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原因
甲肝的原因
病原学:
甲肝病毒(HAV)是27mm正20面体结构的小RNA病毒,无包膜,内含单股RNA。100℃5分钟,或紫外线照射1小时,或氯1mg,130分钟条件下可灭活。临床标本分离HAV,细胞培养中不引起细胞病变。甲肝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于起病后12周内,IgG抗体则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甲型肝炎的流行特点:①甲肝感染率与社会经济状况和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甲肝抗体阳性率比发展中国家低,上层人群比下层人群低。②发展中国家,甲肝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幼儿和儿童时期,症状较轻,不易被发现,多为亚临床型:发达国家,甲肝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成人,15岁以下儿童受染者极少,多为临床型。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是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而得病。研究表明患者唾液也可为传染源。
儿童和年轻人易患甲型肝炎。正常人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除出现—系列症状体征外,体内同时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可持续存在多年,即获得了较持久的免疫力。应注射甲肝疫苗,以刺激产生HAV-IgG抗体,来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排向毛细胞管,再通过胆管进入肠腔,从大便排出。在甲肝潜伏期和黄疸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放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的消毒处理,就会污染周围环境、食物和水源。一旦易感者食用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或被污染的饮用水,均可患甲肝,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甲肝—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可能与秋冬大量上市的水产品有关。毛蚶、螃蟹等引起的甲肝暴发,都发生于冬春:早春甲肝增多,可能与春节期间入口流动频繁有关。甲肝的流行每7年一个循环,并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甲肝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呢
甲肝抗体呈阳性可能有两种原因:
1感染了甲肝病毒,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2注射了甲肝疫苗。若你确认没有注射过甲肝疫苗,那就是感染了病毒,那可能就是的得了
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无论是否发病,都会产生抗体,而且终身免疫,也就是这一身不会再发生甲肝;接种甲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也能终身免疫的;我国成人80%以上的人都已经感染过甲肝病毒,所以成人很少发生甲肝。总之甲肝抗体阳性,就不用接种甲肝疫苗,
也不会再发生甲肝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豆制品类、蛋类、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水果和蔬菜也要注意合理的搭配,油腻性食物要避免。
并要多注意休息为好。
甲型肝炎抗体是针对甲肝的一种特异性抗体。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为一直径为27-32nm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圆球形颗粒,无包膜,核心为单链正股RNA。HAV属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hepatovirus)或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rus)。HAV主要通过手-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5-50天,平均28天。发病2-3周后,随血清中特异抗体的产生,血清和粪便的传染性就逐渐消失。
甲肝疫苗什么时候打
按预防针单子上面的打 甲肝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甲肝病毒后往往没有症状, 尤其是低龄儿童发病,所以容易被忽略。甲肝是儿童肝功能衰竭得主要原因之一。潜伏期平均为28天(15-50天)。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甲肝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玩具和水进入胃肠道,再通过血液来到肝脏。甲肝病毒进入正常的肝脏细胞后,在那里获取生存和繁殖的能量,但肝脏却遭到损坏,肝功能出现异常,开始出现乏力、发热、肝痛等症状。甲肝可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心肌炎等,这将会给宝宝带来一生的悲哀。虽然罹患甲肝非常可怕,但父母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甲肝是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的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甲肝灭活疫苗,就可以对孩子提供长达20-30年的保护。成人也可接种。 甲肝疫苗以及接种程序:目前市场上有灭活和减毒两种甲肝疫苗,大量临床证据显示,在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长期保护方面,灭活疫苗都要比减毒疫苗优越,但是价格较高。 目前国内专家推荐的甲肝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为两针,在宝宝12-18月时接种 第一针, 6-12个月后接种第二针。 成人:开始接种第一针后,在随后的6-12个月中再接种一针。 接种甲肝疫苗禁忌症: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成人甲肝与儿童甲肝的3个不同点
1、成人与儿童感染甲肝病毒后发病率不同
有研究显示在多数甲肝爆发事件中,儿童甲肝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主要原因应该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甲肝病毒进入机体后易大量繁殖导致发病有关。
2、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感染甲肝病毒后肝功能损坏程度较轻,相当一部分患儿表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而成人组肝功能损坏程度较重,大都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儿童感染甲肝后易发生胆囊炎、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而成人在感染后发生以上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低。
3、临床表现存在不同
儿童甲肝的症状表现与成人一样,均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及全身症状如乏力、尿黄等,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畏寒发热、上腹痛等。但是儿童甲肝的症状中食欲下降、呕吐等的发生率明显比成人低。
接种疫苗可让儿童远离肝炎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全球发病人数每年估计在150万左右,因隐性感染和报告不全,实际病例数可能超过报告数的10倍。近段时间以来,安徽省泗县违规注射甲肝疫苗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
人们的眼球无不“聚焦”到“惹祸”的甲肝疫苗上来,许多家长提心吊胆:原本为了防病才打的甲肝疫苗,究竟还能不能打?有关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到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是安全有效预防甲肝的重要手段。
甲肝威胁儿童健康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全球发病人数每年估计在150万左右,因隐性感染和报告不全,实际病例数可能超过报告数的10倍。在美国有超过1/3的甲肝患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在法国甲肝是引起儿童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中国,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造成30多万人发病,47人死亡。所以,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的传染病。研究表明,在由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甲肝病毒可存活1个月,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对于免疫力较差的儿童,甲肝更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传播。甲肝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引起甲肝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暂的病毒血症中,病毒又可继续在血液白细胞中增殖,然后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甲肝病毒由肝细胞的高尔基体然向毛细胆管,再通过胆管进人肠腔,从大便排出。
在甲肝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甲肝病毒,如果未经过很好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环境卫生差的学校、工厂、农村、托幼机构或家庭中都是诱发甲肝的病因,并且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195O年瑞典及1978年我国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过暴发,1988年因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暴发,均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实例。近年国外陆续报道,滥用药物注射及同性恋群体中,甲肝病毒抗体水平和查出率很高,在这些人群中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肛-口或被污染的注射用具。
综上可知,导致甲肝疾病的原因主要就是以上的几个原因。如果生活在比较密集的环境或卫生比较差的环境时,是比较容易导致甲肝的。大家知道了导致甲肝的原因时,就可以有效原因预防甲肝的措施了。
形成的脂肪肝原因
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国内外均颇感棘手的临床常见疾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保健意识增强: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得到增强,发现与脂肪肝相关的是平面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疲乏感、食后腹胀、右上用上区有疼痛感,并且在食后、运动时症状更明显。如能及时到医院诊治,就可及早诊断、防治脂肪肝。
2、饮食结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变,如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以及受吃喝等影响,一些人长期过量饮酒或酗酒和过食肥甘厚腻的高脂膳食,而引起脂肪肝,导致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3、诊断手段的改善:脂肪肝可由肝脏本身原因所致,是肝脏脂代谢异常的病变,还有一些则是因其它疾病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
小儿甲肝和成人甲肝有何症状区别
1、成人与儿童感染甲肝病毒后发病率不同。有研究显示在多数甲肝爆发事件中,儿童甲肝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主要原因应该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甲肝病毒进入机体后易大量繁殖导致发病有关。
2、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感染甲肝病毒后肝功能损坏程度较轻,相当一部分患儿表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而成人组肝功能损坏程度较重,大都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儿童感染甲肝后易发生胆囊炎、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而成人在感染后发生以上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低。
3、临床表现存在不同。儿童甲肝的症状表现与成人一样,均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及全身症状如乏力、尿黄等,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畏寒发热、上腹痛等。但是儿童甲肝的症状中食欲下降、呕吐等的发生率明显比成人低。
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肝对于大家来说一定是有所耳闻的,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让30多万人感染了甲肝病毒。这说明甲肝是一种发病迅速的传染病。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感染甲肝的症状是什么
甲肝多发为急性甲肝,急性甲肝的症状比较明显,甲肝为自限性疾病,所以用药治疗不需要过多。那么急性甲肝的药物治疗有什么推荐吗?甲肝抗体是不是终身免疫呢?这些都是常见的甲肝问题。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对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应于接受一周疫苗注射,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一般来说,甲肝绝大多数呈自限制,极少发生慢性化,甲肝即使呈迁延经地,但仍为良性过程,急性甲肝发病早期常有怕冷、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容易误诊为感冒或急性胃肠炎,过4~5天后,病人出现尿色深黄,甚至如红茶,眼睛、皮肤逐渐发黄,并逐渐加深,这时到医院检查,抽血化验会发现肝功严重异常,血清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引外,从急性甲肝患者采集来的唾液来看,这类病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同时我们的患者还要明白甲肝不只是一种病,而是一个疾病群,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中药制剂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对于甲肝患者治愈后,偶有不明原因的抗体丧失者,这些患者仍可再次感染甲肝病毒,并出现短暂的无症状排毒。
甲肝抗体检测有哪些分类
1、肝功能检查
测定ALT有助于早期肝炎的诊断,谷丙转氨酶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尿胆红素阳性。但ALT升高并无特异性,单项ALT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它原因,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才有诊断价值。
2、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偶见少量的异型淋巴细胞。
3、甲肝抗体检测
甲肝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即早期甲肝抗体: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1gG型抗体(抗HAV-IG),若抗HAV-I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若IgM大于IgG时说明为近期感染;若IgG大于IgM说明甲肝为恢复期。甲肝抗体检测这种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的应用,可快速、准确地诊断甲肝。
甲肝的病因有哪些呢
【常见病因】
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或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容易导致甲肝爆发性流行。
2、甲肝患病者的手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也是甲肝常见原因。
3、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甲肝最危险的传染源。
【诱发因素】
1、接触病毒污染物品
这是该病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餐具、牙具、玩具或被褥等,或者是食用了受病毒感染的食物而导致了疾病的产生,所以一些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学校、工厂等要注意病毒的预防的工作。
2、输液感染
在卫生条件未达标的医院接受输液而感染甲肝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重视。由于这些医院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消毒设施,往往是一个患者使用过的输液设备稍加消毒就给下一位患者使用,给病毒的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性生活混乱
这也是该病主要的传播的方式,由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携带甲肝病毒,与甲肝患者发生性关系的人就很有可能沾染甲肝病毒。沾染甲肝病毒的人再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就可能再把甲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害人害己。
引起甲肝的六大原因
1、饮食上滥吃滋补品或服用过多种类的药物。
2、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足够的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清除病毒或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持续时间短,可导致甲肝病毒的再感染。
3、康复期感染疾病或受到刺激,如感冒、肠炎、饮酒、精神受刺激等因素,都将增加刚刚修复的肝脏的负荷,导致肝炎夏发。
4、接触被甲肝病毒污染的物品
这是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过的餐具、牙具、玩具或被褥等,或者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多发生于人员密集的地方,例如学校、幼儿园、工厂等。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常洗手,谨防病从手入。
5、通过输液感染
在卫生条件未达标的医院接受输液而感染甲肝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重视。由于这些医院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消毒设施,往往是一个患者使用过的输液设备稍加消毒就给下一位患者使用,一传十十传百,为甲肝病毒的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6、性生活混乱
性传播也是甲肝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携带甲肝病毒,与甲肝患者发生性关系的人就很有可能沾染甲肝病毒。沾染甲肝病毒的人再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就可能再把甲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害人害己。
导致甲肝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1.甲肝患者在康复期休息不好,活动过多,睡眠不足及过度疲劳,是复发的主要原因。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时,住入某医院的2608例患者中,有38例(1.45%)因复发而第二次住进医院。经详细调查,其中87.5%的患者因在康复期休息不好而复发。
2.饮酒、精神受刺激,感冒及肠炎等因素,都将导致肝炎复发。
3.不适宜的滥吃滋补品或服过多种类的药物。
4.一部分人感染甲肝病毒后,粪便中并不常存在有功能的甲肝病毒的中和性抗体,推测甲肝病毒可能反复以肠道感染,导致甲肝复发。
甲肝的引起的原因
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居住拥挤,人口稠密,或托幼机构或家庭中,更容易发生甲型肝炎的感染和高度局限性流行;一旦水源污染容易导致甲肝爆发性流行。
2、甲肝患病者的手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也是甲肝常见原因。
3、人类感染甲肝病毒后,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于起病前1~2周,从大便排出。在甲型肝炎潜伏末期和黄疽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泄高峰。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尤其是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甲肝最危险的传染源。
诱发因素
1、接触病毒污染物品
这是该病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餐具、牙具、玩具或被褥等,或者是食用了受病毒感染的食物而导致了疾病的产生,所以一些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学校、工厂等要注意病毒的预防的工作。
2、输液感染
在卫生条件未达标的医院接受输液而感染甲肝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重视。由于这些医院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应的消毒设施,往往是一个患者使用过的输液设备稍加消毒就给下一位患者使用,给病毒的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饮酒容易引发甲肝复发
甲肝患者在治愈的情况下,如果不注重保健的话,是很容易导致复发的。甲肝复发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情,甲肝复发让患者和家属都很痛苦。那么饮酒容易引发甲肝复发吗?引起甲肝复发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请专家讲解一下甲肝复发的原因。
饮酒容易引发甲肝复发吗?甲肝复发有哪些具体原因?下面是对甲肝复发的病因介绍:
1、一部分人感染甲肝病毒后,粪便中并不常存在有功能的甲肝病毒的中和性抗体,推测甲肝病毒可能反复以肠道感染,导致甲肝复发。
2、甲肝患者在康复期休息不好,活动过多,睡眠不足及过度疲劳,是复甲肝复发的主要原因。经详细调查,其中87.5%的患者因在康复期休息不好而复发。
3、饮酒、精神受刺激,感冒及肠炎等因素,都将导致甲肝复发。
4、不适宜的滥吃滋补品或服过多种类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