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针灸扎哪里
痛经针灸扎哪里
承山穴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血尖角凹陷中。
刺法:患者俯卧,以6寸亳针针刺双侧承山,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
作用: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挟脊抵腰中,和带脉相会,绕带脉又冲击任,督二脉,可驱除胞宫之寒滞,运行气血温煦下焦。
三阴交穴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取穴。
刺法:常规针刺,针尖略偏向足心方向,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针感向上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
公孙穴
第1跖骨基地前下缘,赤白肉际处,距太白穴1寸。
刺法:直刺。
作用:公孙是脾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因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冲为血海,冲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公孙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痛经。
地机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刺法:直刺,每日1次,连刺3日,下次应在经前3天施术,连针3个月经周期即可治愈。
作用 :地机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该穴可温暖子宫,散寒止痛;而且地机还是脾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治急症效果好,阴经郄穴善治血证,阳经郄穴善治急性疼痛。
针灸对痛经有用吗 痛经针灸辩证施治法
证候:经前或行经期间少腹疼痛,月经量少,色紫或伴随瘀块,脉沉实,气滞血瘀者,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下瘀块而痛缓解,舌紫黯或有瘀斑,脉象沉涩,寒湿凝滞者,小腹冷痛,牵连腰脊,得热痛减,舌苔白腻,脉象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调气痛经,活血止痛。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中极,太冲,三阴交。
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湿者可加灸法。
方义: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以调气理血,疏经活络,散寒理气,活血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任脉通于胞脉,有温通胞脉,调理冲任之作用,太冲为肝经原穴,可行气通经,配以三阴交,可调理气血,气血畅通,则痛经可除。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每伴有腰酸肢倦,纳食减少,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法:补益气血,调理冲任,温经止痛。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关元八阵,三阴交,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用加灸法。
方义:本方配穴主要作用为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均属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 取之以补真阳,益冲任,调气血,养肝肾;关元为任脉穴位,内通胞宫,外通三阴之经,可益肝肾之精血,调补冲任,三阴交,足三里调补脾胃,以益气血生化之源,诸穴相配,肝肾得补,气血得宠,胞脉得养,痛经可止。
痛经女孩适合早婚
虽然很多女性不喜欢早婚,认为结婚后就受到限制,不再自由了,可是有一类女性更适合早婚,有先天性痛经的女性朋友,因为她们痛经的起因是不通则痛,经医生检查,说女孩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不必治疗,如果实在受不了,针灸扎穴位止痛最快。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关于女性痛经的记载,中医对女性痛经的关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按照中医理论,女性痛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通则痛”,指的是气血不畅而导致的痛经,另外一种情形是“不荣则痛”,指的是肝肾不足,身体过于虚弱,气血空虚而导致的痛经。
女孩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黄健玲介绍,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妇女;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症、子宫颈口粘连或狭窄等。
“少女的痛经,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痛经”,黄健玲说,从中医学的角度看,遭受了生冷寒凉,喝了冰水或冰饮料,经期淋雨,包括感冒等引起寒凝血淤,都会引起痛经;南方天气湿热,吃了湿热的东西,比如多食虾蟹、芒果和荔枝等热性食物,也会导致气滞血淤,引起痛经;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压抑,同样会痛经。
针灸扎穴位止痛最快
原发性痛经出现在月经前后,一般来说比较容易治疗。来潮前可以吃一点中药,也可以疏通,吃一些理气的药物。如果要止痛效果快,可以用针灸,针灸最快,扎一下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马上就止痛。
“年轻女孩子的痛经,一般从初潮开始就痛,有的可能跟子宫的角度有关,比如,子宫过度前倾,或过度后倾,或者跟经血通道过于狭窄有关。女孩成年,结婚生子后,这种情况会有改变”,黄健玲说,原发性的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颈椎病怎么针灸治疗
如果是在技术较好的中医馆做针灸,扎进去的时候是没什么感觉的,不是很痛,过后还是会有一些酸胀。而且不同的穴位和不同体质的人,疼痛感也不一样。
牙痛针灸扎哪里 大杼穴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然后先慢后快,提插捻转,待患者有针感后,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开机调频率和波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留针30分钟,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
点评:大杼穴是太阳膀胱经穴位,联络肾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另大杼为八会穴之骨穴,是骨精气会聚的地方,电针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症状自然消失。
牙痛针灸扎哪里
大杼穴
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然后先慢后快,提插捻转,待患者有针感后,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开机调频率和波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留针30分钟,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
点评:大杼穴是太阳膀胱经穴位,联络肾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另大杼为八会穴之骨穴,是骨精气会聚的地方,电针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症状自然消失。
内庭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刺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只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穴,用长13毫米亳针针刺捻转提插有较强的针感,同时嘱咐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作咀嚼食物状,留针15-20分钟,针毕,用三棱针点刺该穴,放血3-10滴,一般治疗1次,最长3次。
点评:内庭是胃经荥穴,属水,刺激内庭穴有以水抑火之功,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泻热之功,二者相结合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功效。
太溪穴
定位:足内踝尖正中微凹陷处。
刺法:左痛取做,右痛取右,一侧不效者可双侧取穴,用13毫米亳针垂直进针,刺至骨面后手不离针,不断捻转行气,持续5-10分钟,5-10分钟,行针时患者可感觉足内踝部有酸胀,重麻感,不少患者自觉有一股热胀感自足踝缓慢向上,停留在膝关节部,也有少数患者热,胀感在膝部停留数分钟后继续上行至躯干。
点评: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若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枯槁易于松动,若肾阴不足,则不能上濡牙齿,虚火上炎,熏灼牙龈而至疼痛,太溪位于足内踝尖,内踝乃足少阴肾经所环绕,其脉络“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针刺太溪可以起到鼓舞生气,益肾天井的功效,使牙齿得肾气充养,水壮则火自消,牙痛速止。
痛经针灸扎穴位止痛最快
针灸扎穴位止痛最快
原发性痛经出现在月经前后,一般来说比较容易治疗。来潮前可以吃一点中药,也可以疏通,吃一些理气的药物。如果要止痛效果快,可以用针灸,针灸最快,扎一下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马上就止痛。
“年轻女孩子的痛经,一般从初潮开始就痛,有的可能跟子宫的角度有关,比如,子宫过度前倾,或过度后倾,或者跟经血通道过于狭窄有关。女孩成年,结婚生子后,这种情况会有改变”,原发性的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多见于继发性痛经的妇女,但是年轻女性也很容易患上这种病,目前中医院妇科门诊里面就有这样的病例。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年轻女性,不宜过晚结婚,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生殖道流动不畅所导致的,根据临床经验,结婚生子往往能够改善这种症状。妇女痛经小心生殖系统病变
已婚的妇女,多是继发性痛经,如果女性痛经时还伴有腰疼、发烧、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坠痛、体温升高,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者气味发生变化,痛感越来越强,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恶心或者呕吐、腹泻,那就有可能是子宫后位或者其他疾患所导致,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比如引起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就被列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妇科病,而痛经只是被认为是其症状之一。
女性生产的最佳年龄是25到30岁,错过这个时期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女性30岁都还在做人流,要知道人流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严重的痛经”,黄健玲还特别提醒,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时,不少治疗方法都是采取切除子宫的方式。
由子宫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和一般的原发性痛经有很大不同,原发性痛经在月经最初的时候就疼痛,疼痛具有均匀的时间间隔,每次疼痛的程度相当。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在月经开始之后,一段时间才开始疼痛,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疼痛。
针灸减肥:挨针是假,挨饿是真
据说无需节食,因为针灸就是抑制食欲,让你根本不想吃东西,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痛苦地强迫自己不吃或者少吃;据说无需运动,因为针灸会调整人的代谢和内分泌,通过提高基础代谢增加热量消耗,动员脂肪分解;据说严格按照饮食要求和疗程来做,普通人一周就能减掉5-7斤。只是一点,针灸期间,清淡饮食、戒除油腻辛辣。
表妹: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早反弹回来了
这么多好处,表妹当然动心了,除了要定期忍受扎针的痛苦,这个方法堪称完美。扎针就扎针,只要能把脂肪都扎走,只要能变得更瘦,扎针算啥?!总比胖着强!勇敢的表妹开始了自己针灸减肥者之路。其实,她根本不胖,165cm的身高,115斤的体重,局部有些赘肉而已。可是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流行审美观下,她就沦落成胖人了。
写这篇文章时,专门问了表妹的针灸减肥感受,其实不用问,因为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她瘦下来。表妹说:“针灸这玩意可能有用,但是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在自己,刚开始觉得花了那么多钱,坚持得挺好,饮食清淡、不吃零食和油大的食物,也的确有了一些效果,后来自己慢慢放松了,过高地估计了针灸抑制食欲的作用,每管住自己的嘴,又变回原来的饮食习惯,然后体重又飞快长回来了,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造就放弃“治疗”了。。。”
首先,即使针灸真的可以抑制食欲,这种抑制时间久了会导致严重的影响不良,从而损害身体。因为虽然嘴巴没想吃东西,但是身体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却没有减少,否则各项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身体被迫降低代谢水平,久而久之就成了易胖的体质,这也为日后反弹埋下了祸根。
其次,这种抑制食欲的作用其实并不显著,也可能因人而异,否则也就没有必要强调“清淡饮食、戒除油腻辛辣”,因为如果抑制效果明显的话,应该是本能地不想吃那些油腻的东西,根本不需要意志力来控制。人的食欲受多种因素调节,不是扎几个穴位就可以完全控制的。
最后,扎针能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化学结构和吗啡类似的神经肽,有强烈的麻醉、阵痛作用。针灸所起到的作用和穴位没有任何的关系,通过刺激穴位调成内分泌不成立,内啡肽也没有减肥作用,过高的内啡肽还会一直雌激素分泌,影响月经周期或者闭经。内啡肽是会让人感觉越快,而心情愉快更有可能去运动消耗热量,这个说法似乎太过牵强。
但很多尝试过针灸减肥的人都知道,这也是一种极易反弹的减肥法。疗程结束后,没有了穴位刺激,局部代谢变缓慢,如果此时你的饮食也不再遵守疗程要求,反弹会更快。而且,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
针灸减肥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更为严重的情形是,如果扎针的地方不够正规和专业,比如一些小规模的美容院,那还可能出现被感染的风险。
1、感染传染病
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用完后立即丢弃;也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因而就产生了这种针灸减肥副作用的问题。因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相当大。
2、晕针昏迷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的是”扎出事“来。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没系统学过解剖学、针灸学,匆忙上阵的”针灸师“,或许对以上情况根本没有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不仅让人怀疑,还未免让人害怕。
3、损伤内脏
据调查,许多生活美容院都存在着针灸减肥的项目,她们往往打着“快速减肥”“一针见效”的广告语来招揽顾客,但实际上,在生活美容院里进行这种针灸减肥是完全不合法的。因为因针刺不当,引起心、肺、肝等内脏损伤情形均有发生。另外,银针插入人体穴位后,可能会碰破毛细血管,所以如果在重复使用时,银针没有经过充分的高温高压消毒,患者间很容易互相传播血液类、乙肝等疾病。
综上,您还想尝试针灸减肥吗?是不是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天亮了,梦醒了,咱还是该干啥干啥去吧,控制饮食和坚持锻炼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弯,如果您想要健康地、漂亮地瘦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1、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2、主穴:按证型分3组。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
针炙穴位会出血吗
准确来说并非所有的针灸方式都不会出血,例如《黄帝内经》中《素问·刺腰篇》提到的要治疗阴阳不调引起的腰痛,其中有一项治疗腰痛引起的“中热而喘”,要”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即刺委中穴出血。这个例子说明针灸治疗也是会出现出血现象的。我们平时看到的扎针一般都是属于比较浅的部位,针扎在皮肤上并没有弄破毛细血管,所以一般不会出血;还是一个原因就是用来针灸的针一般都比较小,对皮肤中细胞的造成的挤压还不足以使之渗血。
针灸调理月经扎哪里 月经后期针灸调理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暗有瘀块,少腹冷痛,脉沉紧,或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舌苔薄白,或舌质有瘀斑,脉弦。
治法:温经行滞,活血调经。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三阴交,中极,归来,蠡沟。
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证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多为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所致,故取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中极为任脉经穴,通于胞脉,杵针加灸法可以温经通络,调理胞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穴,可以活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蠡沟为足厥阴经穴,杵针用针法可以散寒理气,活血调经。
加减:腰骶疼加腰俞八阵,寒凝腹痛加天枢,关元八阵,气机郁滞加期门,行间。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面色少华,眩晕心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调经,益气通络。
针灸: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气海八阵,三阴交,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因气血不足,血海空虚所致,故选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调养气血,充盈血海,气血旺,经血才能应时而至;气海(八阵)为任脉经穴,可调理冲任,补气以生血,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三阴交,足三里为足太阴,阳明经穴,能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则阴血自生,血海充盈,月经自调。
加减:心悸加内关,神道八阵,纳差加中脘八阵,中枢八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