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
口腔黏膜白斑的治疗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如戒烟,改善口腔卫生,治疗病牙,少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治疗伴发的系统性疾病。
3.局部药物对症治疗。
局部瘙痒明显外用止痒剂等。
4.其他治疗
用冷冻、激光、浅X线等。如果去除刺激因素后白色损害仍未消退则应切除病变组织,并作组织学检查。如为原位癌或浸润癌,则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癌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力争彻底,切缘至少距病变外0.5cm。术后每3~6个月定期复诊。大面积的白斑可在切除后行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
老年人更要预防口腔白斑癌变
口腔黏膜是口腔的“衬里”,其生理功能一点也不比牙齿差。口腔黏膜不但是口腔其他组织的“保护伞”,而且有感觉、免疫、分泌等功能。口腔黏膜的一丁点儿异常,就会“闹”得人寝食难安。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口腔黏膜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变薄、变干、抵抗力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常患有一些慢性病,口腔黏膜会变得更为“弱不禁风”,容易出现异常,甚至发生口腔黏膜病。
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如白色念珠菌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其中,口腔白斑是最需要重视的。因为医学上所说的“口腔白斑”特指“口腔白斑病”,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其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有的斑块发生溃疡或糜烂,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白色颗粒。患者常感觉有粗糙感、涩感。口腔白斑的危险之处在于其不痛、不痒、不溃破,患者往往很难察觉。由于其属于癌前病变,如果听之任之,由其发展,很有可能会癌变,癌变率为10%~30%。
以下患者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①60岁以上老年患者。②不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发生的口腔白斑,恶变的可能性大。③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④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区者。⑤白斑表面粗糙,伴溃疡或糜烂者。⑥病理检查发现有上皮异常增生者。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⑧病变时间较长者。⑨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薄荷糖的功效
薄荷糖功效
薄荷糖经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风热、清咽利喉的功效。可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制法
白砂糖放在铝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熬至较稠厚时,加入薄荷细粉,调匀,再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糖分割成条,再分割约100块即可。
长时间咀嚼会引发口腔问题
薄荷糖含有薄荷成分。薄荷又叫蕃荷菜、升阳菜,它对呼吸道疾病有抗炎作用,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引起皮肤冷反射,故有解热作用。但长时间咀嚼薄荷糖,会反复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口腔黏膜角化层增厚,炎性细菌侵入,使口腔黏膜受到损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口腔黏膜的各种变化,及时发现各种口腔疾病。比如,口腔黏膜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角化性白色斑块,一般不构成很大威胁,但刺激性较强的食品会反复刺激白斑,从而引起口腔黏膜白斑发生病理改变,表面变得非常粗糙,甚至有的还会出现硬结,这是一种癌前期的口腔黏膜疾病。又如口腔增殖性红斑,表面酷似一层红色的天鹅绒,好发于舌的腹部、颊侧及牙龈黏膜。这种红斑的癌变率极高,如果能及早发现,对治疗大有好处。
口腔癌有哪些早期症状 黏膜色斑
正常口腔黏膜为粉红色,如果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着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口腔黏膜白斑、红斑,被认为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口腔黏膜原有的白斑最近变得粗糙、增厚或出现硬节,更要高度警惕口腔癌。
口腔黏膜白斑的症状体征
1.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黏膜白斑好发部位依次为:颊黏膜、口角黏膜、无齿牙槽、舌、唇黏膜、硬腭、舌下区和齿龈。颊黏膜和口角黏膜皮损常呈对称性发生,口角黏膜白斑常伴发念珠菌感染,该部位单纯性黏膜白斑少见,常可覆盖痂皮。当其发生在口腔鳞癌的高危部位(口底、舌腹外侧、软腭)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2. 黏膜白斑的范围大小不一,表现呈多形性,单发或多发。损害早期为淡红色,以后皮损可是小片界限清晰的蜡滴样斑,也可以有广泛的皮损,色白;皮损可有绒毛样或乳头样膜,皮损也可有不规则增厚和结节;有时表现呈网状,与下面粘连很紧,强行剥去则引起出血,境界清楚,质较硬,不易推动,大增厚。反复外伤可引发溃疡。
3.通常无症状,但部分患者主诉有烧灼感或刺激感。
4.尽管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无必然联系,但在萎缩基础上的白色、点状、肥厚性结节是皮损上皮发育不良的特点,表明高度恶性化趋势。如果消除外源刺激,许多黏膜白斑可康复。一些长期皮损可能不消退,晚期白斑增厚,可产生浅裂口和小溃疡。通常无自觉症状,或有针刺激感或轻度疼痛。近期研究表明:有4%~6%黏膜白斑转变为恶性肿瘤。
爱吃辣烫食物增加患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是发生在舌、口底、牙龈、颊和牙槽粘膜的一种癌症,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目前,口腔癌的增长速度惊人。口腔专家提示,喜欢吃辣烫的食物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
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病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斌介绍,口腔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喜欢吃辣、烫的食物,容易刺激粘膜,使粘膜发生病变,患上口腔黏膜白斑。刚开始患口腔黏膜白斑时,症状并不明显,有点像口腔黏膜粗糙,易被忽视。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如果这种病症得不到及时医治,再加上经常受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刺激,患者就很容易患口腔癌。”
赵长斌表示,除了吃过热、重口味食物以外,口腔癌还与长期吸烟、饮酒、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因素有关。建议大家平时应少吃过烫过辣的食物,避免过量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同时注意平衡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提高维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怎么预防口腔黏膜白斑方法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口腔疾病也同样如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预防口腔白斑的恶变吧。专家对此有如下一些建议:
(1)去除口腔内一切可能的刺激物,如残根、残冠、不合适的假牙等。
(2)局部可用维生素药膜。
(3)戒除烟、酒,少吃过烫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4)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A及维甲酸。
(5)定期到口腔科检查,有恶变倾向者立即手术切除。
上述就是预防口腔白斑的一些有效措施,望引起大家的注意,积极做好它的预防工作。
引起口腔黏膜白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易感的遗传素质:应用染色体技术方法,研究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正常人、口腔癌患者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白斑与口腔癌患者SCE频率高于对照组。自斑患者(特别是不抽烟者)的SCE频率高于正常人,提示某些白斑患者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口腔黏膜白斑病的发病因素还包括上皮代谢与维生素关系密切,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黏膜上皮过度角化。维生素E缺乏能造成人皮肤的氧化异常,使之对刺激敏感而易患白斑。
吸烟等理化刺激: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史的长短及吸烟量成正比关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支/年,发生白斑的危险度增加。喜饮烈性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局部理化刺激也与口腔黏膜白斑发生有关。
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口腔黏膜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4%左右,其中除白色念珠菌外,星状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可能与白斑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可以肯定的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一“念珠菌性白斑”容易发生恶性变。
微量元素:口腔黏膜白斑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研究发现,机体中的微量元素锰(Mn)、锶(Sr)和钙(Ca)的含量与白斑发病呈显著性负相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中Mn的含量与内斑的关系更为密切。Mn与酶的形成有关,而白斑的发生与组织代谢异常有联系。
微循环改变:口腔黏膜白斑病的发病因素包括膜病损处存在微循环障碍,在使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改善微循环状况后,病变缓解或消失。因而考虑白斑与机体微循环状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