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茯苓大枣粥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茯苓大枣粥

组成:茯苓粉30g大米60g、大枣10g去核、白糖适量。

制法:将大米、大枣加水浸泡煮粥,粥熟加茯苓粉拌匀,稍煮。

服法:服时粥内加白糖,每日2~3次。

按语:本方具有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功,适用于腹泻反复不愈,大便清稀,面色苍黄,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

7款粥可调理宝宝秋季腹泻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

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那么,孩子患了秋季腹泻,饮食有什么要求呢?

宝宝秋季腹泻的饮食原则

有不少家长就会问到,孩子经常腹泻,能否通过食疗改善?如果无发热,精神食欲尿量都正常,可能是喂养不当或过敏因素引起的腹泻。如出现喂养不定时、突然改变饮食、过早喂给大量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等就要给孩子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

孩子出现腹泻的饮食调整主要是按照年龄阶段给予合适的膳食,适时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母乳喂养者适时断奶。如果在哺乳期,妈妈担心通过母乳影响孩子,那么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乳房的卫生,二是母亲饮食不要过于油腻。

若腹泻病情较轻,宝宝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就可以了。主要是补液,防止脱水,同事腹泻期间饮食宜煮熟,软,容易消化。若宝宝腹泻严重,容易脱水。那么家长要注意为宝宝补充水分,补充水分最好用口服补盐液(ORS),或者在米汤中加少许食盐。

宝宝腹泻一般可以继续饮食,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但腹泻期间宜进食流质、半流质、少刺激性的食物。腹泻症状停止后可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食物。

最后,还有秋季腹泻的食疗粥品,快来看看吧。

宝宝秋季腹泻的食疗粥品

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粥: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

茯苓大枣粥:取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参莲大枣粥:取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成细末,把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子末、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患儿。

糯米固肠粥: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粥疗法

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粥: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

茯苓大枣粥:取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解析小儿腹泻的中医疗法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中医在辨证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有效:

寒泻即孩子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以选择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1次。

热泻即孩子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常见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痛止泻中药治疗。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用葛根芩连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伤食泻即孩子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常见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用药可服至宝锭,一次1丸,一日2次。

脾虚泻即孩子久病久泻,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常见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用药可选启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桂附理中汤加减成都中医药大学孟晓露用中药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疗效满意。基本方为:红参、附片各5克~10克,肉桂3克~5克,茯苓10克~15克,甘草3克。加减:有伤食史伴呕吐,可加益黄散(青皮、陈皮、丁香、诃子、炙甘草);腹胀加小茴香、防风;大便白淡,四肢不温,重用附片,加炮姜;发热伴舌苔白黄厚腻,加荷叶、姜汁炒黄连。用法:上方剂量可随年龄大小增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少量频服。有脱水者根据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

脐疗法

药物制作: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胡椒5克,石榴皮20克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使用方法: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

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药粥疗法

豆粥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粥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

茯苓大枣粥取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参莲大枣粥取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成细末,把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子末、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患儿。

糯米固肠粥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婴幼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大多婴幼儿腹泻原因是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由于婴幼儿腹泻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导致患儿出现性命的危害,因此有很多家长对婴幼儿腹泻的预防表示很关注。

婴幼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不必禁食,多补水分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2、注意饮食质量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3、避免不良刺激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4、增强体质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远离小儿腹泻疾病的侵扰。

5、请勿滥用抗生素可预防婴幼儿腹泻。

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宝宝腹泻如何健脾养胃

比如:

1、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4毫升36%酵酸液,或10滴85%乳酸,发酵后即变成脱脂酸牛奶。

2、淮山药粥: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加水,煮粥。

3、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两三天就可以了。

4、豆汁: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

5、大枣木香汤:大枣20枚,木香6克。大枣去核,小火先煮1小时,加入木香,再煮一会儿,去渣。温服,每日2次。

6、茯苓大枣粥: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茯苓粉,搅拌均匀,再稍煮一下。也可加适量白糖,每日2~3次。

专家点评:

腹泻首先得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可能耽误宝宝的病情。当然,作为调理,脾、胃是关键。脱脂酸牛奶挺好,若自己制作不方便,也可以买现成的。

清清淡淡不油腻

宝宝腹泻后,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所以我会适度地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缩短哺乳时间。这样,既减少了脂肪的摄入,又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摄入量。有时,我也会选择用于治疗腹泻的婴儿配方奶(含大豆分离蛋白,不含乳糖),或者自己制作脱脂奶喂宝宝。

脱脂奶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将牛奶煮开,静置几个小时后,去掉上面的奶皮就可以了。由于去掉脂肪的牛奶含热量低,缺乏维生素A、D等,所以不能长期食用,宝宝病愈后该继续吃母乳。

辅食方面,我会尽量避免给他吃菜,多喂他一些稀饭、或者面汤等。为了不让食物太过单调,造成宝宝营养缺乏,每次我都会在稀饭、面汤里面加上一些不同的材 料,变着花样做,尽量让宝宝觉得新鲜。另外,鸡蛋羹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鸡蛋羹不但含有很多营养元素,而且几乎没有油分和纤维素等物质,很容易消化,我 的宝宝特别爱吃。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一、饮食

一、饮食禁忌

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等,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二、食疗方

1、无花果5~7个,水煎服。

2、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4、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5、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6、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7、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8、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9、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11、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沸。

1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 ,水煎分服。

13、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 每日空腹食2~3次。

1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 水冲服,每日服3次。

15、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16、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17、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一、饮食禁忌

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等,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二、食疗方

1、无花果5~7个,水煎服。

2、乌梅10克,煎汤代茶饮。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调服。

4、酸石榴皮适量水煎,加红糖,频服。

5、柿饼2个,放米饭上蒸熟,分两次食用。

6、绿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开水送服。

7、锅巴炭:饭锅巴50克炒成炭,研细末,每次3~6克,日2次。

8、姜糖饮:生姜5片,红糖50克,清水适量,煮沸即可,趁热饮用。

9、山药羹:炒山药研粉,每次10~15克,开水调糊,沸水冲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肠粥:炒糯米30克,淮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加糖或盐食用。

11、胡萝卜250克,捣碎,水煮开10分钟后,过滤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适量,煮沸。

12、茶叶10~15克,开水沏饮,或水煎加红糖30克,煎至发黑分服;或茶叶适量,食盐少许 ,水煎分服。

13、山药蛋黄粥:生山药(干)30克研细粉,温水调成稀糊状,煮沸,加熟鸡蛋黄2个,调匀, 每日空腹食2~3次。

1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壳,每次3克, 水冲服,每日服3次。

15、马齿苋粥:鲜马齿苋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净,切碎,水煎10~20分钟,去渣,加入适 量大米,煮成粥,频服。

16、焦米汤:大米适量,洗净,晒半干,炒至焦黄,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 时,加食盐少许,饮汤。

17、绿茶蜜饮:绿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冲泡,盖盖浸5分钟,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每日3~4次,可治疗菌痢。

茯苓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五)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六)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相关推荐

婴幼儿腹泻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断奶。 2、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和其他食物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 5、夏季炎热时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夏季要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 7、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

宝宝营养食谱有哪些呢

幼儿营养食谱之栗子茯苓枣粥: 这道粥类营养丰富,能够帮助宝宝健脾益肾,补气益血,补脾利湿,对宝宝的肠胃有很好的温补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宝宝的睡眠质量的提高呢!可以说,这道粥很适合给宝宝当做早餐。 那么在制备这道粥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要准备的食材主要有栗子以及大枣各十个左右,还要准备十五克茯苓以及五十克大米。 在烹饪的时候,爸爸妈妈们需要将茯苓全部研磨,越细越好,然后把大枣的核去除掉,紧接着可以将大米入锅,加入一些水,一起煮沸,再加入大枣、茯苓、栗子等熬煮,直到这道粥煮熟了,就可以出锅来给宝宝食用了。是不

婴幼儿腹泻什么食物 蛋黄

鸡蛋黄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成分,在食用之后有硬化粪便的作用,可辅助治疗小儿腹泻,并且鸡蛋黄味道相对较好,小儿也比较容易接受,算是不错食疗食材。

茯苓怎么做药膳呢

1.土茯苓龟肉煲配方:土茯苓150克,乌龟1只,味精5克,鸡精5克,料酒5克,姜5克,葱5克,盐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制作:(1)将土茯苓洗净,放入煲内,加入棒子骨汤,煲1小时。(2)将乌龟放入盆中,加温水,使其排尽尿液,洗净,用沸水烫死,去头、爪及内脏,连龟甲、土茯苓同放人煲内,再煲2小时。(3)起锅前,加入调料,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用,又可佐餐。功效:养阴补血,祛风湿,强筋骨。适用于拘挛骨痛、恶疮痈肿、慢性湿疹、牛皮癣、更年期综合征等。 2.松节苓仙酒配方:松节50克,土茯苓45克,威灵仙30克

茯苓药膳

折叠茯苓药膳 1.土茯苓龟肉煲配方:土茯苓150克,乌龟1只,味精5克,鸡精5克,料酒5克,姜5克,葱5克,盐5克,棒子骨汤2500毫升。 制作:(1)将土茯苓洗净,放入煲内,加入棒子骨汤,煲1小时。(2)将乌龟放入盆中,加温水,使其排尽尿液,洗净,用沸水烫死,去头、爪及内脏,连龟甲、土茯苓同放人煲内,再煲2小时。(3)起锅前,加入调料,上桌,既可烫其他菜食用,又可佐餐。 功效:养阴补血,祛风湿,强筋骨。适用于拘挛骨痛、恶疮痈肿、慢性湿疹、牛皮癣、更年期综合征等。 2.松节苓仙酒配方:松节50克,土茯苓4

腹泻对宝宝有哪些危害

婴幼儿腹泻不仅影响婴幼儿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损害某些机体组织。这是因为在婴幼儿腹泻过程中,本来应该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机体,但机体内各器官还需照常进行各项生理功能。如长期慢性婴幼儿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不仅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往往会引起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性肝炎等。由此可见,婴幼儿腹泻对宝宝生长发育有很大危害。麦宝专家发现,婴幼儿腹泻主要是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若能及时补充婴幼儿益生

宝宝拉肚子什么好的最快

1、脱脂酸牛奶:100毫升去脂冷牛奶,加4毫升36%酵酸液,或10滴85%乳酸,发酵后即变成脱脂酸牛奶。 2、淮山药粥: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加水,煮粥。 3、胡萝卜山楂煎: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两三天就可以了。 4、扁豆汁:扁豆60克,水煮,取浓汁,分次服用。 5、大枣木香汤:大枣20枚,木香6克。大枣去核,小火先煮1小时,加入木香,再煮一会儿,去渣。温服,每日2次。 6、茯苓大枣粥: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

婴儿腹泻是什么原因

夏秋季节易发生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指婴幼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病症。腹泻以夏、秋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婴幼儿腹泻也可以称作婴幼儿消化不良。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情况是排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另一种情况是排出的粪便带有较多水分。 引起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因素 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肠道防御能力差等原因,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病菌感染、饮食、气候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是

婴幼儿腹泻什么食物 胡萝卜汤

胡萝卜汤煮汤和苹果泥很类似,胡萝卜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在食用之后对小儿腹泻有一定的改善,并且胡萝卜汤味道甘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尤其对腹泻引起的小儿眼病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

哮喘的最佳治疗偏方 茯苓大枣粥

食材:茯苓粉90克,红枣10枚,粳米15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将粳米、大枣淘洗干净,与茯苓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至粥熟,调入精盐、味精、胡椒粉即成。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水。用治肺肾两虚型哮喘症,症见咳嗽气短,动则气促,腰酸耳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