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腺肿瘤应该怎么诊断

胰腺肿瘤应该怎么诊断

1、B超检查:是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应注重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形状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

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显示主胰管狭窄,充盈缺损和闭塞外,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可检查出肿瘤小于2cm的胰管病变,也是诊断小胰癌的有效方法。

3、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肿瘤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腹腔长了个肿瘤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胰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B超检查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2.纤维胃镜的超声检查在胃镜顶端装上超声探头,紧贴胃后壁对胰腺作全面检查不受气体干扰,大大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率,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结构,发现早期病变。3.CT检查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发现直径约1cm的肿瘤,若能增强扫描,或使一些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得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借此检查可以进行分期,以利判断手术方式和预后。目前CT已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可达98%。4.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的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5.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除显示主胰管狭窄,充盈缺损和闭塞外,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胰管狭窄的形态改变。可检查出肿瘤小于2cm的胰管病变,是诊断小胰癌的有效方法。6.选择性血管造影(SAG)SAG是一种损伤检查,但在肿瘤1cm时即可做出诊断。能显示胰腺周围动脉的形态,对判断肿瘤有无血管侵犯重要意义。如动脉不规则狭窄、闭塞,并可根据异常的血管区域推测肿瘤的大小。还可根据SAG所见判断肿瘤手术的可能性和选择手术方式。判断手术能否切除很重要的就是有封锁动脉浸润。在平常影像学结果不能明确诊断时选用,准确率高于90%。7.子母胰管镜检查是最近研制和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子镜(胰管镜)直径仅为1mm,不必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是由母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插入胰管内,直接观察管内情况。胰腺癌时粘膜隆超、发红、狭窄、闭塞等。但该镜目前尚存在管径太细易折损,前端不能改变方向,不能取活检。但经过若干年后有可能成为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手段。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1) B超:为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优点是经济方便,不造成损伤,但对2厘米以下的胰腺癌诊断较困难。

(2) CT:是显示胰腺的较好的检查方法,其诊断阳性率约为94%。可发现l~2厘米的胰腺癌。CT还可显示胰腺肿瘤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对预测手术能否切除有重要参考价值。

(3)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此项检查对诊断的帮助很大,尤其对阻塞性黄疸。其缺点是难以掌握,如掌握不当,不但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图像,还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胆汁性腹膜炎等。

(4) 胰腺细针穿刺活检:即细针穿刺胰腺抽吸细胞检查,对胰腺肿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阳性率达88%~100%,是手术前取得病理诊断最好酶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很低。

(5)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发现主胰管中断、狭窄、扩张或移位。有报道成功率为60%~90%。

(6)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242(CA242)等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但也有一定的假阳性。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胰腺癌主要的诊断方法

临床上来就诊的胰腺癌患者大多都已经是中晚期,这一现象除了说明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以外,还说明人们对早期胰腺癌诊断的意识不够,胰腺癌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愈率的基础。那么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胰腺癌的诊断方法之消瘦。这是因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

(2)发热,低烧由肿瘤毒素引起,高烧可能是胆道系统受阻,继发感染的缘故。

(3)黄疸。肿瘤发生于胰头时,早期即会压迫胆总管出口处,导致阻塞性黄疸,且日趋加重,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是可以发现伴发全身皮肤瘙痒。

(4)上腹不适或隐痛及消化不良。

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是由于胰液、胆汁分泌异常影响消化,以及胰腺肿瘤侵犯神经丛引起胃肠蠕动紊乱而上腹不适感。

胰腺癌的有哪些主要的诊断方法呢?以上为您介绍了胰腺癌的诊断方法,为了提前很好的预防胰腺癌这种疾病,我们首先要对这种疾病有很好的了解,而且一定要注意正当的饮食习惯,而且一旦发现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胰腺癌和胰腺炎的区别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有“癌中之王”之称,人们往往谈之色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胰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近年来在胆胰小组的努力下,胰腺肿瘤诊治水平近年来有大步的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可达到发现直径1cm左右的癌肿。胰腺癌与胰腺炎的区别: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而慢性胰腺炎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造成的一种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胰腺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由于90%以上的胰腺肿瘤来源于胰导管上皮,肿瘤细胞脱落可随胰液排出。传统的胰液细胞学检查方法是通过十二指肠镜获取胰液,此方法假阳性率较高,在内镜下逆行插管至胰管内,通过ERCP收集胰液进行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33%~75%。采用细胞刷刷取胰管可提高检查的阳性率与诊断的准确率,对头、体部胰腺癌尤为明显。直接吸取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尤其对胰腺体尾肿瘤诊断的准确性较高,阳性预测值为100%。静脉注射胰泌素刺激胰液分泌,在术中置管收集胰液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隐匿性胰腺肿瘤,甚至可发现胰腺原位癌。

2、活检组织学检查:

穿刺细胞学(FNA):自20世纪70年代初FNA就应用于临床,对胰腺肿瘤进行术前及术中诊断,使患者在开腹前或肿块被切除前有明确的病理诊断。FNA可在术前经皮穿刺或术中直接穿刺,也可在内镜辅助下吸取胰液检查。目前经皮穿刺大多数在US或CT引导下进行。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0%,特异性为100%,是对疑为慢性胰腺炎患者非常有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但FNA存在导致胰瘘等并发症风险。若穿刺位置不准确,可导致诊断偏差。结合ERCP,应用胰管活检获取组织,能提供组织学诊断,但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高,阳性率也不及细胞刷检高。

在B超、CT或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胰腺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可进行组织学和基因诊断。

胰腺肿瘤有良性的吗

胰腺肿瘤有良性的,比如胰腺囊肿等,良性胰腺肿物是胰腺囊肿,不会是胰腺癌。胰腺囊肿预后良好。

胰腺肿瘤多发生在胰腺尾部和体部,肿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1-2厘米.约4/5病例为良性,瘤体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界线分明.恶性者仅占1/5,可在早期出现附近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发生在胰头的肿瘤以胰头癌为多.但确诊还得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需将肿块送病检做病理诊断.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胰头部,称为胰头癌,也有发生在胰体的癌,但较为少见。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在检查胰腺肿瘤时,有以下诊断依据。

胰腺肿瘤的诊断依据具体如下: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怎样才能检出胰腺癌

胰腺癌的诊断鉴别方法

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超声的局限性是视野小,容易受胃、肠道内气体以及体型的影响。同时还应强调,超声受检查医生的水平、经验、观念以及所用设备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性,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磁共振(mri)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

2、ct检查:

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则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肿大淋巴结。

pet-ct检查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

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但费用较高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

目前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进行mri扫描以代替增强ct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当有些病变难以定性时,可在ct检查的基础上加做mri检查以补充ct影像的不足。mrcp对确定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内镜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有创检查手段相比,安全性高。

4、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查:

(1)、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会出现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但这种改变并不绝对。

5、穿刺病理学检查:

在体表超声或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穿刺活检,取得的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确定胰腺癌的诊断。但针吸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否定恶性的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化验等检查来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穿刺。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并不要求一定有针吸病理学的诊断。

胰腺淋巴瘤该怎么治疗

胰腺肿瘤是致死性最强的人类肿瘤之一,占男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第6位。对胰腺肿瘤的病因学我们所知甚少,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经有远处转移或局部浸润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因此,对于大多数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胰腺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建议可以手术切除,手术仍然是潜在的唯一可治愈胰腺肿瘤的治疗方式,大约10%的病人符合手术切除指征。但是,现有研究显示,在这些病人中,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10%~25%。

原发胰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结外恶性淋巴瘤的2%以下,占胰腺肿瘤的0.5%以下一般CT表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局限性增大,有明显界限;一种表现为肿瘤弥漫性增大,侵犯整个胰腺组织(胰腺周边为炎性改变)。你好,此病一般,初始诊断困难,临床上往往单纯抗炎治疗无效,才修正诊断,确诊可能要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对于已经扩散的中晚期肿瘤,手术弊大于利。所以,在淋巴瘤术后应该进一步巩固治疗。

胰腺肿瘤的检查方法

腹部的B超和腹部的CT检查是发现胰腺肿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是它进一步的检查还包括胰腺的核磁共振、或者是PET-CT,以及看胆道情况评估,能不能做手术这些还要做MRCP、ERCP这样一些相关检查。还有就是对于胰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和CA19-9,尤其是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是比较高的,就是胰腺癌的患者,一般来说CA19-9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升高。 但是胰腺肿瘤的确诊还是需要一个病理确诊,才是鉴别胰腺肿瘤良恶性的一个金标准。

怎么判断肿瘤

一、病史

高危因素老年,有吸烟史,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为胰腺肿瘤的危险因素,暴露于萘胺、联苯胺等化学物质可导致发病率增加。

二、症状

1、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最初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当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为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为晚期表现。

2、80-90%胰腺肿瘤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体重减轻

3、胰腺肿瘤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体征

1、胰腺肿瘤患者病变初期缺乏特异性体征,出现体征时多为进展期或晚期。

2、黄疸为胰头癌患者常见体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颜色变白,小便发黄,皮肤瘙痒。

3、胰腺肿瘤患者触及腹部肿块多为晚期,极少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四、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检查血CEA、CA19-9升高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是胰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

(2)CT扫描: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胰腺病变,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较差。增强扫描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作为诊断胰腺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采用MR代替CT扫描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MRCP对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ERCP、PTC比较,安全性高,对于胰头癌,MR可作为CT扫描的有益补充。

(4)上消化道造影:只能显示部分晚期胰腺肿瘤对胃肠道压迫侵犯所造成的间接征象,无特异性。目前已为断面影像学检查所取代。

相关推荐

筛查胰腺癌有哪些方法

1.B超检查 B超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及在普查中的筛选方法。检查时应注意胰头的大小。如超声测量胰头部厚度大于30mm(绝大多数男性胰头超声值小于30mm,女性小于28mm),胰体厚度大于25mm者(正常男性小于22mm,女性小于20mm),应进一步追踪检查。可见低回声实性占位。胰体外形不规则,能发现2cm以上的肿瘤,还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和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灶等。对3cm左右的胰癌阳性率可达80%.这是较为常见的胰腺癌的检查。 2.CT检查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正确位置、大

脂肪瘤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确判断自己患有的是否是脂肪瘤这种疾病。那么,大家通过哪些检查才能检查出这种疾病呢? 1.血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 检查血CEACEA:癌胚抗原升高对肿瘤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检查者经验对结

为何胰腺癌要到晚期才能被发现

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不是没有,但很多方法并不实用。胰腺癌之所有没有被早发现,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检测设备的性价比问题。倪泉兴教授说,实际上临床中有胰管镜是可以帮助判断早期胰腺癌的,是把镜子插到胰腺内管里,提取胰液分析,至少可以提前三年分析这个病人可能是不是胰腺癌,如果是,进行早期治疗,这样患者五年生存是百分之百。但胰管镜的检查风险很大,而且价格很贵,只能极少数病人有条件做。所以,从早期预测的角度来分析,胰管镜的方法目前还做不到。 第二个因素,就是大家最关心的B超体检。这种方法为什么不适合发现早期

怎样筛查癌细胞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主要是对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 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游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F-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糖类抗原(CA19-9):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糖类抗原(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24-2):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

如何诊断胰腺癌

(1)最初应选择的诊断性检查是CT扫描。这种扫描器不依赖手术,不受病人体形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可确定肝脏转移灶、淋巴病变和周围血管侵犯,但对小于2cm 的损害或腹膜小结节的诊断不可靠。CT可判断病人所处的病期,并对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例提供信息。如发现有远处转移、邻近器官的侵犯,血管被包裹或侵犯,以及淋巴病变则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然而,CT对可以切除的肿瘤的诊断却不够精确。可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因为需确定组织学诊断,尤其对不能手术的病人更为重要。(2)超声检查比CT费用低,易于得到,并可见到肝脏、

哪些情况得胰腺癌

1、不明原因的上腹隐痛伴左腰部放射性疼痛,前曲位可稍有缓解。因为胰腺在解剖学上位于人体的后腹膜,周围有较多的神经纤维组织,胰腺发生肿瘤时极易影响周围的神经,从而较早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经胃、肠镜检查排除消化道的肿瘤等病变后,且各种治疗方法疗效不明显的时候,就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胰腺疾病的可能。 2、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严重的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腹疼症状反复发作,胰腺萎缩变小且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消瘦,体重下降,腹部B超声或腹部CT扫描显示胰腺有局部的异常增大,应该怀疑有胰腺癌的可能。如同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

脂肪瘤的常规检查有哪些呢

1.血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学改变。 2.肿瘤标志物检查 检查血:癌胚抗原升高对肿瘤诊断有帮助价值。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其特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局限性是视野小,受胃、肠道内气体、体型等影响,有时难以观察胰腺,特别是胰尾部。检查者经验对结果影响较大。 (2)CT扫描:主要用于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

壶腹部肿瘤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不易早期发现,8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约5%~15%。胰腺癌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其中胰头癌最为多见。 CA19-9是最有希望的早期胰腺癌诊断标志,诊断率达90%。胰腺癌属放射不敏感肿瘤,局部放疗,可使30%~50%患者疼痛缓解,可一定程度抑制肿瘤发展。70%胰腺癌病人血清CEA升高,CEA可用于胰腺癌手术前﹑后的动态随访,定期测定CEA对预测癌肿复发有参考价值。 腹背痛﹑体重减轻﹑黄疸是胰腺癌三大症状,胰腺癌可压迫侵犯腹腔神经丛导致剧烈持续性腹痛。

胰腺囊肿忌暴饮暴食

胰腺上莫名其妙长个像水泡样的囊肿当然不是好事,但和肿瘤相比,囊肿的诊断还是让病人大大松了口气。胰腺囊肿有三类,其中胰腺囊性肿瘤发展为胰腺癌的风险很高,绝对不能轻视。胰腺囊肿包括了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真性囊肿十分少见,一般是先天就有,而假性囊肿经常是胰腺炎或胰腺外伤之后引起的。病人往往表现为肚子痛、上腹部有包块,如果囊肿压迫到胆总管,还可能形成黄疸。此外便是胰腺囊性肿瘤,尽管它本身是良性的,但有a些可以变成胰腺癌。为了预防癌变,手术切除胰腺囊性肿瘤是唯一的办法。若位于胰头的胰腺囊性肿瘤压迫到胆管,

为什么胰腺癌早期难以发现

1、胰腺癌发病率低,万分之一左右,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尤其是内科医生,总是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首要考虑,这也是诊疗过程中常规程序。 2、胰腺解剖位置特点决定了其临床症状隐匿,由于胰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在,被胃和横截层所遮盖。通常的B超检查较难探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假使直径偏大,要想及时、准确地扑捉到胰腺癌早期的“蛛丝马迹”也并非易事,因为B超检查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超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虽说PET-CT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最为有效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在平日的体检工作中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