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睡觉双手举过头顶 宝宝睡觉为什么是投降式

宝宝睡觉双手举过头顶 宝宝睡觉为什么是投降式

小宝贝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手放在头两边,就好像投降一样。担心受凉,一晚上试图把他的“小爪子”塞进被子里,但是小家伙不一会又伸出来恢复原状了,天冷了怕他感冒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宝宝几个月的时候也是睡觉举着手,白天也是,现在大了就好了。好多孩子已经两三岁了,睡觉时也总是会呈投降状。看来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对此,就有妈妈打趣道“宝宝为什么这样睡,最主要是手太短了,其他姿势根本没法解锁……”还有些地方会把宝宝的这种睡姿叫做“虎抱头”,表示宝宝身体健康、阳气充足,生命力旺盛……是宝宝茁壮成长的一种表现。

那么为什么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手举起来呢?

其实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宝宝睡觉喜欢举着手,和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姿势有关。婴儿在母亲体内时是蜷在一起的,双臂弯在胸前,双腿也是弯的,像蹲着。十个月都是相同的姿势,所以出生后也习惯双臂和双腿弯着放,这样宝宝会更有安全感。但是,因为新生儿趴睡危险性较高,所以大部分家长都习惯让宝宝仰睡,宝宝仰着睡觉的时候双臂无法蜷在胸前,所以就垂到床上成手上举的姿势,是一个惯性动作了。同样,宝宝腿伸不直躺在床上呈O型也是这个原因。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宝宝这样的睡姿会着凉,就会反复去纠正宝宝的姿势。

新生儿或者比较小的宝宝由于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会出现各种条件反射性动作,如拥抱反射、睡觉举起手等情况,当孩子可以自由翻身的时候投降式睡姿就会减少了。等宝宝再长大一些,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后,大运动能力强后,会慢慢变换自己的睡姿。

不过天气开始变凉,如果担心宝宝的手总放在外面会着凉的话,可以给宝宝穿件长袖睡衣,这样既保暖,也可以让他活动自由。或者也可以尝试给宝宝使用睡袋,这样宝宝想什么睡姿就什么睡姿,也多了一层保护。这是宝宝的睡眠习惯,如果这样睡的香、睡的好,也无需过分调整,慢慢长大就不会这样了。

那么家长万万不能给宝宝包裹的那么严实。

不要刻意把宝宝两臂拉直紧贴在身体两侧,再把宝宝的两腿拉直,然后用包被把宝宝包紧,甚至还用带子在外面扎紧。但却有不少地方还有这种传统,认为这样的捆绑法会让宝宝睡得踏实,腿会长得比较直,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不仅限制了宝宝的四肢活动,使肌肉的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动作,尤其在哭泣时肺的扩张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宝宝胸廓和肺的发育。

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睡袋

0-8月:这时期宝宝不会翻身,但双脚会蹬被子。睡觉时双手上举,双腿膝盖向外弯曲,并需要频繁更换尿片。睡眠中手脚活动为手上下挥舞,双腿如青蛙划水状运动,极易把被子蹬掉。而要是在手脚活动中受限制,则会醒来哭闹,影响宝宝睡眠。因此应该选用宽松型的睡袋,不要给宝宝束缚感。如葫芦式,信封式等。笨笨熊婴儿防蹬被很好的解决了这问题,也就是一条被子,多出一个压在宝宝身下的带子,既可以让宝宝手脚乱蹬乱挥,又保证被子不会掉。

1-3岁:这时期的宝宝睡觉最不安稳,睡眠中活动多,翻身多。一两次翻身,被子就压在身下面了。可以选用如衣服式,信封式等睡袋,防止宝宝睡梦中着凉。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开始能理解父母教的话,知道配合父母使用睡袋,被子了。

3-7岁:这时期的孩子开始学会自己使用睡袋和被子,开始有意识控制睡眠时的身体活动。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睡眠情况,选用有束缚感的或袖被类接近被子感觉的产品。开始培养孩子睡眠习惯,为以后使用被子打好基础。

7岁以上:这时期的孩子基本已经养成自己的睡眠习惯,不怎么会掉被子了,一般建议让孩子习惯使用被子,或可以使用袖被过度。

家长哄孩子切记请勿大幅度摇晃

首先,了解摇晃孩子的危害在哪。婴幼儿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韧带弹性较差,而头部的重量要靠颈部的肌肉和韧带支撑,因此摇晃很容易导致颈部受到扭伤。当父母摇晃孩子或将其高高抛起时,容易导致体内血液不时的冲击大脑引起脑部暂时性充血。当长时间重复动作时,会引起脑损伤,将导致孩子厌食、嗜睡等症状。此外,孩子处于摇晃状态时会引起局部性贫血,表现出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呕吐、昏厥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导致智力下降、运动障碍等大脑实质性损伤。

大幅度摇晃对孩子不利,但是轻轻的摇动,避免一些对孩子不利的动作,还是可以用这一招哄哄孩子。轻摇孩子最重要的是保护好颈部,抱着孩子时应当用手撑住其颈部。如果使用摇篮时要注意要轻轻的摇晃,同时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呆在摇篮中,也不要长时间同一频率摇晃摇篮。

在同幼儿玩耍时要避免危险的一些动作,不要以剧烈摇晃的方式安慰他、不要将其抛在空中或床上、避免快速旋转等。孩子哭闹,尽量采取其他方式安慰宝宝哭闹、哄宝宝睡觉等,摒弃摇晃宝宝的方式。

正确哄睡宝宝的方法:婴幼儿哭闹想睡觉,母亲温柔的怀抱和触抚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宝宝放在床上,用手轻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并轻轻哼摇篮曲。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出于对婴儿的喜爱,喜欢抱着孩子用力摇晃或向空中抛;这些做法都对婴儿的健康不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盘点出6种最危险的逗孩子的动作,家长们要记住了,千万别这样做了!

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

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 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转圈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抛投食物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过多逗笑宝宝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

对宝宝的危害: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宝宝吃手睡觉

从呱呱坠地开始,宝宝吃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细心的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有一段时间不管抓起什么东西都会放到嘴里尝一尝,有时甚至要吃手才能睡觉。那么宝宝为什么吃手指呢?宝宝吃手指该怎么办呢?如何预防宝宝吃手指呢?

宝宝吃手指的原因

1、喂奶方式不当。妈妈的喂奶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宝宝的肚子虽然饱了,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如果妈妈过分忙碌,以至于忽略了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婴儿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3、有些婴儿的吸吮欲望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

如何预防宝宝吸手指

1、在哺喂宝宝时,要注意不能只给宝宝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温暖,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选择。

2、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开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满足吸吮的需要。

3、妈妈在哺喂宝宝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宝宝造成压力。

4、在宝宝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宝宝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进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5、如果宝宝已经出现喜欢吸吮手指的倾向,那么要尽可能及时地把他的手指轻轻从嘴里拿出来,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6、多陪陪宝宝,利用空闲时间多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宝宝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7、在宝宝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通过在手指上涂上苦、辣味的药使宝宝放弃吮手指的方法,也不是不可行,但是要特别留神,因为很多外用药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宝宝吸手指怎么办

1、多给宝宝玩具

多让宝宝用手去拉、扯玩具,例如悬吊玩具、手摇铃等,可提升宝宝的手部能力。他会自然而然地明白,手不是只能放进嘴里,还可以拿、抓、扯,而且做这些动作会比吸吮手指来得更有成就感,于是慢慢就会减少将手放在嘴里的动作。

2、提升认知能力

让宝宝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东西,比如看看花、树、车子,同时跟他说说话。一方面可以带着宝宝牙牙学语,另一方面也能让宝宝多接受周围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对其他方面的注意力,以免有事没事只想着去吸吮手指。

3、用生动表情来纠正

在和宝宝进行沟通时,注意要使用孩子所能够理解的表情、姿势和语言。当宝宝开始出现不好的行为时,要用比较严厉的语气、表情和手势来矫正宝宝的行为。例如对宝宝说:“不可以把手手放进嘴巴!”同时还可做出摇手或摇头的动作,以表示这是不好的行为。

温馨提醒:婴儿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满足的,如此才不致于造成长大后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当然,也不能让吸吮手指成为长久的习惯,在纠正或帮助宝宝戒除吸手指的习惯时,应该循序渐进找对方法,千万不要因此而给宝宝心理压力。

控究宝宝睡相差的原因

妈妈们聚在一起讨论宝宝的吃喝拉撒睡时,纷纷抱怨宝宝的睡相太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现在宝宝睡相差是很普遍的现象,睡着以后挥拳蹬腿地大练“少林武当功”不说,自己还常常几个连滚就坠下床去了,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把睡在身边的爸妈给挤下床。

以前的宝宝睡相都很好,因为睡觉的空间很小。大多数宝宝都是和爸妈一起睡,靠墙睡在角落,爸妈一般也不会刻意给宝宝留出很大的空间,还有许多宝宝被打了蜡烛包,当然睡相很好。

打蜡烛包现在是不提倡的,四肢得到自由以后的宝宝睡在小床里就不老实了。半夜里爸妈听到宝宝的头撞床栏,觉得心疼就把他移到大床上来睡。爸妈爱子心切,担心宝宝睡在中间会缺氧,自己就会贴紧床沿睡,把大片“中原地带”都留给宝宝,结果坠床者变成了爸妈自己。有的爸爸觉得三人挤一张床睡不好,干脆和妈妈分床,这样宝宝的空间就更大了。有的家庭怕宝宝坠床,甚至把席梦思放在地上,这样宝宝就可能入睡时在床上,天亮时却在屋角呼呼大睡。

怎样培养宝宝好睡相

宝宝睡觉的空间太大是睡相差的一个原因。当宝宝会翻身、会爬行以后,爸妈提供的空间越大,宝宝睡着后的活动范围也越大。给宝宝相对狭小的空间,他反而会睡得踏实。

坚持让宝宝独睡

让宝宝独自睡在小床上,空间比较小就不可能乱翻乱滚,四周有护栏也不会坠床。如果担心宝宝头撞到护栏会痛,可以挂上床围。

睡得不熟别担心

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新生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缺乏安全感,浅睡眠比较多。睡着后翻白眼、挥拳头、使力、蹬腿都是正常的现象,爸妈完全不用担心。当宝宝会认人以后,就进入第二个睡眠不安的高发时期,主要表现是浅睡眠的时候会哭着坐起来找人,这时只需让平时带他的人出言安抚或拍几下就会重新安睡。宝宝会翻身以后,特别是会爬以后,睡着睡着就坐起来,迷迷糊糊地从床头换到床尾去睡也是正常的,不属于梦游。

奇怪睡姿别紧张

很多宝宝会翻身以后,半夜里会突然趴着、蜷起腿、撅着屁股,像小青蛙一样。爸妈看到这种睡姿会觉得宝宝一定很难受,试图帮他改换舒服点的姿式,常常是不成功的。其实,宝宝自己知道怎样睡舒服,爸妈不用刻意去纠正他的睡姿,把他弄醒了反而不好办,双臂高举的“投降式”睡姿更是宝宝们的最爱。请爸妈放宽心,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奇怪的睡姿会越来越少的哦。

睡袋适合多大的婴儿

宝宝刚出生,还不大适应外面的世界,使用襁褓式的睡袋可以将宝宝的手、脚和身体包裹在一起,能让宝宝感受到贴身的温暖。而且襁褓式睡袋给给新生儿宝宝更多安全感,能防止新生宝宝经常出现的“惊跳”反射,让宝宝睡得更加踏实。

宝宝在3—10个月的时候,睡觉会翻身,乱动,这时家长再用襁褓式睡袋宝宝已经不可取了,建议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购买背心式睡袋,这种款式的睡袋可以将宝宝的手臂露在外面,适合于睡觉时小手喜欢乱挥动的宝宝,也特别适合在睡觉时有举起双手睡姿的宝宝。背心式睡袋还容易穿脱,方便小宝宝睡觉时更换尿片。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他们会表达出不太愿意将双腿束缚在像“口袋”一样的睡袋里。而且这么大的宝宝晚上睡觉翻身非常多,分腿式睡袋适合于翻身比较多、手脚活动范围较大的宝宝。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喂饱肚子

宝宝因吃不饱不睡觉,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原因。当宝宝睡觉处于饥饿的状态,孩子的睡眠时间就会减少。因此,妈妈们在宝宝睡觉之前,尽量让宝宝吃的饱饱的,吃饱了宝宝就会乖乖的睡觉,也会睡的很香哟!

为宝宝选择睡眠曲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宝宝的睡眠曲。

每个宝宝对音乐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喜欢听缓慢、轻柔的,有的宝宝喜欢活泼快节奏的。但是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宝宝睡前听,选好宝宝睡前音乐,对帮助宝宝愉快的睡眠是有好处的。

一般睡前音乐最好是纯音乐的形式,有歌词,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当然有些宝宝因为专注地听音乐,慢慢觉得累了就会困。最好还是没有歌词的轻音乐,或者是没有歌词的宝宝音乐,但是曲调不要太强烈,不要抑扬顿挫太明显,最好是轻柔舒缓,不要有太大起伏的音乐。

别过分依赖摇篮曲。

宝宝睡觉是一个他本能的反应,家长也不能强迫宝宝睡觉,可以观察宝宝的状态,不能在宝宝非常亢奋的状态下要求宝宝睡觉,如果是你,你也睡不着,平时要养成宝宝定点睡觉的好习惯。摇篮曲不是100%有效果,更不是针对每个孩子都管用。

因此,家长不能把这招当成救命稻草,摇篮曲只不过起着帮助睡觉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安眠药,吃了就能马上睡着。睡觉是靠宝宝大脑支配的,如果宝宝大脑本身不想睡觉,那用再多的办法也不管用的。

出生没多久的宝宝老是吐奶,这要如何缓解

在宝宝1—2个月是吐奶最严重的时期,到第3个月时就很轻了,到4个月时就不会出现了。家长可不用担心。平时给宝宝喂奶之后,要将婴儿上身直立,用手给宝宝拍嗝,让他打嗝。在吃奶10—15分钟后,宝宝睡着了,妈妈最好也要陪在宝宝身边,防止宝宝睡觉时吐奶进入气管导致发生窒息,通常将宝宝身体侧卧着睡觉,是比较安全的。


你让宝宝这样睡过吗 5种错误睡法

1.开着灯给宝宝睡觉

大多数宝宝都怕黑,所以晚上睡觉时都要给宝宝开着灯,给宝宝安全感,但是开灯睡觉对健康是不利的,所以爸爸妈妈应该要帮助宝宝改掉睡觉开灯的习惯。灯光会刺激宝宝神经,对宝宝造成压力,会使人睡觉不安稳,半夜还会出现突然惊醒的情况,睡眠质量也就受到影响。

2.让宝宝趴着睡觉

很多宝宝都是在吃奶的时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而妈妈总是不忍心叫醒宝宝,所以习惯让宝宝直接一直睡下去,然而,边吃奶边睡觉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宝宝的口鼻很容易因为吮吸乳头的动作而被堵住,造成呼吸不顺畅、窒息的情况。此外,边吃奶边睡觉,是养成宝宝以来乳头的最常见原因,以后宝宝还得用安抚奶嘴,而妈妈们都应该了解,安抚奶嘴用久了对宝宝的口腔是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3.让宝宝睡电热毯

冬季天气寒冷,南方多是没有暖气,为了给宝宝保暖,有的家长会在宝宝睡觉时低下垫一个电热毯。但是,爸妈要知道,电热毯加热速度非常快,而且温度非常高,宝宝娇嫩的皮肤睡在上面或许会觉得太烫,并且电热毯温度太高会使宝宝体内脱水,所以宝宝是不适合使用电热毯的。

长期睡电热毯的宝宝容易出现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利于保证健康的睡眠质量,也就直接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大人怕宝宝冬天被冻着,可以等电热毯加热完毕后,再让宝宝睡在上面,切忌在宝宝睡觉时同时给电热毯加热,电热毯电源也不要彻夜不管,不仅有辐射,还容易发生危险事故。

4.搂着宝宝睡觉

当宝宝哭闹不睡觉时,爸妈就搂着宝宝洪睡,一次,两次……宝宝就养成习惯了,需要在妈妈怀里才能睡着,不然就哭闹不休。然而,长期搂着宝宝睡觉是会影响他的睡眠质量的,因为口鼻抵在大人胸部位置,空间闭塞,宝宝呼吸不能自由,而且宝宝睡觉时也不能自由活动,这会影响宝宝身体正常发育生长。

5.蒙着头睡觉

宝宝冬天的时候很怕冷,就会习惯在晚上睡觉时把头也缩进被窝里,获取温暖。但是婴幼儿有很旺盛的新陈代谢,蒙着头睡觉容易出汗,还可能造成窒息的危险,所以晚上睡觉时爸妈要注意别让宝宝蒙着头睡觉,一旦发现,就帮宝宝把被子及时拉下。

宝宝的睡袋如何用更养生

1、0-8月:使用葫芦式信封式睡袋

宝宝睡眠特点:不会翻身,双脚会蹬被子。睡觉时双手上举,双腿膝盖向外弯曲,并需要频繁更换尿片。要是在手脚活动中受限制,则会醒来哭闹,影响宝宝睡眠。

建议:选用宽松型的睡袋,不要给宝宝束缚感。如葫芦式,信封式等。笨笨熊婴儿防蹬被很好的解决了这问题,也就是一条被子,多出一个压在宝宝身下的带子,既可以让宝宝手脚乱蹬乱挥,又保证被子不会掉。。

2、1-3岁:衣服式信封式睡袋

睡眠特点:睡眠中活动多,翻身多。一两次翻身,被子就压在身下面了。

建议:选用如衣服式,信封式等睡袋,防止宝宝睡梦中着凉。

3、3-7岁:培养使用被子习惯

睡眠特点:开始学会自己使用睡袋和被子,开始有意识控制睡眠时的身体活动。

建议:选用有束缚感的或袖被类接近被子感觉的产品。开始培养孩子睡眠习惯,为以后使用被子打好基础。

4、7岁以上:使用被子

睡眠特点:基本已经养成自己的睡眠习惯,不怎么会掉被子了。

建议:一般建议让孩子习惯使用被子,或可以使用袖被过度

为什么宝宝睡觉手举着 宝宝睡觉举起手怎么办

如果宝宝的手总放在外面的话,可以让宝宝穿厚一点的衣服,这样既可以保暖,也可以让他活动自由,这是宝宝的睡眠习惯,如果这样睡的香、睡的好,也无需过分调整,慢慢长大一些就不会这样。

宝宝穿睡袋睡觉还要盖被子吗 根据宝宝的年龄决定

宝宝刚出生,对外界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惊跳反射,建议家长们给要穿襁褓型的睡袋,避免宝宝睡觉时一惊一惊的现象,然后再在外面加盖一层厚毛毯或是暖和的丝绒被,让宝宝既暖和又不会有压迫感。

宝宝在3—10个月的时候,睡觉会翻身,乱动,这时家长再用襁褓式睡袋宝宝已经不可取了,建议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购买背心式睡袋,这种款式的睡袋可以将宝宝的手臂露在外面,适合于睡觉时小手喜欢乱挥动的宝宝,也特别适合在睡觉时有举起双手睡姿的宝宝。为了防止宝宝睡觉时手放外面受凉,最好是加盖一层厚被子更好。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他们会表达出不太愿意将双腿束缚在像“口袋”一样的睡袋里。而且这么大的宝宝晚上睡觉翻身非常多,分腿式睡袋适合于翻身比较多、手脚活动范围较大的宝宝。加上冬季比较冷,最好还是给宝宝盖厚被子,若是温度适宜的话,就只要盖薄被就好了。

冬天宝宝睡觉睡袋好吗 冬天宝宝睡觉怎么选睡袋好

(1)新生儿(0—3个月):襁褓式睡袋

宝宝刚出生,还不大适应外面的世界,使用襁褓式的睡袋可以将宝宝的手、脚和身体包裹在一起,能让宝宝感受到贴身的温暖。而且襁褓式睡袋给给新生儿宝宝更多安全感,能防止新生宝宝经常出现的“惊跳”反射,让宝宝睡得更加踏实。

备注:选择有双向式或倒置式拉链的襁褓式睡袋,这样方便给小宝宝更换尿布。

(2)3—10个月:背心式睡袋

宝宝在3—10个月的时候,睡觉会翻身,乱动,这时家长再用襁褓式睡袋宝宝已经不可取了,建议爸爸妈妈们给宝宝购买背心式睡袋,这种款式的睡袋可以将宝宝的手臂露在外面,适合于睡觉时小手喜欢乱挥动的宝宝,也特别适合在睡觉时有举起双手睡姿的宝宝。背心式睡袋还容易穿脱,方便小宝宝睡觉时更换尿片。

备注:如果妈妈担心背心式睡袋的保暖效果不够好,那可以选购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妈妈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封住袖口或拆开袖口

(3)10个月以上:分腿式睡袋

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他们会表达出不太愿意将双腿束缚在像“口袋”一样的睡袋里。而且这么大的宝宝晚上睡觉翻身非常多,分腿式睡袋适合于翻身比较多、手脚活动范围较大的宝宝。

备注:选择小屁屁部位有拉链或按扣的,方便已经不用纸尿裤的大宝宝起床小便;买颜色较深、耐脏的款式。

(1)宝宝刚开始睡睡袋:轻薄无袖睡袋

宝宝之前没有使用过睡袋的,可能会对睡觉时用睡袋产生反感情绪,有些不愿意使用睡袋,觉得睡袋约束了他的双手双脚的自由活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要选择轻薄无袖型的睡袋给宝宝使用,方便宝宝的手脚活动。

(2)宝宝习惯睡睡袋:保暖有袖睡袋

宝宝已经习惯使用睡袋睡觉的,那么对于睡觉时穿睡袋睡觉来说,会让他更有安全感,因此家长们要在睡袋的保暖性能上下功夫,选择保暖性能好有袖的睡袋,让宝宝睡觉更暖和。

(1)有暖气设备:薄睡袋

宝宝的睡袋还分厚薄的类型,对于家里冬天有暖气设备的家庭来说,冬天即使外面温度低,但房间的温度依旧很暖和,所以给宝宝准备的睡袋也只需薄睡袋即可。

(2)无暖气设备:厚睡袋

家里没有暖气设备的家庭,冬天室内温度会相对较低,建议家长要选择厚一点的睡袋使用,这样宝宝才会觉得暖和,不容易感冒。

宝宝睡觉握拳正常吗

睡觉是一个人放松下来的时候,但是,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握着拳头,看起来像是很紧张的样子,那么,宝宝睡觉握拳正常吗?

如果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的话,那是正常的,不用紧张。这是由于在怀孕的时候,尤其是孕中晚期,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空间不够,不能够伸展自己的身体,所以只能够蜷缩着,双手握着拳。这种状态在宝宝出生之后也还继续保持着,经过一段时间,大概三四个月后,宝宝的手才会慢慢地松弛下来,不再握拳。到时候,宝宝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在握拳了,不必担心。

但是如果过了这段时间,宝宝在睡觉时还紧握拳头,那就可能是不正常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存在肌张力高的可能。但如果只是半握状态,那是正常的,不必要太过紧张。如果真是紧握拳头睡觉,看起来是用力地握拳,这时就需要父母及时带孩子就医,请儿科医生给孩子做评估,明确有没有肌张力高的情况。如果确定有的话,则需要及早开展康复训练和治疗,这一切都要在一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推荐

宝宝错误的睡觉方式

第一、让宝宝趴着睡觉 宝宝可能很喜欢趴着睡觉,因为这样手脚可以肆意活动。但,这种睡觉姿势也隐含这危险元素,宝宝很容易因为口鼻被堵塞而造成窒息。而且,宝宝趴着睡很容易流口水。 第二、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宝宝很容易睡着。这时候妈妈可能会不忍心叫醒他,就让他一直这么睡下去。但,这其实个很危险的行为。宝宝在吮吸乳头的时候,口鼻很容易被堵住,导致呼吸不顺畅。而且,也很容易让宝宝养成对乳头的依赖性。 第三、搂着宝宝睡觉 有些宝宝要在父母的怀抱里才能睡着,不然就会大声哭闹。但长期搂着宝宝

婴儿睡觉姿势像青蛙正常吗

婴儿睡觉姿势像青蛙正常吗 宝宝睡觉时的基本姿势都手呈W型,像在手投降,腿弯曲呈M型,看上去像青蛙的样子,让大人觉得怪怪的,其实这宝宝的正常姿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蜷成一团的样子的,出生后也会持续这样的姿势一段时间。等宝宝再长大一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换自己的睡姿的,妈妈不用于担心。 新生婴儿睡觉姿势 让新生儿采取什麽样的的姿势睡觉最好?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采取仰卧睡觉姿势,因为这种睡觉姿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新生儿的内脏,如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少。但,仰卧睡觉时,因舌根部放

宝宝睡眠习惯知识

抱久点可延长宝宝睡眠时间 家长如果想让宝宝多睡一点,可以延长抱宝宝的时间。因为睡眠分为轻度睡眠和深度睡眠,一般而言,小孩的深度睡眠时间较短,但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会增加。有些宝宝在家长的怀抱中睡着后,家长以为宝宝睡着了,便把他放下,这时宝宝很快又醒了,这因为宝宝尚未进入深度睡眠的缘故。因此家长在抱宝宝睡觉时,可以多抱一段时间,让宝宝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后,再将宝宝放到床上。 别让宝宝含乳头睡觉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让宝宝含着妈妈的乳头睡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吴葆宁说,宝宝在含着乳头时,会感到很安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怎么回事

1、正常生理现象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怎么回事?宝宝睡觉一惊一乍正常吗?宝宝睡觉一惊一乍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据了解,宝宝睡觉一惊一乍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哦,因为宝宝的神经系统还并未发育完全,所以很容易处于自我保护而出现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现象,家长们无需分担心。 2、缺钙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家长们还需要考虑因为缺钙引起的,随着宝宝的不断发育身体所需钙质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一旦宝宝身缺钙的话也很容易出现宝宝睡觉一惊一乍的现象。 3、尿床 宝宝睡觉一惊一乍还有可能因为尿床的关系,因为尿床后宝宝的屁股会感觉到

婴儿大运动训练

宝宝从出生至一个月称为新生儿期,一天半数以上处于睡眠状态。1个月以后的宝宝觉醒的时间增多,白天的浅睡比较多,还不能区分昼夜;2个月时,逐渐能区分昼夜了,白天觉醒时间长,晚上能睡长觉;不经有计划的练习,3个月的宝宝支持头部的颈部肌肉尚不发达,还不能很好的支撑头部。所以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发育的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大动作训练: 1、抬头练习:对一个月内的宝宝进行训练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在宝宝头顶上方唱歌或者用玩具发出声音吸引宝宝,一开始吸引宝宝抬头,逐渐可以达到让宝宝抬头挺胸的效果。每次练习可根据

怎么让宝宝睡觉安稳

妈妈要从宝宝出生后就让他单独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除了给他喂奶,妈妈要让宝宝在其他时间都自己躺在婴儿床上。 妈妈要让宝宝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不要黑白颠倒。在白天的时候,妈妈要让宝宝多活动,少睡觉;晚上的时候多睡觉,少活动。当然,新生宝宝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妈妈千万不要无故打扰他!妈妈要知道,宝宝白天都在睡觉正常现象,宝宝越小,睡觉时间越长。妈妈培养宝宝正常作息规律时,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宝宝身体的情况决定,千万别乱来。 宝宝睡前哭闹,妈妈就抱着他,让他慢慢入睡。这一个好办法,但妈妈要明白,这样做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出生的宝宝睡觉有时眼睛向下看,感觉像向下翻白眼,而且有时候睡觉的时候,眼睛半眯,偶尔也会有向上翻白眼的情况出现,出现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基本都在浅睡时翻白眼,只翻白眼和抖动,面部其他部位没有什么异常的,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妈妈们不需太担心,等他大一点自然就好了。如果翻白眼出现的非常频繁,建议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宝宝睡不着觉怎么回事? 宝宝刚出生的头几天,每天几乎不睡就吃,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内,宝宝的睡眠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规律。睡眠质量和时间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一定要

晚上睡觉着凉怎么办

一顶无边便帽,一件连脚睡衣都不错的选择。一般来说,如果天气不太热,让宝宝睡觉时穿着的多层衣服也可以,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室温增加或减少衣物。在不会发生缠绕的情况下,可穿戴式的毯子或睡袋也可以帮助保持你的宝宝有个舒适的睡眠。 理想的婴儿睡觉状态并不需要像大人想的那样有那么多的束缚,这一点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与传统背道而驰。一般情况下,在同等室温中,宝宝只需跟爸爸妈妈穿着一样的衣服或盖差不多厚的被子,就可以让他安睡一宿,最适合婴儿睡觉的室温21-22摄氏度。 天气寒冷的时候,你可以在房间适当地使用一下加热器

怎样让宝宝晚上睡得安稳

宝宝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睡觉宝宝最好的生长发育时间,如果宝宝晚上的时候睡得不好,那么生理平衡就会被打断,不仅不能很好的促进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内部系统紊乱,造成发育迟缓。 一般来说,产后半个月的宝宝花长时间在睡觉上,经常吃饱了就睡,饿了就起来吃,这样的睡眠规律适合宝宝的成长需要。如果妈妈们强制要宝宝跟着自己的生活节奏走,那么宝宝就会很烦躁,所以妈妈们要了解宝宝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有些宝宝睡觉不能入眠很深呢?总感觉睡得不踏实。宝宝睡不安稳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

宝宝睡不着怎么办 哄孩子入睡的5方法

1、规定入睡方式。 2、尽早结束午睡。 3、临睡前不要太闹腾。 4、把灯开得暗一些。 5、临睡前1小时就洗好澡。 白天充分地活动身体非常重要,但如果白天的兴奋状态一直持续到晚间,那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所以临睡前的玩耍,应该选择绘本或手指游戏等安静的形式,让头脑和身体都平静下来。另外,身体发热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使身体处于活动模式,所以洗澡应在临睡前1小时就完成。 躺在孩子的身边,将孩子的脚夹在我的两腿间,捂暖和后就会渐渐入睡。宝宝情绪稍有烦躁时,一边给宝宝捂脚,一边紧紧地抱着孩子,一会儿孩子就会安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