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7妙招助你长寿
中医7妙招助你长寿
一、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 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二、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
四、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五、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六、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七、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 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中医妙招除痱子
中成药治疗痱毒可选用银翘解毒丸、连翘败毒丸治疗。
汤药和选用经验方:银花10g连翘15g公英10g地丁10g藿香10g佩兰10g竹叶6g大青叶10g丹皮10g生地15g知母10g黄柏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日常所见较重的痱子,在未发生痱毒之前,中医常分成两型辨证施治.暑湿蕴结型,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发出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密度成片,刺痒无度。伴面红口渴,心烦,溲赤。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连9g竹叶9g荷梗10g西瓜翠皮20g知母10g石斛10g麦冬10g银花1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湿热郁蒸型主要症状为:久病卧床或高热汗出不解胸腹发出皮疹,形如粟粒,状如水晶.伴胸闷呕恶,发热身痛。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薏苡仁10g滑石20g茯苓10g通草10g竹叶10g连翘15g白蔻仁10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外治法:可用20ml十滴水放人浴盆内加温水洗浴或用马齿苋煎水温洗局部患处后,外涂2%冰片或5%明矾炉甘石洗剂也可以用六一散或滑石粉加少量冰片外扑每天5~6次。
10个妙招助你养胃
10个妙招助你养胃
1、如果你经常胃疼的话,说明你的胃一定不好,那么胃不好,自然而然胃在我们体内起到的消化功能肯定也不会好的。
消化不好的主要症状就是消化功能减退,也就是说每次吃饭吃一点点就会感到饱腹感,尤其是晚上,如果多吃,吃得晚的话,睡觉的时候胃部带来的腹胀感会难以入眠。所以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少吃坚硬的,不好消化的食物。并且建议你可以少食多餐,及时没到吃饭的时间,你也可以补充一点食物,但是不宜过多,因为这并不是正餐。为了食物更好消化,最好在餐前喝汤,并且晚上睡觉前两三个小时不要进食,这样就能避免腹胀带来的失眠。
2、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查一下相关人体生物钟的资料。
3、有胃病的人最好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这次可都是伤胃的哦。
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热为好,这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考验,特别是酷暑时节。有两种饮料应该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多喝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4、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馒头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南方人喜欢米饭,但每一餐都吃米饭其实对胃的负担也是很大的,不妨试试早餐或者晚餐改吃馒头,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好你的胃。胃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负担。
6、如果你有胃病的话,那么吃饭后就不要运动了,最好能够休息一下,等到胃部的食物能够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始工作,或者这时候可以选择散步。这对消化比较好,总而言之,吃饭后不要立刻工作。
7、其他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是人体不能缺乏的,所以应该足量。但最好煮得软一点再吃,这样胃会好受一点。菜和果皮的纤维比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对多吃。
8、非急性情况下,不提倡吃药,因为长期吃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9、如果你的胃不好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木瓜,木瓜是十分养胃的食物,但是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木瓜是不宜多吃的。并且一定切忌,胃是应该时刻保暖的人体器官,除了冰以外的东西,一切寒性的食物像西瓜、绿豆都不应该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中医助眠小妙招让你睡得好
印堂穴贴自制安眠贴
将黏性较强的医用胶贴剪成7cm×2cm的短柄“T”字形睡眠贴,其柄长2厘米,宽2厘米,在睡眠贴“T”字相交处内贴一薄塑料纸,将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等分打粉,醋调,制成黄豆大小的丸粒,置于塑料纸上,睡前1小时洗完脸后,将睡眠贴柄向下水平贴在前额眉心印堂穴上。和印堂穴一样,酸枣仁、远志、合欢皮都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醋味酸有收敛的作用。安神宁志作用的药物和穴位结合,具有良好的助眠效果。
鸣天鼓法
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让耳朵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到自觉微累为止。节律以每分钟50~60次,停止弹击后,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你便会很快入睡了。
妙招助你瘦全身
1、减肥不节食
秋天来临了,如果因为胃口好,怕自己发胖而选择通过节食来减肥的话,这样不仅不能减肥,而且还很容易反弹。在秋季我们应该多补,这样才对身体有好处。总之就是多通过是不方法,让自己摄入的营养达到均衡的状态。节食不是因为减肥成功,而是因为身体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导致身体骤降。
2、要有适量运动
所谓适量运动,最好就是选择合适的时间跟合适的运动,然后就坚持下来,不要因为天气冷了就懒惰了。减肥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如果你不想自己瘦下来又反弹的话那你只好耐心一点了。运动最好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对于减肥没有什么帮助的。但是偶尔也可以有一些力量型的运动,有氧和力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健美体态。
中医长寿养生7妙招
1、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2、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 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3、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4、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
5、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6、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7、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 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中医教给我们的长寿养生方法,往往都是从生活习惯、穴位按摩中入手,没要药物的副作用,想要长寿的朋友们快点学起来吧!
中医去火小妙招
春季和夏季是人体最容易上火的季节,会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今天小编带你认识中医去火小妙招吧。
中医去火小妙招
中医去火小妙招--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中医去火小妙招--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中医去火小妙招--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中医去火小妙招--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春季和夏季经常出现的这几种上火症状,中医去火小妙招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呢?不妨来试试吧。
小妙招助你除掉皱纹
一、多吃碱性食物
人体内脏功能的强弱,会反映在脸部对应的穴位,肾脏功能失调,会使脸部肌肤失去气血滋养而导致早衰,出现皱纹,或是长期饮食不平衡,也可导致皱纹的产生。减缓眼部皮肤松弛,可以多吃碱性食物、多喝水,可以。碱性食物有:海带、茄子、黄瓜、牛奶、豆制品、魔芋、萝卜、土豆、水果等。
二、每天吃点甜杏仁
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及蛋白质,具有润泽肌肤、通利血络的美容效果。用生杏仁(去皮)捣烂和鸡蛋清。调和成膏状,睡前洗脸后涂脸,次晨洗去。
三、富含软骨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软骨素食物如猪骨汤、牛骨汤、鸡皮、鸡骨汤等,可增强皮肤的弹性人体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层,影响皮肤美容的主要是真皮。真皮是由弹性纤维构成的,而组成弹性纤维的最主要物质是硫酸软骨素。
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维生素A能维持皮肤的柔韧和光泽维生素C、E为抗氧化剂,可防止皮下脂肪氧化,增强皮肤表皮和真皮细胞的活力,避免皮肤早衰。铁和铜可使血液充盈皮肤,使皮肤获得足够的营养,避免皱纹的早期出现。
七种有效运动方式助你长寿
1) 走路:
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就是用双腿行走,而这种运动模式不限任何地点、时间,穿好一双合脚的鞋子,就可以说走就走!初级可从短时间、慢走开始,当体力进步后,就可以加快至健走或慢跑,或以坡度增加强度,时间也可以加长至30 ∼ 60 分钟,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运动模式。
2) 间歇训练(IntervalTraining):
间歇训练有助于我们燃烧更多的热量,对减重相当有帮助,「间歇性高强度运动」是指有氧运动当中间歇穿插短时间低强度、高强度运动,如三十秒钟跑步冲刺,接下来的三十秒放慢速度快走,
加拿大蒙特娄心脏研究所阿尼尔.尼甘医师邀请六名成人参与研究计划,每一周做两次间歇性高强度运动计划,运动内容为飞轮训练,并且一星期做两次重量训练,持续四星期。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的大脑氧气量、最大摄氧量与认知功能都有明显进步,而腰围和躯干脂肪比率也都大幅减少。
3) 深蹲(Squats):
负荷自身体重的阻力训练中,最为人熟知的其中一项就是深蹲,深蹲是多关节活动,可以训练到许多的肌肉群,包括大腿前侧、后侧及臀肌,但要注意下蹲时膝盖要避免超过脚尖,避免拱腰。
4) 箭蹲(Lunge):
箭蹲也是能同时训练到下半身多处肌群的动作,并且能训练平衡。一样要注意前脚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膝盖和脚尖朝向同一方向,避免向内倒,后脚膝盖下蹲屈膝接近九十度,当动作熟悉之后,可以朝前后左右不同方向加以变化。
5) 仰卧起坐(Push-Ups):
仰卧起坐是由胸部、肩膀、三头肌、核心肌群、腿肌来协助完成的,这种多肌肉群参与的动作,能使全身肌耐力被训练,也能有效提高心跳率,达成燃脂的目的。初学者可从四足跪姿或斜跪姿开始,进行伏地挺身时,要注意手肘应低于肩膀,手掌心压稳后才动作,可减少关节的压力及伤害。
6) 腹部卷曲(AbdominalCrunches):
将双手放在胸前或是头的后方,使用腹部的力量慢慢从头部、颈部、肩膀、上背慢慢卷离开地面,使肩胛骨离开地板,避免用脖子或手臂的力量来带动身体往上。
7)俯身划船(Bent-Over Row):
这项运动可以使用弹力带、哑铃或是水瓶等额外的负重进行,屈体划船会训练到上背部的肌肉群及手臂的二头肌,要避免驼背和拱腰,若是下背无法挺直,可以略为屈膝。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可以远离忧郁症、慢性病、失智症的威胁,建议没运动习惯也不爱运动的民众别心急,别一股脑儿的运动过量,可先选择较不需要技巧的散步或慢跑,每天做个15 ~ 30 分钟,等到兴趣及习惯培养好后,身心自然能感到舒畅而持之以恒。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萝卜葱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丁,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
鲜梨贝母
做法: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清热化痰,散结解表。
冰糖燕窝粥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
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
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燕窝梨
做法: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中医去火小妙招
中医去火小妙招--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中医去火小妙招--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中医去火小妙招--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中医去火小妙招--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春季和夏季经常出现的这几种上火症状,中医去火小妙招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呢?不妨来试试吧。
几件帮助你长寿的小事
1、当你呱呱坠地时妈妈还很年轻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出生时母亲年龄如果不到25岁,他们活到100岁的几率是出生时母亲超过25岁的人的两倍。因为年龄越大的女性的卵子越容易存在缺陷,导致胎儿染色体畸形。
2、爱喝茶
一项对超过4万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还能阻止有害蛋白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与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带有的副作用,如血压上升、头痛和乏力等。
3、生活有条理
有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生活更有条理的、更自律的人活得更久,并且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没有他们勤奋认真的人低89%。
4、活到老,学到老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参观博物馆、猜字谜、听音乐)的人群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很多的小习惯都可以帮助大家长寿的,心情好才是活的长久的重要的法门啊,在生活中要坚持在早晚多做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的习惯。多多的和别人交流,心情好的人自然就会疾病少一点了!只有一个好的生活才会让大家能够远离疾病做到健康长寿的。还有很多的习惯会让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肯定是能够多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