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原因
肾结石的原因
1.高钙尿症
高尿钙与含钙肾结石的发病关系紧密,可特发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特发性高尿钙分为两种类型:吸收性和肾性。
吸收性高尿钙(Abmrptive hytercalciuria)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草酸钙患者的50%~60%。这种疾病是由于对维生索D的反应异常,造成在肠道内大量吸收钙。这可能是由于25一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的过程加强,也可能是由于肠粘膜功能异常而摄入过量钙。结果造成肾脏排泄血钙的负担加重,并使甲状旁腺功能受到抑制。于是尿中排钙增加以尽量维持血清钙浓度。
肾性高尿钙(Renal hypercalciuria)是由于肾小管对钙重吸收功能异常造成,占含钙结石病例的10%。血清钙浓度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同时.1,25一二羟维生素D的合成和肠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都得到加强,以补偿肾源性钙丢失。甲状旁腺素(PTH)过多分泌又会导致骨质的脱钙。
在吸收性高尿钙中,如果PTH过度分泌引起骨质脱钙是原病因.称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类病因约占所有含钙结石的5%,多见于女性。PTH促使肾脏合成大量l,25一二羟维生素D,从而提高钙在肠内的吸收。其结果是血钙升高,肾滤过钙亦增加。而高尿钙的出现是由于高血钙抑制了肾小管重吸收钙的功能。
除了上述病因,与含钙肾结石发病相关的还有维生素D中毒,制动综合征(Immoblization Syndrome),肾小管酸中毒,结节病,多发性骨髓瘤,甲亢,转移癌,白血病,淋巴瘤,肾上腺功能不全,特发性婴儿高尿钙等。维生素D中毒发生于连续数月口服或注射维生素D 100 0001U/d。长期石膏固定、牵引或瘫痪引起的骨钙脱失称为制动综合征。
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分为三种类型,只有Ⅰ型会引起高钙尿症和结石生成。女性患者占70%,发生结石者也占70%c发生酸中毒者可表现出脱水、高氯血症、低钾血症和低枸橼酸尿症。典型患者虽然酸中毒明显,但不能将尿液酸化至pH值6.0以下;非典型病例虽无酸中毒,但尿液pH值亦大于5.5。由于患有这类疾病时,肾脏远端肾小管缺乏泌氢的功能,所以出现钠、钾、钙等阳离子分泌增加以补偿离子平衡。骨发生脱矿质作用(Bone dernineralization)称为骨软化症(Osteomalacia),这时血清钙水平并不升高。这种在碱性尿液中形成的结石多为磷酸钙成分。
老年人泌尿系结石的症状
1.肾结石
(1)临床上可以无症状,若结石固定在肾盏内或鹿角状结石,
(3)腰部疼痛:表现为肾区钝痛或绞痛,并沿输尿管行区向下放射。
(3)血尿。
(4)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5)合并感染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和脓尿。
(6)若双侧同时有结石或独肾结石,引起梗阻,影响肾功能,引起尿闭的危险。
2.输尿管结石 原发性输尿管结石罕见,一般起源于肾脏的小结石下降到输尿管。
(1)肾绞痛。
(2)血尿。
(3)有时伴恶心、呕吐和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3.膀胱结石
(1)尿痛和终末血尿。
(2)尿流突然中断,是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改变体位又能排尿。
(3)合并感染有膀胱刺激症状,尿中有脓尿。
4.尿道结石 由膀胱内排入尿道
(1)排尿过程中尿流突然停止。
(2)尿流变细或淋漓。
(3)尿道剧烈疼痛,放射到阴茎头部或会阴部。
(4)前尿道内可触及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一)输尿管结石的发病原因
输尿管结石的病因与肾结石相同。异质成核、取向附生,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成的基本学说。
(二)输尿管结石的发病机制
输尿管结石多数来源于原发的肾结石,由于重力以及尿路的蠕动作用而下降进入输尿管。所以输尿管结石的成分也与肾结石相同,以草酸盐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结石。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少见,多继发于一些输尿管疾患,如输尿管息肉、肿瘤、囊肿、狭窄、憩室以及巨输尿管症等,由于输尿管中尿液淤滞,在尿液积聚扩张部位形成结石。
输尿管结石形成后会对输尿管产生各种继发性损害,损伤程度视结石的大小、形状、部位、病史等而定。主要的继发病变有尿路梗阻、继发感染和上皮损伤等。
1.尿路梗阻:由于输尿管管腔狭窄,而且还有生理性狭窄,小的结石很容易在这些狭窄部位停留造成嵌顿。输尿管结石很少会造成完全梗阻,由于结石通常为不规则的枣核形状,所以尿液一般可以从结石周围通过。依身高的不同,成人输尿管全长大约22~30cm不等。输尿管的直径不一,解剖上有3个生理性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内径约2mm;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内径约4mm;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径约3~4mm。输尿管最狭窄的部分是通过膀胱黏膜下通道进入膀胱的部分,即输尿管膀胱壁段。
2.继发感染:在结石部分或者完全梗阻时容易发生,由于结石损伤输尿管黏膜甚至造成溃疡,降低局部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常常在嵌顿的部位发生输尿管炎及输尿管周围炎。由于输尿管炎性纤维增生和管壁增厚,使管腔狭窄严重,加之结石与黏膜的炎性粘连,结石更加不易排出。后期随着炎症的加重和蔓延,还可能产生严重的肾盂肾炎,加速肾脏损害的进程。
3.上皮损伤:由于结石的活动和管壁的蠕动,更易对输尿管黏膜造成直接损伤,发生黏膜上皮充血、水肿、坏死和脱落,并形成溃疡及炎性纤维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肾结石的原因
草酸积存过多。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
嘌呤代谢失常。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脂肪摄取太多。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以,医生们常讲,为了预防得结石病,热天要多喝点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时,也要多喝点水,以促进排尿畅通,稀释尿液成分,就减少了得结石的危险。
糖分增高。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们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专家为我们介绍了肾结石形成的原因,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形成肾结石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积极的进行检查,针对治疗。
导致尿结石病发原因有哪些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少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很多人一生都会得一次肾结石,得病原因各异。有的人病症不明显,一直没有发现疾病,也无需治疗。有的人病情比较重,出现腹部绞痛症状,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疾病。一旦确诊疾病,应及早查明病因,及早治疗。导致肾结石病发原因有哪些?
肾结石发病原因一:草酸积存过多
很多人虽饮食规律,但也有可能得肾结石,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吃了很多草酸含量高的食物。饮食时,他们并未注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只注意到不要经常食欲辛辣煎炸油腻生冷食物。若长期不注意,经常食用葡萄、桔子、菠菜、土豆等含草酸高的食物,人容易得肾结石。
肾结石发病原因二:嘌呤代谢失常
肾结石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虽不严重,但也会影响人的健康。结石大者会出现腹痛症状,由嘌呤代谢异常,尿酸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形成结石而发病。
肾结石发病原因三:脂肪摄取太多
脂肪摄取太多,人会发病。肥胖者比身材中等的人更容易出汗。出汗多又不及时补水,人很容易得肾结石。另外,肥胖者脂肪多,脂肪会减少肠胃中的可结合的钙,不利于人体健康。
肾结石发病原因四:糖分太高
糖是人体每天必须的物质,低糖容易晕倒,但糖量摄入过多会促进钙吸收,导致草酸钙积存过多形成肾结石。
左边腰疼是肾虚引起的吗 腰疼跟什么病有关
腰疼有可能是泌尿感染所导致的,主要会出现的症状就是腰部疼痛,腰酸甚至会蔓延到会阴部位,还会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还会引发前列腺炎或者是膀胱炎疾病,让不孕不育的问题出现。
腰疼有可能是腰椎疾病所引起的,像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弯腰工作的人,经常拿重物的人对腰椎部位造成的压迫都非常大,这样就会导致腰痛的情况发生。
腰疼也有可能是肾结石原因所引起的,肾结石引起的腰部疼痛症状一般都是出现在腰部以上,位置比较高,在节食活动的时候疼痛的就非常剧烈,连站立都非常困难。
女性出现腰疼可能是妇科疾病所引起的,像盆腔炎,宫颈炎,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等都是导致腰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需要好好的进行治疗,不要再耽误治疗时间。
肾结石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生活当中有很多肾结石患者,据专家解释,之所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肾结石疾病发病率提高,是和人们现在的饮食结构相关的,我们要想预防这个疾病,首先应该了解这个疾病产生的原因,下面就来看一下小编的介绍吧。
肾结石的发病原因:
1、首先,如果当地水质是硬水或者含钙高的水,结石绝对是高发的。如果患者平日有饮浓茶的习惯或者患者没有大量饮水的习惯,也易发结石。
2、其次,如果单纯的补钙而不运动,也易生成结石。现在社会,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缺少钙的,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会骨质疏松呢?正是因为钙没被吸收。
3、肾结石原因与饮食关系密切。如吃菠菜、杨梅、番茄、可可、巧克力、胡椒、土豆、辣椒、豆腐等容易促使杂质在尿中沉积的食品。
4、肾结石的发生,也有可能与病人的其它疾病有关系,如有甲状旁腺亢进的患者肾结石发生的机会就高。
5、此外,结石的发生还与职业有关,如炼钢工人,平日里出汗很多,就容易出现结石。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我们对于肾结石的病因应该有了深刻的了解,希望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要多加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预防肾结石疾病的发生,也就能避免疾病对身体健康的伤害。
哪些运动有助于肾结石排石
肾结石的排石原理是什么?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即肾脏里面长出了“石头”。肾结石的成分有数十种,发病机制也很复杂。专家表示,得了肾结石应进行排石处理,那么肾结石的排石原理是什么?怎样进行肾结石排石呢?下面是相关介绍。
1.利尿:增加饮水量可以降低尿内形成结石成分的浓度,减少沉淀成石的机会,促进小结石的排出,也有利于感染的引流。所以结石病人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至3000ml以上。
2.控制泌尿系感染:结石、梗阻和感染在体内常形成恶性循环,故结石合并感染时,应在控制感染的条件下进行结石的检查和治疗。在感染尿内形成的是磷酸镁按结石。
3.调节饮食:根据结石的成分决定防石饮食;尿酸结石应采用低嘌呤饮食,胱氨酸结石应采用低蛋氨酸饮食。水果蔬菜能使尿转为碱性,对防止尿酸和眈氨酸结石较好;肉类食物使尿呈酸性,对防止感染石较好。对磷酸盐结石可采用低钙,低磷饮食,同时服用氢氧化铝凝胶。含钙肾结石宜避免高钙,高盐,高草酸,高动物蛋白,高动物脂肪及高糖,而采用高纤维饮食。一般认为坚持大量饮水及限制饮食后,约2/3的患者可以减少结石的复发率。
4.在肾绞痛发作时应首先解除痛苦:对剧烈的肾绞痛、腹胀、恶心及呕吐等的急症处理上,多数在输液,局部热敷,注射阿托品,吗啡阿托品或杜冷丁后可以缓解。针灸及耳针均有止痛作用。注射消炎痛或氟联苯丙酸等对止痛效果较佳。
5.排石治疗:对任何成分,直径小于0.5cm的结石,均可采用排石疗法,多能自行排出。
除了上述常规的肾结石排石方法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利于肾结石排石处理。什么运动有助于肾结石排石呢?
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运动都是有讲究的,那么肾结石需要运动吗?
专家指出:肾结石患者是需要适量的运动的,肾结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和结石的排出,但是不能做过于激烈的运动。
什么运动有助于肾结石排石?
专家表示,多做肢体及跳跃运动有利于肾结石的排出,这些运动包括跳绳、跑步、上下楼梯、跳高、跳远项目。若能够坚持每天一定量的这些运动,肾结石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不同部位的肾结石采用的运动项目也是不同的,具体可以咨询专家。
当然肾结石患者也要注意不能做过于剧烈的运动。过度和大量的运动本身会造成肾脏负担的加重,会出现运动后血尿和运动后蛋白尿,对肾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不仅如此,剧烈的运动还可以诱导肾绞痛发作,增加病人的痛苦,不利于肾结石的康复。
建议肾结石并人在做运动之前先咨询一下你的医生,按照医师的嘱咐进行运动,帮助排石,不要私自进行,以免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以上介绍了肾结石的常见排石方法,此外也可以可以通过激光治疗肾结石。总之,发生肾结石应及早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放心医苑网全力为您提供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医疗健康知识,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赢得广大患者朋友的健康和笑容。
肾结石的原因
肾结石的高发人群
1.喝水少,习惯性憋尿的人。
2.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爱吃夜宵等不良的饮食习惯的人。
3.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水。
4.年龄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约4~5∶1。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25-40岁。女性为25-40岁及50-65岁。
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是由于异常因素(饮食不当,饮水过少)造成尿液中尿酸呈过度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核体,然后在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结晶体在肾脏局部增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通俗来讲,就跟浓缩的海水可以析出盐花一样的机制。
患肾结石不喝奶粉也会得
按照病因可以将肾结石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结石,这些病例的原因不明,此类患者常常有地区性的集聚倾向,如热带、山区、沙漠、干旱地带,或水质中含钙较高,维生素A不足,容易使泌尿系统的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结石的核心,尿中镁离子和柠檬酸缺乏容易使钙质沉淀,形成结石。譬如在我国南方,泌尿外科病人中以肾结石最为常见。10%-15%。据报道,我国甘肃地区从未吃奶粉的婴儿中,肾结石的发生率竟然也高达5.6%。
另一类是继发性结石,原因比较明确,如泌尿系统畸形、泌尿系统感染,此外还有缺钙。缺钙使钙从骨质中流失出来,并使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而抑制对磷的重吸收,使血钙直线上升,过多的钙只能从尿中排出,此时因尿磷也增多,故极容易造成结石。
最近的研究证明,吃含有高浓度三聚氰胺奶粉(每公斤奶粉中含500毫克以上的三聚氰胺)的婴儿产生结石的可能性比吃正常奶粉的宝宝要高5.4到7倍,这类结石属于继发性结石。其他如维生素D摄入过多,也容易形成结石。
一般说来,由于三聚氰胺引起的结石大多数是在结晶的基础上由尿酸盐沉淀所造成的,因此只要结石的直径小于4毫米,90%都能自行排出,关键是要多喝水和碱化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