔与鼻窦邻近眼窝的视神经、颅底脑部与大动脉等重要器官,不论是肿瘤本身的扩散侵犯或者是治疗的过程,都须小心避免造成棘手的并发症,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会致命。 为什么淋巴癌会跑到鼻腔了呢?除少数器官外,人体全身几乎都有淋巴组织的存在,淋巴瘤是遍布最广泛的癌。恶性淋巴瘤虽不是最常见的肿瘤,但其发病上升速度惊人。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人。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人数近2 万,淋巴瘤的威胁正在迅速显现。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高峰前移到20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