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肝癌
如何确定肝癌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显像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检查有较大的价值;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放射性核素扫描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其它X线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AFP>20m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
肝癌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7、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怎样才能查出早期肝癌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肝癌呢?首先要确定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凡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丙肝抗体阳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
1.年龄35周岁以上;
2.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
3.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4.长期酗酒者;
5.母亲垂直传播的肝炎;
6.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7.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精神压抑者;
8.器官移植患者。
确定了上述高危人群,然后对这些人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追踪检查和观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是:
1. 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测定:开始每3个月在检查肝功能的同时检查AFP,如果慢性肝病活动时有AFP升高,一般开始于ALT升高2~4周之后;ALT下降后2~4周,AFP也开始下降。如果ALT降低或正常,AFP不断升高,就要高度怀疑肝癌。AFP如无异常,开始每3-4个月检查一次,然后坚持每半年检查一次。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导致甲胎蛋白进行性升高。我国肝癌病人中,约有60%~70%AFP高于正常值,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假阳性率约为2%。但甲胎蛋白并不是肝癌特有的,一般情况下甲胎蛋白升高时还要配合进行影像学检查。
2.肝胆B超:坚持每半年作一次B超。B超是一种经济、没有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是人群中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当B超提示肝内有实质性占位时,结合AFP升高要高度怀疑肝癌的可能性。甲胎蛋白升高同时B超显示肝脏肿块,诊断肝癌的准确性高到90%以上。还要进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或排除。
3.CT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
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难度,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磁共振成像(MRI)是肝癌定位诊断很有用的方法。MRI与CT检查相比有如下优点:①能多平面成像(即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三种图像),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②无放射性损伤,也不需常规造影剂,避免了不良反应;③检测的灵敏度很高,对良恶性肝脏肿瘤的鉴别,尤其是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④平扫即可显示门、肝静脉分支,其检出极限目前为1.5cm肝癌。MRI检查的缺点是检查费用高,成像时间较长,呼吸运动可干扰肝脏成像,造成影像模糊。因此,目前尚不作为肝癌的常规检查。
另外,有下列情况时应引起注意:
1、低血糖症:有研究报告显示肝癌病人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9%—36%。肝癌细胞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诱发低血糖;肝癌细胞因代谢旺盛,需要大量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但却不能制造葡萄糖,故进一步加剧低血糖。
2、红细胞增多症:肝癌病人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为20%—38%。但肝癌病人在红细胞增多的同时,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均未见明显增高,临床上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症状和体征(如面红、多血质征等)。
3、高脂血症:最近有研究报告显示,肝癌病人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11%—17%,且血脂可随肝癌病情的进展而不断升高,临床上出现高脂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故长期肝硬化病人、慢性肝炎病人或其它肝病病人如无明显其它原因出现高脂血症,也应视为罹患肝癌的一个危险信号。
4、高钙血症:有15%—20%的肝癌病人可伴发高钙血症,也可同时伴有低磷血症。
在一部分患者需要用细针穿刺法或腹腔镜检查取得少许活体标本,作病理学诊断。还要注意与肝血管瘤、肝血管肉瘤、肝囊肿、肝结核、转移性肝癌、肝寄生虫病等疾病作鉴别诊断。
肝癌的早期诊断,对现代医学来说早已不是难题,关键是对高危人群随访监测。也就是:高度重视,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哪些情况不适宜肝穿刺检查
肝穿刺是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简称。患者通常要局部麻醉,运用负压吸引一秒钟穿刺技术,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直接穿刺。穿刺获取肝脏标本一般约10~25毫克,经过处理后作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
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主要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如鉴别黄疸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发现早期、静止期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判别临床疗效,尤其在确定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上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哪些情况不宜肝穿刺?
肝穿刺是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简称。患者通常要局部麻醉,运用负压吸引一秒钟穿刺技术,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直接穿刺。穿刺获取肝脏标本一般约10~25毫克,经过处理后作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
肝穿刺主要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如鉴别黄疸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发现早期、静止期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判别临床疗效,尤其在确定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上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此外,肝穿刺还可以用于诊断性治疗,如肝脓肿穿刺排脓、肝囊肿抽液、肝癌瘤内注射药物或无水酒精等。
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充血性肝肿大,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疑有肝包虫病或肝血管瘤者是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禁忌证。
肝癌的潜伏期有多长 尽早发现肝癌的早期检查
如果发现自己属于上述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可以考虑进行一次有效的肝癌检查。
1、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AFP,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2、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并鉴别占位病变是囊性或实性,了解肝癌与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和肝内及邻近器官的播散及浸润情况。显示肝内门静脉及其属支是否有瘤栓等。
3、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说不定肝癌就是从筷子开始的!
筷子多久不换会诱发肝癌
普通的筷子在使用3-6个月后颜色就会开始变深,而细菌的堆积则是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如果长期将筷子房子橱柜中,则可能加速筷子变质,很有可能滋生“黄曲霉素”,从而诱发肝癌。
筷子的使用寿命顶多半年,所以如果筷子半年以上不换,甚至更长,则有诱发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是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人体内含量及其微小,目前主要用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筛查,是一种肿瘤指标。一般来说,肝癌的病人AFP会大幅度增高。如果发现此项指标增高,建议做一个肝脏MRI增强检查,用来确定肝内是否有肿瘤。
铁蛋白高肝功能不正常是癌症吗
铁蛋白是测定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和甲胎蛋白检测配合使用。如果甲胎蛋白检测值大于甲胎蛋白正常值,即大于400单位/L,就表示很有可能是肝癌了。如果发生铁蛋白偏高,而且肝功能也不正常的话,可能考虑是肝癌,如果是乙肝患者,更要赶快接受治疗,因为铁蛋白偏高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铁蛋白高并不一定是癌症,因为血清铁蛋白升高的原因不止一个。铁蛋白升高可能是肝上出了问题,一般是急慢性肝炎,严重的可能是肝癌,除了这些以外,造成铁蛋白升高的因素还有: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瘤、炎症等疾病等,这些都会引起铁蛋白偏高,所以说铁蛋白高并不一定是癌症,具体情况需要去医院检查为准。
转氨酶过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一、如果是酒精肝或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过高,说明肝脏受损加重,病情有向肝硬化发展的倾向,要尽快治疗,以免造成生命更大的威胁。
二、如果是病毒性肝炎(乙肝、甲肝等)引起的转氨酶过高,通常说明是肝脏受到损伤,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需要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使肝脏受损加重,从而使病情向肝硬化和肝癌的方向发展。
三、如果是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转氨酶过高时,说明病情很不稳定,肝功能异常并正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四、转氨酶数值越高,说明肝组织损伤越严重,肝功能也异常,肝细胞或某些组织损伤或坏死会导致肝病更加严重,导致治疗时困难加重
肝功能异常会传染吗
肝功能异常具不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由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决定的,我们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肝功能异常,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受损,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病毒性肝炎。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会引起肝脏的异常之外,还有很多原因也会引起肝脏的异常,如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代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都是不具有传染性的。以上介绍的是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除此之外的如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引发的肝功能异常也是没有传染性的。通过这些介绍不知道您有没有清除在什么情况下,肝功能异常才会有传染性。不过重要的是想要提醒大家,当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时,只能初步断定肝脏可能受损。并不能显示肝功能异常的具体原因,所以也并不能确定是否有传染性,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