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
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影响的器官有,卵巢、子宫后壁、子宫直肠凹陷部位、子宫颈、直肠、腹膜、尿道、膀胱、会阴、输卵管、腹壁、胸部、手臂、腿部、中枢神经系统。事实上子宫内膜异位症除了脾脏外,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存在。主要病理变化为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证情较复杂,其病机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痰阻、肝肾亏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专家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者为肾虚,在标者为气滞血瘀,常用慎言祛瘀方治之。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改变
一、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膜由基底部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名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由于内膜侵入引起纤维组织及肌纤维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一致性胀大,但很少有超过足月胎儿头大者,不均匀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后壁多见,由于局限在子宫一部,往往使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肌瘤, 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似肌瘤呈漩涡样结构,但无肌瘤所具有与周围正常肌纤维分开的包膜样组织,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血的小空腔,镜检所见的内膜腺体与子宫内膜腺体相同,其周围由内膜间质所包绕,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但分泌期改变不明显,表示异位的内膜腺体受孕激素影响较 小,当受孕时,异位内膜的间质细胞可呈明显蜕膜样变,已如上述。
二、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即异位的内膜仅有内膜间质组织,或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后间质组织发展的范围及程度远远超过腺体成分,一般子宫一致性增大,异位细胞散布于肌层或集中在某一区域,色黄,常具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较肌瘤软,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状小虫样突起,就可据以确立诊断,异位 组织亦可向宫腔发展形成息肉状肿块,多发性,表面光滑,蒂宽与子宫肌壁有较大面积的直接连系,并可由宫壁向宫腔或沿子宫血管向阔韧带内突出,向宫腔突出者致成月经过多甚或绝经后流血;向阔韧带突出者可经妇科双合诊查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肺播散,甚至在切除子宫数年后还能发生,由于这种特点,有人认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低底恶性的肉瘤。
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内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
卵巢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窿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 子宫颈内口处,有时异位内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形成菜花样突起,酷似癌瘤,经活检才能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如前所述输卵管,宫颈,外阴,阑尾,脐,腹壁切口,疝 囊,膀胱,淋巴结,甚至胸膜及心包膜,上肢,大腿,皮肤皆可能有异位内膜生长。
流产后不孕是什么原因 人流造成子宫内膜异位
做人流手术的时候,若手术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子宫颈狭窄,阻止经血外流,经血潴留于子宫腔内,再逆流到腹腔,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后,输卵管可因异位症而变形粘连,与卵巢表面发生阻隔,卵巢又可能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移位,导致排卵障碍,卵巢分泌功能和排卵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不孕。
子宫腺肌病应该如何预防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原因,为了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月经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必须检查时切忌过度用力挤压子宫,以防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2.月经期间避免做宫腔内手术,如输卵管通畅试验,一定要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如果经血未净时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
3.尽量避免在接近月经期进行妇科手术,必须进行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
4.坚持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术,由于采用负压吸宫,如果在手术操作时使用的压力及使用方法不适当时,也可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5.子宫极度后屈或宫颈、阴道狭窄,先天性无阴道(有子宫)等生殖道畸形,宫颈粘连都可造成经血排出不畅或者不能排出,经血逆流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故应积极治疗上述疾病,以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6.避免医源性种植 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尤其是手术时穿透子宫腔者,或剖宫产、剖宫取胎手术者,都应保护好手术切口,以免将子宫内膜碎屑种植于切口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带入盆腔种植造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7.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禁止性生活。
宫颈癌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有临床类似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子宫颈病变鉴别。包括:
1、子宫颈良性病变: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息肉、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2、子宫颈良性肿瘤:子宫颈黏膜下肌瘤、子宫颈管肌瘤、子宫颈乳头瘤等;
3、子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有时与病变程度很不相符,临床表现很严重的患者,其病变可能是轻度的或局限的,而病变广泛甚至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变形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却很少。
据统计,约7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典型的继发痛经、性交不快或性交痛、不育及月经改变。当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其它特殊部位时,可出现许多其它令人迷惑的临床表现。
而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继发性痛经,伴下腹部和背部进行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腿部。疼痛常于月经前1-2天开始。
相当于异位子宫内膜出血时,月经开始达到最高峰。大多数患者在行经期疼痛可缓解。但在晚期患者中,尤其是当盆腔有广泛和显著粘连时疼痛可持续存在。
典型的继发痛经患者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常有性感不快、性交痛,甚至性交困难,约三分之一原因不明的不孕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率可高达40%(不孕不育之子宫内膜异位症)。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不孕的原因可能与解剖结构的改变有关。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原因决非单纯解剖因素所致,现多认为与腹腔内微环境因素、卵巢功能异常等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
一、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由基底部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故又名子宫腺肌病。
异位的子宫内膜常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由于内膜侵入引起纤维组织及肌纤维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一致性胀大,但很少有超过足月胎儿头大者。
不均匀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后壁多见,由于局限在子宫一部分,往往使子宫不规则增大,酷似子宫肌瘤。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亦似肌瘤呈漩涡样结构,但无肌瘤所具有与周围正常肌纤维分开的包膜样组织。
病灶中间有软化区,偶可见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陈旧积血的小空腔。镜检所见的内膜腺体与子宫内膜腺体相同,其周围由内膜间质所包绕。
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而改变,但分泌期改变不明显,表示异位的内膜腺体受孕激素影响较小。当受孕时,异位内膜的间质细胞可呈明显蜕膜样变,已如上述。
二、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即异位的内膜仅有内膜间质组织,或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后间质组织发展的范围及程度远远超过腺体成分。
一般子宫一致性增大,异位细胞散布于肌层或集中在某一区域,色黄,常具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较肌瘤软,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状小虫样突起,就可以确立诊断。
异位组织亦可向宫腔发展形成息肉状肿块,多发性,表面光滑,蒂宽与子宫肌壁有较大面积的直接连系,并可由宫壁向宫腔或沿子宫血管向阔韧带内突出。
向宫腔突出者致成月经过多甚或绝经后流血;向阔韧带突出者可经妇科双合诊查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肺播散,甚至在切除子宫数年后还能发生。由于这种特点,有人认为间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低底恶性的肉瘤。
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侵犯子宫以外的组织(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宫浆膜层的异位内膜)或器官,常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
卵巢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占80%。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之腹膜,包括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窝前壁相当于阴道后穹窿部位,子宫颈后壁相当于子宫颈内口处。
有时异位内膜侵犯直肠前壁,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侵入直肠阴道隔而在阴道后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点,甚至可形成菜花样突起,酷似癌瘤,经活检才能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此外如前所述输卵管、宫颈、外阴、阑尾、脐、腹壁切口、疝囊、膀胱、淋巴结,甚至胸膜及心包膜、上肢、大腿、皮肤皆可能有异位内膜生长。
子宫直肠窝处异位子宫内膜,亦可在腹膜上形成紫黑色出血点或积血小囊,包埋在粘连严重的纤维组织中,镜检可见典型的子宫内膜。
该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尚可向直肠阴道隔及子宫骶韧带扩展形成触痛性坚实结节。或穿透阴道后穹窿粘膜,形成蓝紫色乳头状肿块,经期可出现许多小出血点。
如直肠前壁受累,则可发生经期大便疼痛,有时内膜病变围绕直肠扩展形成狭窄环,与癌瘤极为相似,肠道受侵约占内膜异位症10%左右。
病变常位于浆膜及肌层,很少粘膜受侵而发生溃疡。偶有由于在肠壁形成肿块或造成纤维性狭窄或粘连引起肠管过度屈曲而发生肠梗阻,并可发生刺激症状,如间歇性腹泻,月经期更加重。
我们要怎样预防巧克力囊肿
一、 避免人工流产。临床观察发现,人工流产手术可以促使子宫内膜经输卵管进入盆腔,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手术的日益普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育龄妇女一定要做好计划生育,尽量避免人工流产。
二、 避免经期剧烈运动。在经期从事舞蹈、体操、游泳、跳水等体育活动或重体力劳动,有可能促使经血倒流,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在经期应尽量避免从事剧烈的活动。
三、 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抑制排卵,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月经量减少,可以减少经血和内膜碎片逆流至腹腔的机会,从而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四、 谨慎对待妇科手术。妇科的某些小手术,如输卵管通气或通水,宫颈电烫、冷冻等,都可能使月经期脱落的内膜在此种植,日后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要谨慎对待妇科手术,尽量选择比较专业和正规的医院进行。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很少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异位的子宫内膜累及膀胱逼尿肌全层称为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为膀胱逼尿肌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为单个病灶,约90%位于膀胱后壁和顶部,个别位于输尿管入口的下方,病变呈结节状,主要由纤维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呈岛状或串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及基质构成,较少侵犯输尿管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经Ifil逆流学说、苗勒氏管化生学说以及子宫腺肌症侵犯膀胱学说。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有两种来源:①膀胱表面的种植病变从浆膜层向深处浸润;②阴道或宫颈病变的直接蔓延。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分为内在型(病变累及逼尿肌)及外在型(病变仅累及膀胱的浆膜表面),其中膀胱内在型患者约50%有盆腔手术史,但也有无盆腔内病变及盆腔手术史的孤立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理尚未明确,目前有三学说:①1889年Iwanoff提出的体腔上皮化生学说;②移植学说,包括经血逆流学说、淋巴播散学说、血行播散学说、医源性播散学说;③胎生上皮由来学说(来源于苗勒氏管残迹)。发生于膀胱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在型者多表现为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尿频、尿急、尿痛、下腹胀痛等,另外,1/3有较严重的经期血尿,经期过后症状缓解或部分缓解。病变位于输尿管开口附近者可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患侧腰腹疼痛或高血压,能使25%-43%的肾脏功能丧失。外在型者可无明显尿路刺激症,仅表现为经期相关的下腹胀痛或压迫感。膀胱镜及腹腔镜是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但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表现为周期性尿频、尿痛、血尿三联征,有的仅为下腹不适,血尿可以是肉眼或镜下血尿,症状常在月经来潮之前出现,持续至月经结束,呈周期性发作。若异位粘膜未累及膀胱粘膜层,则血尿很少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鉴别
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30~40岁妇女,主诉为继发性渐进性严重痛经,应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月经过多及性感不快,妇科检查时子宫略胀大,子宫骶韧带或子宫颈后壁有结节触及时,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内膜样囊肿存在时,双合诊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一般在10cm直径以内,与周围有粘连感。
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常表现类似症状,一般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较重,为继发,渐进,子宫一致性胀大,但不甚大,如伴发其他部位异位内膜时,则有助于鉴别,确实困难者可试用药物治疗,如症状迅速(用药1~2个月)改善,诊断倾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当指出,子宫腺肌病可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约10%),一般术前较难鉴别,须待手术切除子宫的病理检查。
2、附件炎
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误诊为附件炎症,二者都能在盆腔形成有压痛的固着包块,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无急性感染病史,患者多经各种抗炎治疗而毫无效果,并应详细询问痛经开始时期及疼痛程度,这种病例往往子宫直肠窝处有异位内膜结节,如仔细检查当可查出,有助诊断,必要时可用药物试探治疗,观察有无疗效来鉴别,一般在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往往通畅,因此可试用输卵管通水试验,如通畅,则可排除输卵管炎症。
3、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癌误诊为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延误治疗,故必须慎重,卵巢癌不一定有腹痛症状,如有往往也为持续性,不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周期性腹痛,检查时卵巢癌为实质感,表面凹凸不平,体积亦较大,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伴发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兼有各该部位病变的体征,对于不能鉴别的患者,年龄大的应实行剖腹探查,年纪轻的可短时按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以观察疗效。
4、直肠癌
当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直肠,乙状结肠而范围较广时,往往在该处形成硬块,造成部分梗阻,个别情况异位子宫内膜侵及肠粘膜引起出血,则更似直肠癌,但直肠癌的发生率远较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高,一般直肠癌患者体重减轻明显,肠出血较频,与月经无关,无痛经,肛诊时肿瘤固定于肠壁,肠壁四周皆狭窄,钡灌肠可见肠粘膜不平,钡充盈不良范围小,乙状结肠镜检查看到溃疡,出血,活检可确诊,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体重不减轻,肠很少出血,个别出血也在月经期发生,痛经较重,肛诊时粘膜与其底部肿块不相粘连,仅前壁发硬,钡灌肠显示肠粘膜光滑,钡充盈不良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