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列腺癌去势手术
什么是前列腺癌去势手术
外科去势
外科去势的操作简单,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很少,但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去势
药物去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这种方式不用手术,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障碍减少。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为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但注射LHRHa初期会出现一过性睾酮升高,因此初次用药需提前或同时服用抗雄激素。这种一过性睾酮升高可能导致临床症状的加剧,如骨痛、急性尿潴留、梗阻性肾衰、脊髓压迫以及高凝状态导致的致命心血管疾患,对于已经有骨转移病灶导致急性脊髓压迫的患者需要特别排查。
前列腺癌去势治疗的常见副作用
性欲降低、勃起功能障碍、阵发性潮热、乳房胀痛以及长期处于低雄激素状态下所导致的骨密度下降、贫血等,是前列腺癌去势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还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性格改变、认知能力下降。
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是怎么回事
雄激素去除主要通过以下策略:① 抑制睾酮分泌: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② 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应用抗雄激素药物竞争性阻断雄激素与前列腺细胞上雄激素受体的结合。其他策略包括抑制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合成,以及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等。最近新开发和应用的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醋酸阿比特龙又为内分泌治疗增添了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内分泌治疗的方案主要包括:①单纯去势(手术或药物去势Castration);②单一抗雄激素治疗(AAM);③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④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⑤根治性治疗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⑥间歇内分泌治疗(IHT或IAD);⑦根治性治疗后辅助内分泌治疗(AHT)。
1.内分泌治疗适应证:
(1) 转移前列腺癌,包括N1和M1期(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2) 局限早期前列腺癌或局部进展前列腺癌,无法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3)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前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4) 配合放射治疗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5) 治愈性治疗后局部复发,但无法再行局部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6) 治愈性治疗后远处转移(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7) 去势抵抗期的雄激素持续抑制(去势,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备注:大部分前列腺癌对去势治疗敏感,但随着内分泌治疗时间的延长,前列腺癌会对去势治疗变得不敏感,称为去势抵抗,这时需要对雄激素进行持续抑制来进行治疗)
2.内分泌治疗方法:
①去势治疗(castration)
1) 手术去势:手术去势,切除双侧睾丸可使睾酮迅速且持续下降至极低水平(去势水平)。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应该首先考虑药物去势。
2) 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是人工合成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已上市的制品有:亮丙瑞林(leuprorelin)、戈舍瑞林(goserelin)、曲普瑞林(triptorelin)。缓释剂型为1、2、3或6个月注射一次。在注射LHRH-a后,睾酮水平逐渐升高,在1周时达到最高点(睾酮一过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3~4周时可达到去势水平,但有10%的LHRH-a治疗患者睾酮不能达到去势水平。LHRH-a已成为雄激素去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
由于初次注射LHRH-a时有睾酮一过性升高,故应在注射前2周或当日开始, 给予抗雄激素药物至注射后2周,以对抗睾酮一过性升高所导致的病情加剧(flare-up)。对于已有骨转移脊髓压迫的患者,应慎用LHRH-a,可选择迅速降低睾酮水平的手术去势。
3) 雌激素:雌激素作用于前列腺的机制包括:抑制LHRH的分泌,抑制雄激素活性,直接抑制睾丸Leydig细胞功能,以及对前列腺细胞的直接毒性。最常见的雌激素是己烯雌酚,可以达到与去势相同的效果,但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冠心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应用时应慎重。
手术去势、药物去势或雌激素这三种治疗方式的患者肿瘤相关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基本相同。
②单一抗雄激素治疗(Antiandrogen Monotherapy,AAM)
1)目的:单一应用较高剂量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刺激作用及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而且几乎不影响患者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
2)适应症:适合于治疗局部晚期,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即T3~4NxM0期。
(3)方法:推荐应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康士得)150mg口服每日一次。
(4)结果:与药物或手术去势相比,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而且服药期间,患者的性能力和体能均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降低。
③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治疗:
前列腺癌接受去势治疗后,体内仍然存在低水平的雄激素,前列腺也可以产生雄激素,醋酸阿比特龙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YP-17,从而抑制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合成。目前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mCRPC患者,或不适合化疗的症状性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化疗后有病情进展的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m代表转移,CRPC指:去势抵抗前列腺癌)
④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 MAB)
1)目的:同时去除或阻断睾丸来源和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
2)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抗雄激素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类固醇类药物,其代表为醋酸甲地孕酮;另一类是非类固醇类药物,主要有比卡鲁胺(bicalutamide)(商品名:康士得)和氟他胺(flutamide)。
3)结果:合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的MAB与单纯去势相比可延长总生存期3~6个月,平均5年生存率提高2.9%,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MAB治疗时间越长,PSA复发率越低。而合用比卡鲁胺的MAB治疗相对于单独去势可使死亡风险降低20%, 并可相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⑤根治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rnal therapy, NHT)
1)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内分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前列腺切缘肿瘤阳性率,进而提高生存率。
2)适应证:适合于 T2、T3a期。
3)方法:采用LHRH-a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MAB方法,也可单用LHRH-a或抗雄激素药物,但MAB方法疗效更为可靠。新辅助治疗时间为 3~9个月。
4)结果:新辅助治疗可能降低肿瘤临床分期(例如临床分期由T2c降至T2a就称为临床分期降低),可以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和淋巴结浸润率,降低局部复发率,长于3个月的治疗可以延长无PSA复发的存活期,而对总存活期无明显改善。
⑥间歇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 IHT)
前列腺癌往往是雄激素依赖性的,单子内分泌治疗一段时间后,逐渐对激素产生非依赖,从而使得内分泌治疗无效。但如果在雄激素缺如或低水平状态下,适时的补充雄激素,就使能够存活的前列腺癌细胞获得抗凋亡性能而继续生长,从而延长肿瘤进展到激素非依赖期的时间。IHT的优点包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可能延长肿瘤对雄激素依赖的时间,与传统内分泌治疗相比可能有生存优势 。IHT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治疗间歇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如:性欲恢复等)。可使肿瘤细胞对雄激素依赖时间延长,而对病变进展或生存时间无大的负面影响。IHT更适于局限性病灶及经过治疗后局部复发者。
1)IHT的治疗模式:多采用MAB方法,也可用药物去势(LHRH-a),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或醋酸环丙孕酮(CPA)。
2)IHT的停止治疗标准:国内推荐停药标准为PSA≤0.2ng/ml后, 持续3~6个月。
3)间歇治疗后重新开始治疗的标准:目前国内推荐当PSA>4ng/ml后开始新一轮治疗。。
4)IHT适应证:局限前列腺癌,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局部晚期患者(T3~T4期);转移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根治术或局部放疗后复发。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内分泌治疗一定时间后PSA降低能达停药标准者。
⑦前列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 AHT)
AHT是指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或根治性放疗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目的是治疗切缘残余病灶、残余的阳性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提高长期存活率。
(1)适应证:①根治术后病理切缘阳性;② 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pN+);③ 术后病理证实为T3期(pT3)或≤T2期但伴高危因素(Gleason>7,PSA>20ng/ml);④ 局限性前列腺癌若伴有以下高危因素(Gleason>7,PSA>20ng/ml),在根治性放疗后可进行AHT;⑤ 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放疗后可进行AHT。
(2)方式:①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② 药物或手术去势;③ 抗雄激素治疗(anti-androgens):包括甾体类和非甾体类。
(3)时机:多数主张术后或放疗后即刻开始。根据国外研究提示,前列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时间最少应为18个月。
前列腺癌为何不易早期发现
谈到前列腺癌,人们往往认为是欧美国家的“专利”,因为在欧美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高达100/10万以上,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很低,10年前为2~3/10万,但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较10年前增加了4倍左右。
不容易早期发现
前列腺是一个位于膀胱下方、包绕在尿道周围的腺体,正常如栗子大小,为男性所特有。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前列腺癌新增病例,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前列腺位置隐蔽,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后叶周围带,早期不会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等表现,所以发病早期和中期往往无任何症状,很难引起患者的警惕;即使有所不适,如排尿困难等,也常常被误认为是年老的表现,或前列腺肥大所致,进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对尿道产生压迫时,往往已不是早期。在我院,不少病人首先出现骨痛,发现远处骨转移病灶,经检查后才发现原发病灶是来自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治愈,不影响寿命。由此可见,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做一次专科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可疑者,做前列腺穿刺活检。
早期前列腺癌治疗预后好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做根治性手术,即当癌变局限在前列腺内时,将其根治性切除,可达到终身治愈的目的,也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穿破前列腺包膜、有局部侵犯的前列腺癌,可在新辅助治疗的基础上,考虑根治手术或去势手术,并结合内分泌治疗。随着手术水平和解剖技术的提高,保留性神经和血管的根治手术,可使多数患者术后恢复性功能。晚期前列腺癌经抗雄激素治疗,并可根据情况结合局部放疗或化疗,绝大多数有较好疗效。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患前列腺增生症接受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对切除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时,意外发现有前列腺癌,称为偶发癌。这种类型的前列腺癌多为局灶型,肿瘤体积小,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转移的机会不多,预后好。
不妨多吃点鱼和西红柿 由于前列腺癌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从不吃鱼的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比经常吃鱼的人要高两到三倍,血清番茄红素水平最高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比水平最低的男性低35%。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多吃鱼类和番茄(西红柿), 对预防和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有一定作用。
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什么呢
治疗前列腺癌一般都是以手术治疗效果最理想,但基本来说,所有的恶性肿瘤的治疗,都主要是以综合治疗为主,比如,术前放疗提高手术成功率,或者是术后辅助治疗等。下面就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进行介绍:
首先,如果肿瘤仅在局部扩展到膀胱或直肠,尚无发生远处转移时,可采用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但这种方法效果常欠佳。在广泛手术后可能加速肿瘤细胞扩散。这是前列腺癌的治疗比较常见的原则之一。
其次,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不仅对少数淋巴肉瘤和网织细胞肉瘤敏感,对平滑肌肉瘤也有一定帮助。这也是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一。
再次,前列腺肉瘤如果仅局限于前列腺被膜内,尚未向外浸润时,应尽早进行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这也属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一。
前列腺癌的反复复发,不仅仅是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在治愈后,患者自身也是考虑的重点,一定不能再次接触前列腺癌的高危病因,尤其是患者自身的导致病因,要及时的改正。
很多的前列腺疾病都是比较难以治愈的,尤其是前列腺炎这种疾病,但前列腺癌更是如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不仅较高,并且致死率也很高,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对前列腺癌的预防。
如何治前列腺癌
1、前列腺癌初期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是指在确诊前列腺癌后不采用治疗手段干预,而是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观察。一旦患者出现如PSA升高等病情进展的迹象,就开始用其他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对观察等待这一治疗选择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存在争议。一般采用这种方法的患者年龄应该大于70岁,肿瘤分期低,肿瘤分化良好,预期寿命小于10年。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一定要有定期、仔细的PSA随访。一旦出现PSA持续升高的现象就应该立刻开始其他治疗,如前列腺癌根治术或激素治疗。
2、放射治疗
包括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现在主要是指三维适形放疗,这是一种在门诊进行的无痛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和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当。它的优点是治疗性射线更集中于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外放射治疗可以导致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和肠炎。
内放射治疗又分为高能量率内放射治疗和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高能量率内放射治疗一般指用同位素在前列腺内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一般与外放射治疗结合,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发生率高;低能量率内放射治疗是一种更方便、单次的治疗方法,也称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手术时通过B超的引导下向前列腺内放置多个微小的放射性粒子,粒子发出的射线近距离杀灭肿瘤细胞,其并发症有急性尿潴留、尿失禁、肠炎和勃起功能障碍等。
3、激素治疗
所有降低血液中雄激素水平的治疗方法均被称为激素治疗。因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雄激素密切相关,所以阻断或降低雄激素的治疗可以显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生长速度和转移的发生,但它不能治愈前列腺癌。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很少需要应用激素治疗。但在一些特殊病例,如高龄,患者不接受根治手术治疗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等情况,需采取保守治疗,可以考虑激素治疗。
目前可选择的激素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去势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主要指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有LHRH类似物,起到药物去势作用;雄激素受体阻滞剂,阻断雄激素发挥作用,从而终止雄激素的生物作用;还有雌激素的应用,它可以降低雄激素的水平,相对其他药物治疗,雌激素要便宜的多,但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4、根治手术
指将整个前列腺和双侧精囊切除的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前列腺癌早期根治性治疗的首选。一般选择术前估计可以治愈、预计寿命超过10年,肿瘤的分期分级较好的患者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去除前列腺肿瘤的方法,从而对患者心理上产生良性的影响。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尿失禁、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借助腹腔镜和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了。
最后,专家提醒各位患者:要想有效的治疗前列腺癌,首先应该积极的避免诱因的再次刺激,并且积极的进行治疗。
这样壮阳易惹癌
不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就是前列腺癌,绝大多数男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前列腺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几率最高的年龄段为50岁以上。近年来,前列腺癌死亡率已经攀升至欧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从患病、治疗、预防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观点——盲目壮阳也可能增加患癌几率;目前根治术已可实现勃起功能的保留;多补充含硒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盲目补充雄激素或会增加患癌风险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人,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走高。其在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前列腺癌还与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有关,饮食中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则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就越大。
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注射或口服用男性激素产品(主要用来增强男性雄风),专家表示,盲目听信广告、不加甄别服用这些男性激素产品,很可能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专家介绍,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如宦官)不会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会发生前列腺癌,这说明前列腺癌与男性睾丸以及体内雄激素密切相关。“如果感觉自身雄激素分泌不够旺盛,最好到医院就诊,适量补充雄激素,但如果自行服用或注射过量雄激素产品,则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此外,黄健还指出,如果已经有前列腺癌潜伏在体内,却依然摄取男性雄激素产品,则会导致病情恶化。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极易被混淆
“不少患者都会问我,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对此,黄健表示,前列腺炎大部分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研究认为其或与雄性激素密切有关;而前列腺增生则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可引起排尿困难症状,属于良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明确表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会转化为前列腺癌。但前列腺增生确实可以与前列腺癌共存在患者身上。”黄健表示,虽然三者之间无必然因果联系,但患者不能掉以轻心的是,临床很多确诊已是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前都认为自己是前列腺增生,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黄健介绍,两者在症状上非常“雷同”,常易被人混淆。
“像尿意频繁、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排尿疼痛等,很多普通市民都以为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因此,建议患者尽早就医,通过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排除癌变可能。”黄健表示,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前列腺癌进程较慢,如果早期发现,自然生存率可达到十年以上。
前列腺癌手术可保留勃起功能
专家介绍,目前对于前列腺癌早期患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晚期患者则使用雄激素治疗或睾丸切除术。“早期可以选用根治术,即把整个癌组织都切除下来,在腹腔镜下实现膀胱与尿道的重新吻合。”黄健介绍,以往,前列腺癌患者哪怕能保下一条命来,却也大多在根治手术中丧失了性功能。“而现在我们可以在腹腔镜下先分离勃起功能神经,然后再进行肿瘤切除,这样便可以保留患者的术后勃起功能。”他指出,此举对于病人的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作用。
而内分泌治疗术则主要是双睾丸切除术、药物去“势”法和抗雄激素治疗。“切除睾丸后没有了雄激素的供给,肿瘤便会丧失营养,开始逐渐缩小。依靠此方法患者能拥有两三年的生存期。”他表示,此方法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
前列腺癌科学检查很重要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症状的不明显,造成初诊晚期病人多,治疗的难度很大,预后也比较差。因此对于前列腺癌的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前列腺癌诊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肠指诊、经直肠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al antigen, PSA)血清检测,这三种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结节、质硬。经直肠B超可发现前列腺内低回声病灶及其大小与侵及范围。前列腺癌常伴有血清PSA升高,血清PSA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对于早期没有症状的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另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只能对C 期、D期肿瘤显示其肿瘤侵犯范围及盆腔肿大的淋巴结。全身核素骨显像和MRI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病灶。前列腺癌的确诊依靠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的病因不清楚,百分之九十八为腺癌,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带,百分之五到十发生在中央带。多数为雄激素依赖型。我国对前列腺癌多采用ABCD 分期系统,分为四期:
A(I)期: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偶然发现的小病灶,多数分化良好;
B(Ⅱ)期: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包膜内;
C(Ⅲ)期:肿瘤穿破包膜并侵犯邻近器官,如周围脂肪、精囊、膀胱颈及尿道;
D(IV)期:有盆腔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灶。推荐阅读:三大常见的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
早期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激素的存在,局部晚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临床通常采用去除雄激素为主的治疗,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类患者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不依赖雄激素的反弹性快速增长,导致患者死亡。而目前转化为不依赖雄激素的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适合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技术。此外,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或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对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应持续保持去势状态,同时采用以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为基础的化疗。对于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体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前列腺癌常见于男性老年人,一般没有症状,只有肿瘤较大时可以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血尿少见。因此建议65岁以上的男性一定要做定期检查,一旦家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以上专家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只有在检查诊断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医生给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准确,才能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及早的摆脱疾病的困扰。所以一定要重视前列腺癌的检查。
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1、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A期、B期前列腺癌,对于C期或D期前列腺癌可通过去势或放疗缩小瘤体后再做根治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肿瘤局限在前列腺以内,没有精囊和淋巴结侵犯者,经根治手术后获长期生存。以前常用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近年普遍采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2、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做前列腺癌根治术时应常规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的在于准确分期及清除盆腔病灶,有利于术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3、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老年人或不能耐受根治术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主要用于解除膀胱颈部梗阻的前列腺癌,此手术证实有癌组织残留或分化不良时,应补做根治术或体外放疗。
4、睾丸切除术
男性95%雄激素来自于睾丸,大多数前列腺癌生长依赖于雄激素,因此睾丸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不会引起前列腺癌
问题1为何前列腺癌发现都是晚期?
为什么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发现时,已到晚期了呢?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高新介绍,这主要跟疾病本身特点有关,前列腺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多发于老年男性,而这部分人更常见的疾病是前列腺增生,很多患者的癌变就被掩盖在其中了。因此,很多患者出现严重的下尿路梗阻、血尿、全身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来就诊时,才被查出是前列腺癌。
发现早晚,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重大影响。据了解,早期发现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做根治性治疗,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但是一旦没有早期发现,患者就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只能通过药物、放疗、化疗等方式治疗,而这些疗法使得预后和远期生存大打折扣。
高新称,与某些肿瘤不同,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相关的癌症,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细胞的“养料”,有了雄激素,它就生长得很快。因此,前列腺癌还有非常独特的疗法,叫“去势治疗”,即通过调节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早期前列腺癌预后极佳,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小于10%。
问题2前列腺炎会不会发展成癌?
高新介绍,临床上很多患者会问“我有前列腺炎,而且经常复发,很担心会发展成前列腺癌”。其实,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转化关系,完全不需要担心。
“在我国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十分常见,而且前列腺癌的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类似,也会有排尿困难的表现。”高新称,“由于前列腺增生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即使合并有早期前列腺癌的话,也容易被忽略。此外,前列腺癌在早期发展缓慢,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不是去检查的话,几乎不会被发现。
问题3做什么检查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因此人口老龄化是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一大因素。此外,西方的饮食结构引入,如摄入过量的脂肪、红肉,特别是烧烤过的肉,可能也是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筛查最简便的方法是:前列腺直肠指检和血清PSA检测相结合,两者在筛查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两项检查中的任何一项有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前列腺癌中约有25%是由直肠指检异常而发现;而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是由PSA异常而发现的。前列腺癌筛查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筛查过程中发现PSA水平进行性升高和直肠指检发现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通过前列腺癌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存率。一般整个普查过程只需要5分钟左右,没有什么痛苦。
高新强调,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癌筛查,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如父辈或兄弟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中经常接触致癌物的男性,如亚硝胺、铅、X射线、紫外线等;性生活长期不协调的男性;有严重前列腺增生等高危人群,应该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和随访。
问题4日常饮食能预防前列腺癌
高新指出,生活中并没有非常特别的预防方法,一般来说,平时应注意控制脂肪及红肉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E、硒、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的食物,比如绿茶、柚子、西红柿、南瓜等。多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改善睡眠,对预防癌症也有一定的价值。
他强调以下几类食品日常不妨多吃。西红柿等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能保护前列腺组织。有研究显示,番茄红素对预防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癌症有显著功效。需要提醒的是,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营养素,因此西红柿最好熟着吃;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大豆中还含有一种叫做三羟基异黄酮的抗氧化剂,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功能,所以,想要预防前列腺癌,最好多吃一些豆制品;西蓝花、白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防止前列腺癌细胞扩散,生吃或稍微煮一下吃最好。多吃核桃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它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来保护心脏,还能够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
怎么能控制前列腺癌
一、内分泌疗法:内分泌疗法是前列腺癌晚期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为肯定。由于前列腺癌具有典型的激素依赖性,在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前列腺病变和症状明显缓解,但对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却无明显影响。
二、化学疗法:化疗是前列腺癌晚期的常见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已行手术治疗或放疗后,局部肿瘤已消除的病人。应用化疗药物消除潜在的、目前尚无法探测的小病灶。化疗药物单独应用不可能治愈原发病灶,辅助化疗可以延长前列腺癌病人术后的生存期,实验发现前列腺癌最敏感的化疗药为环磷酰胺。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前列腺肿瘤病灶明显缩小。主要用于手术切除困难或已无法切除但尚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分内照射治疗、外照射治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其中最常用的为外照射疗法。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前列腺癌发现时多已属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前列腺癌病人多为老年人,而前列腺根治性手术多损伤较大,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近几年来,新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微创疗法,目的旨在减轻膀胱颈的梗阻程度,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从而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五、中药治疗:根据不同脉相辨证治疗前列腺癌,有一定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前列腺癌
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放疗可达到与手术治疗相当的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计算机辅助三维适形调强技术的发展,使肿瘤定位更精准,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如膀胱直肠的剂量,有效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造福于广大前列腺癌患者。
放射治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非常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等多项重要指标观察,发现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达到同样的疗效,放疗病人保留前列腺,组织结构形态正常,并发症少,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适应症如下:
①局限性前列腺癌适合根治性放疗。
②前列腺癌术后有残留或T3期前列腺癌术后需辅助性放疗。
③因前列腺增生采用电切术后组织病理发现癌(称为偶发癌),需根治性放疗。
④应用去势和内分泌治疗无效的前列腺癌需根治性放疗。
⑤当前列腺癌出现骨转移、血尿、下尿路梗阻时需姑息性放疗,可起到止痛、止血、缓解症状的作用。
前列腺癌出现新型治疗方法
近十年来,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骤增,而大城市更是成为“重灾区”,上海市20年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了十余倍。
专家表示,中国前列腺癌联盟一直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探索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应用抗癌新药以及创新疗法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也被形容为“沉默的杀手”,早期不易发现,通常确诊时已至晚期。目前,晚期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内分泌治疗,又称为雄激素阻断治疗。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能够促进肿瘤生长,而雄激素阻断治疗能够降低雄性激素水平从而实现“去势”。虽然该疗法有一定疗效,但对肿瘤的控制一般仅能维持1.5 年4年,随后会进一步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出现前列腺以外的其它器官的转移。推荐阅读:早期前列腺癌怎么能多活时间
“在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专家说,除了传统的化疗,国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不到2年。据悉,在内分泌治疗药物十年内无突破的情况下,新一代抗雄激素治疗药物阿比特龙将于今年获准在中国上市。
是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出现,对于患者这就是救命的稻草,不就可以挽救一个人的性命,更能拯救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患者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点摆脱疾病。
应该怎么治疗前列腺癌
1、内分泌疗法:内分泌疗法是前列腺癌晚期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为肯定。由于前列腺癌具有典型的激素依赖性,在临床上内分泌治疗可以使前列腺病变和症状明显缓解,但对患者生存情况却无明显影响。
2、化学疗法:化疗是前列腺癌晚期的常见辅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已行手术治疗或放疗后,局部肿瘤已消除的病人。应用化疗药物消除潜在的、目前尚无法探测的小病灶。化疗药物单独应用不可能治愈原发病灶,辅助化疗可以延长病人术后的生存期,实验发现前列腺癌最敏感的化疗药为环磷酰胺。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使前列腺肿瘤病灶明显缩小。主要用于手术切除困难或已无法切除但尚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放射治疗分内照射治疗、外照射治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其中最常用的为外照射疗法。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前列腺癌发现时多已属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前列腺癌病人多为老年人,而前列腺根治性手术多损伤较大,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近几年来,新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微创疗法,目的旨在减轻膀胱颈的梗阻程度,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10ng/ml;②Gleason评分为2~6;③临床分期为T1~T2a期。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PSA<10~20ng/ml;②Gleason评分≤7;③临床分期T1~T2c;④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
根治性放疗适合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主要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技术。此外,外放射治疗还可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为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或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
对于中期前列腺癌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对激素敏感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应持续保持去势状态,同时采用以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为基础的化疗。对于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体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根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利用PSA筛查前列腺癌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为了改善此状况,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制定的《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首次将严密观察而不是采取“积极治疗”作为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选项之一。要求医生跟患者充分说明严密随访的危险和过度治疗的危害,由患者做出决定。可进行严密随访患者的基本条件是①活检病理检查显示为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T2a期肿瘤,Gleason评分2~6分,PSA<10ng/ml。且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患者;②极低危前列腺癌患者(T1a期肿瘤、Gleason评分 ≤6分、PSA<10ng/ml、穿刺活检<3针阳性切每针的癌组织≤50%、PSA密度<0.15ng/ml·g。且预期寿命少于 20年的患者。严密观察方案是每6个月检查1次PSA,每12个月做1次直肠指诊。第1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特别是对于初次穿刺活检≥10针阳性的患者,应在18个月内再次穿刺活检。此外,应该对低危、且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患者进行重复穿刺活检,频率大约为每12个月一次。严密观察期间如发现疾病有进展倾向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