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旅行当心静脉曲张
长途旅行当心静脉曲张
长期站立过久、久蹲、久坐,长年累月导致下肢静脉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容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国庆长假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外出旅行时,常常会遭遇不适。
要想在旅途中预防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久站或坐,应让小腿做抬高与放下运动;如有可能,应躺下将腿抬高高过心脏的姿势,如此可促进腿部静脉循环。
(2)每晚睡时,将腿垫高约6寸,并保持最舒适之姿势。
(3)白天外出,养成穿弹力袜的习惯,尤其有小腿酸胀、水肿等症状时,每日早起下床前即穿上弹力袜,睡觉时脱下。
如果出现下肢肿胀、发红、疼痛、局部溃疡等症状时,应立即求助医生。
长途旅行原则
出门在外,衣食住行皆有学问,出发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外出前的准备工作繁琐而无趣,但作用却不小,多咨询,多考虑,才有备无患。孕妇出行时一定要有人陪同,最好是丈夫。这样孕妇既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同时又可以得到适时的照顾。最佳旅途为短途,避免过度疲劳。要避开过热的旅游景点,而选择人少的旅游地区。比如自然风景区、度假村就是很好的去处。准妈妈不宜跟随旅游团,旅途中不可太贪玩,打疲劳战易误事。一旦旅游,孕妇不可忘乎所以,要记住:你仍和一般人有所不同,需要学会保护自己,以免好事变成坏事。任何时候一定要保证充足能量和营养,可随身携带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如巧克力、牛肉干或肉松,弥补路途中饥饿或旅馆饭菜营养供应不足。孕妇在旅行中要注意多饮水、多吃水果,可以起到通便,稀释尿液作用,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另外,晚上泡脚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可明显缓解脚的浮肿和疲劳,还可以促进睡眠。
肺栓塞的症状有哪些 预防肺栓塞有哪些方法
肺栓塞一旦发生,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很多死亡是在肺栓塞发生后的1个小时以内。预防尤为重要!
1、多勾勾脚
用力勾起脚尖再用力放下,就像踩缝纫机,记住一定要用力,手放在小腿肚子上有明显的感觉肌肉一紧一松,这和我们走路一样有挤压辅助的作用。1小时做1次,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2、多起身走动
主动增加活动,时不时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走,哪怕是到同事面前打个招呼,或到饮水机旁边接杯水,都能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3、长途旅行别穿紧身衣服
坐长途车和飞机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裤子,避免血液循环不畅。对于下肢静脉及静脉瓣功能不好的人(如静脉曲张的老年人),可以买双静脉弹力袜在长途车或长途飞机上使用。
4、适当多喝水
平日、以及出行前和旅途中需饮用充足水分,脱水会促进血栓形成。
5、小腿胀痛别乱按摩
热敷和按摩、挤压下肢,容易使血栓脱落,随血流流经心脏,最后“卡”在肺动脉里面,即肺栓塞。如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
6、吃药须听医生的
有人说可以提前吃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药物预防血栓的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吃药还是要权衡利弊、遵照医嘱比较妥当。
肺梗塞的预防
1、经常运动
对于老年人、肥胖者、肿瘤患者等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平日应经常活动,不要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过久。长途旅行者应定时起来活动下肢,不要久坐;坐长途飞机或其它交通工具时,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可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有静脉曲张患者可穿加压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后定时坐下抬高双腿,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
2、离床动作小心
肺梗塞通常在患者离床活动的瞬间或排便增加腹压时发生,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的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和下蹲过久。
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进行长途旅行
作为一个职场人,最为期盼的就是那些诱人的差旅机会了,每次遇到这种机会,相信你都不愿意放弃。可是有些时候你非要放弃这些机会不可,那就是当你成为一名准妈妈的时候。在怀孕的晚期,进行长途旅行是绝对被禁止的,而在怀孕早期,你可能认为并没有关系,实际上不然,从科学的孕期生活常识来看,即使是在孕早期,长途旅行最好也不要参与,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各种意外,即使不出现意外,旅途的劳累对于母婴健康也是没有好处的。
大着肚子也难掩对旅行的热情,遇到出差旅游的机会还是舍不得错过,不过,准妈妈外出旅游可要慎重行事,论重要性,旅行永远要排在宝宝之后。
一般来说,怀孕7个月以上的准妈妈,不宜长途旅行,身体不好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准妈妈,即使在怀孕初期,也不宜外出旅游。妊娠后期,身体各系统会发生显著变化,乳房增大,血容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明显加重肝、肾、心脏的负担,这些变化往往造成准妈妈行动不便,容易疲劳。长途旅行会因乘车过久、睡眠不好、饮食不当等因素给准妈妈的身体和宝宝带来负担和危险,对胎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并有早产可能。
为什么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应该避免长途旅行呢?只要详细的分析一下,我们就会明白。在旅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疲劳感就会更大,而且长途旅行免不了要长时间乘车,睡眠和饮食质量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些因素对于母婴健康都是不利的,轻则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重则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的发生。差旅机会的确是很诱人,但是相对于宝宝的健康和安全来说,它就算不了什么了,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放弃吧。
长期站立工作如何做好腿部的保养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扩张、伸长、迂曲,下肢酸痛不适,严重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皮肤搔痒、溃烂等症状。
从事长期体力劳动、站立或静坐工作的人,如教师、护士、外科医生、警察、售货员、理发师、车工、搬运工人等,容易得下肢静脉曲张。
怀孕的妇女下肢也可发生静脉曲张、因妊娠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使得血液由静脉向心脏的回流过程受到阻碍,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膨胀的现象。
因此,从事长期体力劳动、站立或静坐工作的人,请注意腿部保养。
静脉曲张产生的原因
引起静脉压增高的原因,常见的有职业的原因和腹内压增加的原因。职业的原因有长期站立工作的如外科医生、教师、售货员、交警等,由于长期的站立使静脉腔内血柱压力增加,使静脉扩张,增长而曲张。腹内压增加的原因有妊娠、盆腔肿瘤等,由于腹内压的增加,阻碍了静脉的回流,使静脉压力增加而产生静脉曲张。
静脉本身的原因,如患者比较瘦弱,小腿的皮下组织少,对静脉的保护、支持差。加之静脉瓣膜发育不良使静脉血逆流而成静脉曲张。
长途旅行小心招致静脉血栓症
医学专家提醒乘飞机长途旅游的人们:小心招致静脉血栓症。
深静脉血栓症,也称经济舱综合征,在1974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因为政治外交的需要,连续长途飞行于奥地利、中东埃及等地,引发了左腿深度静脉血栓,从那时起,人们才认识到长途空中飞行会造成静脉血栓征,有人认为,叫经济舱综合症不准确,因为事实上搭乘头等舱和常务舱同样会发病。
静脉血栓症早期症状是自发性腿肚子痛,肿胀、局部发热等,行走痛,疼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静脉血栓症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发下肢静脉闭塞和静脉瓣膜的破坏;深部静脉血栓脱落会诱发肺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长途飞行为什么会导致静脉血栓症呢?原因在于,飞机内座位小,尤其以经济舱更为多见,每个人都是一个挨一个坐,活动空间十分狭小,旅客的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只能呈三个九十度的弯曲,这样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又因飞机内空调的关系,使空气干燥,人体在此环境下很容易脱水,血液粘稠度就会增高而导致发病。一般长途飞行5小时以上的坐姿旅行,应防止静脉血栓症的发生。
因此,长途飞行时不要久坐,多起来活动行走,不要喝酒或长睡,多喝水,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运动,最好穿弹力袜,有条件的旅客在旅行前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凝药物。
八成静脉曲张者延误就诊时机
被“顽固皮炎”折磨20多年的夏女士,被确诊为静脉曲张并发症。
20年来,夏女士两条小腿一阵阵发痒。近来,她感到腿上就像有许多蚂蚁爬,痒得钻心,还出现肿胀和疼痛。她只能靠一盒又一盒的皮肤药止痒。
其实,夏女士的瘙痒表面原因是湿疹、皮炎,根子则是下肢静脉曲张引起。医生说,这种把“蚯蚓腿”当皮炎治疗的情况很常见。
据国内调查,该病女性患者发病率为25%,男性为12%,但及时就医病人只有1%,近八成患者都是出现皮肤萎缩、溃疡、湿疹等严重并发症才来就诊。专家建议:长期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一旦出现腿部青筋暴露、发胀、容易疲劳,一定要及时就医。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效果很差。
静脉曲张重在预防
长期站立及从事负重工作人易引起继发性的静脉曲张。由于长期站立引起静脉压力增高,从事负重工作因腹压增高而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预防在于以下几点:
1.维持良好的姿势,坐时双膝不要交叉过久。
2.避免长时间站立,如工种需要,应多走动。平卧时应尽量垫高双下肢,有助于静脉回流。
3.肥胖者应有计划减轻体重。
4.如需长期站立或负重工作者,由脚趾跟部至大腿穿上弹力袜子,弹力袜子松紧就以放得下两个手指为宜。
5.不宜穿过紧的内裤。
6. 防便秘,避免腹内压升高。
7.根据工种需要提倡工间操。
如静脉曲张形成并出现发痒,勿用手划破,易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及时到医院就诊。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家庭护理
一、保护好下肢,避免外伤,那怕是轻微的外伤也要避免;下田劳动要防止蚂蝗叮咬,否则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二、并发血栓静脉炎时可作局部热敷,外套弹力袜,或打绑腿,但仍应维持日常活动,不必使用抗生素。
三、并发湿疹时,可外用氧化锌油膏。并发溃疡时,换药后用干纱布保护。不能用刺激性药物外敷。穿上弹力袜以控制局部静脉内的高压。抬高患肢,使血液回流增加,溃疡伴有急性炎症时,应去医院治疗,积极控制炎症。
四、若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难以自行停止,必须紧急处理,但不必惊慌,应即予抬高患肢,用清洁纱布覆盖后加压包扎止血,然后送医院缝扎止血或进一步处理。
五、病变轻、范围小,或妊娠期妇女,或全身情况很差不能作手术者,可穿锦纶弹力袜,有一定效果。
对作大隐静脉高结扎,抽剥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其患肢,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凡下肢静脉曲张伴肢体肿胀者,常提示有其他疾病存在,应去医院仔细检查深静脉瓣膜的功能和有无栓塞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静脉曲张和痔疮,不好看又很痛
静脉曲张是年纪大和不爱动的人的通病。
静脉曲张的形成是由于静脉壁脆弱,或者是当血液从腿部流回心脏时,阻止血液流错方向的小阀衰弱。静脉扩大了而且变得功能较差,使得液体从静脉流回到脚踝的脚和组织。静脉曲张因为长时间的站或坐而加剧,造成血液在某个部位上积聚。严重的情形,静脉会从皮肤鼓起而且变得相当地痛。
静脉曲张可能是遗传的,但是它们也可能是因为腹部(当怀孕时)过分的拉紧造成。女性患静脉曲张是男性的4倍,因此有理由推测激素在其间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痔疮实际上是肛门和直肠的静脉曲张,造成疼痛和出血。痔疮通常是由于排便时过于用力造成的,由于便秘造成的最为常见。
严重的情形,可能要动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和痔疮。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肺栓塞
1、对于老年人、肥胖者、肿瘤患者等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平日应经常活动,不要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过久。
2、长途旅行者应定时起来活动下肢,不要久坐;坐长途飞机或其它交通工具时,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可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
3、有静脉曲张患者可穿加压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后定时坐下抬高双腿,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
4、肺栓塞通常在患者离床活动的瞬间或排便增加腹压时发生,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的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和下蹲过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DVT后栓子脱落造成PE,可使DVT后PE的发生率<5%。
5、CVI患者,手术对于血管壁的轻微损伤都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特别是患者手术时肢体完全的放松或手术后肢体制动阶段。术后给予抗凝、祛聚治疗或加用溶栓药物,抬高患肢,指导患者做足背屈和膝、踝关节伸屈活动,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6、对于存在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在溶栓治疗时和安装滤器之前,应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1.有重覆流产病史。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2.曾经早产或提早破水。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3.曾经或目前有胎盘异常,例如无前置胎盘、胎盘剥离。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4.这次怀孕有先兆性流产或阴道出血。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5.多胞胎怀孕。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6.胎儿有子宫内生长迟缓。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7.有妊娠毒血症、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8.心脏衰竭或心脏瓣膜疾病。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9.曾经有血管栓塞疾病。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10.严重贫血。
哪些孕妇不能长途旅行11.慢性器官功能异常,需要经常就医或长期服药,例如,气喘病。
当心静脉曲张预防宜多步行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的症状表现:
1、下肢静脉曲张早期可无表现,有的患者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曲折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肌肤,在腿部举高或平卧后可不见,常有小腿酸胀、易疲惫等不适感觉,此期是医治最佳时期。
2、下肢静脉曲张的中期,因为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端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显著,晨起时水肿可衰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肌肤搔痒,严重者出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肌肤病变。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显著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浸透至血管外的肌肤及皮下组织,形成部分肌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而且失掉弹性而变硬。
3、下肢静脉曲张的晚期,表现为发黑变硬的肌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静脉性溃疡重复发生,常见于踝关节邻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下肢静脉曲张“三宜三忌”
除去遗传,静脉曲张与久坐和贪凉有一定关系,此外,肥胖、腹腔压力增加及血管老化等,也是此病的诱因。防治静脉曲张在生活中有“三宜三忌”。
三宜:
(1)一宜每天步行,步行能加快腿部新陈代谢。步行后,最好能抬高双腿休息。
(2)二宜控制体重,预防便秘以免增加腹腔压力。
(3)三宜适当吃些山楂、赤豆等活血之品,还可选食牛肉、羊肉、鸡肉等温性食物,可温通经络。
三忌:
(1)一忌长时间站立,因为这样易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
(2)二忌下肢活动过少或下肢长时间下垂不动,比如跷二郎腿就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
(3)三忌过多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素等。
秋季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正当时
随着秋季来临,海南现代男科医院将迎来又一波下肢静脉曲张就诊高潮。“其实天气转凉,对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恢复也是很有利的。”吴主任指出,此时,人体出汗量低,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是对血管进行作业,在血液循环舒缓的情况下,更有利于静脉曲张治疗后侧枝循环的建立,使疾病治疗危险性大大降低。
秋季腿部瘙痒 当心静脉曲张作祟
夏去秋至,气候变得越发干燥,很多人出现腿痒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己抹点润肤、护肤类的化妆品,或者买点药膏涂一涂。严重者会因为抓挠出现皮肤破溃,甚至引发感染。
其实,腿部瘙痒的常见病因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季节转变时这种静脉曲张导致的腿痒尤为突出。因为季节交替时,腿部表皮血管也会有变化,更多的静脉血淤积在腿部,特别是小腿足踝部。所以此时静脉曲张患者常常出现症状加重。
吴主任提醒,如果腿部出现皮肤瘙痒、皮肤青黑甚至疼痛破溃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应该考虑检查一下是不是静脉曲张的原因。
吴主任表示,借助秋天有利时节,再选择有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目前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先进的微创技术治疗。保守治疗通过长期服药和保健来控制病情,手术治疗风险大出血多,而作为新兴的医学技术,微创治疗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治疗方法,其中的“曲张静脉激光闭锁术”被引进海南现代男科医院没多久,便引起轰动,获得医患的推崇。
据介绍,实施“曲张静脉激光闭锁术”,专家将光导纤维从患者病变静脉下端穿刺置入,通过高科技的光纤技术作用将主干病变静脉血管快速闭合、纤维化,即达到治疗的目的。微创治疗由于都是针尖大小的穿刺点,术后下肢不会留下疤痕。这一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省在微创领域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空白。
久坐要防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是自发性小腿肌肉痛,肿胀等,行走时小腿疼痛甚至造成不能行走。如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引发下肢静脉慢性闭塞和静脉瓣膜的破坏;深部静脉血栓脱落会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曾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连续长途飞行后,引发了左腿深度静脉血栓。从那时起,人们认识到长途飞行可能会造成深静脉血栓。主要原因是:机舱内活动空间十分狭小,旅客的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只能呈三个九十度的弯曲,这样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又因飞机内空气干燥,人体很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而导致发病;高空中的气压降低,氧气含量不足也是诱因。
久坐要防深静脉血栓
“经济舱综合征”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形象称法。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发生在空间同样狭小的火车和客车车厢内,甚至长时间打牌、搓麻将都有导致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一般4小时以上的坐姿旅行,应防止静脉血栓症的发生。首先,不宜久坐,尤其在飞机平飞时起来走一走。其次,不喝酒,多喝水。多做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运动,最好穿弹力袜。坐长途客车的旅客每到一个服务区都应下车走动。
在正常情况下,乘客是不会得此病的。大多数发病者在旅行前即存在疾病基础,如有过腿部静脉曲张病史,近期有过手术或创伤史,或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怀孕和肥胖(加重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以上情况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另外,旅途中吸烟也可引起缺氧及血黏稠度增高;摄入过多酒精或咖啡因饮料可使胃肠道扩张,也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有轻度血栓风险的乘客,可以穿着治疗静脉曲张的专用袜子来预防;有严重血栓史的乘客,在飞机起飞前后按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一旦长途旅游期间出现一侧小腿肿胀疼痛(尤其是左下肢),要尽快到医院血管外科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