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芩炭与黄芩的区别

黄芩炭与黄芩的区别

黄芩炭是黄芩的制品。

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被称为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等,而黄芩炭是将黄芩与龙胆草一起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褐色,边缘带黑色存性为度。

一般炒焦后,清热的作用或许有所降低,但是副作用也相对减少,使其更适合于大部分的体质,而且经过炮制之后,也加强了止血的作用,因此黄芩偏于清热,而黄芩炭偏于止血。

黄芩变绿的原因 黄芩什么颜色正常

一般来说是黄色的。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等。

黄芩的表面一般呈棕黄色或深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也同样是黄色的,中间为红棕色,如果是老根的话,那么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其中含有多种药物有效成分,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

黄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

【黄芩的副作用】:黄芩的副作用主要体现有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芩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具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黄芩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对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芩的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的半数致死量为3.018g/kg.小鼠皮下注射的致死量为:醇提物6g/kg、黄芩甙6g/kg、汉黄芩素4g/kg.

黄芩制剂口服毒性很小,静脉注射毒性稍大.兔口服煎剂10g/kg,醇提取液静脉注射2g/kg,仅呈活动减弱,无一例死亡.静脉注射黄芩浸剂2g/kg,亦可使兔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但8~12小时后死亡;如静脉注射1g/kg,则只有镇静作用,不致死亡.黄芩浸剂4g/kg给狗灌胃8周,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兔静脉注射黄芩甙15mg/kg出现不安和呼吸急促,1小时后有显著镇静催眠作用,所试4只兔皆于48小时内死亡.黄芩提取物肌肉及静脉注射,可使正常家兔白细胞总数短时间内显著降低.

临床应用本品,黄芩粗制剂口服、黄芩甙或黄芩注射给药,除个别病人有胃部不适和腹泻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黄芩银花注射液眼内注射,局部有胀痛感,可加适量普鲁卡因缓解之.

【黄芩的不良反应机制】:黄芩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及黄芩苷等。其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引起血压下降,其毒性很低,一般剂量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黄芩的不良反应】:口服制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个别病人可出现胃部不适、腹泻等,过敏体质者可出现大水疱样药疹。黄芩注射类制剂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低热、肌肉酸痛、白细胞下降等。

【黄芩不良反应的治疗与解救】:口服后的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出现药疹或低热、肌肉酸痛,可对症治疗。

【黄芩的使用禁忌】: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用黄芩炭.本品苦寒伤中,故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忌用。

“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咳喘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本草经疏》)

痔疮外痔特效药

治疗痔疮的六种中成药

1、化痔丸

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疮内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痔疮内消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

3、化痔栓

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入1粒,严重者可早晚各塞1粒。

4、槐角丸

由槐角、地榆炭、黄芩、枳壳、当归、防风组成,功效清肠止血,疏风利气,主治风邪热毒、湿热之邪所致的痔疮、脱肛、肠风下血等症。一般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

5、地榆槐角丸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组成,功效疏风凉血,泻热润燥,主治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的痔疮、便秘、肠风便血、肛门肿痛等症。一般每次1丸,每日两次口服。服该药时忌辛辣,孕妇忌服。

由地榆炭、槐角、槐花、大黄、黄芩、生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组成

6、痔康片

由槐花、地榆炭、金银花、黄芩、大黄等制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痔疮肿痛、便血、肛门灼热下坠、大便秘结等。每次服3片,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部分患者服用此药后有轻度腹泻,停药或减少服用量即可缓解,孕妇禁用。

黄芩苦不苦

苦。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要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血热吐衄、痈肿疮毒等不适症状。

因此黄芩做为一种清热药,是比较苦的,而且其苦味和黄连的苦味不相上下,如果实在喝不下的话,可以通过在其中加一些冰糖、蜂蜜等甜味剂来改善。

黄芩的营养价值 黄芩的营养成分

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芩茎叶总黄酮,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野黄芩苷、黄芩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含黄芩甙元、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新素,还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茎叶中含黄芩素甙。

黄芩炭可以和什么泡水 黄芩炭可以保胎吗

有一定的作用。

黄芩炭是一种具有保胎作用的中药材,对于一些因为内热血热而胎动不安的孕妇来说,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适当地服用一些黄芩炭,一般可以与白术一起搭配使用,可以起到清热、安胎的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体质虚寒的孕妇来说,因为黄芩炭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是不适合服用的,以免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妇科炎症慢性盆腔炎如何治疗

(1)清热化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黄芩10克、.黄连12克 .黄柏12克 .栀子10克。

(2)肝胆湿热重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生栀子10克、黄芩8克、生地15克、柴胡12克、车前子8克、木通8克、泽泻12克、当归6克、甘草3克。

(3)膀胱湿热重者用柴芩汤:柴胡12克、黄芩10克、猪苓12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滑石10克、半夏8克。

除上述治疗外,热重时重用黄芩、黄连、黄柏、椿根白皮、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银花等;湿重时重用苍术、厚朴、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痛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乳香、没药、 乌药等。产后可加益母草、蒲黄、山查炭等。

相关推荐

黄芩药物配伍

1、《药对》:“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和胃。 2、《中国药典》: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黄芩补气血吗

单独使用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主要对人体起到的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暑温胸闷、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 如果想要补气血的话,单独使用黄芩是没有很大作用的,建议可以搭配其他一些补气血的中药材一起使用。

孕妇能吃黄芩

孕妇能吃黄芩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除此之外,黄芪有以下的作用: 1、用于

黄芩凉性还是热性 黄芩能不能直接泡水喝

可以直接用来泡水喝。 黄芩中含有多种药物有效成分,在热水的浸泡下能够溶解出来,从而能够对人体起到多种保健作用,所以黄芩是可以直接用来泡水喝的。 但是因为泡水的水温无法持续维持较高的温度,所以黄芩中所含的药物有效成分也无法完全溶解出来,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最好还是用来煮水喝,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黄芩清哪里的热 黄芩和什么配不伤脾胃

建议可以和温性的中药材一起配伍。 黄芩的性质偏寒性,服用后会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对于一些脾胃本身比较虚寒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单独使用的,以免出现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如果要使用的话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一些温性的中药材一起配伍使用,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比较常见的搭配有枳实、厚朴、白术、半夏等。

黄芩清肺热吗

有一定的作用。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服用后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火气,对人体来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而且黄芩尤其擅长于清泄肺热之气。 因此对于一些因为肺气过热而导致的痰热咳嗽等症状来说,可以通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黄芩来起到改善的效果。

黄芩变绿的原因

被氧化了。 黄芩中含有一些可以水解黄芩苷的酶,在一定温热、潮湿的条件下,这种酶就会将黄芩中所含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水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 而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的性质并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醌类衍生物,因此就会呈现出鲜绿色,一般来说会将变绿的黄芩称之为“绿芩”。

治疗痔疮的六种中成药

1、化痔丸 由盐霜柏、白茅根、九里明、田七、地榆、侧柏、槐花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血,主治内痔出血、肛裂出血、肛门坠胀疼痛等。每次服1丸,每日3次。 2、痔疮内消丸 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黄连、丹皮、大黄、当归等制成,功效清热消肿、凉血止痛,主治痔疮肿痛、肛门坠胀、大便秘结、出血不止等。每次服15~20粒,每日两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孕妇禁用。 3、化痔栓 由苦参、冰片、五倍子等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止血收敛,主治痔疮出血、肿痛、肛门坠胀及肛裂等。大便后或每晚睡前用温水洗净肛门,塞

黄芩补气血吗 阴虚火旺可以用黄芩

一般不建议使用。 虽然说黄芩具有清火的作用,但黄芩是属于清热燥湿的中药材,其主要清的是体内的实火,而对于阴虚火旺的人群来说,体内的火气一般是虚火,一般会出现心烦气闷、失眠盗汗的症状。 如果单纯地只用黄芩的话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而且使用黄芩之后还可能会损耗体内的阴液和阴津,反而会加重体内的虚火。

四物汤可以治疗月经病

1.理气法:适用于经前两肋胀满,疼痛,乳胀脉弦者,选加青皮、香附、木香、佛手、橘叶、玫瑰花、夏枯草等。 2.血瘀理血法:用于经行不畅,有血块,恶露不尽者,选加益母草、月季花、泽兰、丹参、茺蔚子等。若痛有定处,拒按,经血块多者,选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元胡、生蒲黄等。瘀重者用三棱、莪术。 3.祛痰化湿法:用于体肥脂厚,痰湿较盛,月经量少者,选加橘红、半夏、云苓、车前子、薏米、扁豆花、川朴花、佩兰。 4.和胃法:如经行呕逆泻利嗳气纳呆,选加生麦芽、砂壳、砂仁、陈皮、六曲、枳壳、竹茹等。阴虚选加石斛、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