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干咳如何治疗 食疗缓解
宝宝干咳如何治疗 食疗缓解
原料:川贝母12g,雪梨2个,猪肺250g,冰糖少许。
做法:将川贝母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切成数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片。将川贝母、雪梨、猪肺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置文火上熬煮3小时后即成。服用时吃梨,饮汤。
功效:此方适应于宝宝干咳无痰、燥热咳嗽、口干等症,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原料:银耳10~12g,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一朵一朵洗净,放入碗中用冷开水浸泡,水应浸过银耳,浸泡1小时,待其发胀后,拣去杂物。将浸泡后的银耳,再加冷开水和冰糖适量,放入碗中。将碗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炖2~3小时即可。
功效:此方适应于宝宝秋冬燥咳、干咳无痰、咽干口燥,虚热口渴等症,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
小孩不停的咳怎么办
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有呼吸困难时,可能有异物堵住了气管,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铅笔套、药丸、钮扣、硬币、糖果等,如果能够立刻发现,采取急救措施取出来还好,如果一直没有发现有异物卡在气道就十分危险了。
发高烧、咳嗽、喘鸣伴呼吸困难时,需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因为宝宝正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抵抗力也是很低的。所以很容易患上毛细支气管炎。而宝宝如果患上毛细支气管炎的话,会出现脸色发紫,呼吸增快等现象,这个时候必须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长可以先观察,不急于送医院的咳嗽
虽有咳嗽、发烧,但是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体炎。
感冒、发烧和咳嗽后又一直咳嗽。
咳嗽、痰多,但不发热,精神好。
宝宝的干咳现象治发生在早晨起来的时候。
紧张时或运动后会轻微咳嗽。
以上5种咳嗽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先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宝宝干咳的治疗方法
食疗
1萝卜冰糖汁
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 次。
2葱白梨汁
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
3丝瓜花蜜饮
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4橄榄萝卜饮
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5蜂蜜萝卜汁
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6红萝卜
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
药物治疗
口服消炎药及化痰止咳药物等,让宝宝多喝水。
手术治疗
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小儿干咳也是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宝宝干咳嗽应该怎么办的一些方法,以及有效治疗干咳的方法。因此,如果大家在今后出现干咳或者是宝宝出现干咳症状的时候,不妨就试一试小编教大家的这些方法吧,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缓解秋季宝宝咳嗽的食疗药方
1、风热咳嗽症状:痰黄稠,口苦咽干,喉咙肿痛,小便短黄。治疗宜清热化痰止咳。
(1)冰糖川贝梨:梨1 个,冰糖10克,川贝粉2克,将梨去皮,挖去核,冰糖和川贝粉放入“洞”中。梨放碗中隔水蒸30分钟,待稍冷却后即可食用
(2)白萝卜冰糖饮:白萝卜1 个,冰糖12克,将白萝卜切成片,放水和冰糖,烧开后,再用小火烧5分钟即可。效用:清热、化痰。
(3)枇杷叶粥:枇杷叶12克,粳米50克,枇杷叶用纱布包裹,加水烧煮,去渣留汁,加粳米煮成粥食用。效用:镇咳、化痰。
2、风寒咳嗽症状:鼻流清涕、咽痒、咳嗽频频、痰白稀薄。治疗宜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咳。
(1)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效用:温肺止咳。
(2)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3片,加少许水煮熟即可。效用:补脾温肺。
七个多月的宝宝咳嗽的厉害吃什么好
七个月的宝宝不建议随意用药,可以通过添加辅食缓解咳嗽。
1、宝宝干咳,可以吃白萝卜汁或者生梨汁。将白萝卜打成汁液,添加少量蜂蜜,可以帮助缓解宝宝干咳的症状。生梨汁甜味较浓了,可以不放蜂蜜。
2、宝宝咳嗽有痰,可以用陈皮泡水喝,或者给宝宝喝点百合花茶,也可以将梨子核掏空放入川贝,煮熟了给宝宝吃。
宝宝咳嗽多半是上火了,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可以多喝点下火的茶,像上面说的萝卜汁,生梨汁或者川贝蒸梨子妈妈都可以吃,这些食物止咳的有效成分也可以通过母乳传到宝宝体内。
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多给宝宝喝点水,奶粉注意不要泡的太浓稠了,另外可以换一种奶粉试试,看宝宝还上不上火。
老是干咳嗽怎么办 饮食清淡
干咳可以是因为肺热、胃热引起的,想要治疗缓解干咳症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都应该避免进食,另外海鲜类食物也应该注意忌口。除了把握这个原则之外,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行调理。
宝宝冬季咳嗽怎么办
1:带宝宝去医院
一旦发现宝宝咳嗽,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根据医生指导用药治疗,千万不要拖延病情,不然会让宝宝咳嗽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2:做简单的雾化
取湿毛巾,用它捂一捂宝宝的口鼻,减缓宝宝口鼻的干燥,这就是简单的雾化治疗,对缓解宝宝咳嗽症状有帮助。
3:给宝宝拍背
宝宝咳嗽,可能为干咳,也可能为有痰咳嗽。如果宝宝喉咙有痰,妈妈可以轻拍宝宝背部,促使痰液排出。
4:多吃化痰水果
在宝宝咳嗽期间,妈妈可以购买一些化痰又润喉的水果给宝宝吃,比如雪梨等,让宝宝尽快恢复。
宝宝干咳吃什么食物
如果宝宝干咳并不是很严重,建议妈妈们以食疗为主,多吃萝卜水、蜂蜜水、丝瓜饮等食物,并且让宝宝多喝水。
萝卜水、蜂蜜水、丝瓜饮能有效缓解宝宝干咳
萝卜水
萝卜水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 次。
(2)橄榄萝卜饮: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4)红皮萝卜洗净:不需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
蜂蜜水
蜂蜜,味甘、性平和,可以润燥止咳,清热润肺,预防感冒,祛风止咳,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1)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2)蜂蜜柠檬水:做法非常简单,准备好蜂蜜,水烧开,晾至水温60度以下冲入杯中,搅拌均匀,放入柠檬片作为杯饰即可饮用。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服食比较适宜。
丝瓜
丝瓜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的作用。
(1)丝瓜粥:丝瓜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和胃治宝宝干咳的作用。
(2)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宝宝干咳嗽偏方 风油精擦背止咳
宝宝干咳厉害时,也可以在宝宝的背部或在脊椎上涂一些风油精,摩擦生热,数分钟后可使咳嗽缓解,反复多用几次。适用于感冒初期,咳嗽不止者。
婴儿干咳是怎么回事
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简称干咳。宝宝干咳一般是以白天为主,夜睡不咳,大部分干咳是由于鼻部炎症不适所致。宝宝鼻炎经常会出现阵发性的干咳,伴有搓鼻子、揉眼睛、鼻塞、咽喉痒等现象,但是精神正常,不会感到明显的身体虚弱。宝宝干咳一般是由鼻炎所致,咳嗽无痰或痰量较少。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的原发性肺结核早期也会有干咳的症状,而且此时胸片可能并无结核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急速咳嗽,慢慢有痰等。
春天宝宝干咳吃什么
春季宝宝干咳食疗:川贝炖雪梨
川贝粉10克,雪梨1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隔水炖蒸,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两次服,饮汤食梨。对治疗燥咳痰少有辅助作用。
春季宝宝干咳食疗:柿饼川贝粉
柿饼两个,川贝粉(川贝母研成粉)10克。将柿饼挖去核,加入川贝粉,放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对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
宝宝干咳的原因
要治病首先就要清楚疾病的起因。那么,宝宝干咳是怎么回事呢?
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为干性咳嗽,简称干咳。宝宝干咳一般是以白天为主,夜睡不咳,大部分干咳是由于鼻部炎症不适所致。宝宝鼻炎经常会出现阵发性的干咳,伴有搓鼻子、揉眼睛、鼻塞、咽喉痒等现象,但是精神正常,不会感到明显的身体虚弱。
宝宝干咳一般是由鼻炎所致,咳嗽无痰或痰量较少。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宝宝咳嗽是一种机体保护性活动,它能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异物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畅通,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偶尔的轻微咳嗽,会随着痰液的排除而缓解,而不必使用止咳药。但如果宝宝较频繁和剧烈的咳嗽,这时就应根据症状选用对症的止咳化痰药物。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的原发性肺结核早期也会有干咳的症状,而且此时胸片可能并无结核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急速咳嗽,慢慢有痰等。
小儿干咳吃什么药
宝宝咳嗽吃药需在医嘱下服用
常用处方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复方氨酚烷胺颗粒、头孢克洛颗粒、复方甘草片等
这些药物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见效快。但处方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妈妈不要自行给宝宝用处方药物。
常用非处方药:小儿止咳糖浆、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颗粒、咳必清片、娃娃感冒冲剂、美可糖浆、咳快好等
这些非处方药物主要起到镇咳作用,能有效治疗宝宝干咳,效果没有处方药立竿见影,但副作用小,孩子容易接受。
虽然同是针对宝宝干咳的药物,但药理作用却不尽相同,因此根据宝宝干咳情况的不同,选药也有所不同。不管是处方药物还是非处方药物,都应该在医嘱下服用。
鹅口疮如何治疗 食疗缓解
原料:萝卜100克,淡竹叶25克,粳米50克。
做法:淡竹叶加水煎煮、取汁;萝卜切小块,与粳米一同加水煮粥,粥近熟时加入淡竹叶汁煮沸。
功效:清凉,解热,适宜于鹅口疮、口腔炎。
原料:鲜蒲公英50克,绿豆30克。
做法:蒲公英加水煎煮、取汁,入绿豆煮至烂热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可治鹅口疮。
原料:香油、食盐。
做法:用香油10数滴,冲化于10毫升左右的淡盐水中,每次滴入口内2-4滴。
功效:消炎、杀菌、清热、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