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止血化瘀的药有什么

止血化瘀的药有什么

三七散瘀止血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去尽泥土,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晒干,生用或研细粉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一次1-3g,煎服3-9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茜草凉血祛瘀止血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苗,泥土及细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蒲黄止血化瘀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花蕊石化瘀止血

花蕊石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的石块,全年可采,除去杂石及泥沙,洗净,干燥,砸成碎块用,或经火煅,研细后用。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煎服,4.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活血化瘀药酒如何泡制

活血化瘀药酒如何泡制?本文就是关于活血化瘀药酒泡制方法的及功能的介绍,相信能帮您通过此药酒活血化瘀,请往下看:

活血化瘀酒泡制方法: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芎30克,红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

活血化瘀酒功能和用法:

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旧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处。

活血化瘀酒禁忌症:

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高血压患者勿饮。 ­

以上就是关于活血化瘀药酒如何泡制的介绍,相信您可以正确的泡制活血化瘀药酒了。

血栓的治疗方法

中医有“治未病”的思想。血栓病如果能早期预防,或发生后能预防复发,较形成严重疾病是更有意义。中医药在这方面是有大有作为的。中医学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对血栓多属于“血瘀”证范畴,因此临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防治血栓形成。

中医活血化瘀的药有很多,一般来讲可分为四类:活血祛瘀药、养血活血药、活血止血药与破血祛瘀药。其代表药物分别有:红花、丹参和当归、三七、水蛭。这些活血药中,部分是较猛烈的,如水蛭,一般情况下不宜随便使用,不是专业人员的话,很难掌握其适应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水蛭素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而且没有对抗的药物。中医对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并非如此简单,更主要的是讲究辨证,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个体化治疗或给药。

从中医理论讲,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是由特定的原因导致的瘀血,而瘀血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病理变化。在治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期,配合其它药物进行了治疗。

止血化瘀的药有什么 蒲黄止血化瘀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活血化瘀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

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以穿山甲、水蛭、益母草、莪术、桃仁的作用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属破血散结药,说明在活血化瘀药中,对于股动脉,以破血散结药的扩血管作用最强。但研究也说明,延胡索、丹参、川芎等则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更为突出。

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症状,大致包含在“真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已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参、毛冬青、红花、益母草、当归、赤芍、延胡索等;由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如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的冠心2号方,由鸡血藤、丹参组成的鸡血藤丹参方,由丹参、郁金、鸡血藤、乳香、没药、血竭组成的通脉灵,由蒲黄配伍五灵脂组成的失笑散等,都具有类似或更强的作用。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往往具有血瘀的见证,如肝区刺痛,痛处固定、皮肤黝黑、腹内痞块以及蜘蛛痣、肝掌等。肝区高频阻抗图证明,这类血瘀患者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常低于健康人,流出阻力则高于健康人。经活血化瘀治疗,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增加,流出阻力减小。

脑血管疾病的血滚患者,脑血流量降低,经活血化瘀治疗,常见脑循环改善。

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瘀患者,经活血化瘀治疗后,也见病变器官血流量增加。

桂枝功效之温通经脉

桂枝性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可以温通经脉,配合活血化瘀药治疗寒凝血瘀证,也可以配合祛风湿药治疗风寒湿痹证,运用的很是广泛。

对桂枝而言,这个温通经脉的功效或者说温经散寒的功效,在临床上的主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用于寒凝血瘀证,寒邪凝滞在血脉当中,在《内经》里面就谈到了血液的一个特征呢,就是遇寒则凝。血脉受寒了最容易凝结而成为瘀血,所以寒凝血瘀是瘀血证当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桂枝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但是它有助于消散血脉当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它常常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或者说癥瘕甚至于跌打损伤,很多瘀血证,如果是属于寒证,桂枝配伍活血化瘀的药。认为它主要是驱逐了血脉当中的寒邪,有助于增强活血化瘀药的活血化瘀效果,所以常常和活血化瘀药组成复方。为什么很多治瘀血证的方当中加桂枝呢?它又不是活血化瘀药?那主要就是取其在这个地方温通血脉(的作用)。

另外就是用于风寒痹证,这个痹证我们后面要讲,就是风寒湿邪凝滞在了人体的关节、经络这些部位。桂枝本身也不是祛风湿药,但是它和祛风湿药同用,也是认为它能够增强祛风湿的效果,所以在治疗风寒痹证的很多方当中也有桂枝。这个功效和它的主治容易理解记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它这个温经通脉又叫温经散寒,它的主治或者说它的应用是两个方面,瘀血证和寒痹证。但它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也不是祛风湿药,所以治疗这两个病证,要分别和活血化瘀以及祛风湿的药同用,就注意这样一点。

水蛭治疗各种疾病的介绍

关于治疗脑梗死

治疗脑梗死和脑出血。脑血管梗死是血管内凝血和血栓,水蛭有抗凝溶栓作用,对疾病的治疗应该是有利的。但是在中风的最初阶段,病情是可以从梗死向出血演变的。在只有梗死尚未出血的阶段,不宜过早地使用活血化瘀来抗凝增溶。宜在明确梗死,病情有所稳定的阶段使用。

脑出血已经出血,而且血管外的血液很快凝结成瘀块,已经证实为出血的病人,及早使用水蛭的疗效比脑梗死的为好。动物实验也证实了其消除脑血肿和减少脑坏死的效果较好。

关于治疗DIC

在重症病人三P试验阳性,即将发生DIC时,要立即抗凝血,在使用肝素之前或之后,尚没有把握时,可先用活血化瘀药并加用水蛭末吞服,以增强分解栓塞的效果。 对于慢性DIC,水蛭粉装胶囊吞服,每日3次,每次3g,对DIC有明显的疗效。

关于免疫病抗栓塞

许多自身免疫病栓塞性血管炎是其病理基础。抗栓塞、抗血管炎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这时必然会对许多活血化瘀药作选择性的使用。其中以水蛭的药力最强,对血栓的治疗可作为二线药,有比较明显的血栓形成者,如合并脑梗、心梗、四肢血管栓塞等,在其他化瘀药的基础上,加用本品能增效。抗凝、溶血必须密切观察。

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止血药以其药性区分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药性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止血药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温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补益药,以标本兼治之。

三、凉血止血药一般忌用于虚寒之症,温经止血药忌用于热盛之症,收敛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出血日久不止而无邪瘀之症,以免留瘀留邪之弊。

四、大量出血每有气随血脱、亡阳、亡阴之症,首应考虑大补元气、急救回阳以及挽回气阳,以免贻误病机。

五、止血药用量与用法各自不同,有需炒炭者(艾叶),有不需炒者(三七),有主要用于汤剂者(蒲黄),有直接研粉吞服者(白芨),有需用量较大者(仙鹤草),当各随药性用之。

相关推荐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

目前,中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单味和成方的研究,主要从活血化瘀、祛痰降脂、扶正补虚法(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治法入手。 1、活血化瘀法 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血管壁受损、脂斑形成,包块刺痛,舌质青紫等视为血瘀证。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多种活血化瘀抗动脉硬化作用,对其研究也较深入。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研究发现,三七效成分能明显升高血清中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内皮素(ET)、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活性水平,

为什么喝中会拉肚子 服用清热泻火的中

除了泻下功效的中外,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等等功效的中,也会引发腹泻,清热泻火物性质寒凉,通便可以帮助泻火;活血化瘀的润滑之性,也会具一定的滋润通便作用。

中医辨治活血化瘀小妙招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共症状主要常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癥积包块,瘀块瘀斑,舌质紫暗,以及各种检查出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血瘀证的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一、活血化瘀的分类应用 治疗血瘀证主要使用活血化瘀,根据活血化瘀的功效和性质分类如下: 一是活血止痛,如延胡索、乳香、没、三七、丹参、川芎、赤芍

通经络活血化瘀良方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共症状主要常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癥积包块,瘀块瘀斑,舌质紫暗,以及各种检查出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血瘀证的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一、根据理研究选用中 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来看,血瘀证多见于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血液形态的异常。对此,根据现代理研究选用中,结合上述辨证用,会收到更好

经期能吃中

首先看你是吃的什么中,如果中里面含寒性、活血化瘀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寒凉物会造成经脉收缩,血行不通畅,导致痛经,而活血化瘀物会导致月经量过多,引起全身血液减少,造成贫血。而活血化淤的会使血量增多,使经期延长。 生白术、生黄芪、甘草、远志、木香、钩藤、党参、当归、茯苓、酸枣仁、红枣、煅磁石等这些就要少吃或者不吃。

止血吃多了副作用是什么

止血吃多了副作用是什么】 止血是通过收缩血管及使血液凝固等方法止血的。多量的使用可以使体内的凝血因子减少,形成大量的血栓,严重者可以出现DIC,甚至危及生命。建议不要乱用,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说明书使用。 【止血应用注意事项】 一、止血以其性区分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性选择相适应的物进行治疗。 二、止血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物如清热、温热、活血化瘀以及补益,以标本兼治之。 三、凉血止血一般忌用于虚寒之症,温经止血

女性经期谨慎服用的三类中

1、寒凉:月经来潮时,饮食禁生冷,吃忌寒凉。如果不慎服用寒凉的中,会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甚至闭经的后果。寒凉的中大多泻下的作用,如果泄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从而引起失血的症状。经期应避免服用寒凉,如黄连、黄芩、龙胆、苦参、防己等大苦大寒之品。 2、补益:“人参杀人无过”,更容易让人掉以轻心。若经期正常,只需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摄即可。如果在经期滥用补益,如阿胶等滋腻碍胃之物,会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紊乱等症,甚则化热致瘀;如服鹿茸等助火动血之品,也易致血热,而造成血热妄行

活血化瘀的中哪些 降香化瘀止血

降香性辛温,入肝,脾经。 本品辛散温通,能化瘀止血,适宜于各种瘀滞性出血症,亦可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内外出血之证;治刀伤出血,可单味研末外敷,也可与收敛止血的五倍子共同研末,外敷伤口。 用法用量:降香9-15g煎服,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注意: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用。

止血会影响月经吗

专家表示,月经前期使用止血是会影响月经的。 止血指的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物。止血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中止血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止血应用注意事项 一、止血以其性区分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性选择相适应的物进行治疗。 二、止血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物如清热、温热、活血化瘀以及补益,以标

治疗便血“三忌”

1、忌烟酒、剌激之物。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出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调养。便血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便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现象。 另外,一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如丹参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等,当出现便血时应暂缓使用活血及抗凝,否则止血效果不佳。便血的原因非常多,不可能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