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菜主要菜品
马蹄菜主要菜品
西湖莼菜汤
西湖莼菜汤图册主料:新鲜西湖莼菜150克,熟火腿25克,熟鸡脯肉50克。
调料:精盐2.5克,味精2.5克,高级清汤350克,熟鸡油10克。
做法:
1、将熟鸡脯肉、熟火腿均切成6厘米长的丝。
2、将炒锅置旺火上,舀入清水500克烧沸,投入莼菜,沸后立即捞出,沥去水,盛在汤碗中。
3、把高级清汤和精盐、味精一起放入炒锅内烧沸,浇在莼菜上,再摆上熟鸡脯丝、熟火腿丝,淋上熟鸡油,即成。
特点:“西湖莼菜汤”,又名“鸡火莼菜汤”。系用杭州西湖特产莼菜与鸡脯丝、火腿丝合氽成菜,色彩和谐,汤纯味美,莼菜鲜嫩润滑,脍炙人口。
鸡皮莼菜汤(地方风味菜肴)
主料:莼菜。 辅料:乌鸡皮、金华火腿。
加工:莼菜制净,“飞水”;乌鸡皮切丝;金华火腿丝泡软待用。
烹制:勺掺备用清汤,下火腿丝再熬香,续下鸡皮丝、莼菜定味出锅。 莼菜鲈鱼羹(历史文化菜肴)
主料:莼菜。
辅料:鲈鱼、竹笋茸、火腿细粒。
制法:鲈鱼治净,蒸熟去骨刺,将鱼肉剁碎,锅坐火掺汤,下笋茸、火腿细粒,放入鱼肉、莼菜,下胡椒、玫瑰露酒,找味后生粉勾芡,推转装汤窝上桌。
马蹄菜生长环境
生于池塘湖沼。嫩茎叶作蔬菜。中国黄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庆市石柱县所有沼泽池塘都有生长,在江苏的太湖(还是“太湖八仙”之一),苏北的高宝湖,尤其以湖北省利川市福宝山莼菜出口韩国、日本等国。杭州的西湖和雷波县的马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黄水镇等地生产的莼菜闻名于世。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 莼",就是指的这个菜,亦作药用
莼菜,睡莲科莼属,原产中国东南部,尤其以江苏的太湖,苏北的高宾湖,以及杭州的西湖等地生产为多。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
吃马蹄的最佳时间
食用马蹄一般9-10月最应季。
马蹄的选购方法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要挑选一颗好的荸荠时一门学问,挑选马蹄关键还是要通过“望”、“闻”、“摸”。马蹄以个大、洁净、新鲜为上品。
在马蹄中,以色洋紫红、顶芽较短的“铜皮马蹄”品质较佳。其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爽脆、无渣。而色泽紫黑、顶芽较长的“铁皮马蹄”品质略逊,因其质粗多渣。地栗一般就皮色的不同,可分为“铜箍地栗”和“铁箍地栗”两种。前者皮薄,色泽鲜艳呈紫红色,肉嫩多汁,清甜适口,可代水果;后者皮稍厚,紫黑色,肉质爽脆,甜味略淡,宜煮食或切片配炒。
1、首先是“望”:马蹄的本色应该呈红黑色,比较老气,而浸泡后的马蹄色泽鲜嫩。如果您看到的马蹄颜色呈不正常的鲜红,分布又很均匀,就值得怀疑。
2、其次是“闻”:正常的马蹄无任何刺激气味,如带有异味,就应注意。
3、最后是“摸”:在购买马蹄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变质、发软、腐败等状况,同时,通过挤马蹄的角,浸泡过的马蹄会在手上粘上黄色的汗液。
荸荠和马蹄是不是一回事
是。
马蹄,又称荸荠。原产于印度。我国是盛产马蹄的地方。它以个头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无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广西马蹄久负盛名,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质、胡萝卜素等元素;马蹄作用价值甚大,能清热润肺、生津消滞、舒肝明目、利气通化作用。岭南诸类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马蹄罐头口味更好。
马蹄是荸荠的俗称,是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吃的是那呈扁圆形的地下茎。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历史悠久,其中《随息居饮食谱》只用了26个字就概括了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
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马蹄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等。还含有抗癌、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荸荠英。
中医临床上常用马蹄配成“雪羹汤”清热去痰,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中医认为,用新鲜马蹄配芦根、鲜藕汁同饮,是清热、生津止渴的理想饮料。
由于马蹄性寒,因此体弱者及小儿遗尿患者应避免食用。此外,生吃马蹄要注意卫生,食用前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过。马蹄也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有“马蹄能清热消渴,治脾热,湿中益气,开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热杀菌,清黄疸,降血压,治疗多种疾病。马蹄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价值于一身的生蔬菜,曾一度成为明清时期朝廷贡品。马蹄与众不同,其肉质雪白细滑、水份含量高,清甜无渣,爽脆可口,马蹄熟食把它伴鸡、鸭、香菇、云耳一起钞成一道菜更有滋味。
紫菜苔的主要品种
适时播种
长江流域及苏州地区一般早熟品种于8-9月播种育苗,中熟品种在9月左右播种,晚熟品种于9-10月播种。播种过早,易发生病毒病和软腐病;播种过晚,叶片少,生长量不足,菜薹产量低[3] 。
育苗与定植
育苗床宜采用砂壤土或壤土,每667 m2苗床播种0.5-0.75 kg,可供1-1.2 hm2大田定植。育苗期自真叶开展后可分批间苗1-2次。结合间苗进行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2-3 kg,以促进幼苗生长。苗龄一般以25-30 d为宜,但不宜过长。定植株行距为20 cm×(35-50 cm)。具体要求是早熟品种定植密度大些,晚熟品种定植密度小些。定植前要覆盖地膜,并按株行距要求打孔定植秧苗[3] 。
肥水管理
紫菜薹生长期长,持续采收期也较长,且菜薹采收要求鲜嫩,因此,在施肥上要求基肥与追肥并重。一般基肥667m2施人粪尿1500-2 000 kg,也可用腐熟的厩肥、垃圾等代替,在翻地作畦前施入土中。同时,紫菜薹受旱容易发生病毒病,水多则易感染软腐病,所以在大田整地时必须认真做好排灌设施工作。追肥要适时充足。即定植后、叶片旺盛生长和菜薹不断形成的3个时期要确保肥水充足。一般每667m2每次追施尿素5-7.5 kg。在严冬来临前,要控制肥水,以免生长过旺、遭受寒害[3] 。
病虫防治
紫菜薹主要病窖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小菜蛾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在夏季和初秋危害严重,要及时预防,可通过适时播种、防止渍水和干旱、避免连作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可有效防止三大病害发生。霜霉病发生时.可用代森锌800倍液或代林铵1000倍液及其他杀菌剂喷雾1-2次防治。小菜蛾可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喷雾防治[3] 。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
马蹄菜食疗功效
1.清热解毒,杀菌消炎 莼菜的粘液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多缩戊糖,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抑制细菌的生长,食之清胃火,泻肠热,捣烂外敷可治痈疽疔疮。
2.防癌抗癌 莼菜粘液中的多糖,对实验动物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将加入癌瘤毒遗传基因的B淋巴细胞和致癌物一起培养后,再把莼菜中的成分掺入,结果发现其对癌瘤毒的活化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防治贫血、肝炎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它是细胞生长**及维持神经细胞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临床上可用于防治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
4.益智健体 莼菜中含有丰富的锌,为植物中的“锌王”,是小儿最佳的益智健体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儿多动症。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莼菜含有一种酸性杂多糖,它不仅能够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3]
产地生境
荠菜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1]
生长环境
荠 荠菜属耐寒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时,生长缓慢,湿度高,品质差。荠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肥沃疏松的土壤能使其生长旺盛,叶片肥嫩,品质好。对土壤ph值要求为中性或微酸性。[4]
荠菜的主要品种
生产上主要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3]
板叶荠菜
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粗叶头。叶肥大而厚,叶缘羽状缺刻浅,浅绿色,抗旱耐热,易抽薹,不宜春播,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风味鲜美。[3]
散叶荠菜
散叶荠菜:又叫细叶荠菜、碎叶头、百脚荠菜。叶片小而薄,叶缘羽状缺刻深,绿色,抗寒力中等,耐热力强,抽薹晚,适于春秋两季栽培、品质优良,香气较浓,味极鲜美,但产量低,栽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