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的病因
骨转移的病因
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一般说来,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
骨癌及骨转移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不建议用治疗骨癌的药物来治疗肺癌骨转移。因为肺癌骨转移和骨癌是两种疾病,肺癌骨转移,骨病灶是转移病灶,骨病灶的癌细胞属于肺癌细胞;骨癌,骨病灶属于原发病灶,骨病灶的癌细胞就是骨癌细胞。因此,肺癌骨转移的病人,建议打唑来膦酸类药物,有国产和进口,可根据家庭经济选择,每28天打一次,可有效修复骨病灶,缓解病人的疼痛。
深入了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威胁着50岁以上男性的健康,由于前列腺癌多起源于前列腺的周边带,发病较为隐匿且生长较为缓慢,因此前列腺癌早期可无任何预兆症状,而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属于较晚期的进展性前列腺癌。
但是由于前列腺血管与椎静脉丛有着广泛的交通,该系统具有压力低、容积大、与肋间静脉相交通等特点,因此前列腺癌的骨转移好发于脊椎、骨盆、肋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以中轴骨转移为主,且往往表现为多灶性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主要是成骨性病变,越长骨转移患者的95%,其次为混合性,约占5%,而单纯溶骨性转移少见。但通过转移性骨病变组织经病理学检查,常常会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存在成骨和溶骨病变并存的现象。
前列腺癌骨转移常会出现疼痛表现,根据患者有无相关的疼痛表现,可将前列腺癌骨转移分为有骨转移症状和无骨转移症状两大类,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活动障碍、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治疗新突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除了内分泌治疗(雄激素的抵抗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外,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外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内放射治疗以及各种疗法的综合应用等。另外比较前沿的治疗,如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临床应用不多,但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前列腺癌骨转移成骨型怎么办
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者,经雄激素阻断治疗骨转移灶所引起的疼痛控制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对内分泌治疗失效且骨转移灶仅局限于一处或几处的前列腺癌患者,局部外照射是缓解骨骼转移灶所引起疼痛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多处骨骼转移或已接受外放射治疗的同一骨转移灶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可建议采用放射性核素治疗。
在临床治疗上,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因为发生骨转移时已经是晚期了,因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此时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是有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放射核素治疗等。
转移性乳腺癌有什么预兆
乳腺癌在早期的时候也是会出现转移的。乳腺癌如果出现转移,它的转移部位是不确定的。多数患者会出现骨转移。各种类型的骨转移都可能引起疼痛,比如骨骼疼痛、局部压痛、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颅底的骨转移会压迫颅内神经而导致相应的感觉异常或瘫痪。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脑转移,患者会有剧烈头痛,其次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行为改变以及精神活动异常等。
乳腺癌转移到肺部,早期多数无表现,仅在X线片中发现单发或多发的结节阴影,双肺多发较多。转移晚期才出现胸痛、干咳、咯血等症状,有时会出现胸水。乳腺癌患者在晚期的时候容易出现肝转移,病人肝区会出现疼痛、肝肿大、肝功能障碍、黄疸、腹水等症状。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前列腺癌患者的饮食小妙招
前列腺癌患者的饮食
其一、热量
首先,前列腺癌患者要注意平时热量的摄入,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的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物对患者的疾病有一种刺激加剧的作用,而且细胞有丝分裂速度也逐渐加剧,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进而发现癌肿细胞的形成。
二、石榴汁
前列腺癌患者可多吃摄入一些石榴汁,专家指出:石榴汁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这种化学物质让水果和蔬菜拥有较深的颜色,它能抑制损害细胞发展成前列腺癌。
三、维生素
维生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是要区分的,一般来说,摄入维生素D也能够减轻疾病对身体带来的危险性,摄入维生素C、E可以有效的抑制癌肿细胞的滋长和分化,是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
前列腺骨转移症状表现在哪?主要有以下几点:
1.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2.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3.骨骼的疼痛,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
温馨提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主要是成骨性病变,越长骨转移患者的95%,其次为混合性,约占5%,而单纯溶骨性转移少见。但通过转移性骨病变组织经病理学检查,常常会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存在成骨和溶骨病变并存的现象。
肺癌骨转移症状
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造成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造成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造成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不是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腰椎、胸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而对肺癌出现骨转移病人应及时治疗。
肺癌骨转移晚期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患者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最多发部位之一。骨转移也是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
小细胞肺癌病人中,40%诊断时骨显像阳性,而骨转移常常在无症状时即被诊断出来。原发性肺癌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的。骨骼强度受到破坏时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的塌陷和膨胀可造成脊髓压迫。无骨质破坏的副瘤综合症和溶骨性骨转移均有可能造成高钙血症,引起疾病恶化。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约有2.3%病人以骨转移为首发的肺癌症状,约30%~40%的进展期病人会发生骨转移。很多并发病也与骨转移有关,如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行为能力降低等。研究表明,50%肺癌骨转移病人发生了骨骼相关事件。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十分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患者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每六个美国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患前列腺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对老年男性健康的影响正逐渐凸现。
上海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1985年是2.6/10万,到2000年增长到了 7.7/10万,预计2005年将达到10/10万。北京地区的情况类似,1985年发病率是2.36/10万,1985~1995年,城区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2.3倍,现在预计也达到了 10/10万。
在我国,目前对男性前列腺关注不够,45岁以上的男性很少做体检,所以在医院初诊的往往是中晚期前列腺癌。一般因为骨痛而就诊,发现骨转移后,为了寻找原发灶,最终查出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超过80%。往往全身骨显像显示为多发骨转移病灶,常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病人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骨转移后,锶89治疗一个疗程,1/3病人骨转移病灶好转,1/3病人骨转移病灶相对稳定;对于骨转移疼痛治疗,锶89有近90%的疼痛缓解率,其中1/3能达到不痛。
前列腺癌骨转移应提倡综合治疗,与双膦酸盐类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局部控制不理想,还可以追加放疗,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率。
晚期前列腺癌会传染吗
在男性肿瘤疾病中,前列腺癌疾病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而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就会出现癌细胞骨转移等情况。
当前列腺癌疾病发展到晚期是,大多会出现骨转移症状。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通常情况下,可能在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处出现骨转移病灶。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肾癌晚期容易发生骨转移
肾癌局限在包膜内时恶性程度较低,当肿瘤不断发展穿透包膜后,容易浸润周围筋膜及邻近器官,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发生远处转移。
肾癌晚期很容易发生转移,最容易转移至肺和骨骼系统,骨转移患者占所有出现转移症状患者的20%~25%,而肾癌死亡患者尸检报告中发现骨转移率竟然高达40%,即使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仍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转移现象。
肾癌骨转移容易侵犯脊柱、骨盆和四肢近端骨骼等部位,患者表现为转移病变部位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通过X线片可以看到溶骨性骨质破坏;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严重者甚至会瘫痪。
肾癌骨转移的治疗目的是去除病灶、缓解患者的疼痛、预防发生病理性骨折和截瘫、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辅以其他的综合治疗手段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探讨前列腺癌是怎样转移的
一、 评估时机
PSA和Gleason评分可能是选择骨转移评估时机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指出,当PSA>20ug/L或Gleason评分>7或T分期为局部进展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进行骨转移评估。当PSA>100ug/L时,骨转移的阳性预测值为100%。最新的研究发现,PSADT(PSA倍增时间)<6个月的患者进展为骨转移是最快的,故高Gleason评分,高PSA水平,高T分期,短PSADT都是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骨转移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诊断方法
目前诊断Pca骨转移最常用的手段为99mTc-MDP骨扫描,其发现骨转移可早于X线平片18个月左右。
由于99mTc-MDP的聚集不仅仅针对肿瘤的反应,同样出现在退行性骨关节病、良性骨折、炎症、Paget病和创伤等疾病中,故骨扫描的敏感性范围为62%-89%,特异性较低,因此其诊断的有效性存在争议。但临床上如果骨平片正常而骨扫描异常的患者,要高度考虑骨转移的可能性。.
目前MRI在诊断骨转移病变上有更高的敏感性,相对骨扫描的优越性不断地被证实。MRI曾作为评估PET诊断骨转移病变准确性的金标准,现在更多地应用在量化前列腺癌骨转移病变范围和评估治疗效果。
骨髓的恶性转移病变在MRI上往往表现为长T1松弛时间和信号缺失,包绕周围的骨髓脂肪为高信号;在T2加权抑脂序列中,骨转移病变的显著性将增加,MRI可以检测出37.5%骨扫描和X线平片阴性的病例。一项前瞻性对比研究发现:骨扫描和MRI的敏感性分别为46%和100%,特异性分别为32%和88%。
MRI更大的优势是能够更早地探测到肿瘤细胞种植,替代正常的造血骨髓和脂肪细胞,使骨转移能在X线平片,骨扫描检测到成骨细胞反应之前被发现,增加了敏感性。但也不能表明MRI可以替代骨扫描成为主要和单一的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手段。
在肿瘤的检测中,PET和PET/CT因为其高敏感性,被认为是标准影像手段,在早期发现转移病灶(包括骨转移)上更具优势。
综合多方面信息,在选择检查手段时,区分不同目标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计划行根治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最好使用MRI排除有无骨转移,而且MRI还能评估脊髓和神经根侵犯的潜在风险。对于一线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的前列腺癌患者,PSA结合骨扫描可能成为合适的骨转移评估手段。
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肿瘤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确定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诊断:ECT也称“骨扫描”,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之一,但不作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依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62%—98%,假阴性率为3%—8%;特异性66.7%—70%,假阳性率为33%—40%。
(2)X线平片检查诊断:X线平片检查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但X线平片早期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低,仅44%—50%。只有当骨小梁破坏程度达50%以上,并且直径达1.0cm—1.5cm时,才可能形成在X线平片上可见的骨转移灶。X线平片检查用于骨转移诊断尽管敏感性低,但由于X线检查的影像空间分辨率高,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辐射量比较小,因此,X线检查目前仍然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
(3)CT扫描检查诊断:CT扫描也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方法,其诊断灵敏度要高于X线平片诊断。CT扫描检查可确诊某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检查阴性患者的骨转移病灶。对于需要骨活检的病灶,在CT引导下病变处穿刺活检,可提高骨转移病灶穿刺活检率及部位的准确性及操作的安全性。
(4)MR扫描(即核磁扫描):MR扫描是目前诊断骨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MR扫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2%—100%,特异性为73%—100%。MR扫描在灵敏显示骨髓腔内早期转移灶有特殊优势,MR扫描还能准确显示骨转移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但由于影像学检查确诊骨转移的可靠指标是骨破坏,而MR检查并不是判断骨破坏的最可靠方法。因此,目前对MR用于骨转移确诊的检查还存在争议。
(5)PET-CT扫描检查诊断:PET-CT扫描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像相结合的影像学新技术,一次成像既可获得PET图像,又可获得CT图像。PET显像通过检测局部葡萄糖代谢活性变化而发现肿瘤病灶。因此,PET-CT可较灵敏显示骨髓微转移灶,早期诊断骨转移病变。PET-CT扫描也可以同时检查全身器官、淋巴结以及软组织,以全面评估肿瘤病变范围。PET-CT诊断的敏感性62-100%,特异性96-100%。PET-CT扫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及全面评估肿瘤病情方面有特殊优势,但由于检查费用昂贵,因此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6)骨活检检查诊断: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可靠方法。针对可疑骨转移灶,可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或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7)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查诊断:骨代谢生化指标是近年探索用于骨转移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方法。反映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有:Ⅰ型胶原碳端肽( ICTP),Ⅰ型胶原氮端肽(NTX),Ⅰ型胶原碳端肽(CTX),骨唾液酸糖蛋白 (BSP)等。反映成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总碱性磷酸酶(ALP),I型前胶原氮端前肽(PINP)等。
研究显示,尿NTX等骨代谢标志物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该类指标尚不能作为骨转移诊断的可靠方法。
结肠癌晚期不能手术怎么办
结肠癌晚期不能做手术,这通常是在结肠癌的转移病灶不能手术的情况。在过去的治疗规范中,是不建议手术治疗的。在结肠癌的转移病灶中,肝转移是最常发生的,其中80%左右是没有手术指证的,在可以进行肝转移病灶手术的情况下,原发灶的手术通常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在一台手术中完成结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腹膜转移病灶手术也是常有的。在手术导航机器人的辅助下,还有一台手术完成结肠癌原发病灶、肺转移和肝转移病灶同时切除的治疗。在80%的肝转移不能手术的情况下,以往不再对原发病灶进行手术的情况在化疗药物进步的今天,也有了改变。目前会对结肠原发病灶进行切除,通过化疗药物,特别是靶向药物治疗。但是这种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7-8个月,如果把肝上的转移病灶去除掉,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45%的成绩。
质子治疗可以对不能进行肝转移手术的患者做肝转移病灶的去除。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导引下,通过质子调强技术IMPT,实现在肝转移病灶上精确的能量分布,达到杀死肝上的癌细胞,对周边肝组织实现有效保护的目的,从而实现对结肠癌晚期不能手术患者的积极治疗。同样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的肺转移、盆腔内转移、骨转移都能实现积极的治疗。虽然质子治疗可以有效去除转移病灶,但是结肠癌晚期还是需要有效的化疗跟进,并伴随积极的精神免疫治疗。