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膝盖疼拔罐拔哪里位置 膝盖疼拔火罐的好处

膝盖疼拔罐拔哪里位置 膝盖疼拔火罐的好处

膝盖这些关节部位本来肌肉层浅薄就比较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引起气血的淤滞导致疼痛或活动受限的症状。拔罐能起到祛瘀消肿,通利关节的作用,如果加上艾灸温通经脉,散寒除湿的效果对于您的膝盖疼痛的改善非常好。

夏天吹空调膝盖疼怎么办

热敷膝盖能缓解膝盖疼痛,热敷时,把毛巾或纱布浸泡在热水中5分钟,取出拧干,将其放在膝盖上,在热敷膝盖的过程中,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膝关节血液循环,促进膝关节代谢。还能缓解肌肉痉挛、松弛,极大的改善了筋腱的柔韧性,从而减轻膝盖的疼痛。

推拿按摩“护膝穴”用科学的方法给膝关节进行推拿按摩,也是保养膝盖的好方法。按摩腿部穴位以膝关节外侧的足三里、内侧的血海、后侧的委中为主,每个穴位按1分钟,三个穴位轮流按3遍,以微微酸胀为宜。

吹空调膝盖疼,考虑是受凉、风湿的表现。拔罐拔膝盖内侧的位置就可以,这样也可以排除湿毒。不过,平时一定要注意膝盖的保暖,这才是关键。

中医针灸治疗膝盖疼

1 小骨空贴压法

取4x4cm胶布,中置一粒磁珠或王不留行子备用。在患侧小骨空穴(位于小指背侧第一指关节之中央)附近用火柴棒或特制的按压棒按压,找到压痛点后,将磁珠或王不留行子贴在上面,然后用手按压,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约1—2分钟。按压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本法对膝关节疼痛、畏寒效果最为明显。

2 交经巨刺法

根据患膝疼痛位置的不同,取对侧肘部之曲池、尺泽、天井、小海等穴。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泻法,至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并留针30分钟。

3 针刺内关法

取患侧内关穴,进针得气后,持续缓缓捻针,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膝或以手按压患处,疼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20分钟。

4 膏盲穴刺络拔罐法

取背部患侧膏肓穴,以拇指在其附近按压,找到压痛点后,以三棱针点刺数下或以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加拔火罐,留罐10分钟。拔出瘀血后,往往数年之疾,立见轻快。

5 局部刺络拔罐法

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为了预防火罐漏气,可在罐口涂上超声耦合剂。留罐10分钟。若无静脉,则可在压痛点上以皮肤针叩刺后再拔火罐。本法对久痛不愈及扭伤所致者,疗效显著。

6 委中刺血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膝下塾上塑料纸、草纸或药棉。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之络脉,则以三棱针点刺,任其血液流出,始为深紫色,渐变为淡红,后自停止。以75%酒精棉球揩去污血。

7 腹部敏感点针刺法

膝痛患者在腹直肌第4节处可有明显的敏感点,且多以患侧为明显。患者取仰卧位,以拇指在其腹部找到敏感点后,以1.5寸针缓缓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

不可不知的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来治愈。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慢慢吸出病灶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目的,从而达到治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另外,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头痛、咳嗽、眩晕、眼肿、气喘、腹痛等毛病。不过,拔罐的一些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注意。

专家指出,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4种

体位一: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和腰背脊椎两侧,以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体位二:侧卧位

侧卧位可根据治疗需要,将两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有利于吸拔胸胁。髓和下肢内外侧等部位。

体位三: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以及下肢后侧等部位。

体位四:仰卧位

仰面而卧,头下垫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垫枕,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内侧,有利于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侧等部位。

拔罐时,具体选择哪种体位,要根据拔罐部位、舒适度等而定。拔罐时,可灵活掌握。

拔罐的好处和作用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女生膝盖痛是怎么回事呢

1、卧在地板上,一条腿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的角度小于直角),另一条腿伸直,两手自然地放在身体左右两侧。将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离地板约10厘米),静止5秒左右后慢慢放下回到1中的姿势。休息2~3秒再往上抬腿,反复做20次。

2、坐在椅子面略高的椅子上,一条腿的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呈90度),另一条腿伸直,脚脖子自然弯曲(脚后跟着地,脚尖离地)。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时,请注意膝盖不要弯曲。伸直那条腿的脚后跟离地板约10厘米时,静止5秒左右后再慢慢放下。脚后跟着地后休息2~3秒,继续做1~2的动作,反复做20次。以上运动以20次为1组,早晚各做1组。

3、出疼痛的引发点,在大腿内侧有个疼痛的引发点。欲消除这种疼痛,不妨将手自膝盖向大腿的正面上移3寸,接着向内侧再移2寸,用拇指尖稳稳地压入此点,直到你感觉肌肉已松弛。这可能需要30一90秒的时间,然后放开拇指。

4、天要让膝盖保暖,不要让膝盖手冷,平时可以再膝盖位置增加棉布,增加保暖,以免得痛风,同时不要用电吹风经常热风吹膝盖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样是最容易得疼风的。

5、对于这种劳损、不良姿势引起的膝盖关节疼痛,患者可采用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减轻急性发作时的疼痛。也可采用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缓解疼痛。

6、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为了预防火罐漏气,可在罐口涂上超声耦合剂。留罐10分钟。若无静脉,则可在压痛点上以皮肤针叩刺后再拔火罐。

膝盖疼可以拔火罐吗

膝盖疼可以拔火罐的,膝盖疼多数是由于寒气入侵引起的,通过传统的中医拔火罐治疗,可以有效的把身体当中的寒气吸走,缓解膝盖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拔罐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2)刺络拔罐法: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3)针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4)药罐法: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七招保护膝关节

膝盖受过伤,冬天也会出现疼痛,这是很多有旧伤的人最痛苦的毛病了。这种情况,可以用镊子夹住棉球蘸酒精,点燃后把棉球快速在膝盖疼痛处滚擦,酒精烧干了再蘸,感觉烫人了,就移开一会再继续,每次滚擦15分钟以上。这种方法效果很好的,军医治士兵扭伤等都用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要手法快,不会烧伤的。

如果有风湿,在冬天里膝盖疼痛,也可以用上文里的酒精烫擦法,还可以做拔罐。拔罐最好是进行拔火罐,比那种抽气式的负压拔罐效果要好。当然,有风湿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膝盖的保暖,这才是关键。

如果是关节炎导致冬天里膝盖疼痛,除了求医,还可以自己做护理减轻疼痛。银器鸡蛋热敷可以缓解关节炎导致的膝盖疼痛,具体做法是:煮一个鸡蛋(不要破壳),熟透后捞起,连着蛋壳用锋利的刀对半劈开,去掉蛋黄,然后在鸡蛋中间夹一个小银器,再用毛巾包裹住鸡蛋,然后放到开水里烫一下,就在膝盖疼痛处滚擦,等毛巾凉后,再烫热重新擦;烫擦了一会,就打开毛巾和鸡蛋,看到银器表面变黑色了,找棉麻布擦亮银器,再继续进行热敷;一直热敷到银器不变黑色即可,这样热敷后,能有效缓解疼痛。

风湿和关节炎导致的膝盖疼痛,按摩和针灸也可以缓解。这个需要找专业的针灸医生或是按摩师了,一般自己是无法完成的。

不管哪种情况造成的膝盖疼痛,冬天里热敷是很有效的缓解方法。可以每天睡前用热毛巾敷裹,至少热敷十五分钟以上。如果有条件,最好用姜蓉加烧酒烧热水泡膝盖,这样不但能缓解膝盖疼痛,还能缓解疲劳。

冬天活动少,静坐或躺卧,加上低温,很容易导致膝盖血液运行不畅,也可能造成或加剧膝盖疼痛。因而,只要天气和时间允许,应该每天做一定的运动,对于膝盖来说,主要是蹲下站立和压腿即可。如果天气好,可以散步,但跑步就没必要了,膝盖疼痛还去跑步,很容易伤着膝盖的。

相关推荐

足跟痛的疗法

一、气滞血瘀 (一)症状 足跟部肿胀持续疼痛不能缓解,不能站立、行走,休息时候疼痛不能明显缓解。 (二)治法 (1)选穴膈俞、血海、承山、昆仑、太溪。 (2)定位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 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

火罐能治咳嗽

火罐预防疾病和保健是我国中医传统方法,甚至受到国外友人的喜爱。那么,你对火罐是否足够了解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火罐的方法,以及火罐时如何避免烫伤。 火罐能治疗咳嗽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火罐的五种方法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是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点燃后,在罐内快速绕1~3圈(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后,将火退

火罐后多长时间能洗澡

火罐过后别急着洗澡 当我们想到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完再洗就感觉很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之后马上洗澡。这是因为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针灸火罐3小时后在洗澡 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饭前饭后一小时及酒后,不宜火罐。孕妇、体质虚弱者、皮肤病患者都不宜;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时容易

后注意事项

火罐两小时后再洗澡 火罐时,有的人尽可能地延长火罐的时间,以为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专家提醒,火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或10分钟之内,如果时间太长,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现起泡、破溃甚至感染。 火罐要找准穴位 自己在家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火罐。 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体的穴位情况等,因此最好在火罐前咨询正规的中医,了解自

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面对这样的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来治疗呢?如果选择的方法能否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的具体治疗方法吧。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

中医操作

1.前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

后注意事项

1、火罐要找准穴位 火罐,首先要讲究部位是否正确,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火罐,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火罐外,还要在疼痛的相关穴位火罐,才能达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还需要在腿部的穴位火罐。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体的穴位情况等,因此火罐最好到相应正规医院。 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复 有的人在一次火罐后,疼痛没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继续火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强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实,这种是错误的。如果上次火罐部位的紫红印记还没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连续火罐的,

火罐后多长时间能洗澡

火罐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治病方法,在民间也非常受欢迎,有不少中老年朋友常常自己在家里火罐,有些人也会在后去冲个澡放松,对此专家表示,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否则容易受凉,或损伤皮肤。 火罐过后别急着洗澡 当我们想到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完再洗就感觉很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之后马上洗澡。这是因为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

腋窝可以

腋窝是死穴,再说腋窝毛孔很粗地方很小,漏气不住。 哪些部位不能 有些部位不宜。例如,皮肤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起不到效果。因此,在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不宜。 中医专家指出,除了在皱纹等身体部位不宜外,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应用走罐时,不宜在骨突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2、在使用多罐时,排列一般不宜太近,否则易因牵拉产生疼痛,同时罐子互相排挤,也不易牢。 3、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

火罐的预防保健

1.咳嗽疗法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2.颈肩综合征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