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症状
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症状
1)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出血
①发病急骤,迅速发生深度昏迷,少数神志清楚。②呕吐、呕血。③出现双侧病理反射。④ 四肢肌张力增高,早期出现周期性的自发性肌紧张,去大脑痉挛或去大脑强直发作,后期四肢变成弛缓状态。⑤双侧瞳孔缩小,眼球浮动,分离性斜视。⑥常有丘脑下部受损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心率、脉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与白细胞增高。早期发生肺水肿与呼吸节律和频率的改变。⑦脑脊液压力高,呈血性。
2)第四脑室出血
常由脑干或小脑出血继发破入第四脑室,损害了延髓生命中枢,故常在数小时内死亡。在存活的短时间内可有以下表现:①发病初期意识障碍较轻,后迅速发展为深昏迷。②呕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③高烧,体温常达40℃以上。④无反射性或自发性多动,亦无摸索与指划动作。⑤前庭反射消失。⑥早期出现肺水肿和呼吸障碍。⑦心跳徐缓,节律不齐,血压下降。⑧脑脊液为血性。
看了这么多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症状,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很紧张,不知道这种病是否可以生还,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后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血肿破入脑室后缓解了血肿周围的压力,减轻了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力,不好的一面就是,脑室破入脑室后可能引起脑室梗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这时候需要行脑室外引流术,减轻脑室梗阻,还有破入脑室后可能导致头痛加重,随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可能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病人一定不要放弃希望,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什么是脑出血
医师称:所谓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其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比例啊,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所以,过去常有人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发病多较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全脑症状,多由脑出血、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所致。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昏迷等。
二是局灶症状,为血破入脑实质后所致的定位症状,如中枢性偏瘫,面瘫,失语及偏身感觉障碍等。
脑出血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凡是能致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均可成为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脑出血往往还可以引起继发性脑室出血,脑疝,高热等严重后果,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其死亡率很高,所以,临床工作中治疗脑出血的目的,首先是抢救病人生命,其次是降低病残率。
脑出血化验方法
1、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
颅脑ct扫描是诊断ich首选的重要方法,可清楚显示出血部位、破人量大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以及血肿周围有无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脑室大量积血时多呈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大。1周后血肿周围有环形增强,血肿吸收后呈低密度或囊性变。
如果突发意识丧失,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缺损表现,头颅ct又是新发的高密度影,那么就可以确诊脑出血。脑出血诊断的金标准是头颅ct,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确诊。老年人应常到医院做一些检查,这样才能预防脑出血。动态ct检查还可评价出血的进展情况。
2、脑出血患者的mri和mra检查
对发现结构异常,明确脑破入的病因很有帮助。对检出脑干和小脑的出血灶和监测脑出血的演进过程优于ct扫描,对急性脑出血诊断不及ct。
3、脑出血患者的脑脊液检查
脑出血患者一般无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免诱发脑疝形成,如需排除颅内感染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谨慎进行。
脑出血有哪些诊断标准
1)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5)脑CT扫描检查: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脑出血哪个部位出血最严重呢
1、脑出血哪个部位出血最严重
壳核(内囊)出血是脑出血及常见部位,约占50%-75%.其特征为,血肿对侧出现“三偏综合症”,即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与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看。偏瘫多见,偏身感觉障碍次之;半数左右病人双眼球向出血例凝视,优势半球出血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辅侧半球血肿可出现偏瘫失认(否认肢体瘫痪)。
2、脑出血的其他部位
2.1、桥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80%-10%,其特征为:突然头痛、头晕、呕吐。一侧出血可表现为眼球向血肿对侧凝视,血肿同侧外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交叉性瘫痪)及共济失调,出血量大或双侧出血常迅速昏迷,出现眼位异常。
2.2、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是指脑室内脉络丛血管或脑室周缘血管膜下1.5cm区以内血管破裂所致;继发性脑室出血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视出血部、脑室内积血量及是否阻塞脑脊液通路而异。
脑干出血后遗症的表现
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因素,还可由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瘤、血液病、感染、药物、外伤及中毒等所致。表现意识障碍。头痛以病灶侧为重;呕吐多见,多为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数为咖啡色,呃逆也相当多见。去大脑性强直与抽搐。病人一般呼吸较快,病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恶化时转为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双吸气等。血压高低不稳。出血后出现高热。脑膜刺激征。
2、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丘脑出血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发病时患者昏迷,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梗阻解除,意识恢复。发病时即昏迷导致死亡。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量多,大于15ml者有23例,说明出血量越大,破入脑室的可能性越大。
3、桥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破裂导致。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侧视麻痹、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出血量少时,患者意识清楚可表现为一些典型的综合征,如foville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等,可伴有高热、大汗、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大量出血时血肿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很快进如昏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四肢瘫痪、呼吸困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还可呕吐咖啡色胃内容、出现中枢性高热等中线症状,常在48小时内死亡。
4、小脑出血:是指小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脑出血如何做出初步诊断
1、壳核(内囊)出血是脑出血及常见部位,约占50%-75%.其特征为:血肿对侧出现“三偏综合症”,即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与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看。偏瘫多见,偏身感觉障碍次之;半数左右病人双眼球向出血例凝视,优势半球出血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辅侧半球血肿可出现偏瘫失认(否认肢体瘫痪)。
2、丘脑出血的占脑出血的20%-35%.丘脑为感觉系统的皮质下中枢,但其出血后血肿及水肿常使丘脑本身、及邻近结构如中脑。网状结构,内囊的结构或功能受损。临床常出现:①意识障碍,通常为出血被人脑室或继发脑子受损所致;②眼球重直性注视障碍,双眼常呈下视位(又称落日眼)。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③愿觉障碍重,尤其深感觉障碍比浅感觉为重;④丘脑性失语,表现为语言迟滞,错语、重复语言多。
3、脑叶出血(又称皮下出血)约占5%-10%,因其出血后易破入邻近的蛛网膜下腔而距中线较远,不易破入脑室系统,故脑膜刺激征重而意识障碍轻。其特征为:①意识障碍少而轻;②偏瘫及眼球同向凝视麻痹较少,程度轻,且上下瘫痪程度不一;③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见,部分可出现癫痫样发作;④枕叶出血可有一过性黑朦与皮质盲,顶,颞叶出血可有同向偏盲及轻偏瘫,优势半球可有失语,额叶出血可有智力障碍,尿失禁,单肢瘫为主,预后较好。
4、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5%-13%,其特征为:①轻型,多无意识障碍,表现突出的是剧烈的头晕、枕项部疼痛,频繁呕吐,行走不稳,常有眼球震颤,病例肢体张力降低及共济失调,无偏瘫及病理症;如血肿破入林网膜下腔,则脑膜刺激症阳性;②重症,发病比一般脑出血更急,昏迷更深,可有脑强直发作,常于数小时内死于枕骨大孔疝引起的呼吸麻痹,常查不出定位体征。
5、桥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80%-10%,其特征为:突然头痛、头晕、呕吐。一侧出血可表现为眼球向血肿对侧凝视,血肿同侧外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交叉性瘫痪)及共济失调,出血量大或双侧出血常迅速昏迷,出现眼位异常(眼球固定或浮动,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偏瘫或四肢瘫,中极性高热,去脑强直,呼吸异常,呼吸频率及失调性不规则呼吸等。
6、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是指脑室内脉络丛血管或脑室周缘血管膜下1.5cm区以内血管破裂所致;继发性脑室出血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视出血部、脑室内积血量及是否阻塞脑脊液通路而异。原发性轻者仅有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而缺乏神经系统局灶定位体征。严重的脑室出血表现为昏迷、四肢瘫痪。肌张力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双瞳孔缩小,可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或去大脑强直状态,中枢性高热,易形成脑病而死亡。
什么是脑溢血有哪些症状
1、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2、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因暴力作用在额或枕部,使脑组织沿前后方向猛烈运动时,脑室壁产生剪力变形,撕破室管膜血管或是外伤性脑实质内血肿,破入脑室而引起。
3、发性脑室内出血
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因素所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