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
根甜菜为二年生植物。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形成产品器官,长成肥大的肉质根。第二年抽薹开花结籽。温度:喜冷凉气候,但较耐寒,在冷凉季节长成的肉质根糖分高,肉色深,品质好,在炎热季节长成的肉质根,其内部常出现白色的圈纹,品质差。种子在4-5℃时发芽,但发芽很慢。出苗在4℃时需要22d,10℃时需要10d,15℃时5-6d出苗。而种子经浸种后播种,出苗较快。发芽适宜温度为25℃。其生长温度为12-26℃。光照:对光照的需求也很高,在正常光照下才能形成肥大的肉质茎。土壤:对土壤适应强,但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冲积土种生长最好。对土壤酸碱性敏感,适宜的pH为5.8-7。水分:生长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牛蒡生长习性
温度
牛蒡喜温暖气候条件,既耐热又较耐寒。种子发芽适温20~25℃,植株生长的适温20~25℃,地上部分耐寒力弱,遇3℃低温枯死,直根耐寒性强,可耐-20℃的低温,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翌春萌芽生长。[2][3]
光照
牛蒡为长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光照条件。
水分
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适宜稍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要求较湿润的土壤条件,但田间不能积水,夏季若积水12h,直根将发生腐烂。土壤和养分
作蔬菜栽培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沙土或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
竹柏生长习性
温度
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18℃-26℃;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否则易遭受低温危害。
雨量
竹柏在年平均降雨量1200-18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低于800毫米则生长不良,性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
光照
竹柏属耐阴树种,常散生于中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年光照在500-800小时即可,在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
土壤
竹柏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
麻黄的生长习性
分布习性
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
温度影响麻黄的地理分布。从麻黄的分布范围看。麻黄可在-31.6-42.6°C的
极端气温条件下生存。兼有耐热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麻黄的正常生长发育仍要求有较高的气温。且在年平均气温6.0-7.0°C的温度气候区域内麻黄分布广、数量多,形成优势群丛;在年平均气温4.3-6.0°C的区域内,麻黄生长发育正常,并随着年平均气温降低麻黄数量减少。至-1.61-4.2°C的区域内鲜有麻黄分布。
麻黄分布在湿度低冰分较少的地区。麻黄的地理分布,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如在降水量为300-340mm的区域内,湿润度在0.38以下,麻黄集中分布,是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而在降水量为400-500mm、年湿润度为0.6-0.8的区域内,几乎没有麻黄分布。当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大,草地植被形成低地草甸草原时,麻黄即完全消失。
适应环境
麻黄适宜在沙质性土壤中生长。土壤与麻黄的分布和生长关系密切,表土0-20cm的土壤基质层对麻黄水平根的分布发育尤其重要。在以风沙土为主的沙质灰铝土干草原区内,麻黄分布广泛,特别是上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时。pH在8左右,麻黄生长良好。而在以栗钙土为主的低山丘陵干草原区,麻黄只有零星分布。在以棕壤为主的山地草甸草原区几乎没有麻黄分布。此外,麻黄不宜在低洼地和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新土中生长,这与其根蘖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槐豆生长习性
槐多生于温带,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一般为中性及微酸性的砂质壤土中,常栽于街道两旁及庭院。槐喜干冷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肥、稍耐阴、耐旱、耐寒、抗风、抗病虫害、抗污染的特性。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pH5-8,含盐量在0.4%以下生长良好。
在北方, 3月下旬芽膨大;4月中旬芽开裂;4月下旬展叶;5月中旬生长盛期;6-7月吐蕾;7-8月花盛期;8-9月座果期;9-10月果熟期;10月落叶,形成越冬芽,进入休眠期。果实经冬不落,成熟过程中,荚果成节状脱落。槐栽植8-10年后,即可采收商品。槐米: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花未开放时采摘。将整个花枝折下,及时曝晒,晒干后打下花蕾,除去枝梗及杂质,即为商品。如遇阴雨天,可炕干或烘干,烘时温度约40℃。
槐花:于7-8月花盛期采收。可将花打落,或收取自然落下的花,及时晒干,除去枝梗、泥沙等杂质。槐角:9-11月果实成熟近干燥时,打落或摘下。过早不成熟,过晚则多胶质,不易干。以晒干为好,防止冻干,切忌翻动,否则变色。晒干后,除去枝梗及杂质,即可。
酸梅的生长习性
酸梅的生长周期是秋天落叶,冬天开花结果,春夏天长叶长果。酸梅在腊月 开花,花是白色,花谢后结果,初结果时颜色青青的,和叶子的颜色一样,大概到四月下旬酸梅基本成熟,果直径约为2-3厘米,颜色呈淡黄色,味道酸而有点苦。核有点椭圆形,核很硬有一个尖,表面不平。到了五月份,果色变成黄色,味道就和原来不一样了,酸中带甜,但不可多吃,否则,牙齿就会被酸倒。
青梅[1] 较适种于亚热带夏湿冬干、温暖湿润的气候,是生长于夏湿地带的喜光植物;开花期和幼果期对温度要求特别严格,开花期要求15℃以上的天数达到30%;它的生长和结果要求有适度的雨量,一般年降雨量在800-2000mm青梅才能良好地生长、结果;青梅生长对土壤要求为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的壤土、砂壤土及粘壤土。青梅果形近圆形,果皮色泽为浅黄绿色,色泽均匀,二级品的果皮色泽允许少量红晕;国内同类产品一般是果形椭圆形,果皮浅青绿色,成熟果黄色,向阳面具有红晕,呈淡赤褐色至深红色,果肉淡黄色,单果重平均28克,果肉厚、核小,可食率>89%,果肉细脆,香气醇厚,风味独特,酸中带甜,国内同类产品味微苦或微涩。青梅含可溶性固形物7.0%,总酸量>4.3%,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C。
枣的生长习性
花期5~6月,果期9月。我国特产,主产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主要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已有两千年栽培历史。果味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制蜜饯和果脯,酿酒。果入药能补脾胃、润心肺、益气养荣。木材坚硬致密,为制器具和雕刻用材。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树。其变种酸枣(var.spinosa)和枣的区别为:灌木或小乔木,核果小圆球形,果核亦近圆球形。
喜光,适应性强,喜干冷气候,也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也耐低湿。
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枣树长着小刺,四月里长叶,五月开白带青的花,各处都有栽种。
栽培技术
枣树暖温带阳性树种。喜光,好干燥气候。耐寒,耐热,又耐旱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外,平原、沙地、沟谷、山地皆能生长,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5.5-8.5之间,以肥沃的微碱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长最好。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耐烟熏。不耐水雾。
枣树种植技术,至今为止世界上矮化果树的类型,除用人工配合化学技术来矮化和控制树体以外,主要是矮化砧和短枝型品种的应用:
(一)矮化砧树:这类矮化果树是指利用具有矮化性质的砧木来控制树体发展的枣树。根据砧木的利用方式,矮化枣果树又可分为自根砧和中间砧两种。自根砧是指将品种嫁接在具有自身根系的矮化砧木上的枣树。中间砧是指没有矮化砧自身根系,下部具有根系的基砧仍为乔化砧,只是利用矮化枝段作为中间体来控制上部树冠的果树。自根砧果树由于矮化砧自体根系小而浅易使树体发育弱小,如台湾青枣、滇刺枣、拉多枣等在中国南方很多采用。矮化砧果树在中国南方利用的形式主要是中间砧。
(二)短枝型树:这类矮化枣树是指上部品种本身具有矮化特性的树。短枝型树由于仍能采用乔化砧来进行繁殖和密植、从而适应不良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所以在中国南方这些年来发展极快。尤其是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大量不用野生酸枣而用滇刺枣及拉多枣等。
(三)矮砧短枝型树:这类矮化果树是指将短枝型品种嫁接在矮化砧木上的果树。这种类型由于是对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进行双重矮化,树体更小,适于高度密植生产栽培及盆栽盆景观赏果树,如盆栽大枣。
毛豆生长习性
毛豆
毛豆,又叫菜用大豆,在日本被叫做枝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
毛豆是一年生的农作物,茎粗硬而有细毛,它的荚作扁平形,荚上也有细毛,所以人称为毛豆,新鲜时,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毛豆
【释名】夏初就可以吃,但豆荚尚未饱和,可以用油、盐、花椒、海椒、酒来煮,作为菜肴。
【性味】昧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驱除邪气,止痛,消水肿。能除胃热,通瘀血,解药物之毒。吃多了会滑脾。因为它的豆荚上有毛,所以叫毛豆。
毛豆
基本特征
毛豆即俗称的大豆、黄豆,为蝶形花科植物大豆的种子,一年生草本农作物、高30~90厘米、茎粗壮、方菱形;荚果矩形、扁平形、长5~6厘米、下垂、荚上密生黄色细长硬毛;种子2~4粒、鲜时扁椭圆状卵圆形、长0.8~1.5厘米、淡绿色、干时黄色、黄绿色或者紫黑色。春季毛豆即菜用大豆,也称毛豆、青毛豆、白毛豆,是指籽粒鼓满期至初熟期之间收获的青荚大豆,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毛豆老熟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黄豆。
豆科植物生物学分类为: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
种类极广,约690属,17600余种。毛豆、黄豆都是大豆,是豆科植物中的大豆属 ,归属于真核域、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
生长习性
毛豆喜温怕涝、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种子发芽温度为10-11℃,15-20℃迅速发芽,苗期耐短时间低温,适温为20-25℃,小于14℃不能开花;生长后期对温度敏感,温度过高提早结束生长,过低种子不能完全成熟,1-3℃植株受害,-3℃植株冻死,毛豆为短日照作物,有限生长早熟种。对光照长短要求不严,无限生长晚熟种属短日照作物,引种时需注意,北种南移提早开花,南种北移延迟开花。毛豆需水量较多,种子发芽需吸收稍大于种子重量的水份,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荚果膨大期需土壤持水量分别为60-65%、65-70%、70-80%、70-75%,毛豆对土质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有机质土壤为好,PH值为6.5,需大量P、K肥,P肥有保花保荚,保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瘤菌活动的作用,缺K则叶子变黄。
毛豆从播种到第一朵花形成为生育前期,开花前30天左右开始花芽分化,这一时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是营养物质积累期。开花期约14-30天,这时期生长最旺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物质积累占形成总高度、总叶面积、总干重55-65%,占总氮素积累量60%),花后两周,豆粒急剧增大,需大量水份、养份,肥水供应不足,引起植物早衰,造成落花落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