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危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危害

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危害吧,它的危害有很多,形成硬化性斑块、引发其他病变、诱发脂肪肝。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已经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偏高常会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要引起注意,所以有人称LDL-C为坏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过低高密度胆固醇过高正常吗

昨天去医院验血,空腹,排了五次队,憋了一肚子气,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被抽了血。其实在自己小区楼下不用排队就可以很方便验血的,就是因为听了同仁医生的话,一周前先开好单子,昨天赶上尾号限行,才决定去验血的。经历是很令人愤懑的,连诅咒带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去同仁验血了。

下午取回结果,指标基本正常,但是胆固醇的指标有些奇怪,总胆固醇正常,低密度胆固醇低于正常范围,高密度胆固醇高于正常范围。因为化验单上有“正常范围”指标,对过高或过低指标以上下箭头表示,所以可以认为这些指标属于不正常。

赶紧上百度去查(本来应该去google查,可google当年不听劝告执意用“谷歌”在中国经营,结果悲惨退场),看到下面的说法,暂时没什么压力了:

看了前一时期贵刊万大夫健康讲坛血脂篇的报道,我受益匪浅。日前查体发现,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5mmol/L,比正常范围2.8至3.1mmol/L的低限还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mmol/L,比正常范围1.29至1.55mmol/L的上限还高。请问像我这样属于正常吗? 读者:巍同芬

医师介绍,要解答读者这一疑问,首先要弄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胆固醇对人体并非有百害而无一益,它是细胞组成不可缺少的成分,也是一些激素类物质和胆汁酸合成的原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从肝脏运送至身体各组织中利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将组织中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是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跃民说,目前各医院化验单上标示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反映的是人群平均水平,只适合于正常人,对已患心血管病和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有些偏高。以往有专家认为,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增加肿瘤、脑出血和自杀发生的几率,但大规模临床试验一致否定了这一点,并证明其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孙跃民说,血脂数值是动态变化的,一次偶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应在两个月内再次检查。只要没有结核病、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偏食等不良习惯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好。

警惕这些原因导致胆固醇偏高

“代谢垃圾”危害大

刚查完体的白领于先生,看到体检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偏高不以为然。但医师提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对人体危害很大,不容忽视。

医师告诫,要重视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对人体的危害。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可能导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还有可能引起冠心病或者是外周动脉疾病。有的人可能因为低密度脂蛋白长期偏高而不加以控制最后导致了身体残疾,甚至最终导致死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可以使用调节血脂的药物治疗,来减少身体对于脂质的吸收,而且还能使身体内部的脂质分解排泄速度加快。

当然药物治疗只是一个辅助,更为关键的是在生活中加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偏高总的来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有的人喜欢吃油腻食物,甚至一日三餐没有油就会觉得日子没法过,一定要特别注意油腻食物的控制,要不然很容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现象。

医师说,低密度脂蛋白是机体的“代谢垃圾”,过高容易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所以一旦发现需要积极治疗。

慢跑可以降低血脂吗

高血脂主要是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那么慢跑能有效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从而降低血脂。


高血脂的误解

误解一:血脂对人体有害。

血脂,是指人体内的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等),它们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质。胆固醇是合成某些重要激素、维生素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主要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贮存。如果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或能量过低,好比汽车没有燃料无法行驶,人的健康、生命也将受到影响。磷脂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在体内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发挥其生理功用,超过生理范围,不论过高或过低,都对身体有害。

误解二:血胆固醇越高越不好。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有两种,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另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现已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却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不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0.26毫摩/升,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0.13毫摩/升,冠心病的危险性减少10%,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胆固醇家庭中的“好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误解三:血脂过高是吃出来的,只要对饮食加以控制,就能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吃得多,“油水太足”,血脂易高,这已为大家所熟知。这里指的“油水”,主要是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内脏、蛋类等。控制饮食的结构,减少上述食品的摄入,可使部分病人血脂下降。然而,少数病人并无“油水太足”,血脂却很高,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均可使血胆固醇增高。因此,血脂的升高有外因和内因,不单纯是饮食不当的问题。再说,饮食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很大,多数患者改变饮食后会有轻微疗效,仅少数患者疗效明显。由此可见,饮食疗法只能作为降血脂的基础,单用饮食疗法并不能达到有效降低血脂的目的。

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的区别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缩写为HDL。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现在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生活中,时动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 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引发多种疾病

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危机心脏

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称为是“坏”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则预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 高密度脂蛋白在生理上起着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的运载工具的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因而可以防止游离胆固醇在肝外组织细胞上的沉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的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并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预示着冠心病的出现。临床上常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并根据它们的比值作为冠心病的信息指标。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好现象因为它可以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对冠心病有利.高密度脂蛋白俗称长寿基因,升高高是好的!

胆固醇高有什么影响和危害

危害

我们的身体需要有一定分量的胆固醇来维持正常机能,但过多则有害。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胆固醇,它是制造重要激素和维生素不可缺少的物质。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输送到身体各部分。输送胆固醇的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酿成血管栓塞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胆固醇。

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处会出现血块———血栓。如果主动脉有许多胆固醇“垫圈”,医生会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坏的情况是,这个血栓脱离血管壁在血液中游走。这种游走可能导致梗塞、中风、肺和双脚血管阻塞及其他疾病。

END

原因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

(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③甲状腺机能减退:该类患者胆固醇明显高出正常范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4)药物。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造成血脂异常,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深海鱼油能降三高吗

血液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血液内运输脂肪的脂蛋白胆固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脂蛋白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的密度越低则颗粒越大。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与血管内的其他成份结合附着沉积在血管内壁,因此被称为“坏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帮助降低血中的胆固醇,也誉称“好脂蛋白”。鱼油中的EPA则能够抑制坏脂蛋白的作用,减少在血管内壁上的附着沉积,而且能协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清除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因此鱼油也被称作血管内的“清道夫”。所以服鱼油可降血脂。

深海鱼油可以降低血压。因此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造成血压太低。

胆固醇也分好坏

谈到胆固醇,大家总是闻之色变,但实际上,胆固醇可区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身体有益、后者可能危害健康。黄医师指出,近期一位35岁的陈小姐,健检发现总胆固醇量偏高,体内高密度胆固醇更是同事的2倍之多,但由于高密度胆固醇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忧,但若有类似情况,还是要依个人不同状况做评估。

健康检查中,血脂肪几乎是必验项目之一,其包含了三酸甘油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但并非所有血脂肪都是对身体有害。低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坏的胆固醇,若升高将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好不要超过100mg/Dl,且愈低愈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被称为好的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被视为血管清道夫,因此愈高愈好,男性最好在40mg/dL以上,女性则是50mg/dL以上。

黄医师表示,这位陈小姐的抽血报告显示,总胆固醇为223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76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6 mg/dL。一般来说,正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少超过80mg/dL,像陈小姐的这种案例,多为原发性,且大多是“家族性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根据研究发现,此类族群有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寿命延长的现象,因此不需特别治疗,

值得留意的是,若同时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仍需视情况治疗;黄医师说,因为治疗高血脂的原则,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前提,若发现有总胆固醇偏高的情形,必须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个别状况,有不同的治疗标准。

血脂正常值是多少

血脂正常值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总胆固醇>240mg/dL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3)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4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怎样解释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为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囊括了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的所有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3. 76mmol儿(145mg/dl)为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过高造成什么危害

胆固醇过高的危害非常大。

胆固醇又分很多种,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脂蛋白β。这一群里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危害是最大的,最大的危害就是长期的高血脂、高胆固醇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可能会出现血管的狭窄。

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血管,就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发作,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如果是脑血管出现血管的狭窄,就有可能出现脑缺血发作,有可能进一步病情加重,就会出现脑梗死。


相关推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什么危害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已经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偏高常会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要引起注意,所以人称LDL-C为坏胆固醇。引发多种疾病引起冠心病严重的疾病,如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

高密度胆固醇高的原因什么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人体中常见的两种胆固醇.前者能将血管中的血脂运到肝脏中处理掉,效防止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称为“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坏胆固醇”.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较低的人比那些含量高的人更容易出现记忆力缺陷,前者发生记忆力缺陷的几率要比后者高出27%.这项研究证实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记忆力之间

引起胆固醇高的原因哪些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怎么界定

低密度脂蛋白3.7(正常值1.34-3.4),高密度脂蛋白1.21(正常值1.03-3),每年体检都是低密度高、高密度低,怎样治疗和调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其正常值为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中老年人约3.1mmol/L(120mg/dl)。胆固醇主要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中以脂蛋白形式存在的

胆固醇高是什么意思

胆固醇高也叫做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一种症状。因为人体的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植物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吗

研究植物甾醇酯对血脂异常人员降血脂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受试者在试饮期间每日食用植物甾醇酯1.2 g(其中植物甾醇酯以酸牛乳为载体),连续饮用45d,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降血脂药物。并在实验的前期、中期、后期对试饮人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植物甾醇酯能效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下降9.982%和 17.22

血脂正常值范围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40mg/dL者。2、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40mg/dL者。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60mg/dL者。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

血脂的组成

的血脂都和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基本结构是不同含量的甘油三酯为核心,周围包围一层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脂蛋白根据密度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甘油三酯的主要携带者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携带者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 无冠心病且无或仅一个危险因素者(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男性40岁以上或女性绝经后等);LDL-C应小于3.6毫摩/升,总胆固醇应小于5.7毫摩/升。2 无冠心病,但具两个以上危险因素者LDL-C应小于3.1毫摩/升,总胆固醇(TC)应小于5.2毫摩/升。3 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小于1.7毫摩/升和大于1毫摩/升。4 存在冠心病或等同危险者(如糖尿病或其

高密度脂蛋白是不是越高越好?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它是由载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和少量脂肪酸组成。在我们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东西",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坏东西"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概率就月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点就没什么不好的.通俗的说在标准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它对人体起好的,保护的作用.1.检查介绍:高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