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要怎么办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要怎么办

1)食物相互搭配 粮、豆、奶、鱼、蔬菜等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即可满足人体的基本需要。

(2)蛋白质的摄入因当适量,若长期过量摄入蛋白质,反而会使钙质损失过多。

(3)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老化及饮食减少等原闲也应适量增加,一般情况下钙的摄取量为1200毫克/日。可选用适当的钙剂作为补充。服用时应遵循各钙剂的说明书来决定服用方法,并遵医嘱。在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以促进肠钙的吸收。

(4)不宜大量摄食的蔬菜 如菠菜、毛豆、洋葱、笋类等虽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因同时含较多的草酸,不但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增加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

1、发病率高.

老年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 III,1988MDASH;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 7.1 %。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

(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

(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 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

3、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凑效。

以上三种就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些危害性了,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骨质疏松的危害也还是比较可怕的呢,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病情在我们的身上发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爱护好自己,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对老年人危害大

根据上海新近的一次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6%,而其中并发骨折者则高达12%。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后,异常的骨代谢过程等对骨折愈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老年人骨折的处理常忽视其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最终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而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在国内外最早开展了老年大鼠(22月龄)骨折后骨痂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等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了与低龄大鼠(8月龄)比较,两种生长因子在骨痂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在国内外首次探索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发现了r-hGH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骨组织的骨量与力学性能,对实验性骨折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增加卵巢摘除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结构,有助于防止其它部位骨折的再发生。

另外,科研人员还在国内外较早地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髂骨松质骨中钙、镁、铜、锰等四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在老年髋部骨折组中上述四种微量元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危害概括起来有: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2、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疼痛部位广泛,可有变化,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3、骨折:因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4、骨骼变形: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骼易发生断裂。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骨小梁断裂时,整体外观并无裂缝,X线照片或CT图片也难以发现。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营养摄入合理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骨矿物质含量最大峰值的关键。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

揭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因此,了解并熟知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主要有以下方面:

年龄:骨折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性别:女性风险高于男性

低骨密度

低体重指数≤19kg/m2

既往脆性骨折史,尤其是髋部、尺桡骨远端及椎体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史

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任何剂量,口服三个月或更长时间

吸烟

过量饮酒

合并其他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算算你的骨质疏松风险

如果您自测下来为中高危人群,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骨密度检测或药物治疗。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引起髋部骨折,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达到20%,即使存活者也有将近一半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过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避免再次发生骨折。研究显示,60岁以上人群,如果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在第二次骨折后的5年内,死亡风险将较第一次骨折增加3~4倍。

另外,一说到骨质疏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补钙,需要强调的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骨质流失速度超过骨质形成重建的速度,单纯的补钙,对他们来说效果极其有限。专家推荐应同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和补充维生素D。需要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是慢性病,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用药有助于重建骨骼框架、降低骨折风险。

女人更年期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快于骨质生成的速度,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绝经后第一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可达22%,绝经满5年发生率可达45%,50岁以上超过1/3的女性易发骨质疏松性骨折。

防骨折每天要喝多少奶

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的总患病率为15.7%。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而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由此推算,我国有近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为低骨量,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及预防骨质疏松已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话题。

骨质疏松症给人带来的一大危害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此病又称为脆性骨折。人体内骨密度是由骨量决定的,而骨量则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所决定的。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原因在于他们的破骨细胞相对于成骨细胞活跃,其功能较强,造成破骨细胞流失量比成骨细胞流失量多,致骨量总体处于失衡状态,从而导致人体骨密度降低。如果人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身体只要受到轻微的外力,如平地跌倒、不经意磕碰等就会造成骨折。而骨折又会给人,特别是老年人带来很多并发症。调查显示,老年髋部骨折1年内病死率达20%~25%,幸存者中50%以上会留下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中老年人如果怀疑自己有骨质疏松,就应该到医院的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进行检测,看看是否应该治疗。对因骨质疏松而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髋关节骨折的患者,可采用微创经皮椎体膨胀成形手术、多根钉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手术等进行补救性治疗。

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除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食豆制品、海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外,还要保证每天至少饮用400毫升牛奶,多晒太阳,坚持进行户外运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2、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疼痛部位广泛,可有变化,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3、骨折:因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4、骨骼变形: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骼易发生断裂。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骨小梁断裂时,整体外观并无裂缝,X线照片或CT图片也难以发现。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人

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能力逐渐降低,老年人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嗜烟、嗜酒,缺少运动、少晒太阳,长期患肝肾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都会导致人体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大部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龄较大,老花眼吃什么食物好?受身体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害怕麻醉风险,80岁以上的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这样很多患者就只能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寿命。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骨折,一般需要卧床两个星期以上,此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就会随之发生,而这些并发症对老年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许多医院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良好。以创伤较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只需开一个3~4厘米的切口,采用髓腔内固定,无需牵引。大多数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半坐、半躺和翻身,少部分患者手术后第二天还可以拄拐行走。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1.身长缩短、驼背

这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简直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人有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2.清楚的觉得疼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最罕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分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3.呼吸功用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小。老年人少数有不同水平肺气肿,肺功用随增龄而下降,若再加上骨质疏松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腹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由于骨折后丧失生活自理才能,暂时卧床易发作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5.骨活检及骨计量学反省

一般由髂骨取材,作切片后测量小梁骨量、相对吸收表面、相对骨量、相对骨表面等。但有损伤性及局限性,需专人观察,仅在诊断不明时才能采用。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性骨折用什么药好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由于骨吸收增强,卧床和制动又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因此宜选用抑制骨吸收药物。降钙素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增强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对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有明显作用。早期应用降钙素既可以止痛,又能改善或防止急性骨丢失,可作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特别是椎体急性骨折时)的首选治疗药物。常规剂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与重建未见不良影响。 2.合理使用钙剂,钙吸收主在肠道,故钙剂补充以口服效佳。 3.活性维生素D3不仅能够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增加骨量,降低再骨折的风险,而且

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好发部位有哪些

1.髋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危害最重、死亡率最高的一种骨折。髋部骨折在解剖学上可分为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上以后两种骨折类型为常见。通常65岁以下老年人髋部骨折以股骨颈骨折为多,而7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则以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青少年,但绝大多为老年人,且以女性为主。女性自5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人明显增加,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加。青少年发生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所受外力一般较大。而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可导致松质

​骨质疏松是老人骨折的隐患

“约70-80%的中老年骨折就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华东医院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朱汉民教授昨天下午明确表示,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种可以治疗并且也需治疗的疾病,而进行早期诊断,则是预防骨折发生的第一步。 在上海率先启动的“银丝带”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公众健康教育平台,通过系列化、多层次的活动,唤起广大女性对骨骼健康的重视,以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上海站系列活动在社区、超市、公园等中老年女性常去的场所,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请各大医院专科医生提供咨询和骨密度测试等服务;同时还计划走进

老年人怎样避免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像驼背,首先考虑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骨骼疾病,在慢性病里面它排第四位,排在它前面的是什么?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骼疾病仅次于它们,也是一个高发疾病。另外,骨质疏松还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骨质疏松不一定让老人摔跤,却让老人弯了腰。那么,老人的哪些部位也容易遭受骨质疏松的“袭击”呢?对于骨质疏松,老人应该如何“御敌有策”? 老年人骨折的好发部位 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脊椎压迫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挠骨远程骨折、及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等。 (一)脊

老人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一、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二、骨质疏松性大多发生于老年人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状有哪些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主的症状,有肌肉疼痛和骨痛两类,疼痛的发生与骨吸收增加程度和骨丢失速度有密切关系,一旦发生骨折更容易导致疼痛加剧。疼痛时有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肌肉痉挛,肢体麻木,感觉乏力,失眠等,也有少数伴随有肋间神经痛,或腹痛。 疏松性骨折以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多见,也会出现腹椎和股骨上端骨折,骨折后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卧床不起还会产生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骨折疏松与骨折存在着紧密联系。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患处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畸形,甚至功能障碍等体征。 驼背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表现,多出

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多为缺钙,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人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多胎生育、过早绝经、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者、低钙饮食等这类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所侵袭的对象。 得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表现? 1、腰背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

必须知道的骨质疏松早期症状

1.身长缩短、驼背 这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重临床表现,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人有 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2.明显的感觉疼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特点

老年骨质疏松的典型特征 老年性骨质疏松比较普遍,一些患者容易出现典型的特征表现,通过一些骨质疏松的表现,可做早期的诊断检查,帮助患者实现骨质疏松的康复。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老年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骨质疏松症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

骨质疏松与补钙

A症状:经常出现腰背疼痛 70岁的李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途起身上厕所,却突然腰部剧烈疼痛。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脊椎压缩性骨折。这已是她近一年来发生的第二次骨折了。 腰背疼痛是李奶奶的老毛病了。第一次也是因为疼痛发现压缩性骨折并确诊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手术后平躺了一个多月,李奶奶觉得有所好转就没再继续复诊。没想到才过了一年,骨折再次发生。李奶奶很无奈,后悔没能听从医生的意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郑秋坚指出,反复多次骨折正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之一。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担心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