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姜有什么好处 姜的最佳食谱搭配
吃姜有什么好处 姜的最佳食谱搭配
原料:鸡蛋2个,何首乌25克。
做法:先将何首乌洗净,和鸡蛋一同煲,加入清水两碗。煲1个小时,取蛋去壳,再煲片刻即成,食蛋饮汤。
功效:益心脾、增智力,治心脾不足、心悸健忘等。适合思虑劳伤太过、心脾亏虚、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者食用。
原料:生姜片15克,红糖20克,葱白适量。
做法:将葱白切成3厘米长的段,一共切成3段,和生姜一同,加水50克煮沸,加红糖即可。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功效:可止呕吐,除风湿寒热,发汗解表,和中散寒。适合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者。
原料:鸡蛋10个,鲜姜50克,红糖、醋各适量。
做法:将鲜姜洗净,用刀拍松,切成块。将锅放于火上,倒入开水,加入红糖和少许醋、姜块,煮5分钟,倒出,捡出姜块,晾凉姜糖水备用。将鸡蛋磕入盆中搅散,再加晾凉的姜糖水搅匀,止后分别倒入小碗中,入笼蒸10分钟即成。
功效:活血祛痰、温中散寒。可以预防产后发生风寒淤血等病。
原料:橘皮、嫩姜适量。
做法:将新鲜橘皮洗净,用刀刮去内层白膜,切丝待用。嫩姜洗净切丝。将姜丝加两碗水煮,大火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再放橘皮煮20秒,即可熄火,可以当茶饮用。
功效:舒肝、解郁、止痛,改善妊娠气郁、情绪不佳所造成的腹痛。
醋泡姜的吃法
醋泡姜的吃法:
提醒大家:醋泡姜只能早餐食用,午餐和晚餐决不能食用。原因如下:
1、早吃姜,补药汤
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如何吃姜?最好是早饭的时候准备一碟子泡姜,就着小米粥吃。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丝丝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调和在一起,简单,清爽,细细地品来,却是世间至味。这是最养人的饮食,功效远远胜过补药汤。
2、午吃姜,痨病戕
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姜。其实,不仅是晚上,中午以后就应该不吃姜了。过午不食姜,否则容易伤肺。
3、晚吃姜,见阎王
网上流传一句与之相似的民谚,曰“早上吃姜等于补药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好多人听了“砒霜”二字都害怕起来,纷纷询问原因。看了网上一些解释的文章,道理都对,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解释不了为什么“等于吃砒霜”。有人干脆把这句谚语改为晚上吃姜,有损健康。
为什么晚上不能吃姜?姜是宣发阳气的,夜晚人体应该养阴,收敛阳气,吃姜是适得其反,违背天时。此时吃姜,有几大害:1、使人兴奋,无法安睡。2、刺激神经,影响心脏功能。3、郁积内火,耗肺阴,伤肾水。
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说明晚吃姜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最关键的原因是:人们一般都在晚上喝酒,这时如果以姜菜下酒,大害!
夏天吃生姜有什么好处 食用生姜的好处
夏季很多人喜欢吃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并且很多人喜欢长期呆在空调房间不出门。这都会导致人体内的湿气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肥胖。
吃姜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一种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换句话说,吃生姜对于很多湿气重的女性朋友来说,有很好的减肥功效。
夏天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中医认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生姜有壮阳的功用可能和其味辛通阳有关。
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
夏季特别是伏天炎热,汗出甚多,在当下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空调、冰镇饮料等解暑去热。其实,效果且适得其反。
过度饮用冰镇饮料、寒凉过度的后果是不但伤及脾胃、胃痛腹泻,也会造成口中黏腻、口干舌燥,无汗,暑热不解的后果。
这是因为热甚于外、脾胃空虚,寒凉败胃,阳气不得内收。这是如果饮用辛热的生姜凉茶(常温)温胃护阳、阳气内守,暑热就不会浮盛于外,人体自然就会感到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
夏季人们喜食冷饮、冰棒、雪糕以及凉菜等冷制品,这些食品易受外界病菌污染,食入不当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有杀菌解毒作用。
空调房里呆久了,容易导致四肢酸痛,此时可煮一些浓浓的热姜汤,用毛巾浸水热敷患处,有散风舒筋活血作用。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提高脾胃功能! 早晨喝姜茶有3大养生奇效
早晨吃姜有3大养生奇效
一是不感冒,二是远离胆管结石,三是保护肝功能。含姜的方法是: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晚上为何不宜吃姜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午夜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生姜是天然的抗衰老食物,就连春秋末期的孔子也通过食用生姜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如今人人都知道生姜的好处,但也要了解怎样食用生姜最能发挥其保健功效,专家建议,生姜要在早上食用,而不适宜在晚上食用。
喝姜茶暖胃驱寒还增强抵抗力
民间一直流传着“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具有缓解疲劳、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作用。
姜的做法也有很多,姜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喝姜茶,可以暖胃驱寒、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姜茶。
喝姜茶的好处
姜茶是传统的保健饮品,且具有降温、祛寒、健胃、活血、养颜、预防冻疮等功效,特别是产妇恢复元气、补血,快速恢复体型等的最佳良药。
体内易累积寒气,多喝姜茶就可以解表散寒、暖胃、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而一旦不小心患上感冒,喝一杯姜茶,既能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对于治疗外感风寒有很好的作用。
吃姜的时间
1、早吃姜,补药汤
早上吃姜,保健养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如何吃姜?最好是早饭的时候准备一碟子泡姜,就着小米粥吃。泡过的子姜口感脆嫩,入口有一丝丝的酸、辣、甜,加上粥的清香,微妙地调和在一起,简单,清爽,细细地品来,却是世间至味。这是最养人的饮食,功效远远胜过补药汤。
2、午吃姜,痨病戕
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姜。其实,不仅是晚上,中午以后就应该不吃姜了。过午不食姜,否则容易伤肺。
3、晚吃姜,见阎王
网上流传一句与之相似的民谚,曰“早上吃姜等于补药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好多人听了“砒霜”二字都害怕起来,纷纷询问原因。看了网上一些解释的文章,道理都对,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解释不了为什么“等于吃砒霜”。有人干脆把这句谚语改为晚上吃姜,有损健康。
为什么晚上不能吃姜?姜是宣发阳气的,夜晚人体应该养阴,收敛阳气,吃姜是适得其反,违背天时。此时吃姜,有几大害:1、使人兴奋,无法安睡。2、刺激神经,影响心脏功能。3、郁积内火,耗肺阴,伤肾水。
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说明晚吃姜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最关键的原因是:人们一般都在晚上喝酒,这时如果以姜菜下酒,大害!
吃牛肉的禁忌 最佳食谱搭配
原料:新鲜番茄250克,牛肉100克,油、盐、糖适量。
做法:将番茄洗净切成块,牛肉切成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餐食用。
功效:有平肝降压,健胃消食,补脾益血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病症。
原料:牛肉1000克,黄酒250克。
做法:将牛肉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每小时取肉汁1次,加水后再煮,共取肉汁4次后合并在一起,以小火继续煎煮至黏稠时为度,再加入黄酒,至黏稠时停火,将稠黏液倒入盆内冷藏。食用时取牛肉胶冻吃。
功效:有补气益血,健脾安中的作用。适用于气血虚弱、少食消渴、精神倦怠等症。
原料:阿胶15克,牛肉100克,米酒20毫升,生姜10克。
做法:将牛肉去筋切片,与生姜、米酒一起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阿胶及调料,待阿胶溶解即可出锅食用。每日1剂,吃肉喝汤。
功效:有滋阴养血,温中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延后、头昏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者或胎动不安的者。
原料:牛肉250克、党参50克、生黄芪50克、白术25克、红枣10个、生姜25克。
做法:将牛肉洗净,放入开水中煮3分钟捞起,切成小块备用,生姜切片。黄芪、党参、白术洗净后切片,放入纱布袋中,并封好口。向汤锅中加约1500毫升的水,然后放入牛肉,煮沸后加进药袋及姜片、红枣,继续煮30分钟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至牛肉熟透,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有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平时易患感冒,夜晚或白天不自觉地出汗,既怕冷又怕热,体质虚弱的人可以经常服用,久服后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老人想长寿可早上吃姜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早上吃姜,胜过喝参汤”,可见早上吃姜的好处有多大。有专家研究后表示,生姜更适合在早上食用,而不适合在晚上食用。早上吃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具有提高脾胃功能的作用,从老年饮食保健角度来看,早上吃姜可延年益寿。
早晨吃姜有3大养生奇效:
一是不感冒二是远离胆管结石三是保护肝功能含姜的方法是: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晚上为何不宜吃姜?
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午夜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生姜是天然的抗衰老食物,就连春秋末期的孔子也通过食用生姜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如今人人都知道生姜的好处,但也要了解怎样食用生姜最能发挥其保健功效,专家建议,生姜要在早上食用,而不适宜在晚上食用。
鸡肉那些人不能吃 最佳食谱搭配
原料:鸡肉150克,金针菜60克,冬菇3个,木耳30克,大葱1根,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金针菜、木耳、冬菇用清水泡发,择洗干净。然后将冬菇切成丝;同样鸡肉洗净,切丝,用食盐拌匀;大葱洗净,切花。金针菜、冬菇丝、木耳放入开水锅内,用文火煮沸几分钟,再放入鸡丝煮熟,放入葱花、食盐、味精调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有补血和血,健美养颜的作用。适用于面色不华、早衰面枯。并且对病后体虚、贫血或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症也有疗效。
原料:鸡肉500克,枸杞子30克,北芪50克。
做法:将洗净的鸡肉、枸杞子、北芪,放入碗中,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后食用。
功效:有补脾益气、养阴补血作用。适用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血虚头痛、表虚自汗、经常感冒、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多、痛经等症。
原料:母鸡1只,人参15克,当归15克。
做法:将洗净的母鸡,与人参、当归一同放入锅中煮烂,加食盐调味,分次食用。
功效:可用于治疗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倦怠乏力,反胃呕吐等病症。
原料:雄鸡1只,米酒适量,姜、椒、食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鸡放入锅中,用米酒和水各半煮熟,乘热食。亦可加姜、椒、食盐少许调味。
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精亏,耳鸣耳聋、阳痿、遗尿等症。
醋泡生姜不为人知功效
中国有句俗话“含口姜,保安康”,“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秘诀就与姜有关。别人说他“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 90多岁还能在医院出诊,这与他食用“醋泡姜”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生姜是一种廉价的滋补品,但养生保健功效却是有效、显著的,在古文中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曰,姜有“温中、止血、出汗、逐风”等功效,能治疗湿痛及受冷之腹痛腹泻。春秋时代孔子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生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在路老看来,生姜养生最好是醋泡姜。他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所谓“早吃姜,补药汤”,这是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而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另外,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有助消化。醋泡姜能保持脾胃功能正常,使气血生化充足,身体其他脏器保持一个正常的状态,心脏也会直接受益。
吃鸡蛋要注意什么 最佳食谱搭配
原料:鸡蛋2个,何首乌25克。
做法:将何首乌洗净,同鸡蛋一齐煲,加清水两碗。煲1小时,取蛋去壳,再煲片刻即成,食蛋饮汤。
功效:有补肝肾、益精血、养阴黑发、抗早衰的作用。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脾虚便秘,须发早白,遗精,脱发,未老先衰,妇女白带过多等症。
原料:鲜茼蒿250克,鸡蛋3个,油、盐适量。
做法:先将茼蒿洗净,煮汤,熟时加入鸡蛋清,用油、盐调味。佐餐食用。
功效:有强心、活血、利湿、软坚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头昏脑涨,热咳痰浓,睡眠不宁,饮食积滞等症。
原料:枸杞子20克,红枣6枚,鸡蛋2个,
做法:将枸杞子、红枣、鸡蛋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放入原汁中煮10分钟,吃蛋喝汤。
功效:有滋养肝肾、调补脾胃、补虚劳、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眼花,神经衰弱,心悸失眠,体弱血虚,视力减退,慢性肝炎等症。
原料:益母草30克,鸡蛋2个。
做法:将益母草加水煮30分钟,滤去药渣,打入鸡蛋煮熟。吃蛋喝汤,佐餐食用。
功效:有活血通经、消肿利水的作用。主治闭经淤血阻滞,小腹疼痛,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