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缩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筋缩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筋缩穴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筋缩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在两肝俞之间,乃肝气横贯之处,肝主筋,故本穴有治疗肝血不足,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或肝风内动的筋脉拘急,四肢不收,抽搐的作用;并可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治疗肝气犯胃的胃痛,肝胆湿热的黄疸,督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 故可通调督脉,治疗脊强,癫痫;此外还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作用。
筋缩是什么意思 筋缩的功效与作用
1.按摩筋缩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胃痛、背痛、脊强、四肢不收、癫狂、惊痫、抽搐、黄疸等。
2.按摩筋缩穴的功效:息风定志、平肝熄风、宁神镇痉。
水道的意思是什么 水道的配伍功效
1、水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痛经;
2、水道穴配三焦俞穴、关元俞穴:可以缓解治疗尿痛、尿急;
3、水道穴配筋缩穴: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主要缓解治疗脊强。
维道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维道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前下0.5寸。该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少腹,为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少阳经循少腹抵阴部,带脉环循腰胁一周,制约经带,故维道能调经止带,治疗各种妇科疾患,及少腹腰胁疼痛,另外该穴还具有较强的通调下焦经气,通利三焦水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 筋缩、风池、太冲、丰隆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
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
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筋缩穴的作用
筋缩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止痛,平肝熄风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儿惊痫,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督脉的筋缩穴有哪些重要特征
督脉的筋缩穴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癫狂、惊痫、抽搐、脊强、 背痛、胃痛、黄疽、筋挛拘急。
神道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该穴为位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位于背部,督脉为诸阳之海,足太阳主一身之表,故本穴可祛风通络,解表退热,治疗外感之发热恶寒,身热头痛,疟疾,肺气不宣之咳喘,及热毒郁表的疔疮;督脉行于脊中,上贯于脑,故本穴又可治疗脊强,癫狂。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风池、太冲、丰隆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曲骨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下腹部垂直向下摸到一横着走形的骨性标志,在其上缘处即是曲骨穴。
曲骨属任脉,位于下腹部,内应膀胱和内生殖器,为任脉与肝经的交会穴。任脉其余胞宫,出会阴循阴部,肝经循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本穴以治疗下焦泌尿生殖系统疾患为主。可补肾调经,治疗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可清利下焦湿热,调理下焦气机,治疗湿热下注的阴囊湿疹,阴痒,赤白带下,下焦气机紊乱,气化失职的疝气,小便不利,遗尿等症。
筋缩的位置图作用 筋缩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9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9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9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